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霍尔提出了三种解码立场:主导-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对抗立场。对抗立场作为网络时代受众的一种突出表现,影响着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网易新闻”APP中的用户跟帖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网民的对抗式解读表现极其特征进行概括:对权威的对抗性心理强烈;对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深表怀疑;对煽情式报道的麻木不仁。遭遇抵抗式解读的原因有:媒介技术提供的平台是基础;大众在对抗性解读中产生的快感是动力;新闻文本固有的问题是诱因。
关键词:深圳滑坡;编码解码;对抗式解读;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8122(2016)02-0052-02
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滑坡灾害。此次滑坡原因为人工堆土量大坡度过陡致失稳。滑坡覆盖面积约38万平方米,造成33栋建筑物被掩盖或不同程度受损。截至2016年1月12日22时,据现场救援指挥部称,事故现场发现69名遇难者,目前还有失联人员8名,现场搜寻工作仍在继续[1]。
事故发生的当天,受众的目光便迅速聚集在有关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上,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舆情不断升温,网友积极跟帖留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其中不乏对抗性解读。
一、对抗式解读含义及其特征
在《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解码》一文中,斯图亚特·霍尔吸收霸权主义理论,把传播过程设想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复杂结构”,媒介产品的交换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意义的交换过程,必须通过传播者的编码、受传者的解码这一过程才能够得以实现。 在这一基础上,霍尔提出了受众在解读电视文本时可能建构三种解码立场:1.主导/霸权立场。在这一立场中,译码者与编码者采取完全一致的立场,是理想中的“完全不失真的传播”;2.协商立场。受众既承认有关事件的主导性定义的特权地位,同时又保留着较为协商式的方法将其运用于“本地情形”的权利,简而言之是一种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的立场;3.对抗立场。受众完全明白话语中所给出的字面意义和内涵隐义,但他将讯息在另一种参照体系中重新组合,采取对抗性的解读方式[2]。本文中主要探讨的就是受众的第三种立场。在有关深圳滑坡的新闻报道中,网友们都纷纷跟帖留言,在民间话语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舆论。为了便于研究,笔者从“2015年中国新闻资讯APP最新排名”[3]前十五名中选取了三种新闻资讯APP: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网易新闻。选择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新闻资讯APP,能有效避免某一APP用户群所特有的偏向性:“人民日报”作为党报主办的新闻平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澎湃新闻”是专注时政和思想的专业性很强的新闻平台;“网易新闻”则是综合性较强的新闻客户端。2016年1月13日11时许,笔者分别以“深圳山体滑坡”、“深圳滑坡”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所搜索到的新闻数量如下表所示:
在对以上新闻客户端用户的跟帖留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后,总结了就深圳滑坡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网友对抗性解读的表现和特征:
1.对权威的对抗性心理强烈。有不少跟帖是直接针对政府的,有着严重的仇视心理。如网友“张津军”的跟帖:“蛇鼠一窝,官商勾结,贻害百姓,能不能痛快的杀了这些狗官奸商?”有网友怀疑新闻有所隐瞒和包庇:“这些新闻好像一直在试图隐瞒这是个人工土堆引发崩塌的事实。”在新闻《最高检介入深圳滑坡事故调查,将严查事故所涉渎职犯罪》一文后,网友留言“‘严查渎职’,查出来他们会以命抵命吗?怕是连革职都不可能。均摊责任,到最后无人为此承担,只是象征性处分相关责任人。”表达了对政府“严查渎职”强烈的不信任感。针对《深圳滑坡事故6名嫌疑人在逃》这一新闻,网友“真信仰战士”对新闻原文加以“引申”,以一种嘲讽的语气说道:“受影响4650人全部安置完毕,受影响的菜农全部补偿完毕,家属情绪特别稳定。”同样是这则新闻,网友留言:又是“深刻反思、举一反三”,真是口号年年喊,事故年年发。就《人民日报评深圳山体滑坡:安全意识不能“滑坡”》一文,网友“徐戍”表示:“空谈误国。”网友“一勺之多!”跟帖:“我们现在‘滑坡’地方还少吗!口号再好听有用吗?”更有甚者,有的网友将此次灾难和国家主席出访毫无逻辑关系地联系起来。
