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先是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内在关联的理论,接着以嘉兴为例,分析了嘉兴企业自主创新不足的现状和原因,进而对嘉兴经济增长方式仍以投资驱动型为主的现实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以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要素为由,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提出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嘉兴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措施。
关键词:自主创新 经济增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在自主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能否很好的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必须要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
“十五”时期,嘉兴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从总体上讲,仍然属于生产要素资源消耗型增长,即为投资驱动型增长,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特征还比较明显。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不足和资源消耗超量的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嘉兴市科教资源的比较优势,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能源、资源等瓶颈制约,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方式内在关联的理论分析
(一)大规模的企业自主创新通过改变增长的驱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不管是源于新发明和技术进步,还是结构调整、规模经济、组织变革、管理方式改变、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因素的作用,创新的本质涵义都是指通过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变化,改变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和资本的相对边际生产率,从而改变其收益率之间的平衡。由于创新改变了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相对降低了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在产出中的权重,因此在既定产出水平下会大大减少这些要素的相对投入量,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专利经过一段时间转化为创新后,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当这种创新不断增多,并达到相当的规模,便会替代传统的投资驱动力而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将有助于突破经济资源的瓶颈约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大规模的自主创新通过改变生产的可能性空间,改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社会潜在产出能力,决定了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在既定的总供给水平下,总需求的过度与不足分别导致通货膨胀与失业,且往往形成两者的相互替代。根据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提高社会潜在产出能力。因此,大规模的创新所带来的生产可能性空间的扩展,将会通过经济增长产出水平的提高,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减少周期性失业,并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同时,大规模的创新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抑制物价上涨,降低通货膨胀率。因此,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在改变生产可能性空间的过程中,有助于改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形成低通胀与低失业并存的良好局面。
(三)大规模自主创新通过弱化经济周期,增强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涉及到“人与人关系”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改变了生产的“交易成本”,而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改变了生产的“技术性成本”。此外,大规模的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其增长率较不稳定;第二产业具有很强的突然跳跃式的扩张力和收缩力,其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本身波动较小,从而使其增长率的波动较平稳。因此,促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也就增强了经济结构自身的稳定性。
二、嘉兴企业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分析
通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由于当前嘉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嘉兴市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靠不断增加的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的投入来实现,即靠投资需求的扩张来驱动的。
(一)嘉兴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从嘉兴情况看,企业的主体作用还远未发挥。
1. 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科技投入能力不足。从总体上看,嘉兴市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仍比较薄弱。据第一次经普资料,嘉兴市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只有1.2%,80%以上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嘉兴企业引起技术与消化吸收的投入之比仅为1比0.07,不仅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比0.2),而且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比0.15)。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5%,高技术产品出口占GDP的比重为4.8%。二是创新人才不足。虽然人才资源总量上升很快,但实际从事创新工作的人员不多。据统计,嘉兴市研究开发人员占全部科技人员的比重为3.6%,不如苏州(3.8%)、无锡(4.9%)、常州(6.3%)。从人力资源的总体情况看,普通工人多、中低层次人员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端研发人才紧缺,制约了嘉兴市创新能力的提高。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创新的基础较为薄弱。受自然禀赋的影响,嘉兴向来是蚕桑等经济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在实施工业化的过程中,能得先天之优迅速发展的是丝绸、纺织等轻纺工业,缺乏承载和吸引科研院所的产业基础,目前全市只有5家市级科研院所,除农科院外,其余的作用发挥并不理想,甚至有的改制后几乎未从事技术研究开发,科研院所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嘉兴产业的“小、低、散”特点明显,大企业不多,科技创新缺乏大企业的带动支撑,能力相对不足。2005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8件,仅占全市专利授权总量的6.4%;二是技术开发成本高、新技术的转化成果不理想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企业自主创新是以现有的资本投入来换取未来可能的收益,因此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企业自主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变动趋势,开发出来的新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就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在进行创新决策时,一般都非常谨慎;三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企业普遍缺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着重技术改造轻研究开发的现象,极少参与项目研发前期工作,主导产品技术基本上以引进和模仿为主。创新意识表现在企业文化上,就是追求企业的平稳发展,对高风险、大投入、高回报的高科技项目“既爱又怕”,缺乏孤注一掷的勇气;四是技术开发人员,尤其是中高级技术开发人员的缺乏直接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的进程。目前高级人才的流向仍有偏重于沪深等实力雄厚的城市和名牌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倾向。嘉兴作为正在崛起的中等城市,由于经济总量较小,企业投资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等局限,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尚有一定的差距。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较难留住中高级人才;同时,熟悉工艺技术的高级技工短缺更是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目前嘉兴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投资需求的扩张
