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5种二苯酮类紫外防晒剂对嗜热四膜虫外排泵的影响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嗜热四膜虫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二苯酮-1(BP-1)、二苯酮-2(BP-2)、二苯酮-6(BP-6)、二苯酮-8(BP-8)、4-羟基-二苯酮(4-OH-BP)和维拉帕米(VER,P-糖蛋白专属抑制剂),使紫外防晒剂的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1.0、5.0、10.0、20.0、40.0、60.0和80.0μmol/L,VER的终浓度为10.0μmol/L.随后加入荧光指示剂罗丹明123(Rh123,终浓度为2.5
【机 构】
:
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5种二苯酮类紫外防晒剂对嗜热四膜虫外排泵的影响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嗜热四膜虫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二苯酮-1(BP-1)、二苯酮-2(BP-2)、二苯酮-6(BP-6)、二苯酮-8(BP-8)、4-羟基-二苯酮(4-OH-BP)和维拉帕米(VER,P-糖蛋白专属抑制剂),使紫外防晒剂的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1.0、5.0、10.0、20.0、40.0、60.0和80.0μmol/L,VER的终浓度为10.0μmol/L.随后加入荧光指示剂罗丹明123(Rh123,终浓度为2.5μmol/L).30℃黑暗培养1 h后,测定细胞内蓄积Rh123的荧光值.以鼠P-gp(3G5U A)为模板,通过同源建模建立嗜热四膜虫P-gp三维结构,利用AutoDock 4.2软件对二苯酮类紫外防晒剂与嗜热四膜虫P-gp的相互作用进行计算模拟.结果 二苯酮类紫外防晒剂对嗜热四膜虫外排泵活性产生浓度依赖性抑制,BP-1、BP-2、BP-6和BP-8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依次为36.0、56.8、22.1和68.7μmol/L.相对抑制能力强弱顺序为BP-6>BP-1>二苯酮-3(BP-3)>BP-2>BP-8>4-OH-BP.二苯酮类紫外防晒剂通过疏水作用、氢键、静电作用等与嗜热四膜虫P-gp活性位点结合,亲和性大小顺序为BP-6>BP-1>BP3>BP-2>BP-8>4-OH-BP,与外排泵活性抑制结果一致.结论 二苯酮类紫外防晒剂对嗜热四膜虫外排泵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分子对接可用于预测这类新兴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北京市大气PM2.5和黑碳(black carbon,BC)浓度变化与人群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气象条件、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2006—2011年大气BC和PM2.5日均浓度、每日气象要素和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等数据,分析BC和PM2.5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 大气BC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1个IQR时,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分别为2.69%(95%CI:1.52%~3.89%)和5.45%(
目的 研究化妆品中3种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纳米免疫磁珠法.方法 通过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一步法将磁珠和抗体偶联制成纳米免疫磁珠(IMB),大肠埃希菌免疫磁珠用量80μl,免疫反应时间为30 min,免疫分离时间为5 min;金黄色葡萄球菌磁珠用量100μl,免疫反应时间为40 min,免疫分离时间为5 min;铜绿假单胞菌免疫磁珠用量100μl,免疫反应时间为30 min,免疫分离时间为1 min.分别对不同菌液浓度、目标菌和非目标菌以及实
目的 探讨孕期PM2.5暴露导致子代小鼠大脑发生氧化应激损伤以及维生素B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妊娠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2只,模型组雾化吸入2.0736μg/μl的50μl PM2.5悬液+PBS灌胃,干预组雾化吸入等量PM2.5悬液+B族维生素混合液灌胃[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分别为0.6、11.4、0.2 mg/(kg·d)],对照组雾化吸入等量PBS+灌胃PBS;从孕期第1天开始,每3 d进行1次雾化,每天进行灌胃,共灌胃18次、雾化6次.子代小鼠发育到第6周,分离大
目的 分析畜牧场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相关性,为后续开展污染修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牧场内,于2019年6月通过网格式布设15个代表性的采样点,包括10个土壤样品采样点(分别采集10、50 cm深度)及5个粪便样品采样点.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土壤和粪便中头孢氨苄(CEL)、阿莫西林(AML)和青霉素(PG)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8种β-内酰胺类ARGs进
卤代咔唑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结构上与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相似,是光电材料、染料和医药分子的重要中间体,具有难降解性、生物富集性以及类二恶英毒性.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在沉积物中检测到卤代咔唑后,这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卤代咔唑类污染物的环境分布、来源、光解、毒理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针对这类污染物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纳米二氧化硅是目前生产量最大的3种纳米颗粒之一,广泛应用于光电学、催化、材料改性和药物载体等方面,职业暴露与环境暴露是纳米二氧化硅致病的重要接触途径,长期接触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该文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纳米二氧化硅的致病分子机制,分别从纳米二氧化硅引起氧化应激、自噬、凋亡及炎症反应4个方面进行综述,阐明纳米二氧化硅可能引发的致病机制,为发病机制研究及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剩余风险评估作为美国固定源大气排放标准修订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机制.该文详细介绍了剩余风险评估的由来、数据需求、评估方法与决策形成,结合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机制在公众健康保护方面存在设计盲区的现状,提出开展剩余风险评估的建议及准备工作,以期为我国下一步优化大气排放标准的修订工作提供借鉴.
卤代酰胺(HAcAms)是一类新型含氮卤代消毒副产物,广泛存在于出厂水中;因其具有极强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HAcAms的前体物种类繁多,生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复杂,目前尚缺乏成熟的理论可以完全阐明其产生规律;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在常规和深度处理工艺中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同时,该类物质的毒性研究局限于模型预测和体外细胞实验,高质量、系统化的体内实验是其毒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鉴于HAcAms的潜在健康风险,笔者对其在饮用水中的存在情况、生成和降解途径、前体物质、控制措施以
目的 探讨孕期双酚A(BPA)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中Glu转运体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utamate-aspartate,GLAST)和谷氨酸转运体-1(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SPF级SD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玉米油)组和0.05、0.5、5、50 mg/kg BPA暴露组,每组12只.母鼠从妊娠期第5天(GD 5)进行灌胃染毒至妊娠期结束前1 d(GD 19).于GD 20每组各取6只孕鼠的胎鼠脑组织,分离海马;剩余6只孕鼠继续饲养,分
目的 探讨无机砷及其代谢产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中线性USP9Y-TTTY15和环状USP9Y-TTTY15基因表达水平及其比值的影响.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8.0、16.0、24.0μmol/L亚砷酸钠及24.0μmol/L一甲基胂酸(methanearsonic acid,MMA)、二甲基胂酸(dimethylarsinic acid,DMA)的培养液染毒48 h,采用MTs法检测亚砷酸钠染毒HepG2细胞的存活率,采用qRT-PCR检测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