2.对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深表怀疑。此次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失联的具体人数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网友“Big Paul”评论的关注点就是“失联”这一说法本身:“所谓失联人数就是指联系不上的人,比如埋了100人,但有99个没人去联系,有一个人被联系了但没联系上,所以就是失联1人。不知理解得对不对。”网友直接表达了对失联人数的质疑:“91人谁都知道这个数字不真实。”再如网友“忧国忧民”的评论:“深圳这些地方厂里,哪个车间没有几百号人?唉,我不想多说,就地安息吧。”另有网友跟帖:“工业园,33栋楼,失联91人,平均每栋楼不到3人,再问就是造谣了。”在《女子跟帖称“深圳滑坡事故挖出七百具尸体”,因散布谣言被拘》这篇新闻中,网友“我个人的声音”跟帖:“谁说的是谣言,我们无法判断。”另一网友“风度”:“不会空虚来风吧。”还有网友表示现在只能听到一个声音,不可信。
网友针对新闻文本用词的准确性也表达了不满的态度。网友评论中夹杂中讥讽:“人家说是失联的,又没说是失踪的,文字的奥妙就在此了,失联人员和失踪人员在字面表述上是有区别的,其中的玄机自己体会吧。”网友对“山体滑坡”一词颇有疑议,网友引用看到的新闻中所报道的“原有山体没有滑动,滑坡山体为人工堆积的渣土”这一说法指出:“既然是人工渣土,何来山体滑坡?”对于报道中的细枝末节,网友也不轻易放过,例如有网友针对《深圳山体滑坡一只生还犬绝食找主人》新闻原文提出批评:“‘像是等待……’不属实。” 3.对煽情式报道的麻木不仁。我国媒体在报道灾难新闻时,习惯于一种煽情式的报道方式。有部分网友对这一方式表现出了一种麻木不仁、甚至是反感的态度。图片新闻《深圳滑坡首名幸存者被埋67小时获救》中,该幸存者被武警以U字形围住并抬出,网友评论道“需要那么多人抬吗?”“小伙估计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前呼后拥抬着走,多少有点紧张。”在新闻《深圳滑坡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和搜救犬席地而睡》中,网友“据理力喷”跟帖:“出了事先煽情,再批评作报告,就是不说谁为死去的无辜人负责!”当然除了以上几种表现,受众的对抗性解读还表现出故作惊人之语却无建设性意见、在灾难新闻面前故作幽默以及说一些风牛马不相及的话等特征。
二、对抗式解读的原因
从受众对“深圳滑坡事件”报道的对抗性解读中,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对抗性解读在网络中是屡见不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受众这种乐此不疲的对抗性解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媒介技术提供的公共平台是基础。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从问世以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真正起到最大效度改变世界的并不是讯息本身,而是媒介技术的变革所带来的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客户端的更新换代,为数量众多的网民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民间话语场,一个意见交流的平台,并通过对新闻信息的解码,以此对抗着官方话语场,加之互联网的匿名性,更利于网民表达出对抗性的声音。网络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评论才是本体”,可见网民们对于网络跟帖评论这一“生产者式文本”的重视程度以及其產生的巨大效应。
2.大众在对抗式解读中产生的快感是动力。约翰·费斯克将大众的快感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躲避式的快感,倾向于引发冒犯与中伤;另一种是生产诸种意义时所带来的快感,它们围绕的是社会认同与社会关系,并通过对霸权力量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而在社会的意义上运作[4]。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大众面临着各种社会矛盾,如社会分化、贫富差距加大以及贪污腐败等问题,使部分大众倾向于将政府部门当作一种霸权机构来解读和对抗,在这以对抗过程中,形成了诸如将他人贴上“五毛”(意指受政府雇佣,维护政府霸权的那一类人)等标签,而自己却属于受“霸权迫害”的这一类人的社会认同。通过对抗式的解读,受众产生了费斯克所说的生产诸种意义的快感。
