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一与多元,封闭与开放,包容与豁达——一提及东北民居,我想此总结最为恰当了。东北人民的居住环境,就如同他们豪爽、率直的性格,那种实用、表露得不修边际,让人踏实地好似放酥了的麻花,入口即溶。东北的传统民居,由于气候等诸多因素,一般都简洁地依附在东北那肥沃的黑土地上,或地下、或地上,那种紧密的依附,就像久未见面的恋人,相依相靠、相拥相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我国传统民居丰富多彩,而东北民居是我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有其鲜明的建筑特色。它与广大人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它设计灵活、功能合理、构造经济、外观朴实,并密切结合自然环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宝贵遗产。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地形地貌丰富,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炎热潮湿,寒暑变化明显。东北地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俗由于从事生产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在长期的交往和融合中,形成了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各式民居,但又保持着各自的民族特色。
东北地区传统民居的平面形态、空间形态、构造技术、居住文化以及东北民居在适应寒冷气候、社会经济情况、民族文化差异等各方面的地方性特色,让人不得不在脑际勾勒出东北民居美好的图画,并对其一探究竟。
炕上的温暖——朝鲜族民居
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它不但有着色彩亮丽、形式特异的民族服饰,而且有着极具特点的饮食、祭祀、丧葬等民族风俗。特别是朝鲜族民居建筑,更表现出鲜明的朝鲜族人民的风俗文化。
在乡下常见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两种形式。建筑一般都面向南或东南、西南,并有院落。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主室上建筑形态为大“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覆盖。每套房屋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后面一般设有门和窗。内分为寝室、厨房等。有的在正房盖厢房,作为住房和仓库。室内用土砖或平埋的片石铺成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室外屋基离地60至70厘米,外有台阶。
朝鲜族民居的屋内结构主要有单排和双排两种。单排式结构的房间排列如同“月”字,房间之间只有横向间隔而无纵向间壁。双排结构的又叫双筒子,房间排列如同“用”字,房间之间既有横向间壁又有纵向间壁。而无论单排、双排的结构,都会分割出许多房间。这缘于朝鲜族在历史上深受“男女有别”等观念的影响,孩子们长大了,男女都各有单独的房间。 无论什么类型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只要走进房屋,第一个感觉就是有很大的一个炕。炕是朝鲜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空间,有的炕上亲友们在围桌对饮,有的炕上妇女们在做针线活计,还有的炕上孩子们在玩耍。炕大,散热面积就大,屋内到了冬天就会显得特别暖和。在延边地区朝鲜族房屋内的灶坑更是别具一格,它下陷在地下,底部低于地面,上部还有盖板,而盖板和锅台、炕面形成了一个平面。据说,这种灶坑是既好烧、又卫生。
今天,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田野乡间,仍然可以看到许多黑瓦白墙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在那晨曦中,袅袅炊烟笼罩下的小村落,一个个院落,一幢幢小房,黑瓦和白墙相映,其中劳作着朝鲜族男女,一幅蕴味十足的民族风情画。
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志》里就记载了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居住方式,书中写道:“居处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幼男女别”。约一千多年前,朝鲜族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并且根据屋顶形状、所用建筑材料、屋内结构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就说屋顶吧,从形式上就有悬山式、庑殿式、歇山式、平顶式;从建筑材料来看,有用泥和草盖的草房,有用木头建的木楞子房,又有砖木结构的瓦房等等。可是不论什么形式的房子都以朝鲜族最喜欢的白色即白灰刷墙,而且瓦房的瓦片都特别大。