对嘉兴当前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正在形成,推动这一轮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动力还是来自近年投资需求扩张为主的内需的驱动。换句话说,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资源投入的增加,而非技术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具体为:
1.新一轮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居民耐用消费品住房和汽车热点的形成。在对住房和汽车强劲需求的推动下,除了直接刺激了这两大产业的扩张外,还导致对钢材和水泥等中间投入品的大量需求,拉动了钢铁和水泥等原材料产业的快速增长。
2.新一轮经济增长也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及新的市场竞争主体的形成。经过多年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上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广大中小企业基本退出公有制序列,县域经济民营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同时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投资环境的改善,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投资发展。市场微观主体的根本变化,增强了嘉兴市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也使得投资决策日益符合市场理性,增加了市场的有效供给,成为嘉兴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政府推动为主的国有及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一直下降,而靠市场推动的民间投资的比重则在逐步上升。
3.新一轮经济增长还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几年,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两大力量,是城市居民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住房建设、土地拍卖、城市交通和环境的改善在市场机制下互动,结果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住房和环境的更多更高的需求,又通过土地拍卖筹集到城市建设的资金,由此构成住房建设、城市交通环境建设的投资高潮。对嘉兴市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明显。
靠上述几方面的投资驱动,显然长远来看,难以为继。按照嘉兴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万元,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这就意味着嘉兴市“十一五”期间,年均GDP增量达180多亿元,如果我们沿袭“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但资源无法满足,环境也难以承受。在土地方面,目前全市的可用土地仅为65万亩左右,如果按照最近四年年均6万亩的用地量计算,最多够用10年,况且国家严格土地管理的政策近来不会有明显松动。在投入方面,投资率的上升也已接近“极限”,2005年嘉兴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占GDP的63%。在自然条件方面,嘉兴市属平原水网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目前大部分水体为五类、劣五类。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消耗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推动型转变,使社会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嘉兴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研究表明,某一地区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对技术的需求方式一般为引进、仿制为主;在1000美元至5000美元之间时,一般以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改进为主,超过5000美元时,则以自主创新为主。2005年嘉兴市人均GDP为4222美元,根据发展阶段转变的要求,嘉兴经济增长方式应该从目前的以高投入支撑的投资驱动型向以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为主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型迈进。
实践证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尤其要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产业。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嘉兴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但通过以上分析表明目前嘉兴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较弱,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因此,未来几年,为加快嘉兴市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瞄准制约经济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相结合,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如上分析,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要素,本文就通过加快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方面,特提出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提升嘉兴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嘉兴的产业集群大都属于低成本型集群,产品档次较低,难以进入高价值市场。为此,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生产,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衡量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通常可以从产业集群的广度、强度与外向度三个方面努力。在广度上,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轻纺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比较短,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弱,一些龙头企业也容易外迁。因此,进一步拓宽产业集群的广度,不断拓展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强度上来看,许多企业尽管建立了联系,但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互动学习的平台也比较缺乏,特别是一些产业集群缺乏相应的创新平台、研发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外向度主要反映本地集群与跨国公司或国际生产网络或“全球商品链”的联系,一旦融入全球商品链,本土集群就能通过学习沿着链条移动。在全球商品链中,对企业存在着两种不同形式的导向,一是生产者驱动,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大制造商在生产网络协调中扮演主要角色,这主要集中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另一种是买方驱动的商品链,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大零售商、品牌市场占有者、品牌制造商扮演协调角色。在链条顶端,门槛最高,利润也高。