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业、创新经济与经济增长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3333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后,亟待进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发展的转型。基于传统的人口红利等要素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之策是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型经济和创新驱动的加速转型。其中,科技创业活动成为科技创新经济成果有效产出的首要途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以大中型城市为主体建设的国家高新区具有集中大量科技资源和高技能人才的双重优势,并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其成为科技创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发现:第一,科技创业可以显著地通过带动区域就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带动经济增长。第二,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在中国东部地区较为明显,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第三,科技创业对区域创新能力均有較显著的提高,其中对东部创新能力的提高要大于中西部。第四,科技创业在中国东部地区更具有产业结构优化的效应,在中西部地区的结构优化效应较小且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为如何加强科技创业的经济增长效应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高新区:科技创业:经济增长:科技创业经济发展理论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20.06.009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经济的短期稳定造成深刻冲击,如何深化供给侧改革,实现结构的转型及知识密集型增长,成为未来我国进行经济转型需面对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倡导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需继续保持提质增效的态势,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之策是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型经济和创新驱动的加速转型。其中,科技创业活动成为科技创新经济成果有效产出的首要途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以大中型城市为主体建设的国家高新区具有集中了大量科技资源和高技能人才的双重优势,并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成为科技创业集聚发展的代表性区域。
  一、文献综述
  (一)创业与科技创业
  创业现象最早出现于18世纪,学者们对创业的关注与研究则被认为是从熊彼特发表的创新理论为开端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实践集群,是美国128公路企业集群的科技创业现象。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建立新的资源组合方式,打破旧有市场均衡的重要途径。
  随着学者们对创业研究的不断深入,创业理论的研究范围也日益扩大。有学者发现连续创业者更倾向于保留之前创业失败时的人脉,继续进入相近的行业,社会资本能受到创业的正向反馈时,就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创业效果,也更愿意为初创的创业企业提供资金。
  科技创业作为创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创业的一般特点的同时也具有其独特性,其最大特点是新企业的科技性,即通过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经过企业家对市场机会的把握等形成科技型创业企业。其与熊彼特所倡导的创新形式有本质的不同,虽然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在科技创业和熊彼特创新中都占有核心地位,但熊彼特所提出的创新概念是从创新的过程出发,主要涵盖旧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的创新,而科技创业则重点关注通过将具有科技属性的创新成果成功转化成企业,“形成企业”则成为科技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虽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科技创业,但对科技创业的内涵一直都没有达成一致。国外学者对科技创业含义主要是从创新技术方面考虑的,而国内学者主要侧重于科技人员创建科技型企业的创业过程。以科技创业的发展过程为出发点来看,科技创业是以高科技为支点,雇用具有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对现有技术升级改造和进一步研发,生产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发展较好的科技产品。同时,科技创业是一种特殊的建立新企业的行为,是创业者在发展过程中从已经存在的企业和行业中发现新技术和新机会,并对新技术引进与更新的行为。科技创业的创业者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应用高新技术,创办新的企业的过程,另外在科技创业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具有冒险的企业家精神。
  我国科技创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状况与国外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国学者对科技创业的理解与国外的学者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国内学者研究科技创业的角度主要侧重于科技企业的创建过程,认为科技创业者能将科学技术的创新成果进行商业转化,科技创业企业能够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潜在价值,同时,科技创业是科技人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将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的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相结合,制造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社会的整体生产力。
  (二)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