传统的朝鲜族民居门多、窗少,而且窗和门的形式相差不多。第一次见到这种结构的房屋时,很难分辨出哪个是窗,哪个是门。其实,朝鲜族民居的门、窗不但有区别,而且有许多特别方便的功能。
东北的朝鲜族民居建筑和居住文化是与生活环境、日常劳作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也是在民族文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居。
口袋房、万字炕的变迁——满族民居
满族的民居充分体现了民俗对于地理环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满族多居住在山区,御寒防冷的问题是满族民居首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满族早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时期,居住条件简陋,冬天居住“地窨子”,夏季居住“马架子”。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各民族间的交流和学习,满族人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
“口袋房,万字炕”,形象地描述了满族人居室的主要特点。满族人的房屋多为三间或五间,房门开在东侧或次东间,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作“口袋房”。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万”字型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西炕略窄一般不住人,也不许堆放杂物,上面有一个搁板,是满族人供奉祖宗的地方;南炕温暖向阳,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北炕是晚辈居住的地方。为了避免生活上的不便,满族人室内有各种软间壁,有的是从炕面到房梁用木板糊纸栅成两个空间;有的是在炕沿平行的正上方,从棚顶吊下一根长竿,叫“幔竿子”,专门用来悬挂幔帐,晚间睡觉时放下,在南北炕之间起到遮挡作用。
火炕是满族人家主要的取暖设备,一般都通过做饭的锅灶,所以烧水、做饭时,炕总是热的。有的人家还把室内地面下也修成烟道,称之为“火地”或“地炕”,在特别寒冷的季节,可以加烧地炕,提高室内的温度。
与汉族民居不同的是,满族民居的烟囱没有修在屋顶上,而是“烟囱坐在地面上”——烟囱修在房屋的一侧,有孔道与火炕相通。烟囱坐在地面上,不仅可以延长室内烟道的长度,提高供暖的效力,而且满族人的烟囱,过火量较大,烟囱为宽大的台柱形,修在地面上比较适宜。
东北气候寒冷,室内日常活动多在火炕上进行,所以满族人室内陈设比较简单。室内一般没有桌椅,只有炕桌,有的人家有八仙桌,就放在西炕前,上面摆放着茶具;炕上有用来装衣物的大板柜,被褥叠放在上面。来了客人,请客人到炕上坐,全家人平时吃饭、读书、做针线活也在炕上进行。
满族民居的门窗也有特点,外面的门是独扇的木板门,里面的门是两扇门,有木制的插销。窗分为上下两层,糊窗所用的窗纸坚韧如革,称为“高丽纸”。窗纸糊在窗户的外边,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窗纸糊上后,还要淋上油,这样,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又可以使窗纸经久耐用,所以“窗户纸糊在外”,就成为满族民居的一大特点。
满族入关后虽然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大,但是在东北的绝大多数的居民,包括汉族在内,在居室的特点上很大程度是受满族民居的影响的。现在比较偏僻的农村,许多人还是使用这种带火炕的房子,只是室内的陈设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必要保障,这几个方面的不同民俗特点,是这个民族居住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的直接反映。满族人居住方式的演变,是满族及其先人适应长白山区自然条件的一个探索过程。
满族先人的居住情况史书中只有零星记载,但从中基本可以窥见满族居住的演变历程。
《晋书肃慎传》记载:“(肃慎)夏则巢居,冬则穴处。”
《后汉书挹娄传》记载:“(挹娄)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
由此可知,满族的先人肃慎、挹娄,穴居可以达到保温取暖的目的。
《北史传》记载:“所居多依山水……地卑湿,筑土如堤,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
《旧唐书传》记载:“无屋字,并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复之,状如中国之冢墓,相聚而居。”
