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日本存在主义先锋作家安部公房深受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的影响,创作了多部深入人心的存在主义作品,开创了日本经典存在主义的先河。他在《砂女》这部其存在主义经典代表作品中一如既往地将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相结合,灵活运用存在主义思想,体现现代人的个人孤独与生存困境,并积极探求通向未来的生存出路。本文将以《砂女》为中心,尝试分析萨特存在主义理论对安部公房的影响。
关键词:安部公房 《砂女》 萨特 存在主义
一
安部公房(1924-1993),日本现代著名存在主义代表作家。其处女作《赤茧》(1950)、《墙——S·卡玛尔氏的犯罪》(1951)分别获得战后文学奖和芥川文学奖,他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中的显著地位也凭此得以奠定。此外他还写下了奠定了其在日本存在主义文学中先锋地位的《闯入者》(1952)、《砂女》(1962)、《他人的脸》(1964)、《燃烧的地图》(1967)、《箱男》(1973)、《樱花号方舟》(1984)等著作。其中长篇小说《砂女》于1962年出版,翌年获得读卖文学奖,1967年获得法国年度最优秀外国文学奖。其作品被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翻译出版,流传世界各地,广受好评。安部公房的小说脱离于日本传统文学,始终关注现代人的生存处境,从生存困境到精神困境,存在主义思想几乎贯穿其所有作品。
二
存在主义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最初是以哲学思想阐述这一形式出现的,二十世纪初日本就开始引进西方的尼采、克尔凯格尔、雅斯贝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其中比较著名的相关作品有和辻哲郎于1919年出版的专著《尼采研究》和九鬼周造于1931年发表的《存在哲学》。文学方面,日本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引进西方存在主义文学作品的。此后相关译介作品开始在日本出现,与此同时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日本文学作品也开始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但是由于国内环境和军国主义的压制等因素日本的存在主义在当时没有流行起来。日本在二战后沦为战败国,日本国民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急剧的转变,不知历史将以何种方式继续演变下去,亦不知自己未来将何去何从,由此渐渐产生忧虑、烦恼、恐惧悲观和苦闷孤独等阴暗情绪,普遍精神忧郁。面对这种精神危机,存在主义则恰恰满足了人们诉诸自我否定与非理性的精神需求,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发展起来。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其相关作品也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广泛传播,以1946年堀口大学翻译的《墙》(1939)在日本出版为契机,后由臼井浩司翻译的《恶心》、《密室》也开始出版发行,萨特的“介入文学”思想也随之在日本传播开来。后来萨特和波伏娃访问日本引起热议,日本文学界开始对存在主义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卡夫卡、加缪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存在主义代表作家作品也得以在日本广泛传播。安部公房作为战后日本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出现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与大江健三郎及三岛由纪夫三足鼎立,为日本先锋文学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二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他本人也被誉为最受欢迎的日本作家和世界级文学大师。作为日本存在主义重要奠基人的安部公房,由于长期接受以萨特为首的尼采、雅斯贝斯、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作家与哲学家的影响,他的存在主义作品多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体现现代人的孤独与“异化”的存在,安部公房首开先河,创造了日本经典存在主义,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中大放异彩。
三
萨特的存在主义在二战后被引入日本,极度盛行,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安部公房的存在主义文学創作。发表于1962年的长篇小说《砂女》是安部公房存在主义文学的经典代表作品,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好评,在世界各国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发行,广为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人物设定到故事情节等都可以看出小说中所蕴含的鲜明的存在主义特征,“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萨特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在这篇作品中均可见一番。