  关于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者研究得非常少,文献也相对匮乏。由于科技创业是创业的一种,故不失一般性,本文通过梳理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科技创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创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被很多学者证实,但是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却得出了创业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人们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都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创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更大,并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生产性公共支出能够加强创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有些学者得出创业对经济增长之间有非正向影响。创业活动对全国的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创业比较活跃的地区对当地的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整体上中部地区的创业活动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是中部不同省份的创业活动对本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却存在着差别,其中湖北、河南、安徽和江西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山西和湖南则没有什么影响。创业对就业率、GDP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等经济绩效的影响存在着时滞。创业活动对大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U型”特征,而对小城市的影响则不存在“U型”特点。
  进一步讲,国内外学者也对科技创业对社会经济生产的各种机理进行了分析。科技创业是由拥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企业家推动,能够带动社会就业,降低失业率的重要途径。政府对创业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会刺激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学习多种技能,以达到应对初创企业的各种困难,获得创业红利的目标。   同时,无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等角度去解释经济增长,或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用外生技术进步刻画经济增长,还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到后来以内生增长理论为起源点发展起来的增长经济学@,均未将“科技创业”这项重要的知识外部性载体的经济增长驱动力涵盖其中。本文尝试沟通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理清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机理,进而提出科技创业经济发展理论,并予以现实经验上的证明,提供创新经济理论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二、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党中央、国务院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将创新经济发展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其中,科技创业作为发展创新经济的关键途径,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科技创业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主要影响来源于不断涌现的个体、私营等中小型科技创业企业通过不断吸纳社会就业,推进社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创业的活动逐渐增多并体现为一个经济体在后工业化阶段发展最为明显的特性之一,同时创业对于全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有相应的促进作用。
  (一)科技创业通过创造就业来推动经济增长
  基于创业的一般特性,其可以显著提高社会就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拉动就业的重要举措。创业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一人创业可以带动多人就业,全社会廣泛的创业活动,有利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科技创业型企业的主体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创业型就业是成功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初创的中小企业更是增加社会就业的引擎。研究表明,1—19人的中小企业对提升就业水平的贡献最大,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人数在5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对新就业的贡献能力极弱。著名管理学家Peter F.Drucker提出了创业型经济(entrepreneurial economy)的概念,并分析了1965年到1984年间美国的就业结构。发现在这期间,美国劳动力人口(16—65岁的人口)从1.29亿上升到1.78亿,增加了38%;而这一时期就业人数从7100万增加到1.03亿,增加了45%,数据同时表明美国95%的根本性创业项目是由中小型的创业公司完成的,几乎所有的就业机会都是由创业型和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带来的。在我国,目前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进一步的,科技创业对吸引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技术水平技能的大专和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以极大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使科技创业成为每年吸收全国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基于以上分析可得出,科技创业可以扩大就业规模,吸纳高质量就业,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故基于以上讨论,提出假说1。
  假说1:科技创业通过创造就业来推动经济增长。
  (二)科技创业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及技术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
  科技创业将科技研发和产业开发与商业化有机结合,体现了科技双创领域多要素互动、多领域融合的客观要求。目前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65%的发明专利和75%以上的技术创新,这其中科技创业型企业的创新作用尤其突出和显著。
  科技创业是技术创新的系统化与深度化。熊彼特认为,发明是新工具和新方法的发现,创新则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而科技创业将形成新的完整生产单元的创业企业。因此,从组合构成要素的角度看,科技创业被认为是具有整体性的技术创新单元,成为能够独立提供产品的生产单位。进而科技创业活动成为技术创新的整体体现,也深化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内涵。
  知识溢出是企业之间空间距离的函数,企业之间的距离越短,越有利于知识的溢出和扩散。由于大多数科技创业型企业聚集在高新区内,类似企业的集聚客观有利于用于创新元素所需知识的外溢,也有利于每个企业获得这种知识外溢的效益,这也是科技创业企业的分布呈现集聚态势的原因所在,也是它们集聚高新区的原因之一。
