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笔集《被贬低的思想》的作者是昆德拉小说早期中文译者景凯旋先生。
全书基于作者日常阅读时的所思所想,尽管涉足广泛,却在字里行间贯彻清晰的思想脉络:在意识到生命悲剧的前提下,追寻什么是自由。全书讨论对象有鲁迅、巴金、胡适、昆德拉、克里玛、米沃什、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文革”、红色戏剧与极权美学,以及中国与东欧的知识群体等。
全书分三缉,其中第二部分主要谈昆德拉。有学者说,对昆德拉的误读有三种:捷克人视他为“叛徒”;西方人当他是“斗士”;在另外一些国家,他成为反思民族灾难的话语资源与参照物。中国显然属于第三种,我们从昆德拉作品中借鉴到他反思的立场与观点,而无论这是不是一种“误读”,相信对于诠释“文革”以及“后文革”社会都大有裨益。
奥威尔在《1984》中有一句名言,“谁控制了历史,谁就控制了将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历史。”而“记忆与遗忘”恰是昆德拉小说惯常的主题——极权统治者要抹去过往的倒行逆施,知识分子有责任留下历史的痕迹。
昆德拉在“布拉格之春”后出走法兰西,以流亡者的身份审视祖国。他被解放了出来,也得以“不再总是小心翼翼行事”。以哈维尔为代表的更多人选择留在捷克,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但在审查制度下,出版受限。任何官方允许的出版物,都要符合当权者的口味,无奈践行着昆德拉所说的“媚俗”之路。在这种创作环境下,“萨米亚特”应运而生。所谓“萨米亚特”是东欧在极权时代地下出版物的代称,也就是非正式出版的手稿复制品。本书作者就曾以“萨米亚特”为主题,编著《地下:东欧萨米亚特随笔》。
中国在“文革”期间也有过这样的文本,如《第二次握手》。这是一本反映特殊年代里知识分子生活的小说,当年被列为禁书,作者张扬因之身陷囹圄,但小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全国,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尽管小说不是历史,但来源于真实经历和见闻的小说,会留下历史的痕迹,且常能历久弥新,从《日瓦戈医生》《古拉格群岛》到《夹边沟记事》,无不如此。
其实有一组书名恰能概括“记忆与遗忘”话题讨论的核心,一是利季娅的《捍卫记忆》,二是钱理群先生的《拒绝遗忘》。
利季娅曾说,在灾难发生后,当局只要及时堵住报刊的嘴,待受难者和见证人通通死光,新的一代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能理解发生过的事,不能从祖辈和父辈的经历中吸取任何教训。因此,她写小说、写回忆录,即便不能出版,也要全力阻挠人民再次失去记忆,并立誓不放弃这笔用苦难换来的“财富”。
在特殊时代,记忆被昆德拉这样的流亡者和“萨米亚特”留存下来。当知识分子走出极权,他们的职责从记录转为反思。在中国也是如此,“文革”之后,“伤痕文学”亮相文坛。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以及韩少功的《月兰》为代表的一批作品,虽然揭露了政治运动对个人的迫害,使文学由宏大而虚假的叙述重回“人学”,但在景凯旋看来,伤痕文学因为要符合权力话语,“记忆成为可发表的记忆”,成为一种有选择的遗忘。如我们所知,只存留一半的记忆不是真相——另一半或因为没有发表的环境,或因为无人有意识地记录,依旧被埋藏在历史深处。
本书中所涉及的许多问题意识,事实上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从而涉及当代人的存在困境。他经历过“文革”,目睹迫害者的狂热和被迫害者的恐惧。用作者的话说,这段经历在其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的思想胎记。
对巴金及其作品的评价便映射出作者的这一“思想胎记”。他认为,与东欧同行相比,巴金对历史的反思流于表面,“缺乏像赫尔岑、哈维尔那样的制度性思考和人性思考”。昆德拉之所以重要,也由于他没有将小说停留在因悲剧而谈悲剧的层次,他对祖国发生的一切,进行了深刻反思,努力去挖掘那些人和事背后的本质性的东西。
《被贬低的思想》从东欧文学和昆德拉的精神延伸,有了第一辑内容,首先是作者对知识分子定义的概述,兼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境遇。文章无论涉及外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都旨在探明极权制度的特征以及在此制度下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并通过中外文学的相互参照,多元价值的往复审视,得以从一种新的角度和视野去看待文学作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从本书所辑录的文章中便可看出,作者在内心中始终保持着文学本体论对权力的憎恶。