《砂女》主要讲述的是东京教员仁木顺平利用假期外出采集昆虫标本,误入沙穴,被囚禁在只有一个女人居住的沙洞之中,日复一日只能挖沙。他尝试了诸多方法想要逃脱沙穴,却都惨遭失败。期间和女人发生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适应了沙洞中的生活。后来在送已有身孕的女人去医院时,他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可以通往地上的绳梯,却放弃逃脱的故事。
在《砂女》中安部公房运用象征手法,将超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相结合,描写了荒谬的世界对人的异化以及其中人们孤独的存在和对自由的追求,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及人的自由选择对实现个人生存价值和未来去向的主观能动性。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从“显现”出发,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存在:自在和自为。他认为外部世界是自在的存在,它是不以人和人的认识为转移的独立的存在。一如《砂女》中所描述的沙的存在“沙的不毛,绝非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干燥造成的,更重要的似乎是他的不断流动造成其拒绝接受一切生物的特性使然”那般纯粹地,绝对地存在着,“存在在其存在中是孤立的,而与异于它的东西没有任何联系”。有别于人“自为的存在”沙的存在是其本身,既不是被动性的也不是能动性的,从而也失去了选择和造就自己本质和意义的可能性,它的本质是作为人的对象存在时被人所赋予的,是作为人的对象而存在的,因此安部公房认为“沙不适合生存”。
与之相对,萨特认为生存于世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则是自为的存在。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指出“人不外是人所设计的蓝图。人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存在”此观点的核心则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其基本意思是“人首先是存在着的”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存在不同于物的消极被动,而是能够有意识地把自己推向未来的存在,之后在世界上活动,经历各种遭遇,然后才确定自己。正如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所阐述的那样“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人在进行自我创造之前,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不同于青苔、兰花或花菜,人只有在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觉地有计划地进行自我创造的时候才获得存在,进而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在《砂女》中“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则是通过主人公仁木顺平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来体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对自身价值追求目标也不断变化。大致可将主人公的自身价值追求分为三部分来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是逃离现实社会外出采集昆虫,发现新种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从他“说话慢腾腾,发音不清楚。性格内向、固执”的自我定论、“一年到头强迫你抓紧了别放松这一现实的烦闷”以及对于固定不变的生存带来的竞争的厌恶等处可以看出主人公在从事教员工作中极度缺乏自我认同感,在不尽如人意的人际交往中找不到存在感。因此,与其说仁木顺平外出采集昆虫的原因是热衷于此倒不如说是对于这个让人感到烦闷孤独的现实世界的逃离。而采集昆虫发现新种类能给他带来最为朴素、直接的喜悦。因为“只要能够找到新的种类,自己的名字就会和长长的拉丁语学名一起,用斜体记录在昆虫大图鉴上,而且还有可能被半永久地保存下去。”在同事看来采集昆虫这种毫无用处、爱好阴暗无比的具有精神缺陷的人才做的事情,对于他来说却是实现自我存在价值的大事。他极度渴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刷新自己的存在感,哪怕是借助虫子的形态,只要能够长久地被人记住,一切的努力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第二部分是主人公想方设法逃脱囚禁自己的沙穴。从日复一日不停地挖沙才能换取粮水烟茶配给的无行动自由的沙洞中逃离则成了他现阶段进行自我设计的目标。期间他采取了对女人进行说教诱导,装病进而寻机绑架女人,制定计划夜间逃跑等诸多办法,这些都是主人公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进行的志愿创造。