  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增长是科技创业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可以实现由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向技术知识等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跃升,这优化了生产过程,创造了绿色就业,推动了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的实现,可深入帮助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调整生产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方面。
  鉴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假说2。
  假说2:科技创业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及技术水平拉动经济增长。
  (三)科技创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
  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会带来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知识外溢效应的扩散,而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在高新区的集中发展恰恰成为这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科技创业企业的创业成功将会影响行业现有的经营格局,加剧行业内的竞争,造成优胜劣汰的局面,形成更有效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分工,有利于资源向经营良好、效率更高的行业流动、转移,从而促进市场以及产业的发展,同时促使生产要素向高效率产业集中并从本质上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孕育出更高社会效益的新行业和新部门,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首先,科技创业引起了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导致新兴高技术部门的扩展和传统部门的收缩,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升级;其次,科技创业会带来新的且更高层次的市场需求,引领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改变产业结构;然后,科技创业企业推动了传统产业相关技术的升级,同时采取产学研合作、专利购买、设备更新、人员引进等多种方式实现对自身的改造,而新产业也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使得科技创业成为转变经济增长结构的重要载体;最后,科技创业以其生产技术的提升,使得生产过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促进绿色产业不断发展,同时促使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继而形成新的产业格局,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提出假说3。
  假说3:科技创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文认为科技创业主要具有三大效应:科技创业的直接就业效应,科技创业的技术创新效应,科技创业的结构优化效应。科技创业主要通过这三大机理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具体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三、研究设计
  (一)科技创业的概念界定与样本的选择
  科技创业是指创办具有科技创新性质的创业企业,即个人或者群体创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科技部2015年发出的《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高〔2015〕3号,以下简称《科技部若干意见》),这份文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相对较权威的定义: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群体,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已有研究及文献梳理发现,相关研究在量化创业时的指标基本采用私营企业数或者采用私营企业数占比。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早在1995年就有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采用企业数来测量地区的创业活动水平,后来诸多国内学者对于创业的研究也均采用这一类指标。采用企业数衡量创业水平具有以下优势:首先,企业数量数据易于获得,创业数量和水平可通过经济活动中有产权的企业数直接表示;其次,不同创业的类型更容易划分,可直接根据不同注册企业的类型区分;最后,创业活动具有持续性,创业的活动数量、水平可进行长期的测量和研究。
  我国在各主要的大中型城市设立的国家高新区,一直是国家政策所倡导的创新及创业集聚地,也是科技创业最活跃的区域。这些城市的国家级高新区成立较早、规模较大,是其全力打造和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希望以此来发展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科技部若干意见》中也说明,要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产业化基地的集聚作用,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发展道路,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
  根据以上讨论,并鉴于所研究对象,本文选择高新区的企业数作为科技创业的衡量指标。同时,限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为了更好地识别科技创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选择我国的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的国家高新区中的企业数作为区域科技创业的度量指标。
  (二)其他变量的选取与计算
  1.经济增长
  追求经济增长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目标之一。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由于后面我们使用的科技创业的指标为标量,当然也是规模指标(总量指标),为了和科技创业的指标进行对应,参考已有研究,本文同样选择标量和总量指标,采用地区GDP总规模(rgdp)以衡量地区的经济增长。为了降低这一指标的量级,以及便于对结果进行解释,这里对其取了自然对数。同时本文以1994年为基期的CPI指数处理后的实际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2.就业规模
  科技创业者不仅可以通過创业者(大多是科技工作者、技术研发人员)自身创业实现就业,带动一定规模本企业的新增社会就业,还可以通过科技创业企业的产业关联和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联系,以及通过需求效应带动更大规模的社会就业。因此,为了综合反映科技创业的这种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这里选择每个城市全社会的总就业量(job)作为衡量指标,以便于和下文中科技创业的衡量指标进行更好的对应。
  3.技术创新
