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凯旋女士的诗集《前世的约定》即将在我们线装书局付梓,责编程俊蓉女士为此书的出版费了不少心血,其中的“茶诗”评价甚高,认为“清丽可沁人心脾”,我读后亦有同感。
我与林女士素昧平生,只是从文友王勇强先生处得知她是一位儒商,琴棋书画皆有所好,诗也写得不错,我也只能从她的诗中来感知她的诗意人生。
顺页拜读,掩卷方知,本书近五分之四的内容,皆为茶诗。不禁想问,作者为何不将诗集命名为《茶诗》抑或《茶颂》呢,为何偏偏要定为《前世的约定》?细一想,作者对茶之爱,对茶之情,绝非我辈平时一啜一饮可以相比的。茶,已被作者当作情人,一切之爱,一切之情,都认为是前世的约定。
我乃凡夫俗子,不懂茶艺,也不谙茶道,对有关烹茶、饮茶以及用茶款待人的艺术知之甚少,却从林女士的诗中多少领略了一点皮毛。
在《茉莉花茶》中,林女士这般写道:“啜一口/活色生香/闭上眼睛是纯洁的梦/睁开眼睛柔柔觥觥/喉韵里你风情万种。” 作者以口入茶,以茶入神,以神入诗,神韵相契,柔美轻盈,确为道尽茉莉花茶之神韵。她在《菊花茶》中说:“生活从你开始/又从你终结。”可见,作者爱茶,于生活中,时时处处,形影不离。茶于作者,如遇知音。在《西湖龙井》中,她深情地写道:“你的眼睛湿润了/到现在你还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这是今生的情缘/亦是前世的约定/岸边柳树为媒/龙井两杯/成就绝世绝配。”这是多么纯洁的初衷,作者对茶爱而慕,慕而敬之情,让我们感动。诗句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之动静咸宜之美。她在《苦丁茶》中吟哦道:“苦丁茶啊/苦丁茶/我细细品味/慢慢思哉/终于明白了/人生如茶/要沉得住气/自然是苦尽甘来。”显然,她是从品茶中,品出了生活的真谛,品出了人生的哲理,从而升华了作者诗的灵魂——苦尽甘来。这些活色生香的诗句,这些浸透人生哲理的诗句,这些闪着灵动之光的诗句,在诗集里,如数家珍。
在我国,茶的历史已融入文化史,唐代文人陆羽所著的《茶经》,将茶提到了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的层面,诗人们对茶更是情有独钟,《全唐诗》中写茶的诗就有400多首。今天,有关茶文化的活动无处不在。林女士写茶文化活动的诗也别有韵致。且看她的《约会盖碗茶》:“茶船里/托付着国人的魂灵/不偏不倚/茶碗上/荡漾着生活本味/甘苦相济/茶盖/如春天之门扉/打开后温润芬飞。”作者与茶,相融相生,“茶船”、“茶碗”、“茶盖”,都渗透了作者即茶即爱的思想。喝茶,读茶,思茶,写茶,到如此程度,可见作者喝的,写的,哪里是茶,分明是对国之爱,对民之敬,对世之真,对春之寻。分明是一个真情实感的性情中人,把自己的真心呈现出来的上品好茶。可谓大美哉!
《太平猴魁》诗曰:“不了解你的/说你水至清则无鱼/了解你的/说你只往直中取/孰不知/猴魁一饮/天下太平。”作者不但知茶性,最可贵的是,作者还悉知人性。喝茶,不但喝出情趣,喝出滋味,更喝出了胸怀。“猴魁一饮,天下太平”,与其说喝太平猴魁茶使人平静安宁,倒不如说,我们应该学习太平猴魁茶的精神,胸怀天下,太平天下。
《神奇的沱茶》第一节,明亮而古老的诗句,真是诗集的一大亮点,每读一次,都觉得别有滋味,现列如下:
透明的洱海
荡漾着风花雪月
烂漫的风花雪月中
有个故事
在童叟之间流传
沧桑的茶马古道
音尘未了
马铃声声
敲响你的名字
响彻整个喜马拉雅山
你的身躯用芳茗凝聚
坚强无比
雪域高原的藏民
用你来熬煮艰难的岁月
打发闲散的日子
生活实在太苦了
就在你身上加点冰糖
虔诚的祈祷
幸福安康
你练就坚硬的身躯
容不得半点冒犯
十指如钳
未能撼动你分毫
拳头铆足劲的捶打
也无损你一丝发肤
一个秤砣砸在你身上
才有一点点伤迹
如获至宝的藏民
把你泡在陶罐里
面不改色
把熊熊的烈火踩在脚下
升腾出一潭圣洁的瑶水
你让困苦的藏民
赴了蟠桃宴
参见了西王母娘娘
从此不再艰辛
没有病痛远离灾难
藏民沧桑的脸
开满喜悦的花瓣
这些诗句犹如青藏高原上辽阔深远的天籁之音,响彻天际,不绝于耳。
《品茗有感》可以说是对本书所有茶诗的概括,也是茶之精神的提要,更是作者境界的升华。“紫砂和青瓷/缱绻决绝/在相爱中涅槃/生生世世永不分开。”这是作者对茶许下的誓言,前世有约,生生世世相续。“执子之手/千百年来/只为了找寻/一啖圣洁的香茗。”作者与茶之情,相期相许,情非寻常,令人感动。“静品/慢品/细品/西湖里扁舟徐/峻岭上云雾缭绕/边疆风沙呼啸/中原川流澄净/直至/饮尽大海豪情。”这是作者与茶共话人生,共历生命,共享征程,一路至静、至慢、至细,只为饮尽大海豪情,这已不是饮茶,而是饮茶之精神,饮茶之神韵。“晨携朝露/暮挽烟霞/沐浴一世芳馥/在时光里漫步。”和谐,自在,大同,平常心,这便是茶道。
