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目标达成发展核心素养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标达成度是判断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学生学习是否有效就要看目标是否有效达成,近年来我市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倡导“目标导学”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选择“目标达成”作为观察视角。我非常赞同上海市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夏雪梅博士关于目标达成的3个判断标准:目标设计是否合理、学生学习的进步度、目标达成的过程是否有意义。
  关键词:目标 达成;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150
  一、目标设计是否合理
  不讨论教师预设目标的合理性就直接探讨目标达成与否的做法是错误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本节课的“内容标准”原文:了解24时计时法。这条内容标准非常简洁,行为动词“了解”,核心概念“24时计时法”。“了解”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行为动词,对应本课内容可以替换为“辨认、区分”等可观可测的行为动词。而核心概念“24时计时法”则是教学主题,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中主要解决“什么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根据课标,本课拟定了三条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正确辨别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2、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等学习活动,发现、归纳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互化;3、通过认识24时计时法在现实生活的意义,探究两种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发展数感,并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很显然,三条目标均以细化的学习结果的方式表述出来。具备明确的行为主体(学生)和目标达成的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动词“辨别、表示、发现、归纳、互化”具体、可观可测。三条目标均具备完整的“ABCD”四个要素,符合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
  关于第三条目标的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数学课的总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设计课时目标时,应该具有整体观念,要在每一节课中逐一落实这些要求。当然,不可能每一节课都需要设计四个方面的目标,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突出重点目标。数学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独特价值也才能得以实现。”
  二、学生学习的进步度
  衡量学生是否达成了目标,不能只看学生在课堂学习后到达了什么地方,而是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和之后是否发生了“位移”。
  1.数据分析
  目标1观课组设置了两个后测题,抽取了8个学生作为样本:1题正确率是96.8%,同前测的75.5%相比,学生明显发生了“位移”。
  2题正确率70%。主要问题是2小题漏掉了时间词。从后测情况看,“90%学生能区分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这一目标能够达成。而“能准确用24时计时法描述出一天中某一时刻对应做的事情”则有待提高。
  目标2观课组在全班抽样了16人进行后测,设置了两类后测题:一类是教师和学生结合具体例子交流如何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化;第二类题是两种计时法互化的填空题。
  通过小组汇总,第一类题后测,有9人能够完整地根据具体例子说出相关的关联词,有7人能够部分补充出关键词。两道题涉及6个关键词,正确率达到78.1%。同前测的20%會说到78.1%的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例说,目标达成率进步显著。第二类题型中,每人共完成4个转化的填空题,其中12时计时法转24时计时法正确率为87.5%。24时计时法转12时计时法正确率为81.3%。该题的总正确率为84.4%。同前测的 56.8%的知晓率比较,进步也非常明显。
  目标3观课组结合本条目标特点采取了“个体观察、整体观察”方式,从学生课堂行为表现情况来分析本条目标的达成情况。
  主要数据:在相关学习环节中,积极思考并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有41人约占89.3%,上课漫不经心、走神开小差的有5人,约占10.7%;学生关于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相关描述的统计中,教师共抽取了32人次回答,其中回答正确的有28人次,回答错误的有4人次,学生在相关学习环节中关于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相关描述正确率为87.5%。从这两类数据来看,均达到了评价标准中80%这一要求。
  当然,目标3是一条素养目标,很难通过一节课的数据来衡量,但我们正尝试分阶段用“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制定表现性任务与任务评分规则来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目标的落实情况,提高数据分析的效度与信度。
  2.教学建议
  (1)多点交流,促进目标内化
  今天的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交流的点还显得不是很多。只有1次小组交流活动,其他多为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还需要加强。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说出自己转化方法的原因之一。比如,在通过对比两种计时法发现两种计时法转化的规律后,可以安排学生互相交流的环节。这样参与的机会更多,交流的机会也更多,也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2)适时引导,强化认知
  在教学两种计时法区别的环节,老师注重要孩子自己去发现小结,但是学生的发现一直只关注数字的区别,建议教师这时要及时引导或者直接告知,两种计时法除了数字上有区别,在表示方法上也有区别,加深对时间词的认识。
  (3)建立转化的语言模型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阶段,要完整地表述一句规范的话还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例子完整表述转化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用先怎么样?再怎么样?这样规范的语言引导学生表述转化的方法以及和同学交流。
  三、目标达成的过程是否有意义
  目標达成的结果固然重要,但目标达成的过程是否有意义更值得我们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到: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本堂课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1.践行“目标导学,评价驱动”,用目标引领教学全过程
  (1)适时呈现目标,明晰学习方向
  本堂课首先运用凯勒ARCS动机教学模型中引起学生注意的策略:开课即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起求知欲望——引出课题、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梳理呈现直指本课目标的典型问题(即目标)。依据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理论,教学开始告知目标的策略,能够激起学习者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期望,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学生能够根据目标有效调控自己的行为,并努力趋于这个目标。
  (2)紧扣目标,设计学习活动,课中镶嵌评价任务
  比如针对目标1“辨别两种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生活情境中的具体时刻”有如下设计与实施:“24时计时法”的定义是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奥苏伯尔的知识同化论指出,新概念言语界定中的词语或知识要先让学生熟悉,這样才能与新概念建立起联系,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学习而不是机械的背文字叙述。为了24时计时法定义中的关键词“0时、24时、计时法”,本堂课借助了微课和时间尺。这样为“24时计时法”的理解打下了言语界定的基础,然后利用生活中常见例证“新闻联播播出时间19:00”的辨析,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24时计时法计时的实例,最后通过“能用24时计时法描述出一天中某一时刻对应做的事情”这条评价任务,来检测目标1的达成。当然这条评价任务本身也是直指目标的一项学习活动,课堂中目标与评价任务有机结合。
  (3)课尾回顾目标
