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二级学院职能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二级学院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过转变观念、明确职责划分、规范管理、强化管理方式、鼓励创新、重点打造科研氛围、深化改革、加强环节管理、开展培训、加强学院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优化学院职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及科学研究水平。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级学院;职能优化
  作者简介:高青(1980-),女,河北保定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孙萍(1962-),女,辽宁大连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 沈阳 110819)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二级学院职能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10-02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却得不到相应提高,为此教育部先后在各高校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涉及从研究生入学到学位授予的各个环节。具体操作中二级学院既是机制改革中院级各项实施细则的制订者和实施者又是与学校、研究生院联系的重要纽带,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院有必要优化自身职能,充分发挥院级研究生管理人员的作用,进一步加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步伐。
  一、转变观念,明确职责划分
  1.转变观念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刚刚试行几年,多数高校还存在一些困惑与不解,更多地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片面理解为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实际并非如此,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目的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改革,涉及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导师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二级学院首先要转变观念、认清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现实及其内涵,更好地做好研究生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明确职责划分
  纵观各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现状,在具体操作中多数高校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行一揽子工程,忽略了二级学院的作用,而学院一级也只是习惯听从学校的统一安排,对改革欠缺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二级学院必须要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划分。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适当下放权力,扩大学院的自主权。具体来讲学校制订总体改革方案,宏观把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及各项措施的实施,而学院则要制订更详细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负责本学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具体方案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规范管理,强化管理方式
  1.完善规章制度
  在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宏观调控下,学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并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具体来说,学院要转变以往研究生培养的旧观念,对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机制及激励机制、导师队伍建设、动态招生配置机制、研究生选拔机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奖助体系等等,并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使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客观化。
  2.采用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
  随着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二级学院承担着越来越繁重的研究生管理工作,需要参与到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等诸多环节,而每个环节又有大量繁琐的工作,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及手段,多使用现代化设备及相关教育管理软件。一方面,学院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投入一定的经费,满足电脑、打印机、扫描机等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保证教育管理软件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托学院网站构建一个研究生网上办公系统,包括招生、培养、学位、就业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切实保障院级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三、鼓励创新,重点打造科研氛围
  为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能够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活力及科研潜力。因此,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学院要加强思想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鼓励研究生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培养。
  1.努力营造创新学术氛围
  学院要坚持“百花争鸣,百花齐放”,尊重不同的学术观点,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与条件,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和学术活动,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学院要积极举办研究生感兴趣的、前沿性强的学术研讨会、科技文化节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经常参加创新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学院还要积极承办学校、省及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大力开展博士生学术论坛及暑期学校,从而使研究生在交流中不断提高学术思维与修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同时也能促进学院自身的发展。
  2.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学院要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学院进行学术讲座,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以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依托,选派研究生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亦可与国内其他高校签订协议,互换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学院还要资助研究生走出国门,参加所在领域的国际会议,交流研究成果,真正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四、深化改革,加强环节管理
  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二级学院要紧紧围绕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这一核心着重加强研究生招生及培养等环节的改革,从而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招生体系改革
  学院在研究生导师招生名额分配时要改变以往的大锅饭形式,在学校总体招生原则下,根据导师所在学科发展状况、导师自身科研情况以及社会整体需求等来确定。因此,在具体执行中,学院要充分掌握各个学科的发展规模,了解各位导师实际科研课题数量及级别,并根据当前社会需求及学生民意调查结果,尤其还要统计各导师在学尚未毕业的学生数,从而综合制订招生人数,其中对重点学科要有所倾斜,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更为科学的招生分配机制。同时,学院也要将权力下放,由导师自主招生,自己确定哪些学生可以进行硕博连读或直博或提前攻博,切实实现自主招生。   2.培养方式改革
  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一是学院要建立具有激励功能的“研究生基本奖学金”制度,头一年根据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排名分配奖学金,之后每年根据研究生课程成绩、参与课题、发表论文以及其他活动等等全方位加强考核,从而确定次年奖学金等次。在学期间,要鼓励学生积极申报三助岗位从而获得助学金,切实满足生活和学习需要,使其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二是为适应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学院要在学校总体规划下积极响应研究生学制改革,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将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学院要赋予导师在培养中的权力,督促其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尤其要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科研训练和科研创新的指导,真正实现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四是学院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探索能力,提升学生最终学位论文进行优秀硕士及博士论文评选的几率。同时学院也要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加强研究生的学风建设,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出现。
