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过魏晋南北朝长时间的战乱,隋唐结束了自西晋短暂统一后长达300余年的分裂状态,使华夏再次进入了大一统时期。唐王朝在中央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地方实行州县二级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而在唐前期吏治清明、经济繁荣,为唐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华夏文明自夏商传承至今,唐代的教育模式对现行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本文结合《新唐书》等史籍,结合现行的教育理念来探究唐代的教育概况。
关键词:唐代;教育;国子监;州县学
一、唐王朝的教育
唐代之前的隋王朝虽然存在时间很短,然而确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而很多则为唐所继承,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
(一)唐代科举的选拔方式
《新唐书·选举志》对科举考试的选拔科目有明确规定,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十二种。
秀才科要由地方州长推荐来选拔地方出类拔萃的人才,唐代开始地方举而不第就要坐罪,因而后来参考人数较少;明经科主要以考察儒家的经义为主;俊士科史书记载较少,多认为是从为四门学选取地方人才的考试方式;进士科主要以帖经、杂文和时务策三种考试类别,其中杂文则是诗赋各一首;明法科以选拔律令人才为主;明字科则是考核文字理论与书法;明算科的考试则是以《九章算术》、《周脾算经》、《孙子》、《五曹》等的考试为主;道举科是由于唐代帝王崇尚道学,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
(二)唐代的学校层级体系
《选举志》言道:“凡学六,皆隶于国子监:国子学,生三百人。太学,生五百人。四门学,生千三百人。律学,生五十人,书学,生三十人,算学,生三十人。京都学生八十人,大都督、中都督府、上州各六十人,下都督府、中州各五十人,下州四十人,京县五十人,上县四十人,中县、中下县各三十五人,下县二十人。”
从上述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唐代有一套详尽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层级体系:
中央有国子监,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六学都隶属于国子监。而算、书、律三科则有专门的教学机构。
地方则按照地方的行政体系从都督府到州县都有学校分布,唐代根据人口、经济、赋税等因素将地方的都督府和州县都分为上、中、下三等。而体现在教育上则是不同层次的府州县,其学校的人数要有所不同。
(三)唐代学校的教育内容
结合《新唐书·选举志》中对唐初教育内容的描述,可以发现首先唐初把儒家经义分为大、中、小三种,其中《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而中经则为《诗》、《周礼》、《仪礼》,《谷梁传》、《尚书》、《春秋公羊传》、《易》为小经,而后面则对通两经、三经和五经所需要研读的经籍都有所规定。后文中还提到《孝经》、《论语》放在一起要研究一年,《礼记》、《左氏传》则各需要三年,这就对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做了划分,也对每一类经籍的学习年限做了界定。而除此之外,对于专门学科的书、律、算也有需要研习的书目与年限,如算学的《九章》和《海岛》合在一起需要三年时间。
从唐代的教育内容上可以看出无论经史子集,还是律、算、书方面的书目都有所涉猎,较之于现在的学科分布来看,自然科学暂且不论,就人文社科方面还是较为完善的。而且还对书目的学习时间有所规定,也是难能可贵的。
(四)唐代学校的假期制度
“旬给假一日。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二百里外给程。其不帅教及岁中违程满三十日,事故百日,缘亲病二百日,皆罢归。”《尧典》有云:“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一旬为10天,也就是一个月3天假。除此之外还有田假、授衣假等,其中还对探亲假和病假的时间做了贵定,超时也有惩罚,这与现今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唐代教育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现今很多人对我国古代实施千年有余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误解,多以负面看法为主。谈到科举的第一印象也多半是禁锢思想、八股取士。因而认为古代的科举并无任何可借鉴之处,这种看法多有偏颇之处。事实上,唐代教育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一)设置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来选拔专业方面的人才
唐代教育对于专门人才专门培养并设置专门的选拔途径。八股是明代之后的事,隋唐五代宋时期的科举并不近乎如此。以唐代来说,选拔科目多样,除了主流的儒家经意之外,书、数、律都有专门的选拔考试,并且选拔时考试内容也各不相同,这点对现今的课改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当然现今对于文理综合和大综合利弊的讨论是热点话题,大综合这种形式当然有很大的利处,当今社会需要全面的人才,也出现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缺了文理两方面的任何一面都有缺憾,如果只注重单方面技能的培养,可能会对之后的学术研究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在分数设置的权重上是否应有所改变呢,如历史学科对学生古文、历史、地理要求较高,则设置高权重;而数学等则要求较低,则设置低权重或者此科目合格即可,不计入总分,这样对每个科目设置不同的分数权重对选拔人才可能更有益处。
(二)进士科以帖经、杂文和时务策为主要考试内容
唐代科举科类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等十二种。其中明经科考察对于儒家经义的掌握,由于熟读成诵就较容易通过;而进士科的杂文以诗赋为主,时务策更是要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见解,因而难度较大,自然进士科也就更受重视。古语有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如此,而在现在人文社科方面的考察方面为了方便评判就多设置一些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而缺少讨论性灵活性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思路也是很不利的。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高度发达的一个时代,从对文献的解读了解唐代的教育情况,必然能够对解决当今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刘顺.试论唐初的教育、科举与儒学传播[J].殷都学刊,2012(2).