从表面上看,嘉兴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很高,这可以从嘉兴的外贸依存度得到证实,但从本质上看,目前嘉兴企业在全球商品链中还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起主导地位,事实上是一种“被全球化”的过程,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获取利润的途径。在全球生产体系中,我们的企业没有主动权,不能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嘉兴制造业从OEM(没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开发和制造)向OBM(自主产品设计和营销)转变,这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嘉兴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既有皮革、服装、化纤等特色产业,又有电子信息、光机电、汽车零配件、复合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并具有外资聚集优势,外向型经济基础优势。然而嘉兴最大的挑战是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不够,产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撑,缺乏人力资源,尚未形成配套产业链,技术扩散功能和孵化器功能还不强。所以今后的嘉兴除了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持外资、国资、民资三资并举,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对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造纸、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行业的改造力度,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除了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还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建设,依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是继农业、工业之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许多国家或地区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前后,社会经济逐步进入更多依靠服务业的新增长阶段。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或收入水平同步增长的,在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两个不同阶段中,服务业的比重增长速度是相近的。换言之,服务业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能保持与制造业相适应的增长速度,这样才能在制造业进入向下的拐点之后,服务业能够有足够的发展动力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嘉兴现有的制造业传统生产模式,使很多早已从工业中分离出来的服务职能,也因劳动力的便宜而被企业内部化,影响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阻碍了工业增长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现代服务业支撑。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连接所有产业的中间行业,比制造业和传统服务显现出更大的系统作用,特别是随着制造业对产业需求拉动效应的减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无论在需求拉动还是对供给牵引方面,都呈现较重要的作用,这种前向关联效应在提高附加值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要特别重视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生产性服务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包括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进一步完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梅永红“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中国软科学2006-2
2.杨万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5
3.徐冠华“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国软科学,2006-4
4.胡长生“论自主创新战略”求实 2006-6
5.“努力培育浙江经济增长的新支撑”新华网浙江频道 2005-01-06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
关键词:自主创新 经济增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在自主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能否很好的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必须要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
“十五”时期,嘉兴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从总体上讲,仍然属于生产要素资源消耗型增长,即为投资驱动型增长,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特征还比较明显。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不足和资源消耗超量的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嘉兴市科教资源的比较优势,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能源、资源等瓶颈制约,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方式内在关联的理论分析
(一)大规模的企业自主创新通过改变增长的驱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不管是源于新发明和技术进步,还是结构调整、规模经济、组织变革、管理方式改变、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因素的作用,创新的本质涵义都是指通过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变化,改变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和资本的相对边际生产率,从而改变其收益率之间的平衡。由于创新改变了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相对降低了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在产出中的权重,因此在既定产出水平下会大大减少这些要素的相对投入量,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专利经过一段时间转化为创新后,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当这种创新不断增多,并达到相当的规模,便会替代传统的投资驱动力而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将有助于突破经济资源的瓶颈约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大规模的自主创新通过改变生产的可能性空间,改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社会潜在产出能力,决定了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在既定的总供给水平下,总需求的过度与不足分别导致通货膨胀与失业,且往往形成两者的相互替代。根据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提高社会潜在产出能力。因此,大规模的创新所带来的生产可能性空间的扩展,将会通过经济增长产出水平的提高,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减少周期性失业,并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同时,大规模的创新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抑制物价上涨,降低通货膨胀率。因此,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在改变生产可能性空间的过程中,有助于改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形成低通胀与低失业并存的良好局面。
