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泉州地区,无论是小孩出生、满月、周岁,还是成人婚礼、庙宇祭祀、葬礼,这些场合都需要用到灯笼。在古代,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都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再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
不同于现代形态各异的元宵花灯,在晋江的安海古镇,人们还保留着灯笼最原始的外形与内涵。这种古早的传统灯笼带有浓厚的宗教民俗气息,在小镇上,每一个传统节日人们都要挂上相应的灯笼。 新娘灯(即宫灯)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表示丧葬场合。周岁生日、十六岁成人礼和七夕节要挂盏七娘灯,其灯高约二十五公分,呈筒状,灯身上绘有七仙女的图样。与七娘灯一般大小的普度灯更为常用,古镇中有民间信仰的民众,在农历中元普度时,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挂一盏普度灯,或曰“起路灯”。字姓灯是传统灯笼里最庞大的一种,大如水缸,繁复的纹样衬托着大写的家族姓氏。“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着人丁兴旺。因此,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字姓灯极为重要,在婚丧嫁娶等家族性质的大型活动中,象征着整个家族的尊严和形象。旧时若有男子入赘女方家庭,这类倒插门的婚姻便被称为“卖大灯”。
早些年在大泉州地区,有好几家制作传统灯笼的铺子,但随着一代代老手艺人的离去,泉州已经很少人会这样的手艺。张俊星老人的灯笼店,在安海古镇算是硕果仅存的一家。小店开在三里旧街已有几十年,早期还经营金纸蜡烛、鲁班尺八卦厘顶等民俗用品,后来则专做传统的灯笼。张俊星老人早年在安海八一厂工作,祖传的制灯手艺于他只是一项副业,直到退休后才和老伴两人专心做起灯笼。半年前,老人过世,只留下老伴独自维持这间老店。
虽是三里街繁华地带,灯笼店并不易找到。隐匿在牛肉店与杂货店中间,两扇暗红色的木门敞开着,不设招牌,只挂着两盏陈旧而巨大的字姓灯。年迈的阿婆告诉我,老伴走后,她通常下午才开门,灯笼也比从前做得少,“字姓灯”和“普渡灯”因为只有老伴会做,已成为绝品。即使会做的款式不多,她还是日复一日地延续老伴曾经执着坚持的手艺。从完整的竹子到画好的灯笼,一切繁复的工序全由她手工完成,因此,每天只做一道工序。
她拿出昨天扎好的十只竹筐,坐在小板凳上,开始糊纱布和纸。在她做灯时常坐的地方,旁边的小桌上摆满工具。她年事已高,动作依然利索,十个灯笼很快已糊好纱布和白纸,散落一地。她端过灶上已经煮好的一锅“琼水”,将灯笼的表面逐个刷过,是上彩前的打底,为了上彩时不至于在纸上晕开。接下来要将灯笼十个一串地挂在门口晾晒,等明天晾干了,再给它们涂上油彩。一枚纯手工制作的灯笼,售价不过二十元。阿婆说,两年前电视台采访后,很多人专程来看他们的灯笼,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拜师学艺,现在若有人真心想学,她愿意倾囊相授,只希望这门古老的技艺能传承下去。
整条街上,几乎每间杂货铺都有灯笼出售,然而一看便知是流水线产品,图案纹样充满匠气,全无手工制品的朴拙质感。现代制灯厂大都使用机械,只有老艺人坚持用手工破竹削篾,绷纱上漆。传统的制灯艺人还需懂得择时、开笔等民俗技艺,工厂的制灯工人却已无人通晓。
安海古镇
