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自从2007年实施项目“以职业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岗位工序性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以来,初步探索出系企合作、双方共建、项目支撑、人员到位、教育培训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以及工学结合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系企合作;职业养成教育;模式探索;关键性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046-02
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我省高职教育以企业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寻求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和有益探索,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主动寻找与企业利益共同点,提高学校自身办学地位与作用。
以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和生产过程为教学载体,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我院办学背靠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通过实施该教学模式,一方面针对企业中真实存在的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和职业岗位试点建设了工序性课程,加强了“双师型”高素质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促进学生职业养成,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建立了更加适合企业实际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了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自从2007年实施项目“以职业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岗位工序性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以来,初步探索出系企合作、双方共建、项目支撑、人员到位、教育培训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并在此模式下开展实践探索。
1 系企合作办学的途径及模式探索
1.1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是高职高专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亦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外实践基地是学校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与校外有关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建立的专业试验或实习基地,它是在不影响企业单位正常生产经营与科技开发活动的前提下,利用其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充足的实践教学条件来完成学校教学计划的一种合作办学形式。几年来,我院电气工程系与韶钢第二轧钢厂就实践基地建设达成一致意见,将韶钢第二轧钢厂作为我系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本着相对稳定、产学结合、合作办学以及“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原则对实践基地进行共同建设。基地建立以来累计有学生 3000多人次在此进行了教学实习、实训和生产实习,有3名青年教师先后到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锻炼。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对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和电工岗位的工作环境获得明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职业养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 创建企业培训基地。系企合作经常性的意义在于资源共享、相互借脑,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培育现代学习型企业,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建设“双师”型队伍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探索系企合作的更紧密有效的机制,我 系在校内创建了《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课程及其实训平台建设和MPS实训基地、自动控制实训基地等,我系向在厂新老职工培训业务已经逐渐成熟,培訓项目包括一般的初、中、高3级职业技术资格认证培训或特殊技术培训(如PLC培训等),以及整个生产线的系统技术培训等,已先后对在厂员工进行了20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厂方也派出专家对在校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受益学生达2000人次。在为企业培训员工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在厂新老员工的职业技能, 充分锻炼并提高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了我系师资队伍建设。
1.3 站在专业前沿,建设教材。重点编写了关键性教材——《热轧板材生产线电气控制技术岗位实务》。
在课程开发中,要根据社会对教育活动的需求和学习者的基本条件,对课程体系的不同学科、科目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配合,及学生、教师和各种学习资源之间关系的组织与配合,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它本身是无止境的工作过程,又是周期性较长的工作。如果课程体系变化过快,会给教育过程带来不稳定因素;若是课程体系较长时期不变,会产生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解决“稳定”与“发展”这对矛盾关系是课程开发工作中的关键。若是超前进行课程开发,用不上自然是浪费;若是滞后进行课程开发,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影响教育发展,也是浪费。好的办法是两者结合起来,找到有效培养人才的方式或称课程开发的结合点。具体地说就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为核心,以教育的社会需求为课程的价值导向,以适应社会及发展为目标来构建课程的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环境,规定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以求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
该教材主要内容为主轧机FCS和加热炉部分DCS,定尺剪(包括前后辊道、倾动装置),双边剪(包括前后辊道等),中厚材热轧全线加工工艺流程,主轧机高压水除鳞装置,主轧机液压AGC,水处理系统,冷床部分(包括前后辊道),矫直机倾动装置和前后辊道,定尺剪(包括前后辊道),桥式起重机电气设备和控制电路,桥式起重机PLC等。
教材的特色为:涵盖完整工艺过程+关键工序节点上的关键岗位+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和岗位操作指导书,是突出“ 工学结合”特点的教材建设,促进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2 工学结合实现“三赢”
2.1 工学结合使学生提前完成角色转化由于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的管理与对企业员工进行的管理相同,所以学生可以提前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通过工学结合,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得到了锻炼,学到了丰富的操作技能,使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验证。在实习期间,学生不仅学到了技能,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学生在自身劳动力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另外,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了企业文化、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体制,这为学生毕业后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工学结合使企业完成了对人才的选择。通过对在企业参加实习学生的观察、了解、考核 优秀的,人才进入了企业人事部门的视野,这些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同时也缩短了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时间,甚至在工学结合的教学环节中就完成了对
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保证了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独立工作。另外,学生在实习期间也为企业创造了不菲的价值。所以近年来企业非常愿意与我校合作,使得工学结合得以顺利进行。
2.3 工学结合也给学校带来益处。首先,深化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我校教师通过不断下厂学习,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教师利用自己的理论优势和企业联合开发科研项目,使校企双方获利。其次,在工学结合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近年来我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工学结合也使得我校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得到缓解,例如,学校每年总有一个年级的学生在企业实习长达一年,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寝室、食堂等)、人力资源的紧张状况也得到缓解。
