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在这一现实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逐渐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倾斜,呈现出更加灵活、实用的态势。立足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出发探讨课程改革策略,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培养更多应用型英语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語;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055-01
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一种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其能灵活地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实际来看,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必须从传统的课堂模式走出去,革新课程建设,侧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需求。这就对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学思维、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评价方式,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加分,也为提高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育的竞争力助力。
一、教学理念:突出应用型特色
诚然,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变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从根源看,无论如何变革,教学理念的转变总是首要的。一直以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多是为学生的考级服务,导致教师更多的是教授一些与英语考级相关的知识点,原本应注重表述的语言在无形中成了理论课。这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完全不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才需求,不少教师开始在教学中转换教学理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他们或者从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各种教学形式,或者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在纵向与横向的双重作用下,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在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多元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统一的课程结构,重基础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而从学生实际看,过于统一化、理论化的课程体系会大大降低其学习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不要说培养其应用能力了。所以,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已是必然。结合当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例如,在大一阶段开设公共英语基础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打好理论基础。大二阶段可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开始酒店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护理英语等特色英语课程,进一步扎实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之后,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实践与教学结合,把英语知识引入相关的方向专业中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将来的发展提供助力。
三、教学方法:合理开发网络资源
当前,仍然有部分大学英语课堂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教材+黑板”“一言堂”的枯燥讲解已经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网络技术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也给大学英语课堂吹进了一缕新风。有着灵活性、针对性、适时性和自主性特点的网络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兼顾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达到个性化的教学目的。有了网络技术的帮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调配准备好的文件,然后灵活地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课下,学生可以自主利用网络系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练习,从而更加自由灵活地调整学习节奏,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
在教育体系中,考试评价长期占据着重要位置,但这种评价方式难免过于片面,且与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教学目标相背离。毫不夸张地说,建立一整套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英语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首先,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整个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教学的态度等多方面,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间评价,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日常努力。其次,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虽与考试成绩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并不会否认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情况,具有相对客观性,有利于学生对自我建立客观的认识。只有做到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指导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五、结语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时代要求,也是必由之路。虽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但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英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节点。未来,我们要积极改革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尝试更加多样的方式方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15):90-91.
[2]张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2X):33.
[3]韩丽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3(34):100.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語;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055-01
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一种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其能灵活地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实际来看,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必须从传统的课堂模式走出去,革新课程建设,侧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需求。这就对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学思维、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评价方式,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加分,也为提高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育的竞争力助力。
一、教学理念:突出应用型特色
诚然,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变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从根源看,无论如何变革,教学理念的转变总是首要的。一直以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多是为学生的考级服务,导致教师更多的是教授一些与英语考级相关的知识点,原本应注重表述的语言在无形中成了理论课。这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完全不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才需求,不少教师开始在教学中转换教学理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他们或者从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各种教学形式,或者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在纵向与横向的双重作用下,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在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多元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统一的课程结构,重基础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而从学生实际看,过于统一化、理论化的课程体系会大大降低其学习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不要说培养其应用能力了。所以,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已是必然。结合当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例如,在大一阶段开设公共英语基础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打好理论基础。大二阶段可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开始酒店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护理英语等特色英语课程,进一步扎实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之后,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实践与教学结合,把英语知识引入相关的方向专业中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将来的发展提供助力。
三、教学方法:合理开发网络资源
当前,仍然有部分大学英语课堂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教材+黑板”“一言堂”的枯燥讲解已经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网络技术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也给大学英语课堂吹进了一缕新风。有着灵活性、针对性、适时性和自主性特点的网络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兼顾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达到个性化的教学目的。有了网络技术的帮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调配准备好的文件,然后灵活地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课下,学生可以自主利用网络系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练习,从而更加自由灵活地调整学习节奏,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
在教育体系中,考试评价长期占据着重要位置,但这种评价方式难免过于片面,且与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教学目标相背离。毫不夸张地说,建立一整套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英语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首先,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整个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教学的态度等多方面,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间评价,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日常努力。其次,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虽与考试成绩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并不会否认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情况,具有相对客观性,有利于学生对自我建立客观的认识。只有做到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指导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五、结语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时代要求,也是必由之路。虽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但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英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节点。未来,我们要积极改革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尝试更加多样的方式方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15):90-91.
[2]张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2X):33.
[3]韩丽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3(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