安海,唐代为中国海外交通要塞,至宋元发展为泉州港的一个重要支港。到南宋才设立石井津,正式建镇,到明代又改称“安平”。1919年,闽南靖国军统治时期设置安海县,1920年即废县。因地理优势,使之船运发展较早,从而促进了镇区的商贸发展,并由此开创一段繁荣的安海时光。后因清兵洗劫,战事连连,小镇生活方遭破坏,村庄、古迹也多遭焚毁。以后,因厦门开放作为“五口通商”口岸,安海渐失其地位。
不同于现代形态各异的元宵花灯,在晋江的安海古镇,人们还保留着灯笼最原始的外形与内涵。这种古早的传统灯笼带有浓厚的宗教民俗气息,在小镇上,每一个传统节日人们都要挂上相应的灯笼。 新娘灯(即宫灯)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表示丧葬场合。周岁生日、十六岁成人礼和七夕节要挂盏七娘灯,其灯高约二十五公分,呈筒状,灯身上绘有七仙女的图样。与七娘灯一般大小的普度灯更为常用,古镇中有民间信仰的民众,在农历中元普度时,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挂一盏普度灯,或曰“起路灯”。字姓灯是传统灯笼里最庞大的一种,大如水缸,繁复的纹样衬托着大写的家族姓氏。“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着人丁兴旺。因此,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字姓灯极为重要,在婚丧嫁娶等家族性质的大型活动中,象征着整个家族的尊严和形象。旧时若有男子入赘女方家庭,这类倒插门的婚姻便被称为“卖大灯”。
早些年在大泉州地区,有好几家制作传统灯笼的铺子,但随着一代代老手艺人的离去,泉州已经很少人会这样的手艺。张俊星老人的灯笼店,在安海古镇算是硕果仅存的一家。小店开在三里旧街已有几十年,早期还经营金纸蜡烛、鲁班尺八卦厘顶等民俗用品,后来则专做传统的灯笼。张俊星老人早年在安海八一厂工作,祖传的制灯手艺于他只是一项副业,直到退休后才和老伴两人专心做起灯笼。半年前,老人过世,只留下老伴独自维持这间老店。
虽是三里街繁华地带,灯笼店并不易找到。隐匿在牛肉店与杂货店中间,两扇暗红色的木门敞开着,不设招牌,只挂着两盏陈旧而巨大的字姓灯。年迈的阿婆告诉我,老伴走后,她通常下午才开门,灯笼也比从前做得少,“字姓灯”和“普渡灯”因为只有老伴会做,已成为绝品。即使会做的款式不多,她还是日复一日地延续老伴曾经执着坚持的手艺。从完整的竹子到画好的灯笼,一切繁复的工序全由她手工完成,因此,每天只做一道工序。
她拿出昨天扎好的十只竹筐,坐在小板凳上,开始糊纱布和纸。在她做灯时常坐的地方,旁边的小桌上摆满工具。她年事已高,动作依然利索,十个灯笼很快已糊好纱布和白纸,散落一地。她端过灶上已经煮好的一锅“琼水”,将灯笼的表面逐个刷过,是上彩前的打底,为了上彩时不至于在纸上晕开。接下来要将灯笼十个一串地挂在门口晾晒,等明天晾干了,再给它们涂上油彩。一枚纯手工制作的灯笼,售价不过二十元。阿婆说,两年前电视台采访后,很多人专程来看他们的灯笼,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拜师学艺,现在若有人真心想学,她愿意倾囊相授,只希望这门古老的技艺能传承下去。
整条街上,几乎每间杂货铺都有灯笼出售,然而一看便知是流水线产品,图案纹样充满匠气,全无手工制品的朴拙质感。现代制灯厂大都使用机械,只有老艺人坚持用手工破竹削篾,绷纱上漆。传统的制灯艺人还需懂得择时、开笔等民俗技艺,工厂的制灯工人却已无人通晓。
安海古镇
安海,唐代为中国海外交通要塞,至宋元发展为泉州港的一个重要支港。到南宋才设立石井津,正式建镇,到明代又改称“安平”。1919年,闽南靖国军统治时期设置安海县,1920年即废县。因地理优势,使之船运发展较早,从而促进了镇区的商贸发展,并由此开创一段繁荣的安海时光。后因清兵洗劫,战事连连,小镇生活方遭破坏,村庄、古迹也多遭焚毁。以后,因厦门开放作为“五口通商”口岸,安海渐失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