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频陷入汪洋,问题到底出在哪?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4日至16日,南方地区将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大范围的暴雨过程,部分地区日降雨量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中國气象局也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此前就曾通报,今年入汛以来全国逾百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为近5年以来同期最多,长江、松花江、淮河、西江等今年汛期可能发生大洪水,连日来暴雨频频袭击相关区域就是新添的证据。
  城市防洪体系薄弱,导致城区在强降水中内涝严重,已经成为当前很多城市的普遍软肋。面对可能降临的大洪水乃至特大洪水挑战,相关城市的生产生活将遭受内涝的严重困扰。
  当然,曾经遭遇“看海”困扰的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有不同看法。相关负责人在回应质疑中往往表示,城市防洪、排水的设施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城市遭遇内涝是因为极端天气的意外侵袭。
  而规划、建设界的很多专业人士则认为,大小城市频频出现“看海”的奇景,主要的原因在于:城市规划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市政管理中“重建设轻维护”。


  把极端天气作为检验城市排水工程的一般标准,确实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对城市排水而言,所谓极端天气,是指偶发的高强度降水天气。以应对确实罕见的极端天气为目标,需要大幅度提高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一则导致建设成本相应大幅度抬升,二则导致日常使用效率的下降和不必要的浪费。
  城市频频陷入汪洋,究竟是排水系统水准太低,还是极端天气的祸端?向社会公布有关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明白账,是最好的答复方式。城市现有排水的标准是怎样的?现有的城市排水系统排涝能力的上限是多少?应对突破排涝承受能力的极端天气,排水系统建设标准需要提高多少、成本要增加多少?把这些关键数据列出来,公众自然会弄清楚暴雨淹城的成因,应该归咎于极端天气还是薄弱的城市建设。
  暴雨来袭,洪水将至。相关城市即使没法在短时期内做到万无一失,也要通过系统地调研和梳理,计算好城市排洪承受能力与可能降临的大洪水之间的差距,一边做好“补缺补短补软”防洪排涝的应急举措,一边对极端天气可能导致的积水区域和时段予以预警,以此保证市民和企业的生产生活安全。
其他文献
专车新政即将出台,如何确定“互联网+出行”市场秩序,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客人身安全,体现政府监管责任就成为摆在几千万专车司机、几亿专车用户和几百万出租车司机面前的重大问题。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任何新事物从无到有或从旧至新都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专车新政也是如此,新政“破”的传统出租车旧制度,是份子錢的灭亡,是骆驼祥子时代的结束,是专车是否合法的不确定性,是剔除阻碍新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新政“立”的是
1950年4月1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西分公司成立。先后举办火险及运输工具、企业财产、货物运输、家庭财产、人身、养殖、涉外等保险。6日至8日全省财经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
新型自动气象站是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关键部分.本文主要结合青海省各级气象部门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运行情况,对其常见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维修处理措施,提出新型自动气象站
在当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还应当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关键所在.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能够为职工在工作上可以实现答疑解惑的目的,从而可以
期刊
25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的文章:《西方应该向中国取经》认为,西方近十年发动了大规模军事与金融干预,均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国则在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迅速,各个高校所拥有并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也急剧扩大,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难度也逐渐增大,尤其是校际间的调整,学校
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要求将缺考考生逐个输入系统中,此过程存在人工传递、工作量大、效率低、易出错的缺点。二维码技术可将考生信息隐含在二维码中,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一步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