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国家科技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环保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促进环保信息化发展,认识和研究环保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十三五”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实现互联网+,提倡大数据的应用,环保信息化建设也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一、 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化水平愈来愈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日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作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新晃县地处湖南西北边陲,作为智慧怀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环保以打造美丽新晃为目标,全面完成环境基础数据体系建设,促进环境管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由静态向动态、粗放向精细、无序向规范转变,加强工作保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机关的重要段,其中电子政务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电子政务作为环境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承担着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通过这个载体,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行网上办事和政务公开,提高环境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既开辟了新的为社会服务的途径,也便于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第七条明确提出,促进环境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充分认识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在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驾驭信息化,以信息化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环保部门的投入及要求,我县环保部门结合自身业务,从实际出发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全国来说,统一开发的如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环境统计报表系统等全国性广泛使用的软件,通过近几年的使用和更新升级,在功能和作用方面都已经可以满足实际业务需求。由于是国家统一下发使用,在硬件配置上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各地方环保部门在硬件的配备上,虽然各有差距,但还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平。但就各地环保部门信息化发展而言.相比信息化建设要求差距还很大,“重硬轻软”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缺少总体规划,软件开发利用率较低,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方开发了软件,经过调研、开发、后期调整的复杂的程序,但开发后没有对人员进行培训,领导不能主动带头应用软件,因此不能实际应用到工作中。环保专网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从国家到地方开辟了信息系统应用的便捷通道,但由于县区一级环保部门人力资源的匮乏,硬件配备不能做到专网专用,对网络维护的缺失,经常使联通率大大降低。从 2017年开始,由于环保业务系统的增多,对环保专网使用的频率提高,因此对环保专网实时联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对我县环保专网线路進行了改造升级,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的需要。县区人员从培训着手,提高信息化水平,保证网络的畅通。基于环保专网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从市级开始向县区一级环保部门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各种会议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实现了会议的国家、省、市和县区多级互联互通。但目前就我县而言,环保信息化建设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线路较杂散,我局现有线路为:一条为联通100M光纤,承载的是由国家生态环境部搭载的环保专网,主要负责环保视频会议系统及各类审批、报批系统。一条为中国移动运维的外网,负责局内日常办公。一条为电子政务办牵头负责的电子政务外网,负责信访、公文接送等系统。目前线路庞杂,分布散乱,对于维护、防火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清除历史性遗留线路、重新布设新线路、置规范性机柜、机房规范化建设工作刻不容缓。
三、环境保护信息化推动公众参与环保工作
做好环保工作,需要公众的参与和企业的自觉。信息化
在推动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有效引导公众监督方面发挥更为
重要的作用。环境保护要想长远发展,全体公众参与很重要,而公众参与的前提是要公众具有知情权。对企业信息和排放污染物信息的公开,政府制定和出台的最新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和文件的公开,对环保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公开,这些就是对公众负责、让公众参与监督的一种方式。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要求,不但要对企业基本信息、排污收费信息、检查信息、污染物排放信息等公开,还要通过平台或门户网站等对政府日常工作情况、重点政府工作信息等内容进行公开。通过搭建统一的平台,能够加强环境信息公开的规范、统一管理,有效避免公开信息的不一致;做到政策明确,工作责任清楚。目前我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我局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设专栏(具体有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机构职能、领导信息、内设机构、文件通知、人事信息、规划计划、财政信息等),主动公开相关信息。2020年7月,网站栏目最新标准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机构职能、领导信息、内设机构为年更新,文件通知、人事信息、规划计划、财政信息为6个月更新。另工作动态14个自然日更新。通过几年来的试运行从功能上基本能满足需要,成为让公众了解环保业务的重要渠道。但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企业信息和排放污染物信息的公开上未形成统一部署、集中公示。企业往往采用自行公示的方式,但又苦于没有公示平台,导致这项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二是公示内容没有质量和数量上的保证,只能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的时限被动公示。