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申请天使基金‘雏鹰计划’30万-50万的资金资助,更好地来运作彩云汇项目。”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五届上海青年创业夏令营闭营仪式上,上海市医药学校创业团队负责学生王国珍同学,作为优秀营员代表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
记者 徐红清
让云南大山里的特产飞出山外
来自云南保山隆阳区瓦渡乡的王国珍,2018年通过扶贫项目来到上海市医药学校读书。
2019年学校举办了一场云南特产义卖活动,王国珍带着家乡特产地瓜干、甜角、绿豆、鲜花饼来到了义卖现场。让她惊喜的是,这些特产深受老师和同学的青睐,不仅很快销售一空,甚至还有老师和同学追加订单,这让她产生了最初的创业想法:把云南家乡的特产带到上海来销售。
在学校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和几名云南同学一起开发产品,不少云南土特产得到了“曝光机会”。“我们自己设计的‘鹿晗草’盆栽,在义卖活动中深受欢迎,一下子卖出了几十盆。”王国珍高兴地说道。
让创业的种子在上海生根发芽
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她报名参加了第十五届青年创业夏令营,在课程的学习中,她逐渐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创业想法转化成一个创业项目,家乡特产要卖给谁,怎么卖?目标客户有哪些需求?如何建立销售渠道?如何组建团队?创业的种子在她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创业夏令营之后,王国珍报名参加了2020年“互联网+”和“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她和团队成员一起对《彩云汇云南微公益创业项目》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打磨和提升,由最初单纯地将家乡工艺品“鹿晗草”往上海推广销售的想法,到现在采用“政府+企业+农户”模式来构建服务平台,创业想法在实践中有了具体的显现。
让更多心怀创业梦想的学生收获成长
“一开始,连路演都不会。老师利用周末时间带我去交大看大哥哥大姐姐们上台路演的过程,让他们指导我。”从最初的腼腆,到现在落落大方的侃侃而谈,王国珍坦言,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自己正在不断成长,“创业不仅有探索未知与实践创新的魅力,更需要有严谨的态度与不畏艰辛的汗水。”
因为创业,他们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因为创业,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在团队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彩云汇云南微公益创业项目》荣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上海市医药学校副校长茅燕萍表示,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成长多方面培养,尤其是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锻炼,在创新创业方面搭建了多渠道的培训和实践平台,期待他们的未来之路越走越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6.5”到“147”的蜕变
“从什么都不懂的电脑小白,到成为上海新沃商贸有限公司仓储部门主管,再到作为学生代表参加沪滇职教联盟年会发言,代表贸易学校学子参加教博会职教论坛……每一年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学校老师的鼓励培养,给我机会锻炼,让我能够坚持走到今天。”
这是上海市贸易学校的优秀滇西学子代表马建荣的心声。
作为沪滇职业教育东西协作项目首批云南学生,来自云南楚雄、出生在边远贫困山区。当他走出大山,融入上海,成功脱贫的历程,就像是追梦的旅程。那么,这段旅程中有着怎样的风景?学校的职教帮扶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
针对首批滇西学子的不同情况,上海市贸易学校践行“培养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统筹资源,为每位同学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当时学校通过摸底排查,发现同学们的文化基础欠佳,其中马建荣的电脑基础尤为薄弱:从未接触过电脑,从未使用电脑打过字,甚至连笔记本电脑的开机都不会。
在学校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导帮助与悉心关怀下,短短20天的时间,马建荣的打字速度就从第一堂课的每分钟6.5个字提高到了最高纪录每分钟147个字,从全班同学中基础最薄弱的一个成长为进步最显著的一个。
在上海市贸易学校的沪滇联盟协作计划之下,马建荣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他的回答是:机会和信心。
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下,马建荣实习的时候来到了上海新沃商贸有限公司从事助理工作。从一开始的接单、录系统,到后期的安排物流发货、对账、寄发票,再到6月份实习期满毕业后跟着公司部门主管学习,马建荣一步一步地成长为公司仓储部门主管。
此外,在老师的鼓励和建议下,马建荣在毕业后还参加了大专会展营销管理自考,不久将顺利毕业,之后他还会继续深造,参加专升本考试。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他还深入学习计算机办公软件,力求能够了解更多专业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