  本文参考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在选取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时使用技术创新的最终产出指标——专利授权数。相对来说,用专利授权度量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专利数据完全公开,专利的申请具有较高的标准和法律规范,相对更客观,因此被人为操纵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第二,专利信息更新比较及时,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技术最新变化的趋势。因此,这里我们主要使用专利授权数据(patent)。
  4.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这里用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来衡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是指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演进,各产业之间的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不断高级化的过程。文献中衡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有很多,较常使用和出现的如第二、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产业结构升级指数等。综合已有研究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指数能比较全面综合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各阶段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趋势,因此选择该指标作为估计模型的被解释变量。
  5.控制变量
  参考现有文献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的实证经验,本文选取固定资产投资(fixa)、通货膨胀(cpi)、对外开放(open)、金融发展规模(fin)、人力资本(human)、产业结构(sind)、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
  (三)模型设定
  首先,为了检验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创新效应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分别构建如下模型:
  再次,使用更换计量方法的方式验证以上实证研究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交互项回归的计量方法,进一步验证科技创业可以通过三大机理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健性。
  (四)内生性问题
  在计量模型估计中,OLS估计会因为内生性问题使得其结果产生有偏和不一致的情况。一方面,虽然本文已经控制了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但依然有可能存在遗漏变量产生的内生性问题。另一方面,科技创业同三大机理之间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关系,会使得估计结构有偏或者不一致。
  本文参考现有研究方法,寻找一个与科技创业相关但独立于三大机理的工具变量进行回归,即选取科技创业滞后1期的值作为当期科技创业情况的工具变量。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从与内生变量的相关性上来看,科技创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进行科技创业的最终目的也是本质目的,是使其核心的科技属性技术改变某些生产方式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科技创业具有一定的积累性,当期的科技创业情况与前一期科技创业情况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外生性上来看,前一期的科技创业作为历史数据难以直接影响当期的就业、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情况,因此采用当期科技创业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是合理的。   (五)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选择中国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具体包括中国主要的省会城市、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舍弃其余的几个省会城市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科技创业的数据无法获得,样本选择时期为1997—2015年。
  本文使用变量的原始数据大部分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与就业统计年鉴》、wind咨询、中经网统计数据库、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部分省市的统计年鉴、各地市的历年《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等公开数据。其中经济增长等数据为了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以便于各年度数据可纵向比较,采用通货膨胀指数(1994年为基期的CPI指数)处理作为实际使用的衡量指标。
  利用样本数据,我们进行了变量的描述l生统计分析。
  四、实证结果
  (一)基准模型
  1.基准模型的回归分析
  从模型(1)至(3)出发,基于我国31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检验结论表明拒绝原假设,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同时控制变量的个体效应以及时间效应。表1展示了普通OLS回归与固定效应估计结果的对比。
  从序列1—4可看出,在控制多个控制变量和时间效应、个体效应后,科技创业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科技创业的不断发展,会带动区域就业不断上升,科技创业不仅通过创业实现科技工作者自己的就业,而且科技创业还可以促使大量新的产业的诞生,促进其他与本公司来往的相关产业的就业增加,进而产生更大的就业效应,从而表现出科技创业在就业方面发挥的乘数效应。对假设1给出了经验证明。
  从序列5—8可以观察到,科技创业变量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为正且模型的F统计量和R平方项均以较好的效果通过了检验,证明了科技创业对区域创新具有正向的影响,同时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为优良。科技创业形成的科技型企业是地区创新的主体,国家和地区之所以给予大量的财政支出和政策优惠及制度支持去建设高新区,特别是国家级高新区,就是为了促进中国的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让它们去引领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国家设立高新区促进科技创业的目的所在。由此,证明了假设2。