3.新闻文本固有的问题是诱因。灾难新闻报道,基本会呈现出一个信息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要想在短时间内弄清楚事故发生的真实原因,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等,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新闻中的这样一些“留白”、悬置之处,每每会引发读者遐想和猜疑。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它最为关注的应该就是让我们对语言的不稳定性这一事实加以注意。德里达认为,延异(Différance)作为这种不稳定性的明证,在我们的对话中随处可见,从而打破了我们通常把语言看作是个体之间意义交流的稳定媒介这样的看法[5]。“延异”一词所指出的正是语言的不稳定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的特点,加上新闻写作中记者所犯的一些错误,如词不达意、新闻文本本身的不准确等,更是成为受众所对抗性解读的对象。
三、结 语
对于灾难新闻的报道,政府对新闻媒体自有一套标准,但争议也一直存在:报还是不报?对于尚未弄清楚的事情怎么报?如果不加选择的报道会不会引起社会的恐慌,从而造成另一次灾难?如果不报道,问题会不会朝着不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从而引发更大的灾难……但是,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真实、客观等原则,必须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在灾难报道中,应该少一些煽情式的报道,多关注公众诉求,及时答疑解惑,引导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再者,政府应当较少以宣传者的姿态出现,因为“宣传”是单向的、传者是以一种主导者的姿态出现的传播,容易引起受众的对抗,而我们追求的应当是力求与受众达成共识的传播,较为理想的是一种协商式传播,一种如马丁·布伯所言的“我和你”共享和互动。
参考文献:
[1] 深圳滑坡时间最新消息:已发现69名遇难者,正追逃6名嫌疑犯[EB/OL].广州本地宝网,http://gz.bendibao.com/news/2016113/content209000.shtml.
[2] (英)霍尔著.张国良,朱晨译.编码/译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2015年中国新闻资讯app最新排名[EB/OL].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news/data/2015/07/31/135830f0qd.shtml.
[4] (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 (英)斯图亚特·西姆著.王昆译.德里达与历史的终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思涵]
关键词:深圳滑坡;编码解码;对抗式解读;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8122(2016)02-0052-02
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滑坡灾害。此次滑坡原因为人工堆土量大坡度过陡致失稳。滑坡覆盖面积约38万平方米,造成33栋建筑物被掩盖或不同程度受损。截至2016年1月12日22时,据现场救援指挥部称,事故现场发现69名遇难者,目前还有失联人员8名,现场搜寻工作仍在继续[1]。
事故发生的当天,受众的目光便迅速聚集在有关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上,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舆情不断升温,网友积极跟帖留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其中不乏对抗性解读。
一、对抗式解读含义及其特征
在《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解码》一文中,斯图亚特·霍尔吸收霸权主义理论,把传播过程设想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复杂结构”,媒介产品的交换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意义的交换过程,必须通过传播者的编码、受传者的解码这一过程才能够得以实现。 在这一基础上,霍尔提出了受众在解读电视文本时可能建构三种解码立场:1.主导/霸权立场。在这一立场中,译码者与编码者采取完全一致的立场,是理想中的“完全不失真的传播”;2.协商立场。受众既承认有关事件的主导性定义的特权地位,同时又保留着较为协商式的方法将其运用于“本地情形”的权利,简而言之是一种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的立场;3.对抗立场。受众完全明白话语中所给出的字面意义和内涵隐义,但他将讯息在另一种参照体系中重新组合,采取对抗性的解读方式[2]。