可见,满族先人勿吉、时的居住虽然仍为穴居,但较肃慎、挹娄时己有较大改善,并且己由地下建筑开始向地上建筑转化,出现了类似地窨子的半地上建筑。另外,在已经证明是勿吉、的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在居住面中间铺有“‖”字型木板,应为当时人类的起居之处,灶坑在中央,灶为方形……这一迹象表明,此时人们在熟食、起居上有了相当的进步,锅灶和火炕己具雏形。
另据《大金国志》记载:“女真部其居多依山谷,联木为栅,或覆以板与桦皮,如墙壁亦以木为之,冬极寒,屋高数尺,独开东南扉,扉既掩,复以草绸之,穿土为床,为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
生活在长白山区的满族先世女真人,虽以渔猎和狩猎为主,但己开始出现了农耕。农耕使人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并且火炕的出现,使取暖问题得到了解决,居住开始从地下转为地上。“覆以板与桦皮”之“覆以板”即木瓦房,“覆以桦皮”即“桦皮房”,其中的“木瓦房”多以圆木嗑制成墙壁,俗称“木嗑楞”,至今在长白山林区仍有部分居民居住在这样的房屋里。“以草绸缪之”即用草苫盖房,谓之草房。这种民居建筑直到清代、民国,以至到新中国初期,一直被满族人所继承,并直接影响了东北特别是长白山区的居民形式,其建筑方式方法非常适合长白山区的山区和半山区的自然条件。在农村,农民居住的草房,包括汉、回、朝鲜族等,都与满族草房一脉相承。至今,草房仍广泛分布。
山岭上的守望——鄂伦春民居
鄂伦春族自称为“山岭上的人们”。头戴狍头皮帽,身穿狍皮衣裤,脚蹬狍腿皮靴,身背猎枪,跨上骏马,穿梭于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之中,是他们的真实生活写照。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间,党和政府为鄂伦春族在各自活动的区域建立了16个定居点,才使他们结束了游猎生活。
习惯于马背上游猎的鄂伦春人,也像蒙古族建造蒙古包一样发明了简单实用的房屋——“撮罗子”。它像一件皮衣和桦皮箱一样,卷起来驮在马背上就能走。到了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平缓空旷的宿营地,一会儿就可搭成入住。
“撮罗子”是个圆锥体的空间,先将两根顶端带枝杈的粗壮树干斜搭咬合成“人”字形支架,在两侧各搭3根稍细的木杆,再搭上20多根辅助杆,就成了主体框架。夏天用桦树皮,冬天用狍皮,自下而上苫盖即可住人。桦树皮是六七月份剥下来的,因这个季节水分大,加上鄂伦春族娴熟的剥皮技巧,不仅剥的块儿大,而且不伤树身,过一两年就可恢复。剥下的桦树皮先削掉不平的地方,再放到锅里蒸煮,使之增强韧性,便于卷叠,晒干后拼缝备用。这样的桦树皮轻薄、不怕水,也耐腐,能做许多生活用品。到了寒冷的冬天,他们用数十张狍皮缝成两块大的扇形和一块小方形的围子,两块大的作苫顶,一块小的作门帘。迁徙时,只取下苫盖物,驮在马背上,支架就留在原地,等到了新的宿营地,现砍木杆再搭建。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鄂伦春族新居都是定居后政府集中兴建的砖瓦房,一栋四间住两户,居室、厨房单独隔开,宽大的玻璃窗使室内更明亮。第三次兴建的新居还在房门外加了门斗,更好地抵御了大兴安岭冬季的寒风,使居住更舒适。
“斜仁柱”是鄂伦春人传统的居室,圆锥形,用4根顶端带杈的木杆交叉搭成支撑架,然后再搭上几十根木杆,围成圆锥体,外面或覆盖狍皮围子或覆盖桦皮围子。门上挂狍皮或柳条门帘,易于拆卸搭建。顶端留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时通风出烟,又可采光。南侧或东南留出一个让人进出的门。
“斜仁柱”的搭建十分简单:先用几根顶端带枝杈、能够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个倾斜度约6 0度的圆锥形架子,然后将其它木杆均匀地搭在这几根主架之间,使之形成一个伞状的骨架。再加上狍皮覆盖,夏可防雨,冬能御寒的“斜仁柱”就建成了。
“斜仁柱”的内部陈设也很简单,主要是铺位。铺位有两种,一种是地铺,即直接在地上铺上木头、干草、桦皮、狍皮等。另一种是床铺,即在地上立木桩,架起床。每个“斜仁柱”一般三面住人,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堆取暖,上面吊一口小铁锅,以便煮肉做饭。
“斜仁柱”一字排列,门朝相同的方向开,因为“斜仁柱”正面是他们供奉神的地方。“斜仁柱”内部朝门开的铺位叫“玛路”,左右侧的铺位叫“奥路”。铺位席地,镶有木沿,铺干草,草上是皮褥子。地中间是一堆火,用以取暖、做饭和保存火种。“玛路”是供神的地方,只许男人坐卧;“奥路”是老年夫妇的席位,铺位里侧放着随时用的粮食、衣物。鄂伦春人为适应游猎生活,家俱几乎都是轻巧耐用的桦皮制品,主要有碗、筷、桶、针线盒等,并配上各种颜色的图案和花纹,既实用又极具观赏价值。
“斜仁柱”就地取材,建造者多为男子,砍树干、搭架子、扒桦皮、割芦苇都是男子办的事务,妇女只负责煮桦皮、缝狍皮围子和桦皮围子。在两三个人的相互配合下,一个“斜仁柱”大约一个小时就可以建成。每个“斜仁柱”就是一个家庭。鄂伦春族每个家庭的人数一般都在七个以下,且同一“斜仁柱”内最多不会超过三代。鄂伦春有20个左右的氏族,每一个氏族就是一个聚落,随着人口的发展,氏族分成若干子氏族——“乌力楞”。“乌力楞”是子孙们的意思,一个乌力楞就是由一位父亲的后裔和其他亲属,包括配偶、女婿及养子等组成。这样的大家族的人数有十几人、几十人不等,分住在几个“斜仁柱”里。