  五、开展培训,加强学院管理队伍建设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全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院级研究生教学管理队伍,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养。
  1.优化选拔,引进高素质人才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以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对院级管理人员的数量需求有所增加,对其质量更是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学院在招聘研究生管理人员时,要重点考察他们的政治素养、学历、能力及工作态度等方面,优先选拔一批思想好、学历高、业务能力强、工作踏实的复合型人才扩充到研究生管理队伍中,从而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进一步改革。
  2.精心培养,不断学习
  学院要为研究生管理人员制订培养规划,安排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实践,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再提高的机会,使其在管理实践中努力发现新问题,思考并研究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新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管理人员自身也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的内在规律,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在实践中实现科学管理,从而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入。
  3.引进激励,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学院要大力引进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生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及积极性,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参加正常的职称晋升。同时,学院还要加强对研究生管理人员的考核,注重考核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以及从事具体工作的能力,考核结果将作为他们聘任、晋升、津贴发放等的重要依据,从而进一步激发院级研究生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恒亮,宋华明.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
  [2]朱爱红,王雪松,黄国兵.军队研究生培养机制问题剖析及改革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
  [3]刘春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视角下院级管理人员的作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9).
  [4]甘杰.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四化”走向的思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以培养应用性水利类人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目的,分析了“水工建筑物”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工建筑物”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学生成绩评定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水工建筑物”教学模式。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教学模式;评价模型  作者简介:曹邱林(1965-),男,江苏南通人,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扬州 225009)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为全面了解研究生党支部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主要从党支部自身建设、党支书影响力和党支部活动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利用因素计点法建立党支部影响力因素的评价体系。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得出包含各指标单权重和总权重的权重表。经过分析得出,党支书影响力对党支部影响力的作用最大,主要体现在其权力影响力和个人形象,而党支部活动宣传对党支部影响力的作用最小。最后
期刊
摘要: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作为教师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人文教育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合作精神、诚实守信等优良品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李辉(1969-),女,广西贺州人,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广西 贺州 5
期刊
摘要: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要求,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各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并进行了实施。设计了与专业课理论教学并行的实践课程体系,建立了金属材料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的平台,形成了“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型和设计(创新)型”多层次的专业实验体系,并将实践教学拓展到课外的研究性学习和专业资格认证。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完成对学生工程能力、创新意识的系统培养。
期刊
摘要: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校办学的主要目标和历史使命,生源质量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优质生源大战已经不可避免,农林院校生源状况不容乐观。全面分析了当前影响农林院校生源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南京林业大学的生源现状,提出了提高生源质量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农林院校;生源质量;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潘卫兵(1968-),男,辽宁葫芦岛人,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期刊
摘要:研究了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主体性面临的问题,从校企合作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主体性提升的可行途径,通过分析认为培养学生行业认同感、营造就业环境、强化校企文化交融、兼职教师进校园、校企合作联合办班等方式,以及分类指导、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主体性。  关键词:校企合作;就业主体性;培养研究  作者简介:熊富强(1983-),男,四川雅安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讲师;盛馨(198
期刊
摘要:“80后”辅导员已经大批地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生力量。他们肩负着与其同龄人截然不同的特殊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透过“80后”辅导员目前的职业素养现状,试从外部环境建设和内部结构构建两个方面探寻提升其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为加强高校今后辅导员职业的科学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80后”辅导员;
期刊
摘要:“理论力学”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同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学时都有较大区别,有必要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理论力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成果,提出了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引入数学工程软件及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等内容,以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卓越工程师  作者简介:刘学武
期刊
摘要:分析了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原因,明确了当前经济管理类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指导的新模式,以期能够提高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促进学校发展。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  作者简介:郭开宇(1973-),女,辽宁阜新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10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
期刊
摘要:大学生校际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通过开展海峡两岸物理类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旨在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本科生综合能力的育人模式,为我国大学生校际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校际交流;大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高忆(1985-),男,江苏苏州人,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助教;王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