本文中主要探讨的就是受众的第三种立场。在有关深圳滑坡的新闻报道中,网友们都纷纷跟帖留言,在民间话语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舆论。为了便于研究,笔者从“2015年中国新闻资讯APP最新排名”[3]前十五名中选取了三种新闻资讯APP: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网易新闻。选择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新闻资讯APP,能有效避免某一APP用户群所特有的偏向性:“人民日报”作为党报主办的新闻平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澎湃新闻”是专注时政和思想的专业性很强的新闻平台;“网易新闻”则是综合性较强的新闻客户端。2016年1月13日11时许,笔者分别以“深圳山体滑坡”、“深圳滑坡”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所搜索到的新闻数量如下表所示:
在对以上新闻客户端用户的跟帖留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后,总结了就深圳滑坡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网友对抗性解读的表现和特征:
1.对权威的对抗性心理强烈。有不少跟帖是直接针对政府的,有着严重的仇视心理。如网友“张津军”的跟帖:“蛇鼠一窝,官商勾结,贻害百姓,能不能痛快的杀了这些狗官奸商?”有网友怀疑新闻有所隐瞒和包庇:“这些新闻好像一直在试图隐瞒这是个人工土堆引发崩塌的事实。”在新闻《最高检介入深圳滑坡事故调查,将严查事故所涉渎职犯罪》一文后,网友留言“‘严查渎职’,查出来他们会以命抵命吗?怕是连革职都不可能。均摊责任,到最后无人为此承担,只是象征性处分相关责任人。”表达了对政府“严查渎职”强烈的不信任感。针对《深圳滑坡事故6名嫌疑人在逃》这一新闻,网友“真信仰战士”对新闻原文加以“引申”,以一种嘲讽的语气说道:“受影响4650人全部安置完毕,受影响的菜农全部补偿完毕,家属情绪特别稳定。”同样是这则新闻,网友留言:又是“深刻反思、举一反三”,真是口号年年喊,事故年年发。就《人民日报评深圳山体滑坡:安全意识不能“滑坡”》一文,网友“徐戍”表示:“空谈误国。”网友“一勺之多!”跟帖:“我们现在‘滑坡’地方还少吗!口号再好听有用吗?”更有甚者,有的网友将此次灾难和国家主席出访毫无逻辑关系地联系起来。
2.对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深表怀疑。此次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失联的具体人数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网友“Big Paul”评论的关注点就是“失联”这一说法本身:“所谓失联人数就是指联系不上的人,比如埋了100人,但有99个没人去联系,有一个人被联系了但没联系上,所以就是失联1人。不知理解得对不对。”网友直接表达了对失联人数的质疑:“91人谁都知道这个数字不真实。”再如网友“忧国忧民”的评论:“深圳这些地方厂里,哪个车间没有几百号人?唉,我不想多说,就地安息吧。”另有网友跟帖:“工业园,33栋楼,失联91人,平均每栋楼不到3人,再问就是造谣了。”在《女子跟帖称“深圳滑坡事故挖出七百具尸体”,因散布谣言被拘》这篇新闻中,网友“我个人的声音”跟帖:“谁说的是谣言,我们无法判断。”另一网友“风度”:“不会空虚来风吧。”还有网友表示现在只能听到一个声音,不可信。
网友针对新闻文本用词的准确性也表达了不满的态度。网友评论中夹杂中讥讽:“人家说是失联的,又没说是失踪的,文字的奥妙就在此了,失联人员和失踪人员在字面表述上是有区别的,其中的玄机自己体会吧。”网友对“山体滑坡”一词颇有疑议,网友引用看到的新闻中所报道的“原有山体没有滑动,滑坡山体为人工堆积的渣土”这一说法指出:“既然是人工渣土,何来山体滑坡?”对于报道中的细枝末节,网友也不轻易放过,例如有网友针对《深圳山体滑坡一只生还犬绝食找主人》新闻原文提出批评:“‘像是等待……’不属实。” 3.对煽情式报道的麻木不仁。我国媒体在报道灾难新闻时,习惯于一种煽情式的报道方式。有部分网友对这一方式表现出了一种麻木不仁、甚至是反感的态度。图片新闻《深圳滑坡首名幸存者被埋67小时获救》中,该幸存者被武警以U字形围住并抬出,网友评论道“需要那么多人抬吗?”“小伙估计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前呼后拥抬着走,多少有点紧张。”在新闻《深圳滑坡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和搜救犬席地而睡》中,网友“据理力喷”跟帖:“出了事先煽情,再批评作报告,就是不说谁为死去的无辜人负责!”当然除了以上几种表现,受众的对抗性解读还表现出故作惊人之语却无建设性意见、在灾难新闻面前故作幽默以及说一些风牛马不相及的话等特征。
二、对抗式解读的原因
