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的儿童人均年消费早在几年前就已高达10700元,而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781元。有人很形象地说,如果把花在孩子身上的钱用一百元钞票码起来,孩子有多高,钱就能码多高。
上海社科院的调查表明,从养儿成本与家庭的年平均收入比来看,上海的养儿成本为年平均收入的30倍,台湾为14倍,香港为12倍,英国为13倍,美国为6倍。近年来中国儿童消费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持续增长,城市中九成的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消费支出超过家庭收入的33%。子女的高额消费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关,它一方面来源于父母经济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购买欲望的强烈刺激等。但从家庭的消费结构来说,子女消费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更是与消费观念密切相关。在子女消费观念方面,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非常显著。
“再穷不能穷孩子”与“再富不能富孩子”
在中国,“再穷不能穷孩子”,这是曾经被广泛地刷在墙上、写在黑板报上、挂在人们嘴边的一句话,其重要意义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如今,家长们总是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的种种消费需求:玩具、图书、衣物等。为了使孩子能进入条件较好的学校读书,不惜缴纳巨额的“择校费”,甚至花费血本购买较好学校所在地区的“学区房”。对于许多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家长们往往发挥着“砸锅卖铁”的精神,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这种消费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2009年6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银行进行了一次对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对比调查。调查显示,面对同样的消费金额,有82.8%的少年儿童认为自己的消费总体上是合理的,仅有5.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总体上不太合理:而有30.7%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理财能力比较好,自己能够规划和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钱;但是在教师中,94.4%的教师认为目前少年儿童中存在乱花钱、高消费的现象,其中33.1%认为这一现象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
在西方发达国家,父母在孩子的消费上大多比较“吝啬”,甚至到了锱珠必究的地步。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有限额,连文具这类必需品也一律从零花钱中支出。孩子的开销必须适度,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乱花钱,就会扣除下月的零花钱以示惩罚。洛克菲勒家族是全美最富裕的家庭,但是,整个家族却崇尚节俭。劳伦斯·洛克菲勒的父亲经常定期检查家庭账本,以监督6个孩子的日常花销是否超支。洛克菲勒经常跟兄弟姐妹一起做家务活,如给父母擦皮鞋、拍打苍蝇等,以赚取一些“劳务费”。据说每抓住一只老鼠,就能从父亲那里领到5美分的奖励。
“视金钱为粪土”与“打开金钱之门”
中国普通家庭一般只是存钱储蓄,人们较少有理财经营的观念。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学而优则仕”,人们视“金钱”为粪土,认为金钱是肮脏的,是腐蚀精神和灵魂的,不让孩子涉足,甚至将小孩子挣钱也作为不务正业的旁门歪道。商人历来的社会地位低于读书人。对孩子来说,读书是第一要义,只要读书好,花多少钱都可以。
在西方,孩子从小就要接受理财知识的教育。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以童话讲述的方式打开金钱之门;美国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教育孩子从小理解金钱与劳动的关系,用卖旧玩具、收发报纸等换取收入;英国人要求5~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和多种用途,7~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并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日本人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要管理好自己的零用钱。
“需要钱伸手要”与“想花钱自己赚”
中国孩子的父母说:“零用钱花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里去取。”而在美国,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就是“要花钱去打工!”他们会说:“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快要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者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美国孩子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中国孩子则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请你们给我一笔钱。”
在许多犹太家庭里,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日本人教育孩子也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西方国家的父母经常让孩子做家务以挣得报酬,但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这简直不可思议,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下的“421”家庭。家庭中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围着独生子女转,他们是家庭的核心,是“小皇帝”、“小太阳”。在这些孩子眼里,钱不是挣来的,而是从长辈那里要来的。
“花钱买感情”与“吝啬换自立”
中国社会虽然不是金钱至上,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人情法则却常常奏效,即使是在亲子关系上依然有人运用。有的父母工作忙,陪孩子的机会少,于是就常常用礼物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用钱来联络感情。父母认为:“孩子能收到礼物就高兴,当家长的不就是让孩子高兴嘛。”孩子认为:“谁给我买我想要的东西,谁就更爱我。”
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在瑞士,女孩从初中一毕业就被送到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挣得费用,下午再去上学。