2019年7月30日,马建荣暂返云南麗江,作为2019年沪滇职教联盟年会上唯一的学生代表发言。会上,他特别感谢上海市贸易学校几年来对他的培养,帮助他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助他茁壮成长,成为一名能够报效社会的有用之才。
记者 徐红清
让云南大山里的特产飞出山外
来自云南保山隆阳区瓦渡乡的王国珍,2018年通过扶贫项目来到上海市医药学校读书。
2019年学校举办了一场云南特产义卖活动,王国珍带着家乡特产地瓜干、甜角、绿豆、鲜花饼来到了义卖现场。让她惊喜的是,这些特产深受老师和同学的青睐,不仅很快销售一空,甚至还有老师和同学追加订单,这让她产生了最初的创业想法:把云南家乡的特产带到上海来销售。
在学校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和几名云南同学一起开发产品,不少云南土特产得到了“曝光机会”。“我们自己设计的‘鹿晗草’盆栽,在义卖活动中深受欢迎,一下子卖出了几十盆。”王国珍高兴地说道。
让创业的种子在上海生根发芽
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她报名参加了第十五届青年创业夏令营,在课程的学习中,她逐渐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创业想法转化成一个创业项目,家乡特产要卖给谁,怎么卖?目标客户有哪些需求?如何建立销售渠道?如何组建团队?创业的种子在她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创业夏令营之后,王国珍报名参加了2020年“互联网+”和“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她和团队成员一起对《彩云汇云南微公益创业项目》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打磨和提升,由最初单纯地将家乡工艺品“鹿晗草”往上海推广销售的想法,到现在采用“政府+企业+农户”模式来构建服务平台,创业想法在实践中有了具体的显现。
让更多心怀创业梦想的学生收获成长
“一开始,连路演都不会。老师利用周末时间带我去交大看大哥哥大姐姐们上台路演的过程,让他们指导我。”从最初的腼腆,到现在落落大方的侃侃而谈,王国珍坦言,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自己正在不断成长,“创业不仅有探索未知与实践创新的魅力,更需要有严谨的态度与不畏艰辛的汗水。”
因为创业,他们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因为创业,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在团队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彩云汇云南微公益创业项目》荣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上海市医药学校副校长茅燕萍表示,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成长多方面培养,尤其是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锻炼,在创新创业方面搭建了多渠道的培训和实践平台,期待他们的未来之路越走越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6.5”到“147”的蜕变
“从什么都不懂的电脑小白,到成为上海新沃商贸有限公司仓储部门主管,再到作为学生代表参加沪滇职教联盟年会发言,代表贸易学校学子参加教博会职教论坛……每一年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学校老师的鼓励培养,给我机会锻炼,让我能够坚持走到今天。”
这是上海市贸易学校的优秀滇西学子代表马建荣的心声。
作为沪滇职业教育东西协作项目首批云南学生,来自云南楚雄、出生在边远贫困山区。当他走出大山,融入上海,成功脱贫的历程,就像是追梦的旅程。那么,这段旅程中有着怎样的风景?学校的职教帮扶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
针对首批滇西学子的不同情况,上海市贸易学校践行“培养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统筹资源,为每位同学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当时学校通过摸底排查,发现同学们的文化基础欠佳,其中马建荣的电脑基础尤为薄弱:从未接触过电脑,从未使用电脑打过字,甚至连笔记本电脑的开机都不会。
在学校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导帮助与悉心关怀下,短短20天的时间,马建荣的打字速度就从第一堂课的每分钟6.5个字提高到了最高纪录每分钟147个字,从全班同学中基础最薄弱的一个成长为进步最显著的一个。
在上海市贸易学校的沪滇联盟协作计划之下,马建荣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他的回答是:机会和信心。
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下,马建荣实习的时候来到了上海新沃商贸有限公司从事助理工作。从一开始的接单、录系统,到后期的安排物流发货、对账、寄发票,再到6月份实习期满毕业后跟着公司部门主管学习,马建荣一步一步地成长为公司仓储部门主管。
此外,在老师的鼓励和建议下,马建荣在毕业后还参加了大专会展营销管理自考,不久将顺利毕业,之后他还会继续深造,参加专升本考试。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他还深入学习计算机办公软件,力求能够了解更多专业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
2019年7月30日,马建荣暂返云南麗江,作为2019年沪滇职教联盟年会上唯一的学生代表发言。会上,他特别感谢上海市贸易学校几年来对他的培养,帮助他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助他茁壮成长,成为一名能够报效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