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是传递情感的工具。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不仅要受到逻辑推理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情感的驱动。所以,完整的语文教学,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认知、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不用说,学生们也必然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为这些情感所浸润、所陶冶。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显然,这种熏陶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熏陶
一、不“通情”难以“达理”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读懂文章就只是弄清文中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只要能从材料中归纳出观点来,文中的道理也就掌握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文章的道理不只取决于材料,还取决于文中包含的情感。因而,阅读时,特别是阅读一些感情色彩很浓的文章时,如果没有深入的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而仅仅依靠对文中的材料的分析归纳,我们对文中道理的理解就很难是深刻全面的。
一位老师在分析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一些重要语句进行解释。如对第一段中“(马克思)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着了”,解释为“(马克思)在安乐椅上安详的去世”;第五段中“(马克思)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解释是“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特别巨大”;第八段中“我敢大胆的说,他可能有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解释是“说明马克思是一个大公无私的革命家”等等。
无疑,这些解释都是正确的,但又是很苍白的,因为他们忽略了这些语句中所包含的更重要的东西,即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深厚感情。不说马克思“安详的去世”而是说“安静的睡着了”,这包含着对马克思亲人般的深切的爱;“既使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表示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衷心钦佩与喜悦;“可能有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除了说明马克思在革命斗争中的大公无私,还表示着作者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多他们共同事业正义性的坚定信念。如果忽略了这些情感因素而只是解释了语句的“躯壳”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将会多么的肤浅。尤其当我们想到本文原是一篇悼词,在阅读中竟忽略了哀悼者的感情,那就只能说连阅读的最起码的要求都未曾达到了。
读议论文如此,读小说等文学作品就更其如此。一位老师讲《荷花淀》,分析开头处的一段景物描写: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老师的要求是要大家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如“苇子的长城”是比喻,“编了多少席”是设问,“好席子,白洋淀席”是引用等等。无疑,这些分析是正确的。但是作为课文分析,对这段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只是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那就无异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段文字如数家珍般地描写白洋淀的芦苇和席子,不仅表现了白洋淀的美丽富饶,而且有不可抑制的乡土之爱溢于言表。这是无法用修辞知识来加以说明的。如“好席子,白洋淀席!”这不是一般的“引用”,这里面有着白洋淀人对家乡衷心的赞美与自豪。在这里,理解这些感情是如此的重要,因为白洋淀的英雄儿女所以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并能够再战斗中成长,这种感情正是他们行动的基础。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学生们就不会真正理解小说中的英雄形象,也难于感受到小说中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
类似的例子在语文课上屡见不鲜,为语文教学带来的损失也就可想而知了。尤其重要的是这还将养成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只注重寻章摘句而不去心领神会。
实际上,在多种情况下,文章中的情感因素还可能比材料观点更容易左右读者。相传武则天读《讨武瞾檄》时,对骆宾王揭露她“秽乱春宫”“弑君鸩母”等罪行不屑一顾,而对“一抔抔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之语顿然失色,并责问宰相何以把作者这样的人才流失到敌方的一边。武则天深谙文章的情理之道。她知道罗列罪行未必令人信服,而动情之语却会如火种,在国人中燃起反抗的火焰。这个故事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在教学中万不可忽略了情感因素,我们也应把它们看着是文章中的“火种”,要让它们在学生的阅读中发光发热。
二、不育情无以育人
教书必须育人,这已是教师们的共识;而育人则须先从培养美好情感入手。因为情感是人性的集中体现,是做人的基本要素,是素质中的素质。