(三)大规模自主创新通过弱化经济周期,增强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涉及到“人与人关系”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改变了生产的“交易成本”,而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改变了生产的“技术性成本”。此外,大规模的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其增长率较不稳定;第二产业具有很强的突然跳跃式的扩张力和收缩力,其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本身波动较小,从而使其增长率的波动较平稳。因此,促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也就增强了经济结构自身的稳定性。
二、嘉兴企业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分析
通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由于当前嘉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嘉兴市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靠不断增加的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的投入来实现,即靠投资需求的扩张来驱动的。
(一)嘉兴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从嘉兴情况看,企业的主体作用还远未发挥。
1. 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科技投入能力不足。从总体上看,嘉兴市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仍比较薄弱。据第一次经普资料,嘉兴市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只有1.2%,80%以上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嘉兴企业引起技术与消化吸收的投入之比仅为1比0.07,不仅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比0.2),而且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比0.15)。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5%,高技术产品出口占GDP的比重为4.8%。二是创新人才不足。虽然人才资源总量上升很快,但实际从事创新工作的人员不多。据统计,嘉兴市研究开发人员占全部科技人员的比重为3.6%,不如苏州(3.8%)、无锡(4.9%)、常州(6.3%)。从人力资源的总体情况看,普通工人多、中低层次人员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端研发人才紧缺,制约了嘉兴市创新能力的提高。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创新的基础较为薄弱。受自然禀赋的影响,嘉兴向来是蚕桑等经济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在实施工业化的过程中,能得先天之优迅速发展的是丝绸、纺织等轻纺工业,缺乏承载和吸引科研院所的产业基础,目前全市只有5家市级科研院所,除农科院外,其余的作用发挥并不理想,甚至有的改制后几乎未从事技术研究开发,科研院所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嘉兴产业的“小、低、散”特点明显,大企业不多,科技创新缺乏大企业的带动支撑,能力相对不足。2005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8件,仅占全市专利授权总量的6.4%;二是技术开发成本高、新技术的转化成果不理想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企业自主创新是以现有的资本投入来换取未来可能的收益,因此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企业自主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变动趋势,开发出来的新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就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在进行创新决策时,一般都非常谨慎;三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企业普遍缺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着重技术改造轻研究开发的现象,极少参与项目研发前期工作,主导产品技术基本上以引进和模仿为主。创新意识表现在企业文化上,就是追求企业的平稳发展,对高风险、大投入、高回报的高科技项目“既爱又怕”,缺乏孤注一掷的勇气;四是技术开发人员,尤其是中高级技术开发人员的缺乏直接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的进程。目前高级人才的流向仍有偏重于沪深等实力雄厚的城市和名牌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倾向。嘉兴作为正在崛起的中等城市,由于经济总量较小,企业投资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等局限,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尚有一定的差距。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较难留住中高级人才;同时,熟悉工艺技术的高级技工短缺更是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目前嘉兴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投资需求的扩张
对嘉兴当前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正在形成,推动这一轮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动力还是来自近年投资需求扩张为主的内需的驱动。换句话说,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资源投入的增加,而非技术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具体为:
1.新一轮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居民耐用消费品住房和汽车热点的形成。在对住房和汽车强劲需求的推动下,除了直接刺激了这两大产业的扩张外,还导致对钢材和水泥等中间投入品的大量需求,拉动了钢铁和水泥等原材料产业的快速增长。
2.新一轮经济增长也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及新的市场竞争主体的形成。经过多年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上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广大中小企业基本退出公有制序列,县域经济民营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同时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投资环境的改善,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投资发展。市场微观主体的根本变化,增强了嘉兴市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也使得投资决策日益符合市场理性,增加了市场的有效供给,成为嘉兴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政府推动为主的国有及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一直下降,而靠市场推动的民间投资的比重则在逐步上升。
3.新一轮经济增长还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几年,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两大力量,是城市居民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住房建设、土地拍卖、城市交通和环境的改善在市场机制下互动,结果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住房和环境的更多更高的需求,又通过土地拍卖筹集到城市建设的资金,由此构成住房建设、城市交通环境建设的投资高潮。对嘉兴市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明显。
靠上述几方面的投资驱动,显然长远来看,难以为继。按照嘉兴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万元,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这就意味着嘉兴市“十一五”期间,年均GDP增量达180多亿元,如果我们沿袭“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但资源无法满足,环境也难以承受。在土地方面,目前全市的可用土地仅为65万亩左右,如果按照最近四年年均6万亩的用地量计算,最多够用10年,况且国家严格土地管理的政策近来不会有明显松动。在投入方面,投资率的上升也已接近“极限”,2005年嘉兴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占GDP的63%。在自然条件方面,嘉兴市属平原水网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目前大部分水体为五类、劣五类。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消耗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推动型转变,使社会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嘉兴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研究表明,某一地区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对技术的需求方式一般为引进、仿制为主;在1000美元至5000美元之间时,一般以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改进为主,超过5000美元时,则以自主创新为主。2005年嘉兴市人均GDP为4222美元,根据发展阶段转变的要求,嘉兴经济增长方式应该从目前的以高投入支撑的投资驱动型向以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为主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型迈进。
