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报纸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国内外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关注起了中国救灾军队的表现。国外媒体如何报道中国的救灾军队?国外媒体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是怎样的?带着这个目的,本文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采用内容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分析,详细解读美国报纸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文章认为,这两家美国报纸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的形象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救援能力上的不足等弱点。
  关键词:汶川地震;救灾军队;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037-05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灾害。地震发生后不久,国内外大小媒体立刻进行了全方位的连续报道。本文对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一个月内《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网络版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研究美国报纸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
  一、研究实施
  (一)数据抽样
  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了解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一个月间美国主要报纸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的形象。因此,在选择样本时,抽取了这一个月里两家报纸所有涉及中国救灾军队形象的新闻报道。
  1.目标媒体的选择。笔者选择了《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网络版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创办于1851年的《纽约时报》,是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报纸,也是美国社会公认的历史记录性报纸,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1]。《华盛顿邮报》是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的报纸,以调查性报道见长,同时也是全国瞩目的大型日报[1]。无论从声誉地位还是发行量来看,《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美国媒体界的态度。所以选择了这两家报纸的网络版作为目标媒体进行分析。
  2.文本样本的确定。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一月间所有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共103篇,其中《纽约时报》79篇,《华盛顿邮报》24篇。由于研究的是这一个月的报道体现出的救灾军队的形象,就将涉及到“military”(武装力量)、“army”(军队)、“troop”(军队)、“soldier”(士兵)、“helicopter”(直升机)这些关键词的所有报道单列出来,共34篇。其中《纽约时报》25篇,《华盛顿邮报》9篇。这34篇报道就是笔者分析的全部样本。
  3.分析方法的确定。由于网络的超文本环境和立体结构,一篇新闻报道周围通常聚集了大量相关的新闻信息,如“背景链接”、“相关文章”、“延伸性阅读”等[2]。所以理想状态下的分析方法是整体化分析,把一篇报道放到这个超文本的大环境中逐一分析。但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这种分析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所以笔者选择了相对比较容易操作的封闭文本分析,且文章的配图不在分析范围之内,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分析,解读美国报纸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
  (二)分析标准
  1.抽样数据收集。34篇新闻报道都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官方网站上的英文原稿,文本标题详见表1。
  
  