我国传统民居丰富多彩,而东北民居是我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有其鲜明的建筑特色。它与广大人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它设计灵活、功能合理、构造经济、外观朴实,并密切结合自然环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宝贵遗产。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地形地貌丰富,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炎热潮湿,寒暑变化明显。东北地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俗由于从事生产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在长期的交往和融合中,形成了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各式民居,但又保持着各自的民族特色。
东北地区传统民居的平面形态、空间形态、构造技术、居住文化以及东北民居在适应寒冷气候、社会经济情况、民族文化差异等各方面的地方性特色,让人不得不在脑际勾勒出东北民居美好的图画,并对其一探究竟。
炕上的温暖——朝鲜族民居
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它不但有着色彩亮丽、形式特异的民族服饰,而且有着极具特点的饮食、祭祀、丧葬等民族风俗。特别是朝鲜族民居建筑,更表现出鲜明的朝鲜族人民的风俗文化。
在乡下常见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两种形式。建筑一般都面向南或东南、西南,并有院落。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主室上建筑形态为大“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覆盖。每套房屋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后面一般设有门和窗。内分为寝室、厨房等。有的在正房盖厢房,作为住房和仓库。室内用土砖或平埋的片石铺成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室外屋基离地60至70厘米,外有台阶。
朝鲜族民居的屋内结构主要有单排和双排两种。单排式结构的房间排列如同“月”字,房间之间只有横向间隔而无纵向间壁。双排结构的又叫双筒子,房间排列如同“用”字,房间之间既有横向间壁又有纵向间壁。而无论单排、双排的结构,都会分割出许多房间。这缘于朝鲜族在历史上深受“男女有别”等观念的影响,孩子们长大了,男女都各有单独的房间。 无论什么类型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只要走进房屋,第一个感觉就是有很大的一个炕。炕是朝鲜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空间,有的炕上亲友们在围桌对饮,有的炕上妇女们在做针线活计,还有的炕上孩子们在玩耍。炕大,散热面积就大,屋内到了冬天就会显得特别暖和。在延边地区朝鲜族房屋内的灶坑更是别具一格,它下陷在地下,底部低于地面,上部还有盖板,而盖板和锅台、炕面形成了一个平面。据说,这种灶坑是既好烧、又卫生。
今天,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田野乡间,仍然可以看到许多黑瓦白墙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在那晨曦中,袅袅炊烟笼罩下的小村落,一个个院落,一幢幢小房,黑瓦和白墙相映,其中劳作着朝鲜族男女,一幅蕴味十足的民族风情画。
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志》里就记载了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居住方式,书中写道:“居处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幼男女别”。约一千多年前,朝鲜族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并且根据屋顶形状、所用建筑材料、屋内结构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就说屋顶吧,从形式上就有悬山式、庑殿式、歇山式、平顶式;从建筑材料来看,有用泥和草盖的草房,有用木头建的木楞子房,又有砖木结构的瓦房等等。可是不论什么形式的房子都以朝鲜族最喜欢的白色即白灰刷墙,而且瓦房的瓦片都特别大。
传统的朝鲜族民居门多、窗少,而且窗和门的形式相差不多。第一次见到这种结构的房屋时,很难分辨出哪个是窗,哪个是门。其实,朝鲜族民居的门、窗不但有区别,而且有许多特别方便的功能。