我们广东省职业教育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大好环境下,在我系实施项目“以职业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岗位工序性课程校企合作开发”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系企合作办学的新途径及新模式。
【关键词】系企合作;职业养成教育;模式探索;关键性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046-02
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我省高职教育以企业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寻求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和有益探索,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主动寻找与企业利益共同点,提高学校自身办学地位与作用。
以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和生产过程为教学载体,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我院办学背靠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通过实施该教学模式,一方面针对企业中真实存在的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和职业岗位试点建设了工序性课程,加强了“双师型”高素质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促进学生职业养成,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建立了更加适合企业实际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了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自从2007年实施项目“以职业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岗位工序性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以来,初步探索出系企合作、双方共建、项目支撑、人员到位、教育培训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并在此模式下开展实践探索。
1 系企合作办学的途径及模式探索
1.1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是高职高专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亦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外实践基地是学校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与校外有关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建立的专业试验或实习基地,它是在不影响企业单位正常生产经营与科技开发活动的前提下,利用其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充足的实践教学条件来完成学校教学计划的一种合作办学形式。几年来,我院电气工程系与韶钢第二轧钢厂就实践基地建设达成一致意见,将韶钢第二轧钢厂作为我系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本着相对稳定、产学结合、合作办学以及“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原则对实践基地进行共同建设。基地建立以来累计有学生 3000多人次在此进行了教学实习、实训和生产实习,有3名青年教师先后到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锻炼。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对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和电工岗位的工作环境获得明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职业养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 创建企业培训基地。系企合作经常性的意义在于资源共享、相互借脑,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培育现代学习型企业,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建设“双师”型队伍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探索系企合作的更紧密有效的机制,我 系在校内创建了《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课程及其实训平台建设和MPS实训基地、自动控制实训基地等,我系向在厂新老职工培训业务已经逐渐成熟,培訓项目包括一般的初、中、高3级职业技术资格认证培训或特殊技术培训(如PLC培训等),以及整个生产线的系统技术培训等,已先后对在厂员工进行了20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厂方也派出专家对在校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受益学生达2000人次。在为企业培训员工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在厂新老员工的职业技能, 充分锻炼并提高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了我系师资队伍建设。
1.3 站在专业前沿,建设教材。重点编写了关键性教材——《热轧板材生产线电气控制技术岗位实务》。
在课程开发中,要根据社会对教育活动的需求和学习者的基本条件,对课程体系的不同学科、科目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配合,及学生、教师和各种学习资源之间关系的组织与配合,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它本身是无止境的工作过程,又是周期性较长的工作。如果课程体系变化过快,会给教育过程带来不稳定因素;若是课程体系较长时期不变,会产生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解决“稳定”与“发展”这对矛盾关系是课程开发工作中的关键。若是超前进行课程开发,用不上自然是浪费;若是滞后进行课程开发,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影响教育发展,也是浪费。好的办法是两者结合起来,找到有效培养人才的方式或称课程开发的结合点。具体地说就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为核心,以教育的社会需求为课程的价值导向,以适应社会及发展为目标来构建课程的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环境,规定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以求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
该教材主要内容为主轧机FCS和加热炉部分DCS,定尺剪(包括前后辊道、倾动装置),双边剪(包括前后辊道等),中厚材热轧全线加工工艺流程,主轧机高压水除鳞装置,主轧机液压AGC,水处理系统,冷床部分(包括前后辊道),矫直机倾动装置和前后辊道,定尺剪(包括前后辊道),桥式起重机电气设备和控制电路,桥式起重机PLC等。
教材的特色为:涵盖完整工艺过程+关键工序节点上的关键岗位+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和岗位操作指导书,是突出“ 工学结合”特点的教材建设,促进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2 工学结合实现“三赢”
2.1 工学结合使学生提前完成角色转化由于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的管理与对企业员工进行的管理相同,所以学生可以提前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通过工学结合,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得到了锻炼,学到了丰富的操作技能,使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验证。在实习期间,学生不仅学到了技能,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学生在自身劳动力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另外,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了企业文化、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体制,这为学生毕业后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工学结合使企业完成了对人才的选择。通过对在企业参加实习学生的观察、了解、考核 优秀的,人才进入了企业人事部门的视野,这些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同时也缩短了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时间,甚至在工学结合的教学环节中就完成了对
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保证了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独立工作。另外,学生在实习期间也为企业创造了不菲的价值。所以近年来企业非常愿意与我校合作,使得工学结合得以顺利进行。
2.3 工学结合也给学校带来益处。首先,深化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我校教师通过不断下厂学习,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教师利用自己的理论优势和企业联合开发科研项目,使校企双方获利。其次,在工学结合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近年来我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工学结合也使得我校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得到缓解,例如,学校每年总有一个年级的学生在企业实习长达一年,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寝室、食堂等)、人力资源的紧张状况也得到缓解。
我们广东省职业教育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大好环境下,在我系实施项目“以职业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岗位工序性课程校企合作开发”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系企合作办学的新途径及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