不幸的是这些逃脱行动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逃跑的念头,决定采取一段时间的“冬眠”,顺应沙穴生活来消除村里人对自己的警惕,静待出逃时机。期间他与女人发生关系,抛开合伙引诱仁木顺平将其囚禁沙洞不说,女人对仁木顺平始终都是客客气气,关爱照顾的。不管现实社会中被人如何忽视,砂穴中如何被村民禁止自由、充当挖沙的劳动力,在女人这儿他应该是时刻能感受到对于自我存在的一丝慰藉的。后来女人怀孕,他对女人的感情也从最初对女人的甘心为奴、被束缚的不满转换为想着逃跑后给她寄收音机产生了一丝挂念,后来甚至能短时间放置逃跑的念头,专心研究蓄水装置,并对女人的副业工作表示出积极的态度还和女人朝着一个共同目标——买收音机而努力,可以说女人对于他的这种变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部分则是发现沙子的毛细现象,努力研制蓄水装置。因为女人宫外孕需要送往医院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逃脱工具,但在同一天储水装置研制成功了,最终他没有慌着逃走,而是选择留下来。他迫切希望地将这件事告诉别人,而诉说对象只能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因为这种储水装置只有在这个村子里才能被赋予使用的价值,而他凭借这一发明也只有在这儿才能实现自身生存价值,获得大家的认可,满足自己对于存在感的精神需求。当然这只可以说是其选择留下的关键因素但绝非唯一因素。
这三部分虽然行动方式不同,但都是主人公为了实现自身存在价值,获得存在感所进行的有目的地对于自我的设计与创造。同时,萨特主张自我选择的存在具有主观性,他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要对自己的存在付全部的责任,在对自我负责的同时,也要对其他所有人负责。我们在创造存在的同时完成了对自我形象的创造,而这个形象对所有的人,对整个时代与社会也同时会产生一定的作用。《砂女》中的女人和村民们拼了命地不停挖沙以维持村子以免村子被沙所掩埋,也防止里面别的村落遭殃。这是他们在进行自我创造时对整个村子和沙丘中其它村落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肩负的责任。而仁木顺平努力研制蓄水装置成功后选择留在沙穴,希望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村子里的其他人也正是因为他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主观性,此时所完成的自我形象的创造将对这个村子产生巨大的改变,不仅是他自己可以得到来自村民们的认可,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能帮助村子里的所有人解决用水问题。此时这个沙穴对于它来说不再是牢笼,更大程度上或许是某种意义上的“故乡”,他对它负有重大的责任,而它同时也将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慰藉,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是萨特存在主义的第二基本观点。萨特认为外部物质世界是自在的,是不受任何异物所干扰的,与外物毫无关联的,完全不具有创造性的存在,即“存在是其所是”。因此这种自在的存在是偶然的、荒谬的,是无可论证、没有任何道理的,是让人无法把握的。所有的人在这种存在面前是容易产生焦虑、失望、苦闷、孤独甚至绝望的悲观情绪的,生活在这个荒谬的世界中的人是痛苦孤独的。在《砂女》中安部公房给我们展示的无论是仁木顺平之前所在的现代社会还是之后来到的沙穴这个超现实社会都是荒谬的,令人感到厌恶苦闷的。这两个世界表面上看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细细想来却恰恰构成了互为表里的“麦比乌斯环”,而处于这两个空间社会中的人不正像极了在上面爬行的小甲虫吗?仁木顺平之所以外出来到沙丘采集昆虫正是为了逃脱令人厌恶的现代社会的各种束缚和激烈但无谓的竞争,希望以此得以获得一时的自由,如果幸运的话,找到新种类的昆虫,还能刷新自我存在感,享受哪怕只是名字也好被人们永远记忆的喜悦。但是令人苦闷的是反倒陷入了另一个被禁止自由的沙洞,对于他来说这个沙穴的存在是荒诞的,令人感到惶恐不安的,砂穴中标榜着“爱乡精神”,日复一日劲头十足地运沙的青年村民以及甘心为奴,靠不停地挖沙苟且存活的女人的存在是愚蠢至极的,令人匪夷所思的。而沙本身的不可移动性与不停流动性本就是相互矛盾的荒谬存在。需要说明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战后日本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期,社会问题与矛盾也愈加严重,处于这个时期的现代人的生存处境问题也愈发突出,《砂女》正是以此为背景创作出来的。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沙穴中人们都无法逃离被当作某一机械上的一个固定不变的螺丝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劳动,被忽视、失去存在感,被束缚、失去自由。现实社会中的所谓“秩序”代替自然行使着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管理权,甚至连性关系也变成了每次使用都必须进行检票的通勤列车联票那般荒谬不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需要通过繁杂琐碎的各类证明来确认彼此的真实,哪怕你动员了所有的纸片证明,也避免不了来自他人的无端猜忌怀疑,就這样循环往复,陷入证明自己存在的死循环之中。在沙穴之中人们虽然避免了与他人的频繁交往,但也同现实社会中的人并无二般,被这荒谬的外部世界异化,甚至很大一部分放弃了逃跑,甘心在此挖沙,过着如蝼蚁般的生活,变成了维持机械运作的齿轮,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无谓的机械运动。