人的情感培育主要不是依靠说理,而是依靠人类情感的传递,人总是从前人的情感中汲取养分的。马克思说:“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经验中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识、感觉等等,那就必须这样安排周围的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其中蕴含着人类的种种美好的感情,利用教学中的情感熏陶,引领青少年进入一个那样的世界,使他们能从中“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这当然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由于左倾思想的长期影响与简单化分析法的盛行,我们对相当多的一部分教材中的思想感情是抱有偏见的,以致他们在教学中不是被歪曲,就是被割裂,有的甚至被划为禁区。这种做法的结果不只是压缩了同学们汲取情感营养的天地,而且那种封闭式的思维方式与偏狭保守的教学氛围还会影响青少年心灵的健康发育。显然,这已不符合当前的世代精神,不适应于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要求。因此,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真正用改革开放的眼光来审视教材,打破思想桎梏,为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情调”抹去历史的尘埃。
像莫泊桑的《项链》,一向深得人们同情的路瓦栽夫人在课堂上曾被看着是追求虚荣生活的典型,她丢失项链后的艰苦生活也曾被看着是虚荣者应得的惩罚。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公允的。路瓦栽夫人确实有虚荣心,这是生活在那种社会里的人所难免的,也是她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她丢失项链后所受到的不幸正是那个社会里小人物在追求美好生活时常有的命运。可贵的是她没有在这种不幸面前屈服,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人格尊严。她勇敢的迎接命运的挑战,用自己的辛勤所得来赔偿一副货真价实的项链。她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近乎一种英雄行为。在她行动中所表现出的自尊、自信、自强之心,以及兑现承诺的强烈责任感,这一切,对当代中国青年来说,不是很有借鉴学习的价值吗?
青少年的情感发育与身体发育一样,需要广泛的汲取营养。只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滋养,他们在成长中才能有人性的充实,才会有产生伟大感情的基础。可以相信,当我们的语文课上到处都有感情的绿洲时,青少年们的感情发育必将是果实累累,而同学们上语文课的兴趣也必然会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程振响,王一军.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引领[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郑金洲.上课的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朱长超.创新思维[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邱春岚.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客观因素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8(12).
[5]李新.作文是“长”出来的[J].新读写,2011(5).
[6]钱学森.中国教育缺乏创新精神[J].教育信息资料,2010(2).
[7]姜新生.从个人主义到自然合作:教师文化的理性建构[J].教育信息资料,2010(3).
[8]罗志敏.让学生感觉自己在成长――克鲁普斯卡雅教学法思想解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7).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熏陶
一、不“通情”难以“达理”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读懂文章就只是弄清文中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只要能从材料中归纳出观点来,文中的道理也就掌握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文章的道理不只取决于材料,还取决于文中包含的情感。因而,阅读时,特别是阅读一些感情色彩很浓的文章时,如果没有深入的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而仅仅依靠对文中的材料的分析归纳,我们对文中道理的理解就很难是深刻全面的。
一位老师在分析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一些重要语句进行解释。如对第一段中“(马克思)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着了”,解释为“(马克思)在安乐椅上安详的去世”;第五段中“(马克思)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解释是“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特别巨大”;第八段中“我敢大胆的说,他可能有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解释是“说明马克思是一个大公无私的革命家”等等。
无疑,这些解释都是正确的,但又是很苍白的,因为他们忽略了这些语句中所包含的更重要的东西,即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深厚感情。不说马克思“安详的去世”而是说“安静的睡着了”,这包含着对马克思亲人般的深切的爱;“既使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表示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衷心钦佩与喜悦;“可能有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除了说明马克思在革命斗争中的大公无私,还表示着作者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多他们共同事业正义性的坚定信念。如果忽略了这些情感因素而只是解释了语句的“躯壳”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将会多么的肤浅。尤其当我们想到本文原是一篇悼词,在阅读中竟忽略了哀悼者的感情,那就只能说连阅读的最起码的要求都未曾达到了。