全书基于作者日常阅读时的所思所想,尽管涉足广泛,却在字里行间贯彻清晰的思想脉络:在意识到生命悲剧的前提下,追寻什么是自由。全书讨论对象有鲁迅、巴金、胡适、昆德拉、克里玛、米沃什、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文革”、红色戏剧与极权美学,以及中国与东欧的知识群体等。
全书分三缉,其中第二部分主要谈昆德拉。有学者说,对昆德拉的误读有三种:捷克人视他为“叛徒”;西方人当他是“斗士”;在另外一些国家,他成为反思民族灾难的话语资源与参照物。中国显然属于第三种,我们从昆德拉作品中借鉴到他反思的立场与观点,而无论这是不是一种“误读”,相信对于诠释“文革”以及“后文革”社会都大有裨益。
奥威尔在《1984》中有一句名言,“谁控制了历史,谁就控制了将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历史。”而“记忆与遗忘”恰是昆德拉小说惯常的主题——极权统治者要抹去过往的倒行逆施,知识分子有责任留下历史的痕迹。
昆德拉在“布拉格之春”后出走法兰西,以流亡者的身份审视祖国。他被解放了出来,也得以“不再总是小心翼翼行事”。以哈维尔为代表的更多人选择留在捷克,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但在审查制度下,出版受限。任何官方允许的出版物,都要符合当权者的口味,无奈践行着昆德拉所说的“媚俗”之路。在这种创作环境下,“萨米亚特”应运而生。所谓“萨米亚特”是东欧在极权时代地下出版物的代称,也就是非正式出版的手稿复制品。本书作者就曾以“萨米亚特”为主题,编著《地下:东欧萨米亚特随笔》。
中国在“文革”期间也有过这样的文本,如《第二次握手》。这是一本反映特殊年代里知识分子生活的小说,当年被列为禁书,作者张扬因之身陷囹圄,但小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全国,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尽管小说不是历史,但来源于真实经历和见闻的小说,会留下历史的痕迹,且常能历久弥新,从《日瓦戈医生》《古拉格群岛》到《夹边沟记事》,无不如此。
其实有一组书名恰能概括“记忆与遗忘”话题讨论的核心,一是利季娅的《捍卫记忆》,二是钱理群先生的《拒绝遗忘》。
利季娅曾说,在灾难发生后,当局只要及时堵住报刊的嘴,待受难者和见证人通通死光,新的一代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能理解发生过的事,不能从祖辈和父辈的经历中吸取任何教训。因此,她写小说、写回忆录,即便不能出版,也要全力阻挠人民再次失去记忆,并立誓不放弃这笔用苦难换来的“财富”。
在特殊时代,记忆被昆德拉这样的流亡者和“萨米亚特”留存下来。当知识分子走出极权,他们的职责从记录转为反思。在中国也是如此,“文革”之后,“伤痕文学”亮相文坛。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以及韩少功的《月兰》为代表的一批作品,虽然揭露了政治运动对个人的迫害,使文学由宏大而虚假的叙述重回“人学”,但在景凯旋看来,伤痕文学因为要符合权力话语,“记忆成为可发表的记忆”,成为一种有选择的遗忘。如我们所知,只存留一半的记忆不是真相——另一半或因为没有发表的环境,或因为无人有意识地记录,依旧被埋藏在历史深处。
本书中所涉及的许多问题意识,事实上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从而涉及当代人的存在困境。他经历过“文革”,目睹迫害者的狂热和被迫害者的恐惧。用作者的话说,这段经历在其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的思想胎记。
对巴金及其作品的评价便映射出作者的这一“思想胎记”。他认为,与东欧同行相比,巴金对历史的反思流于表面,“缺乏像赫尔岑、哈维尔那样的制度性思考和人性思考”。昆德拉之所以重要,也由于他没有将小说停留在因悲剧而谈悲剧的层次,他对祖国发生的一切,进行了深刻反思,努力去挖掘那些人和事背后的本质性的东西。
《被贬低的思想》从东欧文学和昆德拉的精神延伸,有了第一辑内容,首先是作者对知识分子定义的概述,兼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境遇。文章无论涉及外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都旨在探明极权制度的特征以及在此制度下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并通过中外文学的相互参照,多元价值的往复审视,得以从一种新的角度和视野去看待文学作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从本书所辑录的文章中便可看出,作者在内心中始终保持着文学本体论对权力的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