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骨干力量,加强这两支队伍的协作,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涵盖辅导员、班主任职责、分工与合作问题,能力提升与制度措施完善等。只有构建辅导员、班主任之间分工协作、沟通协调的良好工作机制,才能够高效的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保障。
关键词:辅导员 班主任 协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221-02
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想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把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探索辅导员、班主任两支队伍分工协作与互利共赢的机制,形成工作上的合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
1 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的职责分工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班主任与辅导员同属于学生工作队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为一线的学生工作者,在部分职能上相互重叠[1]。教育部24号令强调了辅导员的八项主要职责,各高校进一步细化和分解,目前辅导员职责较为明确,但对于班主任的职责界定上,没有专门的上级文件,导致多数高校班主任职责模糊。建立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良好的协作机制,就首先要明确二者的工作性质与定位,明晰岗位职责与权能。
高校辅导员是“中国高等学校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在校院(系)党组织的领导下,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在院(系)和年级内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班主任是学校委派在学生班级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老师,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队伍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3]。”
2 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各项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辅导员、班主任都承担着学生培养和教育的重要职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从管理分工的角度来看,辅导员主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班主任则主要侧重于所在班级的班级管理,对个别学生的思想问题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疏通。从工作范围对象来看,辅导员负责不同年级、多个班主任所分管的班级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班主任往往只需要负责一个教学班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风建设。从工作内容讲,班主任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指导、学风建设、日常班级管理、学生成长发展规划指导、课外科技活动指导,以及敏感事件和特殊时期的学生引导方面;辅导员则侧重于手续性、事务性、年级性的工作。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关系应当是面和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工作分工不分家,尤其在班集体建设、个例学生的帮助和引导方面,需要两者彼此互为补充,及时交流沟通。这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的工作方法,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相互协作的核心。
2.2 有利于辅导员和班主任相互取长补短、弥补不足,最大程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
一方面,辅导员作为全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较由专业老师兼任的班主任来说,有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同学生在一起,交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目前,高校辅导员平均年龄在37岁以下,是一支比较接近学生的工作队伍,大多数辅导员是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这一年龄优势能够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日益活跃色思维和行为特征,与大学生群体具有更加密切关系,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管理上,辅导员往往同时管理几百个学生,虽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却可以发现共性问题,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同时,辅导员大多身兼多职,兼任学生党建、团建、学生评优评先、贫困生资助、就业指导等多个职务,这些全方位的工作权限能够更深入更细致的行使好学生事务管理的职能。
另一方面,班主任与辅导员相比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些艺术类专业,很多辅导员来自非艺术类专业,在学生专业学习、就业指导等方面,很难发挥出理想的作用。而班主任一般都有着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无论是专业学习上还是科研学术上都能给学生以更好地指导,这是辅导员所不具备的优势。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进而带动整个班级同学们的学风建设、生活指导、学业指导、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建设。班主任只负责一个班级,能够更好的对学生个体负责,对于学生个人的问题了解的更为全面、深刻,能够使学生工作做得更为深入和细致。
2.3 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确保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而相应的师生比,特别的专职辅导员数量,远远低于教育部门规定的1∶200,有的甚至能达到1∶500[4]。辅导员的工作量急剧增加,而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使得辅导员利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被压缩,学生相对应的思想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突发校园安全事故也有上升的势头。而相对应的班主任所负责的班级没有太大的改变,加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确保学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此外,大学生面对学业、恋爱、求职、考研等众多问题,在这样一个关键的轉型阶段,非常需要成年人的指导,这些方面的工作,有些是年轻的辅导员所不能胜任的。因此,班主任要将“学术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关心和引导学生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3 如何建立辅导员工作体系下的高校班主任工作机制
建立有效的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机制,一直都是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建立适合当代高校发展需要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模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高校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协调,才能发挥二者的最大合力。
第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确立在党总支的直接领导下,以辅导员为中心、班主任为辅助的工作机制。这样的工作机制实际上是班主任配合辅导员,对班主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完善班主任的選聘和培训机制,建设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深化班主任工作的基石。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班主任选聘机制,围绕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建立班主任素质测评体系。
其次,班主任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密切配合辅导员工作。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班级管理,密切联系所在班级学生干部,及时掌握班级学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对于学校下达的各项学生工作任务,应确保在本班顺利进行。
