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和指导参与研讨过的小学数学典型案例,谈谈自己有效“处理”教学素材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一、彰显本色:基于原始文本的“处理”
基于原始文本的处理是在不改变教材的原来的教学内容,仅仅对其版块结构调整、呈现方式和先后顺序等方面的改变。
1.重组版块结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有计划的进一步发展,便可以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编排,继而在尊重相应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例如五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再认识》和《分数的加减法》,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应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在教学中,我把分数的认识和相关的运算教学重组,把应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和六年级应用题教学整合,使得数学问题探究更加充分,解决策略的有效落实与掌握,从而使数学课堂研究的氛围日趋浓厚。不至于重蹈“两败俱伤”覆辙。
2.改变呈现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突破知识的难点。例如我在教学“8加几”时,运用了“现实学习8+5”的呈现方式:
(1)老师想给今天答对题的同学每人发一奖品,谁来帮老师算算,需要准备多少个奖品就够了?
(2)答对第一题的有8个同学,答对第二题的有5个同学,该怎样算呢?
(3)反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4)接下来在学生操作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
3.调整教学顺序。在实际课堂教学时,我们有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或环节做适当的调整。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由于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积累,因此,我分两组学生学习2003的年历和2008年的年历,制定教学活动:⑴呈现学习提纲。一年有多少各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一年有多少天?你还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你们想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2)组织汇报。(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展开寻找规律和解决闰年、平年相关概念。
二、凸显原生:重构原始文本的“处理”
我们预设的学习资源应当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起点。
1.创设有效的课前活动。
课前活动是学生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备受广大教师的重视。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互为”,告诉同学人与人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数与数之间也有着相互关系,比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因数,比如2和3是互质关系等等,这样就比较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
2.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情境。
一位老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构:这一节课教材素材是:32名学生,6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教师一上课带领学生做划船的游戏,7、8名学生跟在老师后面喊着口后“划船”,教师这时顺势引导,像这样每船限乘8人,如果我们的同学在公园划船,一共需要租几条?还多几人?学生解决后,教师继续引导,如果留下这样几个学生好不好?一个也不少,共需要租几条?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兴趣,经过验证这样的生活“原型”问题情境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的。
3.开展积极的课堂实践操作。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数学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学,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四年级“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整千数的简便运算”时,对于“183-98=183-100+2”中“减去100还要加上2”,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我们不妨帮助学生寻找一个认知经验——购物中的“付整找零”:这个过程很明白,是一个现实生活的再现,为这一教学内容找回了认知起点,学生通过演练,有了直观的感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三、重新创编:超越原始文本的“处理”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候教师为了在简约教学环节中更有效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超越教材原始文本处理和资源开发就应运而生。具体类型有:
1.重新选择教学范例。我们在牢牢把握课时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对教材中的例题做出了智慧灵活的处理。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摸球游戏》,因为三至五教材都是摸球的活动范例。
4.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验法途径
实验数学教学法此一运用则突破数学思维的定势,实现跨学科的拓展,以开放性,联想性来塑造和培养创新素质。
例如,用弹性绳来研究“距离”问题,能量最低原理(弹力作用)使弹性绳尽可能的短——最短。
(a)两点A、B间线段最短
拉紧于A、B两点的弹性绳在其弹力作用下“拉直”弹性绳、数学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证明之。
(b)张村、李庄河道处铺设水管的最短设计与实地堪测
用力将跨过A、B两点的绳子拉紧,最后稳定后小车所在位置即为建筑抽水站的最佳位置(即铺设管道最短),(同时还可借此来探索“对称图形”的条件,反射定理的内涵),而数学是在对称图形的基础对此实际问题进行理论解决的。
(c)长方形上两点间沿表面的最短距离
跨A、C两点用力拉紧弹性绳,在最后稳定后跨过一楼的B点,此AB、BC段即为A、C两点间的最短距离,而数学是借展开平面图来解决的。
注:当然以上“最短距离”问题的解决,亦可作为数学相关知识的引入、探索、发现的教育素材。
一、彰显本色:基于原始文本的“处理”
基于原始文本的处理是在不改变教材的原来的教学内容,仅仅对其版块结构调整、呈现方式和先后顺序等方面的改变。
1.重组版块结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有计划的进一步发展,便可以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编排,继而在尊重相应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例如五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再认识》和《分数的加减法》,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应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在教学中,我把分数的认识和相关的运算教学重组,把应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和六年级应用题教学整合,使得数学问题探究更加充分,解决策略的有效落实与掌握,从而使数学课堂研究的氛围日趋浓厚。不至于重蹈“两败俱伤”覆辙。
2.改变呈现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突破知识的难点。例如我在教学“8加几”时,运用了“现实学习8+5”的呈现方式:
(1)老师想给今天答对题的同学每人发一奖品,谁来帮老师算算,需要准备多少个奖品就够了?
