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与蒲松龄交往问题探讨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王士禛和蒲松龄二人的作品、经历,可以推测王、蒲第一次会面最可能在毕际有家,且这次相会不是偶然,而是王士禛主动来拜会蒲松龄。目前,学界对王、蒲的两首赠答诗的解读与事实存在误差,掺入了研究者一定的主观色彩,拉近了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王士禛拒为《聊斋志异》作序最主要的原因应是《聊斋志异》有些内容触犯时忌,以及其在王士禛心中的地位不够高。
其他文献
依据<易传>中的"三易"原则,论述科技、文化与经济中的三个问题:材料学方法论的尝试,我国文化结构初探,"一只看不见的手"的经济现象.提出和平发展的当代可遵循的三条处事原则:
江泽民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面向世界和未来,推动伦理道德观念的现代化
借助教育实习,以课例研究为依托,实行“双导师”制,建立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协同育人机制,是培养师范生综合教学技能和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课例研究的主题确定、教学设计筹划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代帝王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将灾异看作是上天对人间发出的警示,人为地把灾异与政局联系起来,明朝统治者也不例外。明嘉靖时期,各种灾异层出不穷,嘉靖
中国传统伦理中包含着独特的儿童观念,综合儒道两家对于儿童的论述,可以凝练出自然、成人、承嗣三种伦理观念。这三种伦理观念相互融合,对中国社会文化、历史、文学等产生了
英国的哲学家洛克对理智教育问题有着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洛克对于理智教育问题的思考,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度理解其对于教育问题的形上哲思,而且也有助于我们理性审视其之于新
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都在为如何界定人性而思索,但是,从对自我的肯定到康德的道德理性再到黑格尔天国中的完美人性,都是在形而上的层面追问世界本质和存在的意义等问题的过程
唐诗对唐代家族延续意识的多层次内涵有较为全面的书写,不仅描绘了文化阶层在子嗣血脉、家风家学、家世名望等方面的家族延续期待图景,呈现了以科举、仕进、婚姻等途径实现家
在人口众多、生产力落后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夙愿,也是一项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