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科综合考试中的地理内容不但是新教材必修的内容,而且还加入了高二和高三的地理选修教材内容。因此,对于传统的高考内容来讲是新内容。在这种新情况下,如何把握教学思路,这里谈谈笔者的一些见解。
一、从新旧教材考试说明的对比差异中把握新动向,指导高三教学与复习。
高考考试说明它是高考命题的指南,在编写形式上它对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都作了明确说明。大家对旧教材考试说明已有了解,如果我们认真对比新旧教材考试说明的差异,就能从中把握一些新动向,对高三教学与复习是有帮助的。
新旧教材考试说明在编写形式上完全一致,都分为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四个部分,所不同之处是考试内容中的考试范围有较大差异,下面仅就新旧教材考试范围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的考试范围分为四个部分:①自然地理与地图;②人文地理;③世界地理;④中国地理。四个部分中变动比较大的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中国地理。
1.自然地理与地图
老教材考试说明中,自然地理部分考试范围以老教材高中地理上册知识内容为主体,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同时增加了初中地理有关地球知识的内容;地图部分则是初一地理地图部分的知识内容。新教材考试说明,这一部分考试范围以新教材高中地理上册为主要知识内容,并对部分知识点进行删减和变动。删除了月相的变化、海洋中波浪和潮汐等内容,增加了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所没有但初中地理涉及到的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的水平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保留了老教材考试说明初中地理的地球和地图知识内容。
2.人文地理
老教材考试说明以高中地理老教材下册为主要知识内容,几乎没有增减。新教材考试说明,这部分考试范围以高中地理新教材下册和高二地理选修教材为主要内容。增加了老教材中有但新教材中所没有的粮食问题和粮食问题解决的途径。减少了企业增长战略等知识内容。将初中地理中,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中国的旅游资源等列入这部分考试范围。选修教材高二的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及其作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也列入这部分考试范围。
3.世界地理
这部分考试范围新老教材没有变化。
4.中国地理
这部分考试范围以初中中国地理教材和高三地理选修教材为主体知识内容。与老教材考试说明相比,新教材考试说明除了将部分知识内容移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外,还增加了中国的区域差异中的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存在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发展地带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也增加了高三选修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的内容。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荒漠化原因及治理、山区综合开发与农林基地的建设、黄淮海平原和南方红壤丘陵的治理、长江三峡地区的开发、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交通建设、海域海岛开发、城市新区发展的可能模式等内容。
建议:把握增删和变动部分内容,注意增部分,但以不变内容为主的教学与练习。
二、从文科新旧教材高考试卷对比分析中把握动向,指导高三教学与复习。
1.选择题
新教材卷共11题,和老教材卷一样,11题分值共44分。其中1~4题与老教材卷题目相同,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是中国地理、高中地理新教材上有关内容,且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5~11题与老教材卷不同。各题都是地理学科的选择题,学科之间综合性比老教材卷差。
2.非选择题
新教材卷涉及地理学科共有四题,36题是纯地理题,37题一二问题为地理题,两题分值共36分,与老教材卷不仅题目不同,而且考查的知识内容也不同,是新教材在新高考中的具体体现,知识内容主要是新高中地理下册和高二地理选修内容,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40、41题与老教材卷完全一样,两题分值共20分。新教材卷比老教材卷共增加12分。从新旧教材高考试卷对比分析看:新高考比老高考地理的命题比分大,大约100分左右;地理选修内容要考,但比重不大,且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
三、重视选修教材的教学,把握必修与选修教材的内在联系。
1.把握高三选修教材的编写体系,明确选修教材的知识结构。
如高三选修教材的知识结构,可以这样来认识:以我国三大自然区域为背景,以国土整治为主线,以区域开发为基础,以个案研究为线索来理解国土资源整治重要性和必须因地制宜的原则。其知识结构,可以表述为:三大自然区域——国土整治——区域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2.了解选修教材的特点,重视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
仔细阅读选修教材,就会发现选修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与必修教材知识联系十分紧密;②人类活动、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主线十分明显;③密切联系实际,采用原理与事实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④补充了学科新知识,丰富了学科内容;⑤注重了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