我与林女士素昧平生,只是从文友王勇强先生处得知她是一位儒商,琴棋书画皆有所好,诗也写得不错,我也只能从她的诗中来感知她的诗意人生。
顺页拜读,掩卷方知,本书近五分之四的内容,皆为茶诗。不禁想问,作者为何不将诗集命名为《茶诗》抑或《茶颂》呢,为何偏偏要定为《前世的约定》?细一想,作者对茶之爱,对茶之情,绝非我辈平时一啜一饮可以相比的。茶,已被作者当作情人,一切之爱,一切之情,都认为是前世的约定。
我乃凡夫俗子,不懂茶艺,也不谙茶道,对有关烹茶、饮茶以及用茶款待人的艺术知之甚少,却从林女士的诗中多少领略了一点皮毛。
在《茉莉花茶》中,林女士这般写道:“啜一口/活色生香/闭上眼睛是纯洁的梦/睁开眼睛柔柔觥觥/喉韵里你风情万种。” 作者以口入茶,以茶入神,以神入诗,神韵相契,柔美轻盈,确为道尽茉莉花茶之神韵。她在《菊花茶》中说:“生活从你开始/又从你终结。”可见,作者爱茶,于生活中,时时处处,形影不离。茶于作者,如遇知音。在《西湖龙井》中,她深情地写道:“你的眼睛湿润了/到现在你还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这是今生的情缘/亦是前世的约定/岸边柳树为媒/龙井两杯/成就绝世绝配。”这是多么纯洁的初衷,作者对茶爱而慕,慕而敬之情,让我们感动。诗句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之动静咸宜之美。她在《苦丁茶》中吟哦道:“苦丁茶啊/苦丁茶/我细细品味/慢慢思哉/终于明白了/人生如茶/要沉得住气/自然是苦尽甘来。”显然,她是从品茶中,品出了生活的真谛,品出了人生的哲理,从而升华了作者诗的灵魂——苦尽甘来。这些活色生香的诗句,这些浸透人生哲理的诗句,这些闪着灵动之光的诗句,在诗集里,如数家珍。
在我国,茶的历史已融入文化史,唐代文人陆羽所著的《茶经》,将茶提到了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的层面,诗人们对茶更是情有独钟,《全唐诗》中写茶的诗就有400多首。今天,有关茶文化的活动无处不在。林女士写茶文化活动的诗也别有韵致。且看她的《约会盖碗茶》:“茶船里/托付着国人的魂灵/不偏不倚/茶碗上/荡漾着生活本味/甘苦相济/茶盖/如春天之门扉/打开后温润芬飞。”作者与茶,相融相生,“茶船”、“茶碗”、“茶盖”,都渗透了作者即茶即爱的思想。喝茶,读茶,思茶,写茶,到如此程度,可见作者喝的,写的,哪里是茶,分明是对国之爱,对民之敬,对世之真,对春之寻。分明是一个真情实感的性情中人,把自己的真心呈现出来的上品好茶。可谓大美哉!
《太平猴魁》诗曰:“不了解你的/说你水至清则无鱼/了解你的/说你只往直中取/孰不知/猴魁一饮/天下太平。”作者不但知茶性,最可贵的是,作者还悉知人性。喝茶,不但喝出情趣,喝出滋味,更喝出了胸怀。“猴魁一饮,天下太平”,与其说喝太平猴魁茶使人平静安宁,倒不如说,我们应该学习太平猴魁茶的精神,胸怀天下,太平天下。
《神奇的沱茶》第一节,明亮而古老的诗句,真是诗集的一大亮点,每读一次,都觉得别有滋味,现列如下:
透明的洱海
荡漾着风花雪月
烂漫的风花雪月中
有个故事
在童叟之间流传
沧桑的茶马古道
音尘未了
马铃声声
敲响你的名字
响彻整个喜马拉雅山
你的身躯用芳茗凝聚
坚强无比
雪域高原的藏民
用你来熬煮艰难的岁月
打发闲散的日子
生活实在太苦了
就在你身上加点冰糖
虔诚的祈祷
幸福安康
你练就坚硬的身躯
容不得半点冒犯
十指如钳
未能撼动你分毫
拳头铆足劲的捶打
也无损你一丝发肤
一个秤砣砸在你身上
才有一点点伤迹
如获至宝的藏民
把你泡在陶罐里
面不改色
把熊熊的烈火踩在脚下
升腾出一潭圣洁的瑶水
你让困苦的藏民
赴了蟠桃宴
参见了西王母娘娘
从此不再艰辛
没有病痛远离灾难
藏民沧桑的脸
开满喜悦的花瓣
这些诗句犹如青藏高原上辽阔深远的天籁之音,响彻天际,不绝于耳。
《品茗有感》可以说是对本书所有茶诗的概括,也是茶之精神的提要,更是作者境界的升华。“紫砂和青瓷/缱绻决绝/在相爱中涅槃/生生世世永不分开。”这是作者对茶许下的誓言,前世有约,生生世世相续。“执子之手/千百年来/只为了找寻/一啖圣洁的香茗。”作者与茶之情,相期相许,情非寻常,令人感动。“静品/慢品/细品/西湖里扁舟徐/峻岭上云雾缭绕/边疆风沙呼啸/中原川流澄净/直至/饮尽大海豪情。”这是作者与茶共话人生,共历生命,共享征程,一路至静、至慢、至细,只为饮尽大海豪情,这已不是饮茶,而是饮茶之精神,饮茶之神韵。“晨携朝露/暮挽烟霞/沐浴一世芳馥/在时光里漫步。”和谐,自在,大同,平常心,这便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