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乱用不拘小节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Sun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发现汽车修理店的门上写着“不拘小节”时,我知道自己遇到了麻烦。实际上那招牌表达的是:“两条生活准则,1.不拘小节;2.万事皆小节。”
  我想,这招牌的本意只是调侃而已,可它却令我望而生畏。一想到把我的汽车交给一位毕业于“并不在乎汽车技校”的人,委实让我一百个不放心。
  就在同一天,我从《洛杉矶时报》上读了一篇关于小偷小摸日益泛滥的文章。文章中谈到,有位律师声称,他常常等待别人从投币式自动售报机中买报纸,他便顺手牵羊,白拿报纸。他本来买得起这张报纸,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报社赚了那么多钱,拿一张报纸又算得了什么?”他辩解说。
  到一个超市的果菜档转转,你肯定能看见一两个馋嘴驴“啃青”。显然,在某些人看来,一块甜瓜或一根胡萝卜价值无几,尝几块确实算不上偷。
  有一次,我目睹了购物者与果品经理的一场争论。当一位母亲仔细挑选葡萄时,她的孩子就吃了起来。经理客气地告诉那孩子,这葡萄是卖的,不是供人们品尝的样品。没想到,那位母亲立刻反唇相讥,为她的孩子辩护。“噢,天哪!不就是这么一点儿小玩意吗!”她愤愤不平地说。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划分“大”与“小”的界限的。也许是按水果的个头划分吧,比如拿橘子与之相比。评判这孩子对与错的唯一区别,是他吃了还是没吃人家的东西。而他确实是吃了那些葡萄。
  这位母亲私下里是否教训她的孩子,我们无从知晓。但她公开表达的意思十分清楚:偷“小东西”没事,这根本算不上偷。
  当然,如果“不拘小节”是指“坚持你的立场”或者“避免反应过激”,它可能是好的忠告。但若随意乱用,这句格言便不再是规范理性生活的准则,而是成了无准则生活的原理。到那时,我们就很可能把随便拿走旅馆的毛巾和衣架,或者办公室的信笺或邮票,统统看作是区区小事。把自己垂涎的东西看作区区小事,是为小偷小摸寻找借口。
  一天,在我讲授商业道德的课堂上,有位年轻女子提出一个关于公司财产的问题。她最近刚刚辞掉一份工作,同时她擅自抄录了那家公司的客户资料,打算以后开办自己的企业加以利用。她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吗?
  接下来的讨论,集中在她是否打算和原雇主进行竞争上。由于她并不是打算和原来的雇主竞争,所以很少有人反对她的行为。正如一位篮球球迷说的:“没造成损害,就不算犯规。”
  不过,也不是人人都持这种观点。有少数几个人还是坚持认为,客户资料属于公司的财产,她对此没有权利。
  “你为什么不先问问呢?”有人提出。
  这位学生羞涩地笑笑,回答说:“我怕人家不同意。”换句话说,她是未经允许,自己找了难堪。
  那些把荣誉看作只是“区区小事”的人,有朝一日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一场婚姻、一段友谊或一个职业。正像本杰明·富兰克林告诫的:“若不防微杜渐,恐有大祸酿成。”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可能每一位求职者(尤其是屡战屡败者)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百发百中的应聘方法?答案是:试试“靶向应聘”。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应聘不同的职位要用不同的方法,量身打造,设计令考官感动的细节,这就是“靶向应聘”的精髓所在。    应聘保安:一身戎装    张军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刚好那年征兵,便报名参了军。在一次抗洪抢险战斗中,张军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抢救出八名被困村民,因此受到嘉奖,荣立二等功
有一个富人生活得非常幸福,但是,他还是不满足。想要得到更多的幸福。于是,他来到寺庙,请教一位禅师。他对禅师说了自己的想法,他想知道。如何才能不断地提醒自己幸福。  禅师拿了一些羊皮纸,在羊皮纸上写道:“父亲去世,儿子去世,孙子死。”  富人看后大怒,大声地质问禅师:“你都写了些什么话?我来找你,是想让你启发我,如何把这份幸福延续下去,而你却写了这些让我沮丧和悲观的话,你这是什么意思?”  禅师回答