除了以上4点差异之外,中国的重子代轻老代的观念也引领着子女的高额消费,尤其是日常生活消费方面,子代的消费数量、结构等远远超过老代。这些现象所折射出的中外观念差异令人深思。(文章代码:102128)
【责任编辑】刘婵
上海社科院的调查表明,从养儿成本与家庭的年平均收入比来看,上海的养儿成本为年平均收入的30倍,台湾为14倍,香港为12倍,英国为13倍,美国为6倍。近年来中国儿童消费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持续增长,城市中九成的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消费支出超过家庭收入的33%。子女的高额消费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关,它一方面来源于父母经济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购买欲望的强烈刺激等。但从家庭的消费结构来说,子女消费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更是与消费观念密切相关。在子女消费观念方面,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非常显著。
“再穷不能穷孩子”与“再富不能富孩子”
在中国,“再穷不能穷孩子”,这是曾经被广泛地刷在墙上、写在黑板报上、挂在人们嘴边的一句话,其重要意义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如今,家长们总是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的种种消费需求:玩具、图书、衣物等。为了使孩子能进入条件较好的学校读书,不惜缴纳巨额的“择校费”,甚至花费血本购买较好学校所在地区的“学区房”。对于许多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家长们往往发挥着“砸锅卖铁”的精神,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这种消费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2009年6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银行进行了一次对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对比调查。调查显示,面对同样的消费金额,有82.8%的少年儿童认为自己的消费总体上是合理的,仅有5.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总体上不太合理:而有30.7%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理财能力比较好,自己能够规划和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钱;但是在教师中,94.4%的教师认为目前少年儿童中存在乱花钱、高消费的现象,其中33.1%认为这一现象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
在西方发达国家,父母在孩子的消费上大多比较“吝啬”,甚至到了锱珠必究的地步。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有限额,连文具这类必需品也一律从零花钱中支出。孩子的开销必须适度,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乱花钱,就会扣除下月的零花钱以示惩罚。洛克菲勒家族是全美最富裕的家庭,但是,整个家族却崇尚节俭。劳伦斯·洛克菲勒的父亲经常定期检查家庭账本,以监督6个孩子的日常花销是否超支。洛克菲勒经常跟兄弟姐妹一起做家务活,如给父母擦皮鞋、拍打苍蝇等,以赚取一些“劳务费”。据说每抓住一只老鼠,就能从父亲那里领到5美分的奖励。
“视金钱为粪土”与“打开金钱之门”
中国普通家庭一般只是存钱储蓄,人们较少有理财经营的观念。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学而优则仕”,人们视“金钱”为粪土,认为金钱是肮脏的,是腐蚀精神和灵魂的,不让孩子涉足,甚至将小孩子挣钱也作为不务正业的旁门歪道。商人历来的社会地位低于读书人。对孩子来说,读书是第一要义,只要读书好,花多少钱都可以。
在西方,孩子从小就要接受理财知识的教育。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以童话讲述的方式打开金钱之门;美国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教育孩子从小理解金钱与劳动的关系,用卖旧玩具、收发报纸等换取收入;英国人要求5~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和多种用途,7~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并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日本人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要管理好自己的零用钱。
“需要钱伸手要”与“想花钱自己赚”
中国孩子的父母说:“零用钱花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里去取。”而在美国,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就是“要花钱去打工!”他们会说:“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快要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者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美国孩子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中国孩子则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请你们给我一笔钱。”
在许多犹太家庭里,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日本人教育孩子也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西方国家的父母经常让孩子做家务以挣得报酬,但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这简直不可思议,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下的“421”家庭。家庭中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围着独生子女转,他们是家庭的核心,是“小皇帝”、“小太阳”。在这些孩子眼里,钱不是挣来的,而是从长辈那里要来的。
“花钱买感情”与“吝啬换自立”
中国社会虽然不是金钱至上,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人情法则却常常奏效,即使是在亲子关系上依然有人运用。有的父母工作忙,陪孩子的机会少,于是就常常用礼物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用钱来联络感情。父母认为:“孩子能收到礼物就高兴,当家长的不就是让孩子高兴嘛。”孩子认为:“谁给我买我想要的东西,谁就更爱我。”
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在瑞士,女孩从初中一毕业就被送到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挣得费用,下午再去上学。
除了以上4点差异之外,中国的重子代轻老代的观念也引领着子女的高额消费,尤其是日常生活消费方面,子代的消费数量、结构等远远超过老代。这些现象所折射出的中外观念差异令人深思。(文章代码:102128)
【责任编辑】刘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