关键词:安部公房 《砂女》 萨特 存在主义
一
安部公房(1924-1993),日本现代著名存在主义代表作家。其处女作《赤茧》(1950)、《墙——S·卡玛尔氏的犯罪》(1951)分别获得战后文学奖和芥川文学奖,他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中的显著地位也凭此得以奠定。此外他还写下了奠定了其在日本存在主义文学中先锋地位的《闯入者》(1952)、《砂女》(1962)、《他人的脸》(1964)、《燃烧的地图》(1967)、《箱男》(1973)、《樱花号方舟》(1984)等著作。其中长篇小说《砂女》于1962年出版,翌年获得读卖文学奖,1967年获得法国年度最优秀外国文学奖。其作品被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翻译出版,流传世界各地,广受好评。安部公房的小说脱离于日本传统文学,始终关注现代人的生存处境,从生存困境到精神困境,存在主义思想几乎贯穿其所有作品。
二
存在主义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最初是以哲学思想阐述这一形式出现的,二十世纪初日本就开始引进西方的尼采、克尔凯格尔、雅斯贝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其中比较著名的相关作品有和辻哲郎于1919年出版的专著《尼采研究》和九鬼周造于1931年发表的《存在哲学》。文学方面,日本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引进西方存在主义文学作品的。此后相关译介作品开始在日本出现,与此同时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日本文学作品也开始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但是由于国内环境和军国主义的压制等因素日本的存在主义在当时没有流行起来。日本在二战后沦为战败国,日本国民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急剧的转变,不知历史将以何种方式继续演变下去,亦不知自己未来将何去何从,由此渐渐产生忧虑、烦恼、恐惧悲观和苦闷孤独等阴暗情绪,普遍精神忧郁。面对这种精神危机,存在主义则恰恰满足了人们诉诸自我否定与非理性的精神需求,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发展起来。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其相关作品也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广泛传播,以1946年堀口大学翻译的《墙》(1939)在日本出版为契机,后由臼井浩司翻译的《恶心》、《密室》也开始出版发行,萨特的“介入文学”思想也随之在日本传播开来。后来萨特和波伏娃访问日本引起热议,日本文学界开始对存在主义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卡夫卡、加缪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存在主义代表作家作品也得以在日本广泛传播。安部公房作为战后日本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出现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与大江健三郎及三岛由纪夫三足鼎立,为日本先锋文学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二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他本人也被誉为最受欢迎的日本作家和世界级文学大师。作为日本存在主义重要奠基人的安部公房,由于长期接受以萨特为首的尼采、雅斯贝斯、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作家与哲学家的影响,他的存在主义作品多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体现现代人的孤独与“异化”的存在,安部公房首开先河,创造了日本经典存在主义,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中大放异彩。
三
萨特的存在主义在二战后被引入日本,极度盛行,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安部公房的存在主义文学創作。发表于1962年的长篇小说《砂女》是安部公房存在主义文学的经典代表作品,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好评,在世界各国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发行,广为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人物设定到故事情节等都可以看出小说中所蕴含的鲜明的存在主义特征,“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萨特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在这篇作品中均可见一番。