  2.类目建构。根据分析角度的不同,对于同一篇报道可以有多重主题的归纳。笔者所做的分析主要是针对“救灾军队的形象”,所以构建的类目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A.议题内容:a.军队的派遣调度;b.军队救援掩埋的灾民;c.军队设法进入灾区;d.军队抢险(唐家山湖等次生灾害、道路抢修);e.军队处理遇难者;f.军队处理废墟;g.军队与灾民的关系;h.军人的居住和伙食;i.以上几大主要议题之外的其他议题。B.所用词汇:统计分析34篇报道中涉及到救灾军队的描述时所使用的词汇,从而体现出报道对于军队形象的塑造。C.负面议题:a.军队调配不合理;b.军队救援能力与效率;c.军队战士的素质;d.救援不力;e.其他。D.消息来源:a.中国国内信源(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中国政府,气象局、水利局等官方机构,温家宝总理,当地群众,幸存者等);b.国外信源(外国游客、国外专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c.模糊信源。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由34个样本统计所得数据,按照新闻体裁、报道方式为类别制成表格。(详见表2)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期间,《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未出现负面报道。《纽约时报》88%的中性报道,12%的正面报道;《华盛顿邮报》100%的中性报道。表明了两家报纸对在汶川大地震期间中国政府的表现、中国媒体的反应、中国救灾军队的表现基本上表示肯定,报道的基调以实事求是的记录评价为主。需要指出的是,报道中也有涉及负面议题,但只是提及,并不影响整篇报道中性客观的基调。比如2008年5月14日《纽约时报》刊发的《News Analysis:A Rescue in China, Uncensored》一文,肯定了大地震中中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及时透明和国内媒体的报道高效快捷,但文中同样提到了天涯社区有网友发帖批评温家宝总理和救灾军队未及时赶到,以及一些国内网站批评救灾军队反应慢的情况。这两个负面的元素,文章仅客观陈述,并未多加评论,所以整篇报道的方式还是以中性为基调。
  下面按类目详细统计分析:
  A.议题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有几篇报道中涉及救灾军队的内容并非只有一个议题。如《纽约时报》2008年5月18日刊发的《Chinese Soldiers Work to Restore a Winding Lifeline》一文,既涉及到了军队抢险,又是修复道路设法到达灾区,还涉及到一个战士已经连着五天没有吃白米饭。对于这种涉及多个议题的报道,笔者在研究时,综合考虑整篇文章的主题和态度倾向,再将其议题内容归类,此文就被归到“军队抢险”这一类。从表3可以看出,在涉及到救灾军队的报道中,军队救援掩埋灾民、军队抢险(唐家山湖等次生灾害)是贯穿始终的比例最高的议题,《纽约时报》的“军队救援掩埋居民”占到了32%,“军队抢险”占了28%。随着救灾进程的阶段性推进,“军队处理遇难者”、“军队处理废墟”、“军队与当地群众的关系”逐渐成为了主要议题。《华盛顿邮报》的议题分布则比较平均,9篇报道几乎涉及到了基本的议题,“军队派遣调度”、“军队救援掩埋灾民”、“军队设法进入灾区”、“军队抢险”、“军队处理废墟”、“军队与当地群众的关系”等,以及三个其他议题。
  
  
  
  B.所用词汇。词汇是表达意义的最基本单位,其词性以及在语境中的具体应用能体现出作者的意图。所有词性中,动词在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具分析价值。在涉及以上这些议题内容时,透过分析报道所使用的动词以及所在语境能看出这两家报纸体现出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为避免过多不相关动词的错误统计,笔者采用的筛选方法是:凡是“military”(武装力量)、“army”(军队)、“troop”(军队)、“soldier”(士兵)、“helicopter”(直升机)这几个词中的任何一个做主语或者宾语时所出现的动词就是统计的对象。这样可以保证这些动词是与军队形象完全相关,便于其后的分析。详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struggle(斗争)、march(行军)、reach(到达)、help(帮助)等动词出现的频率最高。沃尔特•福克斯在其《新闻写作》中指出:“在任何句子中,动词都是让句子的其余部分流动起来的关键。通过挑选生动的、有表现力的动词,作者使句子获得最高限度的流动感,为所表达的主题造成最强劲的冲击力”[3]。《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非常擅长使用准确的动词来表现形象,通过对表格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其一,struggle(斗争)、rush(急速行动)、march(行军)、ferry(涉水)、clamber(攀爬)等纯动词的运用真实记录了中国救灾军队的救援过程。中性的动词体现出的是一个辛苦跋涉、努力救援的军队形象。其二,work day and night(夜以继日地工作)、spend several days blasting boulders(花了好几天时间爆破巨石)等动词词组的运用,比纯动词更具感情色彩,表现了战士们救援之辛苦、战线之长。其三,报道中多处提到了军队缺乏训练,装备不足,救援效率不高。从stand around with little to do(站在一边无所事事)、pick with hands(用双手捡)、unequipped with(没有装备)等词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媒体对于中国军队的不顾一切、众志成城的救灾精神是肯定的,但是救援技术、效率、能力等,则持怀疑态度。但报道所呈现出来的也仅是提出这一现象,没有明显批评或大加指责。其四,有几篇报道的记者捕捉到了非常细节的场景,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展现,使得人民军队的形象跃然纸上、生动立体,极富人情味。如stood taking a cigarette break(站着抽烟休息)、dreaming of a bowl of rice (做梦都想着能吃上一碗白米饭)等,这些细节虽然琐碎,却非常立体地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形象。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会累会饿,这才是真正的人,也更能打动读者。其五,前面几点都是正面描写或表现救灾军队形象,也有侧面展现战士形象的,同样具有感染力。如greet them(学生欢迎官兵们的到来)、victims expressed satisfaction at seeing rescue teams show up(当救灾军队出现时,灾民们十分欣慰)、look after(照顾)、carried sb on their back(背某人)等,从当地灾民的角度,体现出了人民子弟兵的良好形象,他们关心当地群众,十分受群众爱戴。
