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我个人的看法是:校长既要学术引领,又要管理经营。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要求却似乎是强人所难!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学校的校长还存兼课?有多少学校管理者还存把个人的教学业务当成主业?不是说我们的校长对“学术”不屑一顾,而实实在在是分身乏术,回天无力啊。只要是稍具规模的学校,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你要操持,学校能否正常运转你要时时留意,还要应付那些各种名目的检查、督导、不期而遇的会议、防不胜防的突发事件……
如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整天处于疲于奔命状态之中,亦或整天埋头于文山会海,提及学术引领已是奢谈,遑论经营管理?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长此以往,是皆不可得!
为此,我们要从源头上去把脉,通过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为校长创设一个较为理想的环境或空间,能让我们的校长有所作为.真正体现现代校长的人文精神和智慧之光。
首先,要重新建立校长评估机制。以往对校长的评价不外乎学校的升学率、学校的基本建没等。这些机械的表象的评判标准一方面约束了校长施展多方面才能的空间和余力,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人们对校长这一职业产生诟病:好像校长就是搞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好像校长就是四处“化缘”砌大楼的。如若真是这样理解,那不仅仅是校长的悲哀,更应是教育的悲哀。所以重新建立客观、公正、全面的校长评价体制时不我待,这种评价体制应该合乎时代潮流、彰显人本情怀,决不能落入传统思维模式的窠臼。
其次,变通校长的用人机制,放大校长的用人空间。现在的校长绝大部分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命,这种机制下的校长只能对上级机关负责,而不是对教师群体、学生员工负责,校长的工作只需主管机关的认可就行,有可能导致校长的工作动机对上而不对下;反过来,这种用人体制又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工作于涉过多,使得校长无所适从.从而造成工作被动,引来非议。所以笔者认为校长的用人模式应该有所变通,可以将行政任命与群众推选结合起来,条件成熟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施行校长直选.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让那些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教师从中脱颖而出,在拥有坚实群众基础的良好氛围之下,引领潮流,经营学校!
再则,要建立一个有序的校长培训机制。校长一旦到位以后,应该有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对其进行后续培育。引领也好、经营也好,都是校长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但除此以外,校长要学习和思考的内容还很多。作为现代校长,就应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筹划,在更大的空间里积极寻求发展,这就需要有长效的培训机制来保证,以防止校长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当然,校长的培训机制以不扰乱学校工作秩序为前提,可以事先由相关部门制定计划,然后有步骤地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以确保实效。
最后.对校长有一个正常的监督机制。校长一般都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享有权利的同时.理应受到有效的监督。我想,在方方面面的关系理顺以后,在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生成以后,作为校长无论是学术引领,还是经营管理,都能在其中如鱼得水,干出一份精彩来。
(作者单位:盐城市时杨中学)
责任编辑:朱从卫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学校的校长还存兼课?有多少学校管理者还存把个人的教学业务当成主业?不是说我们的校长对“学术”不屑一顾,而实实在在是分身乏术,回天无力啊。只要是稍具规模的学校,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你要操持,学校能否正常运转你要时时留意,还要应付那些各种名目的检查、督导、不期而遇的会议、防不胜防的突发事件……
如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整天处于疲于奔命状态之中,亦或整天埋头于文山会海,提及学术引领已是奢谈,遑论经营管理?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长此以往,是皆不可得!
为此,我们要从源头上去把脉,通过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为校长创设一个较为理想的环境或空间,能让我们的校长有所作为.真正体现现代校长的人文精神和智慧之光。
首先,要重新建立校长评估机制。以往对校长的评价不外乎学校的升学率、学校的基本建没等。这些机械的表象的评判标准一方面约束了校长施展多方面才能的空间和余力,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人们对校长这一职业产生诟病:好像校长就是搞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好像校长就是四处“化缘”砌大楼的。如若真是这样理解,那不仅仅是校长的悲哀,更应是教育的悲哀。所以重新建立客观、公正、全面的校长评价体制时不我待,这种评价体制应该合乎时代潮流、彰显人本情怀,决不能落入传统思维模式的窠臼。
其次,变通校长的用人机制,放大校长的用人空间。现在的校长绝大部分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命,这种机制下的校长只能对上级机关负责,而不是对教师群体、学生员工负责,校长的工作只需主管机关的认可就行,有可能导致校长的工作动机对上而不对下;反过来,这种用人体制又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工作于涉过多,使得校长无所适从.从而造成工作被动,引来非议。所以笔者认为校长的用人模式应该有所变通,可以将行政任命与群众推选结合起来,条件成熟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施行校长直选.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让那些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教师从中脱颖而出,在拥有坚实群众基础的良好氛围之下,引领潮流,经营学校!
再则,要建立一个有序的校长培训机制。校长一旦到位以后,应该有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对其进行后续培育。引领也好、经营也好,都是校长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但除此以外,校长要学习和思考的内容还很多。作为现代校长,就应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筹划,在更大的空间里积极寻求发展,这就需要有长效的培训机制来保证,以防止校长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当然,校长的培训机制以不扰乱学校工作秩序为前提,可以事先由相关部门制定计划,然后有步骤地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以确保实效。
最后.对校长有一个正常的监督机制。校长一般都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享有权利的同时.理应受到有效的监督。我想,在方方面面的关系理顺以后,在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生成以后,作为校长无论是学术引领,还是经营管理,都能在其中如鱼得水,干出一份精彩来。
(作者单位:盐城市时杨中学)
责任编辑:朱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