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树立创新思维意识、自主提高思辨能力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明确思辨能力的内涵基础上,梳理相关文献、实地调研数据,分析采用模拟联合国训练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思辨能力的可行性,为后续实践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思辨能力;现状调研;创新培养;模拟联合国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27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
思辨能力指的是思考辨析能力,具体而言,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對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它强调的是经过自己认真的分析和论证,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挑出自己认为重要和正确的东西,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当前,面临世界全球化发展及随之而来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应用型人才需要树立创新思维意识,积极地探索有效途径,自主培养和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以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问题日益关注,陆续进行了多角度探讨:
1.对思辨能力理论性探讨:如文秋芳、王建卿等(2009,2010)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并开展对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订与信效度检验研究及对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齐彬(2013)对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气质量表进行评析,阐发启示;张哲、刘海军、张忠英(2014)解析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内涵等。
2. 针对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杨宇红、丁亚军(2011),王曙(2014)从“思辨缺席”思考对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吴克炎(2015)探析了英汉演讲中的“思辨缺席症”与“修辞发明”疗治;韦晓保(2012)基于一份调查报告,研究促进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多维培养模式构建;陈俊彦、李娜(2013),郭金秀(2014),朱振华(2014),陈雅蜜、方静、田双(2014),王瑞(2017)等诸多学者分别从英文电影赏析、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课程、英美文学教学、翻译实践(英译汉)等课程设置及教学角度探讨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吕旭红(2012),傅萍(2014),吴厦厦(2015),周丹(2016),韩菲、 苏曼、郭晓暹(2016)等学者则分别基于多种培养模式的构建,如“文学圈”模式、应用层级提问模式、美国SIOP模式、内容依托教学模式(CBI)、WebQuest模式等进行了课程任务的设计与第二课堂实证研究,发展大学生思辨能力。
综上可知,已有的研究主要探讨思辨能力的内涵、测量分析及以基于不同课程设置(如阅读、写作、演讲等人文课程)教学研究的影响和意义的理论性分析为主,研究主体基本为施教者,缺少以受教育者为主的创新实践性研究,为此,课题组拟引入模拟联合国训练模式以弥补其中的不足。
三、调研数据采集與分析
研究前期,课题组参考《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CCTDI2000)量表进行问卷设计,针对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思辨能力开展抽样调查与访谈,共发出问卷122份,回收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为100%。调研结果显示:
1.他人的看法对个体的重要性及影响方面:在看待事情上,64.28%的受访者承认别人的看法对自己来说重要,甚至非常重要(8.6%),而且55.72%的人表示他人的意见会对自己产生较大影响,甚至12.86%的人认为影响非常大,这说明处于社会群体中,如G 奥尔波特所认为的,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存在的影响。
2.个体的质疑能力及认知成熟度方面:对其他人都认为是正确的事情,72.86%的受访者表示有时会怀疑,而经常存疑的人仅8.57%;82.85%的人承认不同程度地害怕找寻事实的真相,仅有22.86%的人会经常主动地去验证所得到的信息;当与大多数人看法不符时,能够对自己观点始终坚信不疑的人也仅占15.71%,反映出个体内心对自己不够自信,或是由于自己的看法、做出的决定常被周围人否定而产生动摇,影响对自己认知的判断。
3.个体的分析能力方面:分别有28.69%、50.82%的受访者不确定和不愿意在多种有争议的观点中做出选择,且能够经常性多角度看待问题者的比例为31.43%;此外,在多数人赞同,少数人反对的情况下,30.33%的人明确表示会选择支持多数人,而54.10%的人则不确定,说明个体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辨析的自主意识不强,多处于漠视或人云亦云状态。由此可见,虽然大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但总体而言缺乏主观能动性,对待有争议或挑战性的事物缺乏深入的思考、质疑、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有72.13%的人渴望学习有挑战性的东西,77.05%的人希望具备有条理地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这说明多数人才的求知欲较为强烈,能够认识到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对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应对挑战、解决问题、促进学习(84.29%)是重要的。
四、模拟联合国训练模式可行性分析
模拟联合国(以下简称模联)是对联合国大会和其它多边机构的仿真学术模拟,是为青年人组织的公民教育活动。这种训练模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辨能力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在模联活动中,参与者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代表,需要用国际的眼光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讨论问题,经常要查阅大量背景资料,将政经史地等知识与会议主题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这样就激发参与者学习的自主性,开拓知识与文化视野,进而不断丰富和拓展其知识体系;其次,模联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讨论和思辨的良好平台。“由于以理才能服人,代表们必须以逻辑严密,采据准确的发言取得赞同与支持,实现国家利益,而意见相左的代表则必须对对方的发言进行审慎分析,以发现的漏洞为基础进行反驳”,在辩论中,参与者与其他代表交流看法、据理力争,激发思想火花的碰撞;会场上修订合并决议草案和文件等,培养创新思维意识,促进参与者阅读、写作、演讲等语言应用水平的提高;再次,模联活动强调以大学生为主体,他们既是组织者、参与者,又是学习者、培养对象,有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促使他们自觉地锻炼个体的领导、组织、独立思考与辨析等多种能力。
总之,模拟联合国作为大学生自行组织的训练模式,有助于最大化地激发参与者的热情,通过有意识地开展创新思维活动,促进其多角度、多层次、开放式地看问题,转变思维模式,拓展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和提高参与者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旺艳.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写作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2(20):37-39
[2] 邢麟舟.浅谈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对思辨能力的培养[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9)
基金项目:此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高校转型期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G17DB396);2017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149000110);201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区域性语言服务问题研究” (L17BYY02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刘春艳,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教学与创新实践研究;寇迎雪,女,山东寿光县人;温暖,女,辽宁黑山县人,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理学院本科生;曾婧,女,湖南邵东县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
