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两个t(15;17)易位的四倍体核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伴有2个t(15;17)易位的四倍体核型AP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 选取5例伴有2个t(15;17)易位为特征的四倍体核型APL病例,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例患者进行DNA倍性分析,检测APL患者白血病细胞表面CD2、CD13、CD15、CD33和CD34的表达;采用PML/RARα双色探针和FISH技术,检测其中1例APL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采用RT-PCR技术,检测2例APL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的转录本.结果 5例APL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38岁.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骨髓早幼粒细胞胞体巨大、胞核畸形.R显带染色体分析显示,5例APL患者均有以2个t(15;17)(q22;q12)为特征的四倍体或近四倍体核型细胞,其中1例同时伴有t(15;17)二倍体核型细胞和1个正常细胞,2例同时伴有正常核型的细胞.5例APL患者中,1例经间期FISH检测证实,含有2个PML/RARα融合荧光信号;2例经RT-PCR检测证实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5例APL患者中,1例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仪表达CD33;其余4例表达CD13和CD33,其中2例同时表达CD2,1例同时表达CD34.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例患者进行DNA倍体分析,发现四倍体克隆峰,其DNA指数为1.998,变异系数为8.2%.全部病例经全反式维甲酸和(或)砷剂治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结论 伴2个t(15;17)易位的四倍体APL患者的骨髓涂片中均可见到巨大畸形白血病细胞;此类患者多为短型PML/RARα转录本;此类核型异常并不影响全反式维甲酸的疗效及预后。

其他文献
HCV感染的临床检测指标主要有抗-HCV和HCVRNA,此外还有HCV核心抗原,但目前尚未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由于HCV 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对实验室有特定要求,因而临床实验室检测HCV感染的最常用的标志物是抗-HCV.抗-HCV是HCV感染的临床诊断、健康人群体检和血液筛查中的一个重要的血清学指标.抗-HCV初筛检测目前在临床实验室基本上均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确认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后期,Andrew等[1]提出止血发育这一概念,现已被广泛接受.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止血发育状况及建立相应年龄段止血参数参考区间是预防、诊断和治疗儿童止血异常的关键[2-4].现已有各个年龄段西方国家儿童的凝血试验参考区间[1-5],但有关东方国家儿童止血发育的研究较少.止血系统存在种族差异,建立种族相关的凝血试验参考区间非常必要和重要[6-10].各实验室应建立基于自身测试系统的年
期刊
现如今对如何提高检测PLT的准确性不断在关注及讨论[1-8].各种血液分析仪对PLT的检测多采用电阻抗原理,干扰因素较多。
期刊
建立一种基于纳米磁珠为介质的核酸提取和富集方法,提高国产HBV核酸检测试剂的分析灵敏度,用于痕量HBV DNA的测定.方法选择经抗病毒治疗HBV DNA浓度≤1×104 IU/ml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50份.标准品采用WHO HBV DNA标准品.通过纳米磁珠实现对HBV核酸的吸附浓缩,提高提取的HBV核酸模板的浓度.以瑞士罗氏公司HBV DNA检测试剂和4种国产试剂原有的核酸提取检测方法为对照
目的 探讨MIF在AD患者PBMC、血清及泪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A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AD患者按SCORAD指数分3个亚组,轻度AD组11例、中度AD组23例、重度AD组9例;并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43例AD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PBMC中MIFmRNA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泪液中MIF含量.结果 AD组PBMC中MIF mRNA的表达水平为7.46(3.3
RPM是一种新的基于微阵列DNA芯片的病原体检测与鉴定技术,可以同时检测一份样品中的多种病原体,对检测到的病原体基因进行测序,并鉴定被检测出的病原体是否与目前已知、未知菌株或变异株具有相似性,从而将医学诊断与公共卫生普查、监控及暴发株的监察联系起来。
期刊
目的 评价3种敏感cTnI检测方法的分析性能,并观察比较临床应用,为实验室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表面健康人群(474名)及急诊胸痛入院患者(112例)血清,评价雅培、贝克曼-库尔特和强生3种敏感cTnI检测方法的功能灵敏度(CV=10%),建立相应的参考范围,根据Apple提出的评判模式对3种系统的分析性能进行比较,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评估不同检测方法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实
编辑老师:  笔者拜读了发表于2005年第28卷第11期<华检验医学杂志>齐振普老师的文章"改良双缩脲试剂两点终点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研究与应用"[1],收获很大,同时,笔者也有一些疑惑,现与作者讨论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IBD患者的RDW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评价RDW是否可以作为监测IBD活动性的指标.方法 选取IBD患者256例,分为2组:UC患者组:136例,包括活动期80例,缓解期56例;CD患者组:120例,包括活动期75例,缓解期45例;同时选取6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利用Bayer Advia 2120全血细胞分析仪、IMMAGE800双光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表现出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当前惟一一个患病率仍在增加的心血管病,40岁人群平均患病率为1%,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1倍,大于70岁老年人的患病率达到10%[1].其住院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医疗费用巨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