  见序列9—12,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的拟合优度可以接受,均在0.5以上,模型联合显著性的F统计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这些结果都显示了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可以接受。科技创业通过在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商业化能够形成高质量的新兴产业,并改造传统的产业,形成信息产业、基因工程等,这些都提高了整体产业的知识技术含量,而科技创业企业本身大多是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因此科技创业也是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助推器。验证了假设3。
  2.关于内生性的考虑
  为了解决计量分析中普遍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强化计量模型的解释能力,本文使用科技创业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IV)进行了系统GMM估计,同时,结果通过萨甘检验显著不为0的要求,AR(1)和AR(2)的值也符合要求,并通过了识别不足检验、弱识别检验,说明采用科技创业滞后一期值作为当期科技创业水平的工具变量较为合理,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影响系数也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结果表明高新区科技创业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区域的就业水平、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二)对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进一步考虑
  为了使本文的研究从逻辑上形成研究的闭环,我们从模型(5)出发检验了科技创业三个主要机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即分别用就业、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发现仅使用单变量的估计结果拟合优度均较高,就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前的系数都在1%水平下显著大于0,且估计系数的t统计量都非常大,远远超过1%的显著性水平的t值,说明每一个变量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就业的增加、技术创新的增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都能显著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运用这三个变量进行的联合回归,并逐渐加入控制变量后显示:就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前的系数仍然显著为正,且t值有所变大,同时估计系数的变化不大,这说明这三者确实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对异质性的进一步考虑
  为了探究科技创业就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是否具有异质性,本文所参考的文献中常用分区域的研究方法,把样本分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进行分样本回归。沿用文献中常用的划分区域的方法,把全样本分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和欠发达的中西部城市,进行分区域研究,以讨论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效应。
  经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在东部的系数较大,相对比来讲在中西部,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系数较小,且不显著,说明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在我国东部发挥较好。同时,科技创业的创新效应在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均发挥作用,但其在东部的效应要明显优于中西部。科技创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发挥着较显著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相对而言,其在中西部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相对较小,且统计学上并不显著,说明科技创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我国东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四)对稳健性的进一步考虑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以往文献中常见的更换计量方法的稳健性检验模式,采用交互项的计量方法对上述结论的稳健性进行进一步验证。
  稳健性检测F值较大且R2均在90%以上,说明模型的估计结果较为优良。进一步分析,首先,我们发现东部的系数要明显大于中西部,且东部的就业效应在1%水平下显著,而中西部的就业交互项系数的显著水平相比东部较低,这与前文本文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其次,虽然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科技创业与创新交互项系数的显著性均在1%水平显著为正,但对比系数大小,我们发现东部地区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说明科技创业可以通过创新机制拉动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但这种效应在东部地区要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这与前文的研究结果也基本吻合。再次,对比两地区科技创业与结构优化的交互项,发现在东部地区科技创业通过结构优化机制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无论是系数显著性还是其大小,均优于中西部,说明科技创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样,这也与本文在前文所分析的结果相一致,从现实经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同时进一步证明了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科技创业的增长效应在区域异质性上的结果是稳健的。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亟待把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力转变。本文在理论上提出了科技创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机理,实证检验了科技创业增长效应的机理渠道,并进一步从经验层面分析了其在我国影响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以期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业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这种增长效应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在控制了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等一系列变量之后,科技创业可以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也能通过科技创新增加城市的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形成新的高端产业去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通过以上三种主要路径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分区域进行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科技创业通过三大机理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均在东部较大,在中西部较小。其中,中西部地区科技创业的就业机制與产业结构优化机制的系数显著性相比东部地区均较低,系数也较小,科技创业的创新机制系数在东部与中西部均较显著,但对比影响程度可发现东部要明显高于中西部。故越是在经济发展的后工业化阶段,科技创业越能对经济增长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提振科技创业这项活动,越能取得更大的经济增长效应。