  C.负面议题。34篇报道中有5篇报道涉及到了负面议题,分别是军队的救援能力与效率(3篇)、救援不力(1篇)、调配不合理(1篇)。从报道的篇章数量上可以看出,《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对人民军队的负面因素报道主要集中在救援能力上,包括救援技术的落后、救援装备的不足、平时训练的缺乏。但正如前面所分析,这不影响这两家报纸对军队的整体形象是肯定的,技术与能力问题不能苛求,军队的精神与勇敢是这两家报纸一致赞扬的。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救援不力”这一负面议题。5月25日《纽约时报》的题为“When Nature Turns Savage, Like the Dogs of War”一文,讲到了军队经常面临tough choices(艰难抉择),救谁、不救谁?记录了一个真实的场景,救援人员明知还有一个人活着被压在废墟下,却没有去救。虽然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但记者是抱着理解的心情去记录的,展现了战士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心情。
  D.消息来源。西方新闻界认为客观性是新闻的基本品质之一,作者需要保持中立的姿态,不受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因此,英语新闻习惯上都标明消息来源。不但交代新闻事实的来源,而且对言论、意见也说明来历,以示报道的客观性、准确性。这34篇报道中,主要有三类消息来源,即中国国内信源、国外信源、模糊信源。中国国内信源主要有媒体(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政府部门(民政部、水利局、卫生局、气象局)、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当地群众(灾民、学生、幸存者等)、知名学者(清华教授、某知名学者)等。国外信源主要有国外专家(某新加坡专家)、国外游客、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模糊信源代表那些无名无姓的来源,如officials(官员)、authority(权威部门)、It is said that(据说)等。这里重点分析三个消息来源,以便更好地了解人民军队形象。其一,5月14日《纽约时报》题为“News Analysis :A Rescue in China, Uncensored”一文中,Another writer praised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aying: “Whenever there’s a life-or-death crisis, they’re the ones on the front line. We certainly can overcome this catastrophe because we have them.”(一个作者表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管什么时候有生死危机,前线总有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有了他们我们一定能战胜灾难)。通过直接引用一个作者的话语,展现了人民军队在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口碑和信誉。其二,5月15日《纽约时报》题为“Chinese Soldiers Rush to Bolster Weakened Dams”一文中,Li Zhengxin, 17… “They are like our bodhisattvas,” he said, using the word for an enlightened Buddhist who helps others attain nirvana. “Now that they are here, our hearts feel more at ease.”(李政新,一个17岁的小男孩,“他们就像我们的活菩萨”他用“活菩萨”这一助人解脱的形象来描述战士们。“他们在身边,我们的心感到放松多了”)通过直接引用一个当地17岁小朋友的话来表达当地群众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爱戴与尊重。其三,6月3日《华盛顿邮报》题为“After Quake, China's Elderly Long for Family”一文中,“The soldiers looked after me. They carried me on their backs, but the other villagers and even my own children didn't look after me like that,” Liu said.(刘说,战士们照顾我,他们背我,但是别的村民们和我自己的孩子甚至都没有这样照顾我)。非常感人的一段直接引语,直接表达了当地群众对军队的无比感恩之情,从而展现出人民军队关心照顾灾民的良好形象。
  从以上三个消息来源的分析可以看出,《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习惯于“借他人之口”来描述一个对象。透过当地群众的话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富有爱心、受群众爱戴、淳朴善良的人民子弟兵形象。比如“活菩萨”、“自己的孩子都比不上他们”都是相当高的评价。