第二,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确保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2006年教育部24号教育部令,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的队伍建设[5],使得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日趋完善,而班主任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在选拔班主任时,应坚持自愿与能力现结合的原则。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班主任往往由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兼任,部分人并不情愿,甚至抵触,有些能力不足,为日后的学生工作带来了被动。
高校要加强对班主任的系统培训,制定班主任队伍的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细化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明确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制定学生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班主任要重点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价值观念引导和生活关怀等工作。考虑到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事务性、教育性,会占用大量的个人时间和精力,高校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关心其政治和生活待遇,要在工资、职称、级别等方面与从事教学和科研人员享有同等待遇。评定职称在条件上要考虑到特殊性,在绩效考核时加以倾斜,特别是班主任,应该把班主任工作折算为适当的工作量,相对减少教学任务。
第三,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加强交流和沟通,确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共同目标。无论是管理分工还是工作内容,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要建立包括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在内,辅导员、班主任基层学生工作团队,树立团队意识。研究制定出定期交流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和研讨会,针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一起探讨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通过培训和交流,让彼此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对于重大活动、事情发生时,班主任要及时深入班级,做好各方面的发动、指导、总结工作。
第四,逐步在高校中树立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等重要的理念,提高学生工作者与其付出劳动相对应的地位。长期以来,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工作,在院系中很难得到任课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大学生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课后的校园生活中,提高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而在一些专业老师甚至是负责教学的院系领导眼中,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致使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职业认同感较差,工作积极性受挫,效果大打折扣。只有做过班主任的专业老师,才能深刻体会到学生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于学生工作也会给予支持和配合。
总之,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两大主体,他们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称职的班主任,能够团结一个班集体;一个合格的辅导员,能够凝聚一个院系。只有不断完善他们的工作协同方式,作到明确权责、建立高效的协作机制,才能有效地提高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水平,才能发挥出工作的最大合力,全面做好学生工作,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强的高质量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代明智.关于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配合机制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177.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
[4]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5]2号.
[5]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4):36-38.
关键词:辅导员 班主任 协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221-02
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想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把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探索辅导员、班主任两支队伍分工协作与互利共赢的机制,形成工作上的合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
1 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的职责分工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班主任与辅导员同属于学生工作队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为一线的学生工作者,在部分职能上相互重叠[1]。教育部24号令强调了辅导员的八项主要职责,各高校进一步细化和分解,目前辅导员职责较为明确,但对于班主任的职责界定上,没有专门的上级文件,导致多数高校班主任职责模糊。建立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良好的协作机制,就首先要明确二者的工作性质与定位,明晰岗位职责与权能。
高校辅导员是“中国高等学校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在校院(系)党组织的领导下,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在院(系)和年级内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班主任是学校委派在学生班级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老师,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队伍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3]。”
2 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各项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辅导员、班主任都承担着学生培养和教育的重要职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从管理分工的角度来看,辅导员主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班主任则主要侧重于所在班级的班级管理,对个别学生的思想问题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疏通。从工作范围对象来看,辅导员负责不同年级、多个班主任所分管的班级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班主任往往只需要负责一个教学班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风建设。从工作内容讲,班主任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指导、学风建设、日常班级管理、学生成长发展规划指导、课外科技活动指导,以及敏感事件和特殊时期的学生引导方面;辅导员则侧重于手续性、事务性、年级性的工作。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关系应当是面和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工作分工不分家,尤其在班集体建设、个例学生的帮助和引导方面,需要两者彼此互为补充,及时交流沟通。这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的工作方法,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相互协作的核心。
2.2 有利于辅导员和班主任相互取长补短、弥补不足,最大程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
一方面,辅导员作为全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较由专业老师兼任的班主任来说,有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同学生在一起,交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目前,高校辅导员平均年龄在37岁以下,是一支比较接近学生的工作队伍,大多数辅导员是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这一年龄优势能够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日益活跃色思维和行为特征,与大学生群体具有更加密切关系,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管理上,辅导员往往同时管理几百个学生,虽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却可以发现共性问题,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同时,辅导员大多身兼多职,兼任学生党建、团建、学生评优评先、贫困生资助、就业指导等多个职务,这些全方位的工作权限能够更深入更细致的行使好学生事务管理的职能。