《砂女》主要讲述的是东京教员仁木顺平利用假期外出采集昆虫标本,误入沙穴,被囚禁在只有一个女人居住的沙洞之中,日复一日只能挖沙。他尝试了诸多方法想要逃脱沙穴,却都惨遭失败。期间和女人发生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适应了沙洞中的生活。后来在送已有身孕的女人去医院时,他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可以通往地上的绳梯,却放弃逃脱的故事。
在《砂女》中安部公房运用象征手法,将超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相结合,描写了荒谬的世界对人的异化以及其中人们孤独的存在和对自由的追求,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及人的自由选择对实现个人生存价值和未来去向的主观能动性。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从“显现”出发,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存在:自在和自为。他认为外部世界是自在的存在,它是不以人和人的认识为转移的独立的存在。一如《砂女》中所描述的沙的存在“沙的不毛,绝非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干燥造成的,更重要的似乎是他的不断流动造成其拒绝接受一切生物的特性使然”那般纯粹地,绝对地存在着,“存在在其存在中是孤立的,而与异于它的东西没有任何联系”。有别于人“自为的存在”沙的存在是其本身,既不是被动性的也不是能动性的,从而也失去了选择和造就自己本质和意义的可能性,它的本质是作为人的对象存在时被人所赋予的,是作为人的对象而存在的,因此安部公房认为“沙不适合生存”。
与之相对,萨特认为生存于世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则是自为的存在。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指出“人不外是人所设计的蓝图。人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存在”此观点的核心则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其基本意思是“人首先是存在着的”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存在不同于物的消极被动,而是能够有意识地把自己推向未来的存在,之后在世界上活动,经历各种遭遇,然后才确定自己。正如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所阐述的那样“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人在进行自我创造之前,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不同于青苔、兰花或花菜,人只有在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觉地有计划地进行自我创造的时候才获得存在,进而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在《砂女》中“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则是通过主人公仁木顺平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来体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对自身价值追求目标也不断变化。大致可将主人公的自身价值追求分为三部分来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是逃离现实社会外出采集昆虫,发现新种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从他“说话慢腾腾,发音不清楚。性格内向、固执”的自我定论、“一年到头强迫你抓紧了别放松这一现实的烦闷”以及对于固定不变的生存带来的竞争的厌恶等处可以看出主人公在从事教员工作中极度缺乏自我认同感,在不尽如人意的人际交往中找不到存在感。因此,与其说仁木顺平外出采集昆虫的原因是热衷于此倒不如说是对于这个让人感到烦闷孤独的现实世界的逃离。而采集昆虫发现新种类能给他带来最为朴素、直接的喜悦。因为“只要能够找到新的种类,自己的名字就会和长长的拉丁语学名一起,用斜体记录在昆虫大图鉴上,而且还有可能被半永久地保存下去。”在同事看来采集昆虫这种毫无用处、爱好阴暗无比的具有精神缺陷的人才做的事情,对于他来说却是实现自我存在价值的大事。他极度渴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刷新自己的存在感,哪怕是借助虫子的形态,只要能够长久地被人记住,一切的努力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第二部分是主人公想方设法逃脱囚禁自己的沙穴。从日复一日不停地挖沙才能换取粮水烟茶配给的无行动自由的沙洞中逃离则成了他现阶段进行自我设计的目标。期间他采取了对女人进行说教诱导,装病进而寻机绑架女人,制定计划夜间逃跑等诸多办法,这些都是主人公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进行的志愿创造。不幸的是这些逃脱行动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逃跑的念头,决定采取一段时间的“冬眠”,顺应沙穴生活来消除村里人对自己的警惕,静待出逃时机。期间他与女人发生关系,抛开合伙引诱仁木顺平将其囚禁沙洞不说,女人对仁木顺平始终都是客客气气,关爱照顾的。