  三、结 论
  综上所述,通过笔者对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一个月内两家报纸网站34个样本的统计分析后发现:
  (一)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于灾难的报道形成了三个原则:首先是对灾难中生命的无条件怜悯、其次是对挽救生命的无条件肯定,最后是对政府救灾措施不足的无条件批评。而在中国政府方面,本次地震救灾军队以惊人地动员速度出现,上自国家总理下至高级军官,一律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一线。消防、警务、医疗力量,自全国各地调谴。以任何标准衡量,这些管理措施都是第一流的,不能不让人折服。所有这一切,感动、征服了以显微镜、放大镜研究中国的西方媒体[4]。在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中,《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通过真实客观的报道方式,展现了一个不懈努力、众志成城的人民军队形象。
  这一点是与我国政府确立开放观念,以公开透明的心态和姿态面对社会公众和媒体,公开透明地展现我军形象的一系列努力和举措分不开的。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著名的危机沟通“三T”原则: 第一,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le);第二,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ll);第三,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其实质是危机信息的尽快透明化。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内媒体甚至是西方媒体几乎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到救援现场进行报道,为媒体近距离了解中国救灾军队提供了机会,“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救灾能力出色”等构成了国内外媒体塑造军队形象的关键词。包括央视在内的诸多中国国内媒体对救灾状况及时进行24 小时直播。国务院新闻办组织路透社、德新社等20多家中外媒体记者到灾区采访。我国军队首次举办新闻发布会、国防部向47个国家61名武官发放抗震救灾简报,更展示了我军公开、透明的良好形象。中国媒体在地震报道中所显示的空前的自由度,以及外国记者不受限制的现场采访报道,让世界刮目相看,为中国政府和媒体赢得了国际信誉,也让一些有偏见的国外组织、媒体和政要无隙可乘。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昆廷•萨默维尔形容说,这是他在中国所看到的媒体对灾难报道最公开透明的一次[5]。
  (二)军队的救援效率低下、救援装备不足、调配不合理、救援不力等也是中国救灾军队客观存在的问题。两家报纸都对此进行了客观报道,不苛责、不为难,只是如实记录这些负面因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缺点,任何军队都不可能完美无暇。以往国内一些媒体在报道我军的时候,塑造的大多是类似“高大全”式的完美无缺的形象,几乎没有任何瑕疵,难免让人心存怀疑,很难信服。
  两家美国报纸对中国救灾军队的报道告诉我们,及时、真实地报道我国军队在救灾中的一些不足,不仅无损于我国军队的“人民子弟兵”的光辉形象,反而让人觉得“血肉丰满”,真实可信,同时也可以反映我们正视不足,改正缺点的勇气和努力。
  李曼在《优化灾难报道中军队的媒介形象塑造》一文中谈到:灾难报道中塑造和优化中国军队形象,要树立平衡观念,即顺应现代媒体特点,适应受众心理需求和接受习惯的传播理念,做到正负报道的平衡。要求媒体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前提下,对部队在抢险救灾行动中出现的问题作适当的反映,做到理性的颂扬与冷静的提醒相统一。在灾难报道中真实客观报道部队救援行动,不回避负面新闻,既展示了中国军队的真实形象,维护了媒体的公信力,也向公众展示了中国军队正视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6]。
  (第三)在西方,富有人情味(Human Interest)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闻界甚至认为人情味是新闻的基石[7]。记者往往着力去挖掘富有人情味的细节,使文章形象生动。在这34篇报道中,这一点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富有人情味的细节展现了有血有肉、可爱淳朴、心系百姓的人民军队形象。既有军队这个群体的形象展现,也有单个战士的细节捕捉,有点有面,可读性极强。
  这一点也告诉我们,我国媒体在做灾难报道时,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要学会从第三方角度切入,借第三者之口描写和反映被报道对象的所作所为,塑造和树立被报道对象的形象。建构军队国际形象时,在话语体系上,应采取亲和式风格、软传播方式。坚持以受众为本,注意克服“八股调”、“宣传腔”,改变高高在上的宣传者、布道者姿态,做信息的提供者、平等的交流者,拉近与宣传对象的心理距离[8]。
  
  参考文献:
  [1] 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2] 吴满意.网络媒体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 王蕾.新闻英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 加华报:震灾救援彰显现代中国能负起相应的责任[OL].中新网,2008-05-20.