三是平台建设、栏目开设不细化,公示的内容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一个文件通知类栏目往往涵盖了执法、环评、政策等多项公示。 四、信息化建设增强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环保问题突出,环境监察工作也越来越繁重,随之而来的就是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充分依据;环境监察机构的管理体制仍不健全;人员经费不足,能力建设不到位;从国家、省市到基层,环境监察职能不统一,部分分工职能不一致;执法任务过程中存在缺陷;手段单一,反应速度慢等等。如何提高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水平和能力也就成为了一个研究的课题,其中通过信息化建设增加监管能力,提升监管水平被越来越多的环保工作者所认可。建立可视化环境保护信息体系,在达到环境污染源现场时通过手持终端(PDA)进行拍照、摄像,将现场的清晰图片、视频发送给远方的应急指挥中心,同时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资源库,为现场突发环境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无人机可以对于不能到达的区域进行查看,保证了区域无死解,找到问题的根本源和实质所在。通过 GIS系统的强大功能将普查数据与空间信息相结合对普查结果进行管理和展示,按照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集中式和其他几大类进行污染源普查与数据录入。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管理,直观地查看污染源企业重点环保基础设施、环保设备安放地点和各种环境信息,通过环保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提高我市环境管理水平,增强环境管理的时效性。当然,这些工作靠县级力量无法单独实现,往往需要上级政府部门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体质创新,加快变革。我縣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成立环境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健全省、市、县三级环境信息管理机构的联通机制,为环境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2、培养人才、壮大队伍。人才队伍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支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为信息化建设做好人才储备,使之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电子政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网络环境下的工作方法和能力的培训,加大电子政务知识和政策的宣传力度。
3、多元筹资,加大投入。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开展项目研究与申报,多方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电子政务建设投入机制。政府投入仍是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主渠道,要针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项目建设,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建设经费,保证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对已建软硬件的运行维护、升级换代和数据的定期更新经费也要纳入部门财政年度预算。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李丹亮(1983-03),男,侗族,湖南新晃人,本科学历 ,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环境宣传教育。
一、 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化水平愈来愈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日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作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新晃县地处湖南西北边陲,作为智慧怀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环保以打造美丽新晃为目标,全面完成环境基础数据体系建设,促进环境管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由静态向动态、粗放向精细、无序向规范转变,加强工作保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机关的重要段,其中电子政务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电子政务作为环境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承担着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通过这个载体,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行网上办事和政务公开,提高环境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既开辟了新的为社会服务的途径,也便于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第七条明确提出,促进环境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充分认识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在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驾驭信息化,以信息化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环保部门的投入及要求,我县环保部门结合自身业务,从实际出发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全国来说,统一开发的如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环境统计报表系统等全国性广泛使用的软件,通过近几年的使用和更新升级,在功能和作用方面都已经可以满足实际业务需求。由于是国家统一下发使用,在硬件配置上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各地方环保部门在硬件的配备上,虽然各有差距,但还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平。但就各地环保部门信息化发展而言.相比信息化建设要求差距还很大,“重硬轻软”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缺少总体规划,软件开发利用率较低,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方开发了软件,经过调研、开发、后期调整的复杂的程序,但开发后没有对人员进行培训,领导不能主动带头应用软件,因此不能实际应用到工作中。环保专网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从国家到地方开辟了信息系统应用的便捷通道,但由于县区一级环保部门人力资源的匮乏,硬件配备不能做到专网专用,对网络维护的缺失,经常使联通率大大降低。