不管现实社会中被人如何忽视,砂穴中如何被村民禁止自由、充当挖沙的劳动力,在女人这儿他应该是时刻能感受到对于自我存在的一丝慰藉的。后来女人怀孕,他对女人的感情也从最初对女人的甘心为奴、被束缚的不满转换为想着逃跑后给她寄收音机产生了一丝挂念,后来甚至能短时间放置逃跑的念头,专心研究蓄水装置,并对女人的副业工作表示出积极的态度还和女人朝着一个共同目标——买收音机而努力,可以说女人对于他的这种变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部分则是发现沙子的毛细现象,努力研制蓄水装置。因为女人宫外孕需要送往医院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逃脱工具,但在同一天储水装置研制成功了,最终他没有慌着逃走,而是选择留下来。他迫切希望地将这件事告诉别人,而诉说对象只能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因为这种储水装置只有在这个村子里才能被赋予使用的价值,而他凭借这一发明也只有在这儿才能实现自身生存价值,获得大家的认可,满足自己对于存在感的精神需求。当然这只可以说是其选择留下的关键因素但绝非唯一因素。
这三部分虽然行动方式不同,但都是主人公为了实现自身存在价值,获得存在感所进行的有目的地对于自我的设计与创造。同时,萨特主张自我选择的存在具有主观性,他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要对自己的存在付全部的责任,在对自我负责的同时,也要对其他所有人负责。我们在创造存在的同时完成了对自我形象的创造,而这个形象对所有的人,对整个时代与社会也同时会产生一定的作用。《砂女》中的女人和村民们拼了命地不停挖沙以维持村子以免村子被沙所掩埋,也防止里面别的村落遭殃。这是他们在进行自我创造时对整个村子和沙丘中其它村落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肩负的责任。而仁木顺平努力研制蓄水装置成功后选择留在沙穴,希望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村子里的其他人也正是因为他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主观性,此时所完成的自我形象的创造将对这个村子产生巨大的改变,不仅是他自己可以得到来自村民们的认可,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能帮助村子里的所有人解决用水问题。此时这个沙穴对于它来说不再是牢笼,更大程度上或许是某种意义上的“故乡”,他对它负有重大的责任,而它同时也将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慰藉,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是萨特存在主义的第二基本观点。萨特认为外部物质世界是自在的,是不受任何异物所干扰的,与外物毫无关联的,完全不具有创造性的存在,即“存在是其所是”。因此这种自在的存在是偶然的、荒谬的,是无可论证、没有任何道理的,是让人无法把握的。所有的人在这种存在面前是容易产生焦虑、失望、苦闷、孤独甚至绝望的悲观情绪的,生活在这个荒谬的世界中的人是痛苦孤独的。在《砂女》中安部公房给我们展示的无论是仁木顺平之前所在的现代社会还是之后来到的沙穴这个超现实社会都是荒谬的,令人感到厌恶苦闷的。这两个世界表面上看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细细想来却恰恰构成了互为表里的“麦比乌斯环”,而处于这两个空间社会中的人不正像极了在上面爬行的小甲虫吗?仁木顺平之所以外出来到沙丘采集昆虫正是为了逃脱令人厌恶的现代社会的各种束缚和激烈但无谓的竞争,希望以此得以获得一时的自由,如果幸运的话,找到新种类的昆虫,还能刷新自我存在感,享受哪怕只是名字也好被人们永远记忆的喜悦。但是令人苦闷的是反倒陷入了另一个被禁止自由的沙洞,对于他来说这个沙穴的存在是荒诞的,令人感到惶恐不安的,砂穴中标榜着“爱乡精神”,日复一日劲头十足地运沙的青年村民以及甘心为奴,靠不停地挖沙苟且存活的女人的存在是愚蠢至极的,令人匪夷所思的。而沙本身的不可移动性与不停流动性本就是相互矛盾的荒谬存在。需要说明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战后日本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期,社会问题与矛盾也愈加严重,处于这个时期的现代人的生存处境问题也愈发突出,《砂女》正是以此为背景创作出来的。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沙穴中人们都无法逃离被当作某一机械上的一个固定不变的螺丝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劳动,被忽视、失去存在感,被束缚、失去自由。现实社会中的所谓“秩序”代替自然行使着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管理权,甚至连性关系也变成了每次使用都必须进行检票的通勤列车联票那般荒谬不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需要通过繁杂琐碎的各类证明来确认彼此的真实,哪怕你动员了所有的纸片证明,也避免不了来自他人的无端猜忌怀疑,就這样循环往复,陷入证明自己存在的死循环之中。在沙穴之中人们虽然避免了与他人的频繁交往,但也同现实社会中的人并无二般,被这荒谬的外部世界异化,甚至很大一部分放弃了逃跑,甘心在此挖沙,过着如蝼蚁般的生活,变成了维持机械运作的齿轮,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无谓的机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