另一方面,班主任与辅导员相比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些艺术类专业,很多辅导员来自非艺术类专业,在学生专业学习、就业指导等方面,很难发挥出理想的作用。而班主任一般都有着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无论是专业学习上还是科研学术上都能给学生以更好地指导,这是辅导员所不具备的优势。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进而带动整个班级同学们的学风建设、生活指导、学业指导、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建设。班主任只负责一个班级,能够更好的对学生个体负责,对于学生个人的问题了解的更为全面、深刻,能够使学生工作做得更为深入和细致。
2.3 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确保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而相应的师生比,特别的专职辅导员数量,远远低于教育部门规定的1∶200,有的甚至能达到1∶500[4]。辅导员的工作量急剧增加,而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使得辅导员利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被压缩,学生相对应的思想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突发校园安全事故也有上升的势头。而相对应的班主任所负责的班级没有太大的改变,加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确保学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此外,大学生面对学业、恋爱、求职、考研等众多问题,在这样一个关键的轉型阶段,非常需要成年人的指导,这些方面的工作,有些是年轻的辅导员所不能胜任的。因此,班主任要将“学术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关心和引导学生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3 如何建立辅导员工作体系下的高校班主任工作机制
建立有效的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机制,一直都是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建立适合当代高校发展需要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模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高校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协调,才能发挥二者的最大合力。
第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确立在党总支的直接领导下,以辅导员为中心、班主任为辅助的工作机制。这样的工作机制实际上是班主任配合辅导员,对班主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完善班主任的選聘和培训机制,建设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深化班主任工作的基石。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班主任选聘机制,围绕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建立班主任素质测评体系。
其次,班主任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密切配合辅导员工作。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班级管理,密切联系所在班级学生干部,及时掌握班级学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对于学校下达的各项学生工作任务,应确保在本班顺利进行。
第二,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确保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2006年教育部24号教育部令,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的队伍建设[5],使得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日趋完善,而班主任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在选拔班主任时,应坚持自愿与能力现结合的原则。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班主任往往由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兼任,部分人并不情愿,甚至抵触,有些能力不足,为日后的学生工作带来了被动。
高校要加强对班主任的系统培训,制定班主任队伍的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细化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明确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制定学生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班主任要重点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价值观念引导和生活关怀等工作。考虑到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事务性、教育性,会占用大量的个人时间和精力,高校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关心其政治和生活待遇,要在工资、职称、级别等方面与从事教学和科研人员享有同等待遇。评定职称在条件上要考虑到特殊性,在绩效考核时加以倾斜,特别是班主任,应该把班主任工作折算为适当的工作量,相对减少教学任务。
第三,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加强交流和沟通,确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共同目标。无论是管理分工还是工作内容,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要建立包括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在内,辅导员、班主任基层学生工作团队,树立团队意识。研究制定出定期交流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和研讨会,针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一起探讨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通过培训和交流,让彼此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对于重大活动、事情发生时,班主任要及时深入班级,做好各方面的发动、指导、总结工作。
第四,逐步在高校中树立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等重要的理念,提高学生工作者与其付出劳动相对应的地位。长期以来,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工作,在院系中很难得到任课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大学生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课后的校园生活中,提高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而在一些专业老师甚至是负责教学的院系领导眼中,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致使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职业认同感较差,工作积极性受挫,效果大打折扣。只有做过班主任的专业老师,才能深刻体会到学生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于学生工作也会给予支持和配合。
总之,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两大主体,他们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称职的班主任,能够团结一个班集体;一个合格的辅导员,能够凝聚一个院系。只有不断完善他们的工作协同方式,作到明确权责、建立高效的协作机制,才能有效地提高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水平,才能发挥出工作的最大合力,全面做好学生工作,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强的高质量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代明智.关于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配合机制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177.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
[4]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5]2号.
[5]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