以上是本人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从新旧教材考试说明的对比差异中把握新动向,指导高三教学与复习。
高考考试说明它是高考命题的指南,在编写形式上它对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都作了明确说明。大家对旧教材考试说明已有了解,如果我们认真对比新旧教材考试说明的差异,就能从中把握一些新动向,对高三教学与复习是有帮助的。
新旧教材考试说明在编写形式上完全一致,都分为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四个部分,所不同之处是考试内容中的考试范围有较大差异,下面仅就新旧教材考试范围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的考试范围分为四个部分:①自然地理与地图;②人文地理;③世界地理;④中国地理。四个部分中变动比较大的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中国地理。
1.自然地理与地图
老教材考试说明中,自然地理部分考试范围以老教材高中地理上册知识内容为主体,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同时增加了初中地理有关地球知识的内容;地图部分则是初一地理地图部分的知识内容。新教材考试说明,这一部分考试范围以新教材高中地理上册为主要知识内容,并对部分知识点进行删减和变动。删除了月相的变化、海洋中波浪和潮汐等内容,增加了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所没有但初中地理涉及到的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的水平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保留了老教材考试说明初中地理的地球和地图知识内容。
2.人文地理
老教材考试说明以高中地理老教材下册为主要知识内容,几乎没有增减。新教材考试说明,这部分考试范围以高中地理新教材下册和高二地理选修教材为主要内容。增加了老教材中有但新教材中所没有的粮食问题和粮食问题解决的途径。减少了企业增长战略等知识内容。将初中地理中,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中国的旅游资源等列入这部分考试范围。选修教材高二的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及其作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也列入这部分考试范围。
3.世界地理
这部分考试范围新老教材没有变化。
4.中国地理
这部分考试范围以初中中国地理教材和高三地理选修教材为主体知识内容。与老教材考试说明相比,新教材考试说明除了将部分知识内容移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外,还增加了中国的区域差异中的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存在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发展地带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也增加了高三选修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的内容。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荒漠化原因及治理、山区综合开发与农林基地的建设、黄淮海平原和南方红壤丘陵的治理、长江三峡地区的开发、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交通建设、海域海岛开发、城市新区发展的可能模式等内容。
建议:把握增删和变动部分内容,注意增部分,但以不变内容为主的教学与练习。
二、从文科新旧教材高考试卷对比分析中把握动向,指导高三教学与复习。
1.选择题
新教材卷共11题,和老教材卷一样,11题分值共44分。其中1~4题与老教材卷题目相同,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是中国地理、高中地理新教材上有关内容,且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5~11题与老教材卷不同。各题都是地理学科的选择题,学科之间综合性比老教材卷差。
2.非选择题
新教材卷涉及地理学科共有四题,36题是纯地理题,37题一二问题为地理题,两题分值共36分,与老教材卷不仅题目不同,而且考查的知识内容也不同,是新教材在新高考中的具体体现,知识内容主要是新高中地理下册和高二地理选修内容,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40、41题与老教材卷完全一样,两题分值共20分。新教材卷比老教材卷共增加12分。从新旧教材高考试卷对比分析看:新高考比老高考地理的命题比分大,大约100分左右;地理选修内容要考,但比重不大,且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
三、重视选修教材的教学,把握必修与选修教材的内在联系。
1.把握高三选修教材的编写体系,明确选修教材的知识结构。
如高三选修教材的知识结构,可以这样来认识:以我国三大自然区域为背景,以国土整治为主线,以区域开发为基础,以个案研究为线索来理解国土资源整治重要性和必须因地制宜的原则。其知识结构,可以表述为:三大自然区域——国土整治——区域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2.了解选修教材的特点,重视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
仔细阅读选修教材,就会发现选修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与必修教材知识联系十分紧密;②人类活动、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主线十分明显;③密切联系实际,采用原理与事实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④补充了学科新知识,丰富了学科内容;⑤注重了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
以上是本人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