  [5] 石俊杰.从抗震救灾看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6] 李曼.优化灾难报道中军队的媒介形象塑造[J].青年记者,2010(6).
  [7] 蔡帼芬,刘笑盈.事实与建构——国际新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8] 祝邈.大众传播视野下我军国际形象的建构[J].青年记者,2010(5).
其他文献
袁家骅,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现为《走近中国》杂志编辑部主任,《时代动漫》杂志主编。央视二套《今日观察》栏目网络评论员,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特约评论员。曾在内地某政府机关担任领导职务。2005年,为寻求新闻理想孤身南下,从此与传媒结下不解之缘,先后供职于南方多家媒体机构,完成从政治秀场到传媒江湖的完美转身。    编者按:《走近中国》杂志是一本面向全球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
期刊
摘 要:历史赋予了新闻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把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新的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本文予以具体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中原经济区;宣传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
期刊
摘 要:近几年NGO在海南逐渐的成长起来,媒体在NGO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随着NGO在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果,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论文分析了当前媒体对NGO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媒体;NGO;公益意识;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0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
期刊
摘 要: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旨在帮助人们建立和加强社交关系网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的社交网站也逐渐兴起。由于社交网站的性质,导致了广告与一般传统媒体有所不同。可以说出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简单来说就是该类网站的广告成为了网站的一部分,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对广告的接触和应用来建立沟通、体验乐趣。通过分析人人网的各种应用与广告的结合,对社交网站广告的人文关怀进行浅显的阐述,并讨论其优势和不足,并给出适
期刊
摘 要:此文对武汉地区新闻专业联合办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高校在课程设置、教材、师资、课堂教学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办学效果,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为后续的联合办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新闻专业;联合办学;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131-02  武汉高校新闻专
期刊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2011年12月11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给中国入世打出了A+的成绩,知识产权已成为中国自身发展的必需。入世十年,中国积极履行承诺,通过多次过渡性审议,为适应自身发展,已完成或即将完成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的新一轮修改工作。2011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在北京举办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启动会议暨专家聘任仪式,宣布正式启动著作权法修订工作
期刊
摘 要: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诸多技术优势,网络专题更是对当下热点或者重要事件予以集中的报道,图文并茂、视听共赏,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为全面了解西安市民(有上网行为的)行为受网络专题的影响程度以及对世园会官方与非官方网络专题的可信度认知,笔者以世园会官方网站和腾讯大秦网世园专题为例,通过发放问卷对世园会专题影响力的接触、认知、说服环节进行分析并作出说明。  关键词:西安世园会;网络专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人民日报》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在20年以来体育报道的发展特点,通过对两次亚运会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方式、报道体裁的比较,从中探析20年以来我国体育报道在报道模式、传播理念等方面的变化及特点。  关键词:人民日报;亚运会;报道理念;人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6.1
期刊
摘 要:在新媒体环境中如何利用现代媒介为实践教学提供服务,强化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拟以CI设计课程改革为例,探讨广告实践教学中与之相配套的课程模式创新及新媒体作为教学互动工具如何应用的问题,以期为广告教学乃至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改进的路径与创新方向的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CI课程;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F713.8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维护新闻传播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新闻造假,2011年10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虚假失实报道的防范及处理规则以及相关责任追究,也暗含了新闻出版总署对虚假新闻的态度和追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