  本文的政策建议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首先,通过鼓励科技创业并增加科技创业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能够使科技创业更好地发挥其就业效应。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在东部地区更显著,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一个很重要原因可能就是中西部地区缺乏科技创业型企业需要的人才,因为形成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核心是进行科技创新并使之商业化,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要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把我国的“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其次,由于科技创业的创新机理在东部与中西部均具有较好的经济增长效应,故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科技创业的创新效应对经济增长都是颇有益处的,必须进一步深化推进改革,让改革引领创新浪潮,发挥科技创业的创新效应。最后,由于在我国东部科技创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最为明显,中西部地区科技创业的结构优化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应着力在我国东部地区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类别的科技创业企业,发挥科技创业的结构优化效应,以求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化。
  [责任编辑 国胜铁]
其他文献
龙生九种,各各不同!我只有一儿一女,但还是各自不同。哥哥比妹妹大十四个月,对他俩,我无分彼此——同样的爱,同样的教导。然而,哥哥与妹妹的个性各走极端,没有相似之处。  哥哥兴趣广泛,妹妹对任何事都缺少兴趣;哥哥凡学习什么都全力以赴,妹妹不闻不问,“一于少理”——她求学也似乎只是为了“应酬”爸爸;哥哥好奇,有书必读,妹妹呢,不到考试临头,连书也懒得翻一下,课外读物更不用说了。  是的,我很少见到一个
摘 要 在新时代打造创新发展科普之翼的背景下,天津市率先提出了全域科普的理念。经过2年的组织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天津市开展全域科普的相关文件和实践进行分析,从总体要求和目标、工作任务系统、行动方案系统和实施保障系统四个层次对全域科普的模式和实施路径进行梳理,并对实施全域科普的成效和创新思维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全国逐步推广天津市全域科普的经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全域科普 创新发展
特约主持人:中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友权  主持人简介:欧阳友权,男,中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文艺理论、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化研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第八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
湄洲海边书  晚霞的波涛推着思想的秋天  我必须抓住这如白浪般盛开的花朵  以洪荒之力搏击这隐身的青春杀手  我身上的热血虎虎生猛  如今  一浪推着一浪簇拥的新枝  我必须握着初秋的铁锹和犁耙  重新翻耕被海浪淹没的海边之地  去除海浪生成的泡沬  有谁能告诉我波德莱尔  荒芜的原野  为何能盛开出鲜艳的花朵  时光在晚霞与波涛下吞食庸常的生命  往昔的日子  是海日给它涂上万道金光  那高大的
他  很难说我认识他,但我似乎  确实见过他的姿容  他的衣裳清洁,面目晦暗,神情瘦削  我在梦中摸过他冰凉的双手  我确信我的梦乡有他秘密的花园  很难说我真正了解他  我知道他怀才,不知道他潦倒  我熟悉他的脾气,不知道他的容颜  我理解他的情怀,不知道他的朝代  他曾说我熟读他的诗篇  那么他来自唐朝?  但他又曾说过,他早出生于这个时代一百年  他总在我神情恍惚时来  在我感到真正的痛楚和
储藏室  母亲每日的电话,已经越来越多地反复交杂着往日的内容。这是她第三次和我讲她上厕所的故事。我刚坐上坐盆,灯就灭了,等我站起来,灯又重新亮了。神叨叨的,像见了鬼一样,她说着说着就笑起来,流畅的线条会在方脸下巴的生硬棱角那里顿一顿。把我养大的这么些年,她一直大大咧咧,大声叫唤,用力吃饭。但这几年来,她常会出现一些突如其来的敏感,像卫生间里不稳定的电压。我主动提出,要不要请一个朋友过去帮忙看看。 
摘 要: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聘任、培训、作用发挥和激励构成了这一工程的大框架。  关键词:聘任 培训 激励 作用发挥 兼职教师    聘任兼职教师可减少固定编制,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可使专业拓展和课程调整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真正实施岗位教育;可为办学特色和办学活力找到较佳贡献人。可见,我国高职院校聘任兼职教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选择。遗憾的是,各高职院校对
黄铭 译    摘要:哲学与神学在基督教思想中历来关系密切。解决今日信仰危机的可能途径不是巴特对哲学的拒绝,也非回归传统哲学,而是诉诸怀特海的过程哲学。首先,信仰需要哲学,这是解决信仰危机的第一步。其次,现代哲学对宇宙作还原论的解释,这是造成信仰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过程哲学必须以某种形式恢复上帝在宇宙论中的地位。  关键词:基督教信仰;形而上学;怀特海;现代世界观;过程哲学  作者简介: 小约翰
刚从医学院毕业时,我21岁,放弃了上海大医院的工作机会,响应祖国号召到边疆去,奔赴大兴安岭林区铁路工程队的基层医务所。那里地势险恶,深山老林,交通不便,药品供应短缺,物质条件很差,方圆几百里的百姓都来找我们看病。我们被赶鸭子上架,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病症都得独当一面迅速做出诊疗方案。医术是把老师教的知识点点滴滴在实践中活学活用,才渐渐扎实起来的。碰上那孩子,我却被难倒了。  孩子爸爸长着一张黑瘦嶙峋
摘要:本文从内外因素两方面分析了中国民间思想库发展的现状,根据民间思想库在政府决策与职能转变中的作用,提出了中国民间思想库发展对策。包括:倡导思想库独立性,促进多元化决策体制的形成;完善配套改革,培育政策咨询市场;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形成研究特色与品牌;·建立人才良性互动机制,加强民间思想库基础建设。  关键词:思想库 民间思想库政府决策对策  思想库对于现代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市场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