东北的朝鲜族民居建筑和居住文化是与生活环境、日常劳作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也是在民族文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居。
口袋房、万字炕的变迁——满族民居
满族的民居充分体现了民俗对于地理环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满族多居住在山区,御寒防冷的问题是满族民居首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满族早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时期,居住条件简陋,冬天居住“地窨子”,夏季居住“马架子”。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各民族间的交流和学习,满族人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
“口袋房,万字炕”,形象地描述了满族人居室的主要特点。满族人的房屋多为三间或五间,房门开在东侧或次东间,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作“口袋房”。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万”字型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西炕略窄一般不住人,也不许堆放杂物,上面有一个搁板,是满族人供奉祖宗的地方;南炕温暖向阳,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北炕是晚辈居住的地方。为了避免生活上的不便,满族人室内有各种软间壁,有的是从炕面到房梁用木板糊纸栅成两个空间;有的是在炕沿平行的正上方,从棚顶吊下一根长竿,叫“幔竿子”,专门用来悬挂幔帐,晚间睡觉时放下,在南北炕之间起到遮挡作用。
火炕是满族人家主要的取暖设备,一般都通过做饭的锅灶,所以烧水、做饭时,炕总是热的。有的人家还把室内地面下也修成烟道,称之为“火地”或“地炕”,在特别寒冷的季节,可以加烧地炕,提高室内的温度。
与汉族民居不同的是,满族民居的烟囱没有修在屋顶上,而是“烟囱坐在地面上”——烟囱修在房屋的一侧,有孔道与火炕相通。烟囱坐在地面上,不仅可以延长室内烟道的长度,提高供暖的效力,而且满族人的烟囱,过火量较大,烟囱为宽大的台柱形,修在地面上比较适宜。
东北气候寒冷,室内日常活动多在火炕上进行,所以满族人室内陈设比较简单。室内一般没有桌椅,只有炕桌,有的人家有八仙桌,就放在西炕前,上面摆放着茶具;炕上有用来装衣物的大板柜,被褥叠放在上面。来了客人,请客人到炕上坐,全家人平时吃饭、读书、做针线活也在炕上进行。
满族民居的门窗也有特点,外面的门是独扇的木板门,里面的门是两扇门,有木制的插销。窗分为上下两层,糊窗所用的窗纸坚韧如革,称为“高丽纸”。窗纸糊在窗户的外边,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窗纸糊上后,还要淋上油,这样,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又可以使窗纸经久耐用,所以“窗户纸糊在外”,就成为满族民居的一大特点。
满族入关后虽然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大,但是在东北的绝大多数的居民,包括汉族在内,在居室的特点上很大程度是受满族民居的影响的。现在比较偏僻的农村,许多人还是使用这种带火炕的房子,只是室内的陈设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必要保障,这几个方面的不同民俗特点,是这个民族居住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的直接反映。满族人居住方式的演变,是满族及其先人适应长白山区自然条件的一个探索过程。
满族先人的居住情况史书中只有零星记载,但从中基本可以窥见满族居住的演变历程。
《晋书肃慎传》记载:“(肃慎)夏则巢居,冬则穴处。”
《后汉书挹娄传》记载:“(挹娄)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
由此可知,满族的先人肃慎、挹娄,穴居可以达到保温取暖的目的。
《北史传》记载:“所居多依山水……地卑湿,筑土如堤,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
《旧唐书传》记载:“无屋字,并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复之,状如中国之冢墓,相聚而居。”
可见,满族先人勿吉、时的居住虽然仍为穴居,但较肃慎、挹娄时己有较大改善,并且己由地下建筑开始向地上建筑转化,出现了类似地窨子的半地上建筑。另外,在已经证明是勿吉、的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在居住面中间铺有“‖”字型木板,应为当时人类的起居之处,灶坑在中央,灶为方形……这一迹象表明,此时人们在熟食、起居上有了相当的进步,锅灶和火炕己具雏形。