(2)答对第一题的有8个同学,答对第二题的有5个同学,该怎样算呢?
(3)反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4)接下来在学生操作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
3.调整教学顺序。在实际课堂教学时,我们有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或环节做适当的调整。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由于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积累,因此,我分两组学生学习2003的年历和2008年的年历,制定教学活动:⑴呈现学习提纲。一年有多少各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一年有多少天?你还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你们想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2)组织汇报。(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展开寻找规律和解决闰年、平年相关概念。
二、凸显原生:重构原始文本的“处理”
我们预设的学习资源应当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起点。
1.创设有效的课前活动。
课前活动是学生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备受广大教师的重视。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互为”,告诉同学人与人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数与数之间也有着相互关系,比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因数,比如2和3是互质关系等等,这样就比较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
2.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情境。
一位老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构:这一节课教材素材是:32名学生,6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教师一上课带领学生做划船的游戏,7、8名学生跟在老师后面喊着口后“划船”,教师这时顺势引导,像这样每船限乘8人,如果我们的同学在公园划船,一共需要租几条?还多几人?学生解决后,教师继续引导,如果留下这样几个学生好不好?一个也不少,共需要租几条?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兴趣,经过验证这样的生活“原型”问题情境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的。
3.开展积极的课堂实践操作。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数学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学,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四年级“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整千数的简便运算”时,对于“183-98=183-100+2”中“减去100还要加上2”,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我们不妨帮助学生寻找一个认知经验——购物中的“付整找零”:这个过程很明白,是一个现实生活的再现,为这一教学内容找回了认知起点,学生通过演练,有了直观的感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三、重新创编:超越原始文本的“处理”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候教师为了在简约教学环节中更有效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超越教材原始文本处理和资源开发就应运而生。具体类型有:
1.重新选择教学范例。我们在牢牢把握课时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对教材中的例题做出了智慧灵活的处理。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摸球游戏》,因为三至五教材都是摸球的活动范例。
4.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验法途径
实验数学教学法此一运用则突破数学思维的定势,实现跨学科的拓展,以开放性,联想性来塑造和培养创新素质。
例如,用弹性绳来研究“距离”问题,能量最低原理(弹力作用)使弹性绳尽可能的短——最短。
(a)两点A、B间线段最短
拉紧于A、B两点的弹性绳在其弹力作用下“拉直”弹性绳、数学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证明之。
(b)张村、李庄河道处铺设水管的最短设计与实地堪测
用力将跨过A、B两点的绳子拉紧,最后稳定后小车所在位置即为建筑抽水站的最佳位置(即铺设管道最短),(同时还可借此来探索“对称图形”的条件,反射定理的内涵),而数学是在对称图形的基础对此实际问题进行理论解决的。
(c)长方形上两点间沿表面的最短距离
跨A、C两点用力拉紧弹性绳,在最后稳定后跨过一楼的B点,此AB、BC段即为A、C两点间的最短距离,而数学是借展开平面图来解决的。
注:当然以上“最短距离”问题的解决,亦可作为数学相关知识的引入、探索、发现的教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