实践证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尤其要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产业。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嘉兴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但通过以上分析表明目前嘉兴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较弱,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因此,未来几年,为加快嘉兴市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瞄准制约经济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相结合,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如上分析,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要素,本文就通过加快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方面,特提出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提升嘉兴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嘉兴的产业集群大都属于低成本型集群,产品档次较低,难以进入高价值市场。为此,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生产,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衡量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通常可以从产业集群的广度、强度与外向度三个方面努力。在广度上,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轻纺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比较短,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弱,一些龙头企业也容易外迁。因此,进一步拓宽产业集群的广度,不断拓展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强度上来看,许多企业尽管建立了联系,但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互动学习的平台也比较缺乏,特别是一些产业集群缺乏相应的创新平台、研发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外向度主要反映本地集群与跨国公司或国际生产网络或“全球商品链”的联系,一旦融入全球商品链,本土集群就能通过学习沿着链条移动。在全球商品链中,对企业存在着两种不同形式的导向,一是生产者驱动,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大制造商在生产网络协调中扮演主要角色,这主要集中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另一种是买方驱动的商品链,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大零售商、品牌市场占有者、品牌制造商扮演协调角色。在链条顶端,门槛最高,利润也高。从表面上看,嘉兴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很高,这可以从嘉兴的外贸依存度得到证实,但从本质上看,目前嘉兴企业在全球商品链中还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起主导地位,事实上是一种“被全球化”的过程,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获取利润的途径。在全球生产体系中,我们的企业没有主动权,不能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嘉兴制造业从OEM(没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开发和制造)向OBM(自主产品设计和营销)转变,这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嘉兴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既有皮革、服装、化纤等特色产业,又有电子信息、光机电、汽车零配件、复合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并具有外资聚集优势,外向型经济基础优势。然而嘉兴最大的挑战是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不够,产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撑,缺乏人力资源,尚未形成配套产业链,技术扩散功能和孵化器功能还不强。所以今后的嘉兴除了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持外资、国资、民资三资并举,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对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造纸、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行业的改造力度,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除了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还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建设,依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是继农业、工业之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许多国家或地区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前后,社会经济逐步进入更多依靠服务业的新增长阶段。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或收入水平同步增长的,在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两个不同阶段中,服务业的比重增长速度是相近的。换言之,服务业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能保持与制造业相适应的增长速度,这样才能在制造业进入向下的拐点之后,服务业能够有足够的发展动力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嘉兴现有的制造业传统生产模式,使很多早已从工业中分离出来的服务职能,也因劳动力的便宜而被企业内部化,影响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阻碍了工业增长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现代服务业支撑。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连接所有产业的中间行业,比制造业和传统服务显现出更大的系统作用,特别是随着制造业对产业需求拉动效应的减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无论在需求拉动还是对供给牵引方面,都呈现较重要的作用,这种前向关联效应在提高附加值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要特别重视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生产性服务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包括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进一步完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梅永红“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中国软科学2006-2
2.杨万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5
3.徐冠华“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国软科学,2006-4
4.胡长生“论自主创新战略”求实 2006-6
5.“努力培育浙江经济增长的新支撑”新华网浙江频道 2005-01-06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