另据《大金国志》记载:“女真部其居多依山谷,联木为栅,或覆以板与桦皮,如墙壁亦以木为之,冬极寒,屋高数尺,独开东南扉,扉既掩,复以草绸之,穿土为床,为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
生活在长白山区的满族先世女真人,虽以渔猎和狩猎为主,但己开始出现了农耕。农耕使人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并且火炕的出现,使取暖问题得到了解决,居住开始从地下转为地上。“覆以板与桦皮”之“覆以板”即木瓦房,“覆以桦皮”即“桦皮房”,其中的“木瓦房”多以圆木嗑制成墙壁,俗称“木嗑楞”,至今在长白山林区仍有部分居民居住在这样的房屋里。“以草绸缪之”即用草苫盖房,谓之草房。这种民居建筑直到清代、民国,以至到新中国初期,一直被满族人所继承,并直接影响了东北特别是长白山区的居民形式,其建筑方式方法非常适合长白山区的山区和半山区的自然条件。在农村,农民居住的草房,包括汉、回、朝鲜族等,都与满族草房一脉相承。至今,草房仍广泛分布。
山岭上的守望——鄂伦春民居
鄂伦春族自称为“山岭上的人们”。头戴狍头皮帽,身穿狍皮衣裤,脚蹬狍腿皮靴,身背猎枪,跨上骏马,穿梭于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之中,是他们的真实生活写照。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间,党和政府为鄂伦春族在各自活动的区域建立了16个定居点,才使他们结束了游猎生活。
习惯于马背上游猎的鄂伦春人,也像蒙古族建造蒙古包一样发明了简单实用的房屋——“撮罗子”。它像一件皮衣和桦皮箱一样,卷起来驮在马背上就能走。到了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平缓空旷的宿营地,一会儿就可搭成入住。
“撮罗子”是个圆锥体的空间,先将两根顶端带枝杈的粗壮树干斜搭咬合成“人”字形支架,在两侧各搭3根稍细的木杆,再搭上20多根辅助杆,就成了主体框架。夏天用桦树皮,冬天用狍皮,自下而上苫盖即可住人。桦树皮是六七月份剥下来的,因这个季节水分大,加上鄂伦春族娴熟的剥皮技巧,不仅剥的块儿大,而且不伤树身,过一两年就可恢复。剥下的桦树皮先削掉不平的地方,再放到锅里蒸煮,使之增强韧性,便于卷叠,晒干后拼缝备用。这样的桦树皮轻薄、不怕水,也耐腐,能做许多生活用品。到了寒冷的冬天,他们用数十张狍皮缝成两块大的扇形和一块小方形的围子,两块大的作苫顶,一块小的作门帘。迁徙时,只取下苫盖物,驮在马背上,支架就留在原地,等到了新的宿营地,现砍木杆再搭建。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鄂伦春族新居都是定居后政府集中兴建的砖瓦房,一栋四间住两户,居室、厨房单独隔开,宽大的玻璃窗使室内更明亮。第三次兴建的新居还在房门外加了门斗,更好地抵御了大兴安岭冬季的寒风,使居住更舒适。
“斜仁柱”是鄂伦春人传统的居室,圆锥形,用4根顶端带杈的木杆交叉搭成支撑架,然后再搭上几十根木杆,围成圆锥体,外面或覆盖狍皮围子或覆盖桦皮围子。门上挂狍皮或柳条门帘,易于拆卸搭建。顶端留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时通风出烟,又可采光。南侧或东南留出一个让人进出的门。
“斜仁柱”的搭建十分简单:先用几根顶端带枝杈、能够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个倾斜度约6 0度的圆锥形架子,然后将其它木杆均匀地搭在这几根主架之间,使之形成一个伞状的骨架。再加上狍皮覆盖,夏可防雨,冬能御寒的“斜仁柱”就建成了。
“斜仁柱”的内部陈设也很简单,主要是铺位。铺位有两种,一种是地铺,即直接在地上铺上木头、干草、桦皮、狍皮等。另一种是床铺,即在地上立木桩,架起床。每个“斜仁柱”一般三面住人,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堆取暖,上面吊一口小铁锅,以便煮肉做饭。
“斜仁柱”一字排列,门朝相同的方向开,因为“斜仁柱”正面是他们供奉神的地方。“斜仁柱”内部朝门开的铺位叫“玛路”,左右侧的铺位叫“奥路”。铺位席地,镶有木沿,铺干草,草上是皮褥子。地中间是一堆火,用以取暖、做饭和保存火种。“玛路”是供神的地方,只许男人坐卧;“奥路”是老年夫妇的席位,铺位里侧放着随时用的粮食、衣物。鄂伦春人为适应游猎生活,家俱几乎都是轻巧耐用的桦皮制品,主要有碗、筷、桶、针线盒等,并配上各种颜色的图案和花纹,既实用又极具观赏价值。
“斜仁柱”就地取材,建造者多为男子,砍树干、搭架子、扒桦皮、割芦苇都是男子办的事务,妇女只负责煮桦皮、缝狍皮围子和桦皮围子。在两三个人的相互配合下,一个“斜仁柱”大约一个小时就可以建成。每个“斜仁柱”就是一个家庭。鄂伦春族每个家庭的人数一般都在七个以下,且同一“斜仁柱”内最多不会超过三代。鄂伦春有20个左右的氏族,每一个氏族就是一个聚落,随着人口的发展,氏族分成若干子氏族——“乌力楞”。“乌力楞”是子孙们的意思,一个乌力楞就是由一位父亲的后裔和其他亲属,包括配偶、女婿及养子等组成。这样的大家族的人数有十几人、几十人不等,分住在几个“斜仁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