关键词:思辨能力;现状调研;创新培养;模拟联合国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27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
思辨能力指的是思考辨析能力,具体而言,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對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它强调的是经过自己认真的分析和论证,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挑出自己认为重要和正确的东西,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当前,面临世界全球化发展及随之而来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应用型人才需要树立创新思维意识,积极地探索有效途径,自主培养和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以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问题日益关注,陆续进行了多角度探讨:
1.对思辨能力理论性探讨:如文秋芳、王建卿等(2009,2010)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并开展对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订与信效度检验研究及对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齐彬(2013)对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气质量表进行评析,阐发启示;张哲、刘海军、张忠英(2014)解析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内涵等。
2. 针对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杨宇红、丁亚军(2011),王曙(2014)从“思辨缺席”思考对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吴克炎(2015)探析了英汉演讲中的“思辨缺席症”与“修辞发明”疗治;韦晓保(2012)基于一份调查报告,研究促进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多维培养模式构建;陈俊彦、李娜(2013),郭金秀(2014),朱振华(2014),陈雅蜜、方静、田双(2014),王瑞(2017)等诸多学者分别从英文电影赏析、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课程、英美文学教学、翻译实践(英译汉)等课程设置及教学角度探讨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吕旭红(2012),傅萍(2014),吴厦厦(2015),周丹(2016),韩菲、 苏曼、郭晓暹(2016)等学者则分别基于多种培养模式的构建,如“文学圈”模式、应用层级提问模式、美国SIOP模式、内容依托教学模式(CBI)、WebQuest模式等进行了课程任务的设计与第二课堂实证研究,发展大学生思辨能力。
综上可知,已有的研究主要探讨思辨能力的内涵、测量分析及以基于不同课程设置(如阅读、写作、演讲等人文课程)教学研究的影响和意义的理论性分析为主,研究主体基本为施教者,缺少以受教育者为主的创新实践性研究,为此,课题组拟引入模拟联合国训练模式以弥补其中的不足。
三、调研数据采集與分析
研究前期,课题组参考《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CCTDI2000)量表进行问卷设计,针对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思辨能力开展抽样调查与访谈,共发出问卷122份,回收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为100%。调研结果显示:
1.他人的看法对个体的重要性及影响方面:在看待事情上,64.28%的受访者承认别人的看法对自己来说重要,甚至非常重要(8.6%),而且55.72%的人表示他人的意见会对自己产生较大影响,甚至12.86%的人认为影响非常大,这说明处于社会群体中,如G 奥尔波特所认为的,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存在的影响。
2.个体的质疑能力及认知成熟度方面:对其他人都认为是正确的事情,72.86%的受访者表示有时会怀疑,而经常存疑的人仅8.57%;82.85%的人承认不同程度地害怕找寻事实的真相,仅有22.86%的人会经常主动地去验证所得到的信息;当与大多数人看法不符时,能够对自己观点始终坚信不疑的人也仅占15.71%,反映出个体内心对自己不够自信,或是由于自己的看法、做出的决定常被周围人否定而产生动摇,影响对自己认知的判断。
3.个体的分析能力方面:分别有28.69%、50.82%的受访者不确定和不愿意在多种有争议的观点中做出选择,且能够经常性多角度看待问题者的比例为31.43%;此外,在多数人赞同,少数人反对的情况下,30.33%的人明确表示会选择支持多数人,而54.10%的人则不确定,说明个体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辨析的自主意识不强,多处于漠视或人云亦云状态。由此可见,虽然大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但总体而言缺乏主观能动性,对待有争议或挑战性的事物缺乏深入的思考、质疑、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有72.13%的人渴望学习有挑战性的东西,77.05%的人希望具备有条理地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这说明多数人才的求知欲较为强烈,能够认识到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对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应对挑战、解决问题、促进学习(84.29%)是重要的。
四、模拟联合国训练模式可行性分析
模拟联合国(以下简称模联)是对联合国大会和其它多边机构的仿真学术模拟,是为青年人组织的公民教育活动。这种训练模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辨能力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在模联活动中,参与者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代表,需要用国际的眼光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讨论问题,经常要查阅大量背景资料,将政经史地等知识与会议主题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这样就激发参与者学习的自主性,开拓知识与文化视野,进而不断丰富和拓展其知识体系;其次,模联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讨论和思辨的良好平台。“由于以理才能服人,代表们必须以逻辑严密,采据准确的发言取得赞同与支持,实现国家利益,而意见相左的代表则必须对对方的发言进行审慎分析,以发现的漏洞为基础进行反驳”,在辩论中,参与者与其他代表交流看法、据理力争,激发思想火花的碰撞;会场上修订合并决议草案和文件等,培养创新思维意识,促进参与者阅读、写作、演讲等语言应用水平的提高;再次,模联活动强调以大学生为主体,他们既是组织者、参与者,又是学习者、培养对象,有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促使他们自觉地锻炼个体的领导、组织、独立思考与辨析等多种能力。
总之,模拟联合国作为大学生自行组织的训练模式,有助于最大化地激发参与者的热情,通过有意识地开展创新思维活动,促进其多角度、多层次、开放式地看问题,转变思维模式,拓展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和提高参与者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旺艳.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写作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2(20):37-39
[2] 邢麟舟.浅谈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对思辨能力的培养[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9)
基金项目:此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高校转型期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G17DB396);2017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149000110);201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区域性语言服务问题研究” (L17BYY02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刘春艳,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教学与创新实践研究;寇迎雪,女,山东寿光县人;温暖,女,辽宁黑山县人,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理学院本科生;曾婧,女,湖南邵东县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