  课堂小结的关键在提炼、总结、评价,验证学习目标的实现,以为下一步的教学调整作铺垫。不仅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对学习数学的过程进行小结、梳理,从而一步步提升學生的数学素养。
  2.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数感”在课堂生根发芽
  要落实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得正确认识和把握课标中的10个关键词的内涵与价值,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与突破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感阐述: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以此来分析,它主要包括将数与现实生活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看待世界。“理解生活中常见的量”本身就是发展学生数感的良好载体。本堂课中数感的培养有三个层次的体现:
  (1)开课设置的情景:同一个数(时刻)却出现不同的生活情境——触碰学生数感的基本体验;
  (2)24时计时法计时的时刻对应生活中可以做的事情——将数与现实生活背景联系起来,发展数感。
  (3)对比观察两种计时法,探究描述转化规律——通过类比、归纳,抽象出“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即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深化数感。
  当然,“数感”的培养具有过程性和发展性,要让学生建立数感学会“数学化”地思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有我们眼中有设计素养目标的意识,才有探索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和实施途径的行动。
  从以上两个方面考量,本堂课的设计与实施符合现代教学论与心理学规律,学生学习过程是有意义的。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现下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展的教学课堂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受到一定的抑制与影响。为优化这一教学状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贯彻与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的俄语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俄语教学为例,阐述了近年来我国俄语教育的新变化。  关键词:“一带一路”;“大俄语”;专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 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01  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使“一带一路”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化学教学是高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高中教学工作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以往工作中,高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化学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阶段教学工作的需求,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在充分分析以往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创新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策略,以期能够为高中化学教师开展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51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会用棋子在数位表中有序的摆数、读数,会记录用棋子摆出的不同数。  2、通过动手操作及观察,感悟棋子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与所摆棋子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其他规律。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把某一数量的棋子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
期刊
摘 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需要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在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框架下,政府把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权委托给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组织,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强调政府、学校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对话,它是以专业评价、社会评价替代替行政评价,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社会组织;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 G526.5/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627
期刊
摘 要:树立创新思维意识、自主提高思辨能力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明确思辨能力的内涵基础上,梳理相关文献、实地调研数据,分析采用模拟联合国训练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思辨能力的可行性,为后续实践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思辨能力;现状调研;创新培养;模拟联合国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27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 
期刊
摘 要:实习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本科实践教学的必要组成环节。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实习这一环节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时至今日,实习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浙江大学近五年来大力推进实习教学改革,核心指导思想是挤去实习教学过程中的水分,把实习教学做实、做长、做强、做出成效。通过对实习教学制度的顶层重构,通过教学管理的管理创新,浙江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摘 要:兴趣在学习中永远起着一种主动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它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绝不能低估。然而,光有兴趣显然是不够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另一种因素也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那就是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积极的情感因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很难发挥出来,作为教师,我们当下需要做的就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活动的这类特性并随时提醒自己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每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都需要在课堂中落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意识属于学科核心素养范畴,“隐性”的性质不容易在课堂中得到主动体现。文章以一节小学数学课为例对它的落实策略进行阐述:一是“有用”、二是“会用”、三是“主动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落实;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93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
期刊
摘 要:本文拟简述三微观课模式,分别叙述了真实课堂问题界定的依据及特点,以及三微观课主题确立的依据及要素。  关键词:三维观课;问题;主题;依据;要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143  三微观课模式是广汉教研团队将课堂观察技术本土化的实践产物,是指教师团队为解决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课堂文化、学科性质等存在的具体问题,将问题聚焦转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