从 2017年开始,由于环保业务系统的增多,对环保专网使用的频率提高,因此对环保专网实时联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对我县环保专网线路進行了改造升级,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的需要。县区人员从培训着手,提高信息化水平,保证网络的畅通。基于环保专网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从市级开始向县区一级环保部门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各种会议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实现了会议的国家、省、市和县区多级互联互通。但目前就我县而言,环保信息化建设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线路较杂散,我局现有线路为:一条为联通100M光纤,承载的是由国家生态环境部搭载的环保专网,主要负责环保视频会议系统及各类审批、报批系统。一条为中国移动运维的外网,负责局内日常办公。一条为电子政务办牵头负责的电子政务外网,负责信访、公文接送等系统。目前线路庞杂,分布散乱,对于维护、防火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清除历史性遗留线路、重新布设新线路、置规范性机柜、机房规范化建设工作刻不容缓。
三、环境保护信息化推动公众参与环保工作
做好环保工作,需要公众的参与和企业的自觉。信息化
在推动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有效引导公众监督方面发挥更为
重要的作用。环境保护要想长远发展,全体公众参与很重要,而公众参与的前提是要公众具有知情权。对企业信息和排放污染物信息的公开,政府制定和出台的最新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和文件的公开,对环保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公开,这些就是对公众负责、让公众参与监督的一种方式。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要求,不但要对企业基本信息、排污收费信息、检查信息、污染物排放信息等公开,还要通过平台或门户网站等对政府日常工作情况、重点政府工作信息等内容进行公开。通过搭建统一的平台,能够加强环境信息公开的规范、统一管理,有效避免公开信息的不一致;做到政策明确,工作责任清楚。目前我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我局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设专栏(具体有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机构职能、领导信息、内设机构、文件通知、人事信息、规划计划、财政信息等),主动公开相关信息。2020年7月,网站栏目最新标准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机构职能、领导信息、内设机构为年更新,文件通知、人事信息、规划计划、财政信息为6个月更新。另工作动态14个自然日更新。通过几年来的试运行从功能上基本能满足需要,成为让公众了解环保业务的重要渠道。但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企业信息和排放污染物信息的公开上未形成统一部署、集中公示。企业往往采用自行公示的方式,但又苦于没有公示平台,导致这项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二是公示内容没有质量和数量上的保证,只能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的时限被动公示。三是平台建设、栏目开设不细化,公示的内容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一个文件通知类栏目往往涵盖了执法、环评、政策等多项公示。 四、信息化建设增强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环保问题突出,环境监察工作也越来越繁重,随之而来的就是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充分依据;环境监察机构的管理体制仍不健全;人员经费不足,能力建设不到位;从国家、省市到基层,环境监察职能不统一,部分分工职能不一致;执法任务过程中存在缺陷;手段单一,反应速度慢等等。如何提高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水平和能力也就成为了一个研究的课题,其中通过信息化建设增加监管能力,提升监管水平被越来越多的环保工作者所认可。建立可视化环境保护信息体系,在达到环境污染源现场时通过手持终端(PDA)进行拍照、摄像,将现场的清晰图片、视频发送给远方的应急指挥中心,同时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资源库,为现场突发环境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无人机可以对于不能到达的区域进行查看,保证了区域无死解,找到问题的根本源和实质所在。通过 GIS系统的强大功能将普查数据与空间信息相结合对普查结果进行管理和展示,按照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集中式和其他几大类进行污染源普查与数据录入。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管理,直观地查看污染源企业重点环保基础设施、环保设备安放地点和各种环境信息,通过环保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提高我市环境管理水平,增强环境管理的时效性。当然,这些工作靠县级力量无法单独实现,往往需要上级政府部门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体质创新,加快变革。我縣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成立环境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健全省、市、县三级环境信息管理机构的联通机制,为环境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2、培养人才、壮大队伍。人才队伍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支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为信息化建设做好人才储备,使之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电子政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网络环境下的工作方法和能力的培训,加大电子政务知识和政策的宣传力度。
3、多元筹资,加大投入。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开展项目研究与申报,多方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电子政务建设投入机制。政府投入仍是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主渠道,要针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项目建设,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建设经费,保证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对已建软硬件的运行维护、升级换代和数据的定期更新经费也要纳入部门财政年度预算。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李丹亮(1983-03),男,侗族,湖南新晃人,本科学历 ,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环境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