读议论文如此,读小说等文学作品就更其如此。一位老师讲《荷花淀》,分析开头处的一段景物描写: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老师的要求是要大家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如“苇子的长城”是比喻,“编了多少席”是设问,“好席子,白洋淀席”是引用等等。无疑,这些分析是正确的。但是作为课文分析,对这段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只是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那就无异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段文字如数家珍般地描写白洋淀的芦苇和席子,不仅表现了白洋淀的美丽富饶,而且有不可抑制的乡土之爱溢于言表。这是无法用修辞知识来加以说明的。如“好席子,白洋淀席!”这不是一般的“引用”,这里面有着白洋淀人对家乡衷心的赞美与自豪。在这里,理解这些感情是如此的重要,因为白洋淀的英雄儿女所以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并能够再战斗中成长,这种感情正是他们行动的基础。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学生们就不会真正理解小说中的英雄形象,也难于感受到小说中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
类似的例子在语文课上屡见不鲜,为语文教学带来的损失也就可想而知了。尤其重要的是这还将养成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只注重寻章摘句而不去心领神会。
实际上,在多种情况下,文章中的情感因素还可能比材料观点更容易左右读者。相传武则天读《讨武瞾檄》时,对骆宾王揭露她“秽乱春宫”“弑君鸩母”等罪行不屑一顾,而对“一抔抔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之语顿然失色,并责问宰相何以把作者这样的人才流失到敌方的一边。武则天深谙文章的情理之道。她知道罗列罪行未必令人信服,而动情之语却会如火种,在国人中燃起反抗的火焰。这个故事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在教学中万不可忽略了情感因素,我们也应把它们看着是文章中的“火种”,要让它们在学生的阅读中发光发热。
二、不育情无以育人
教书必须育人,这已是教师们的共识;而育人则须先从培养美好情感入手。因为情感是人性的集中体现,是做人的基本要素,是素质中的素质。
人的情感培育主要不是依靠说理,而是依靠人类情感的传递,人总是从前人的情感中汲取养分的。马克思说:“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经验中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识、感觉等等,那就必须这样安排周围的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其中蕴含着人类的种种美好的感情,利用教学中的情感熏陶,引领青少年进入一个那样的世界,使他们能从中“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这当然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由于左倾思想的长期影响与简单化分析法的盛行,我们对相当多的一部分教材中的思想感情是抱有偏见的,以致他们在教学中不是被歪曲,就是被割裂,有的甚至被划为禁区。这种做法的结果不只是压缩了同学们汲取情感营养的天地,而且那种封闭式的思维方式与偏狭保守的教学氛围还会影响青少年心灵的健康发育。显然,这已不符合当前的世代精神,不适应于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要求。因此,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真正用改革开放的眼光来审视教材,打破思想桎梏,为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情调”抹去历史的尘埃。
像莫泊桑的《项链》,一向深得人们同情的路瓦栽夫人在课堂上曾被看着是追求虚荣生活的典型,她丢失项链后的艰苦生活也曾被看着是虚荣者应得的惩罚。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公允的。路瓦栽夫人确实有虚荣心,这是生活在那种社会里的人所难免的,也是她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她丢失项链后所受到的不幸正是那个社会里小人物在追求美好生活时常有的命运。可贵的是她没有在这种不幸面前屈服,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人格尊严。她勇敢的迎接命运的挑战,用自己的辛勤所得来赔偿一副货真价实的项链。她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近乎一种英雄行为。在她行动中所表现出的自尊、自信、自强之心,以及兑现承诺的强烈责任感,这一切,对当代中国青年来说,不是很有借鉴学习的价值吗?
青少年的情感发育与身体发育一样,需要广泛的汲取营养。只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滋养,他们在成长中才能有人性的充实,才会有产生伟大感情的基础。可以相信,当我们的语文课上到处都有感情的绿洲时,青少年们的感情发育必将是果实累累,而同学们上语文课的兴趣也必然会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程振响,王一军.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引领[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郑金洲.上课的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朱长超.创新思维[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邱春岚.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客观因素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8(12).
[5]李新.作文是“长”出来的[J].新读写,2011(5).
[6]钱学森.中国教育缺乏创新精神[J].教育信息资料,2010(2).
[7]姜新生.从个人主义到自然合作:教师文化的理性建构[J].教育信息资料,2010(3).
[8]罗志敏.让学生感觉自己在成长――克鲁普斯卡雅教学法思想解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