从受众对“深圳滑坡事件”报道的对抗性解读中,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对抗性解读在网络中是屡见不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受众这种乐此不疲的对抗性解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媒介技术提供的公共平台是基础。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从问世以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真正起到最大效度改变世界的并不是讯息本身,而是媒介技术的变革所带来的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客户端的更新换代,为数量众多的网民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民间话语场,一个意见交流的平台,并通过对新闻信息的解码,以此对抗着官方话语场,加之互联网的匿名性,更利于网民表达出对抗性的声音。网络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评论才是本体”,可见网民们对于网络跟帖评论这一“生产者式文本”的重视程度以及其產生的巨大效应。
2.大众在对抗式解读中产生的快感是动力。约翰·费斯克将大众的快感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躲避式的快感,倾向于引发冒犯与中伤;另一种是生产诸种意义时所带来的快感,它们围绕的是社会认同与社会关系,并通过对霸权力量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而在社会的意义上运作[4]。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大众面临着各种社会矛盾,如社会分化、贫富差距加大以及贪污腐败等问题,使部分大众倾向于将政府部门当作一种霸权机构来解读和对抗,在这以对抗过程中,形成了诸如将他人贴上“五毛”(意指受政府雇佣,维护政府霸权的那一类人)等标签,而自己却属于受“霸权迫害”的这一类人的社会认同。通过对抗式的解读,受众产生了费斯克所说的生产诸种意义的快感。
3.新闻文本固有的问题是诱因。灾难新闻报道,基本会呈现出一个信息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要想在短时间内弄清楚事故发生的真实原因,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等,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新闻中的这样一些“留白”、悬置之处,每每会引发读者遐想和猜疑。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它最为关注的应该就是让我们对语言的不稳定性这一事实加以注意。德里达认为,延异(Différance)作为这种不稳定性的明证,在我们的对话中随处可见,从而打破了我们通常把语言看作是个体之间意义交流的稳定媒介这样的看法[5]。“延异”一词所指出的正是语言的不稳定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的特点,加上新闻写作中记者所犯的一些错误,如词不达意、新闻文本本身的不准确等,更是成为受众所对抗性解读的对象。
三、结 语
对于灾难新闻的报道,政府对新闻媒体自有一套标准,但争议也一直存在:报还是不报?对于尚未弄清楚的事情怎么报?如果不加选择的报道会不会引起社会的恐慌,从而造成另一次灾难?如果不报道,问题会不会朝着不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从而引发更大的灾难……但是,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真实、客观等原则,必须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在灾难报道中,应该少一些煽情式的报道,多关注公众诉求,及时答疑解惑,引导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再者,政府应当较少以宣传者的姿态出现,因为“宣传”是单向的、传者是以一种主导者的姿态出现的传播,容易引起受众的对抗,而我们追求的应当是力求与受众达成共识的传播,较为理想的是一种协商式传播,一种如马丁·布伯所言的“我和你”共享和互动。
参考文献:
[1] 深圳滑坡时间最新消息:已发现69名遇难者,正追逃6名嫌疑犯[EB/OL].广州本地宝网,http://gz.bendibao.com/news/2016113/content209000.shtml.
[2] (英)霍尔著.张国良,朱晨译.编码/译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2015年中国新闻资讯app最新排名[EB/OL].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news/data/2015/07/31/135830f0qd.shtml.
[4] (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 (英)斯图亚特·西姆著.王昆译.德里达与历史的终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