生活里,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时常涉足的小圈子。大社会,小圈子。过往最密,受其影响最深,生活、事业与思想都息息相关的那些人,我称为“圈内人”,圈内优秀的人,我私自称为“百科全书”式友人。  伊是我圈内无话不说的密友,未语笑先闻,如一朵美丽盛开的莲花,好像什么烦恼忧愁到她面前都会土崩瓦解。她耐心告诫我,女人千万不要生气,这小小的情绪会损害女人的健康,长色斑、伤肝、免疫系统紊乱都会接踵而来,如今病怏怏的林
这是纽约市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托雷托夫人站在窗前,焦虑地望着外面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的道路,想想那几个两天都没有吃东西的孩子,她无奈地摇摇头。  托雷托夫人是一个孤寡老人,丈夫在自己年轻的时候遭遇车祸去世,儿子服兵役后再也没有回来,媳妇受不了家里的贫穷和一个有钱的男人私奔了。唯一留下的就是这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想到这些,托雷托夫人重重地叹了口气。  “奶奶!我饿,我想吃东西!”不知什么时候,最小的
土壤肥沃,树才茂盛;内蕴厚积,语言方妙    “一个高学历的人不一定就是高素质的人,就像一个人不停地吃东西,但如果肠胃不吸收,还是会骨瘦如柴。”说这番话的,是21岁的清华才女蒋方舟。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第一本散文集、12岁时成为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19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年纪轻轻的蒋方舟一直是社会热议和关注的焦点。她思维敏捷、出语干练,让我们看到了天才作家智慧和美丽并存、口才与文采俱佳的别样
有一天,俄罗斯著名的油画家列维坦独自一人到森林里写生。当他沿着森林走到一座山崖的边上,正是清晨时分。他忽然看到山崖的那一边被初升的太阳照耀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美丽景色的时候,他站在山崖上感动得泪如雨下。  同样,德国的著名诗人歌德,有一次听到了贝多芬的交响乐,被音乐所感动,以至泪流满面。俄罗斯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听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的时候,一样被音乐感动得热泪盈眶。
竞职失败的那几日,即使是三月明媚的阳光也无法把我心头的黑色浓雾吹散。周身处处环绕着失败、痛苦的气息,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无意中翻开《做人与处世》,是《修养心灵》这篇文章点醒了我。它使我明白,心灵的健康与纯净需要时时地维护与修剪。而那些黯淡的颜色,虽然我们避免不了它的涂抹,但只要我们能够给予心灵充足的养分,那么我们依然可以开怀大笑、放声高歌。  简洁的话语,深刻的道理,我一遍遍地大声朗读这篇心灵的
近日,南方某重镇接连出现了多起奇特的抢劫案。在每起案发现场,罪犯都留有一张画着飞鸽图形的小纸片。案犯竟然敢留下记号,是谁这么大胆?不过,最让警方惊讶的不是这张画有“小飞鸽”的纸片,而是“小飞鸽”的身份。原来,警方经过缜密侦破,发现“小飞鸽”竟然是南方一位知名民营企业家的“小公主”。案发时,这位“小公主”还不满16岁!  当然,小飞鸽在没有成为“小飞鸽”之前,她还是一位乖乖女。那时候,小飞鸽在温州金
他,1924年出生于广西省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好学,成绩优异。25岁时,他到香港谋职,几经辗转做了《新晚报》的副刊编辑。  她。小他6岁,是名门大户的千金小姐,在香港政府工作,拿着高他两倍的优厚工资。她信奉基督,坚持做了多年义工。  32岁时他还是孑然一身,一心只忙于创作。报社的副主编赏识他的才华,决定把他太太的侄女介绍给他。他推脱不过,于是就有了他和她的第一次相见。  见面时他刚好患了严重的鼻窦
由美国首位华裔女众议员赵美心发起的“《排华法案》道歉法案”,于2011年10月6日深夜在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第一时间获悉消息的赵美心激动不已:“这一法案的通过。为美国华裔了结了百年耻辱,带来了迟到的公正。”  赵美心出生于美国洛杉矶市非裔聚居区,当时全家因受歧视而生活拮据。长大后的赵美心决心以行动捍卫华裔的合法权益。2009年7月14日,她以62%的选票当选美国首位华裔女国会议员。宣誓时她说:“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