[3]绍博.浅谈唐代教育制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4).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唐代;教育;国子监;州县学
一、唐王朝的教育
唐代之前的隋王朝虽然存在时间很短,然而确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而很多则为唐所继承,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
(一)唐代科举的选拔方式
《新唐书·选举志》对科举考试的选拔科目有明确规定,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十二种。
秀才科要由地方州长推荐来选拔地方出类拔萃的人才,唐代开始地方举而不第就要坐罪,因而后来参考人数较少;明经科主要以考察儒家的经义为主;俊士科史书记载较少,多认为是从为四门学选取地方人才的考试方式;进士科主要以帖经、杂文和时务策三种考试类别,其中杂文则是诗赋各一首;明法科以选拔律令人才为主;明字科则是考核文字理论与书法;明算科的考试则是以《九章算术》、《周脾算经》、《孙子》、《五曹》等的考试为主;道举科是由于唐代帝王崇尚道学,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
(二)唐代的学校层级体系
《选举志》言道:“凡学六,皆隶于国子监:国子学,生三百人。太学,生五百人。四门学,生千三百人。律学,生五十人,书学,生三十人,算学,生三十人。京都学生八十人,大都督、中都督府、上州各六十人,下都督府、中州各五十人,下州四十人,京县五十人,上县四十人,中县、中下县各三十五人,下县二十人。”
从上述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唐代有一套详尽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层级体系:
中央有国子监,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六学都隶属于国子监。而算、书、律三科则有专门的教学机构。
地方则按照地方的行政体系从都督府到州县都有学校分布,唐代根据人口、经济、赋税等因素将地方的都督府和州县都分为上、中、下三等。而体现在教育上则是不同层次的府州县,其学校的人数要有所不同。
(三)唐代学校的教育内容
结合《新唐书·选举志》中对唐初教育内容的描述,可以发现首先唐初把儒家经义分为大、中、小三种,其中《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而中经则为《诗》、《周礼》、《仪礼》,《谷梁传》、《尚书》、《春秋公羊传》、《易》为小经,而后面则对通两经、三经和五经所需要研读的经籍都有所规定。后文中还提到《孝经》、《论语》放在一起要研究一年,《礼记》、《左氏传》则各需要三年,这就对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做了划分,也对每一类经籍的学习年限做了界定。而除此之外,对于专门学科的书、律、算也有需要研习的书目与年限,如算学的《九章》和《海岛》合在一起需要三年时间。
从唐代的教育内容上可以看出无论经史子集,还是律、算、书方面的书目都有所涉猎,较之于现在的学科分布来看,自然科学暂且不论,就人文社科方面还是较为完善的。而且还对书目的学习时间有所规定,也是难能可贵的。
(四)唐代学校的假期制度
“旬给假一日。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二百里外给程。其不帅教及岁中违程满三十日,事故百日,缘亲病二百日,皆罢归。”《尧典》有云:“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一旬为10天,也就是一个月3天假。除此之外还有田假、授衣假等,其中还对探亲假和病假的时间做了贵定,超时也有惩罚,这与现今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唐代教育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现今很多人对我国古代实施千年有余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误解,多以负面看法为主。谈到科举的第一印象也多半是禁锢思想、八股取士。因而认为古代的科举并无任何可借鉴之处,这种看法多有偏颇之处。事实上,唐代教育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一)设置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来选拔专业方面的人才
唐代教育对于专门人才专门培养并设置专门的选拔途径。八股是明代之后的事,隋唐五代宋时期的科举并不近乎如此。以唐代来说,选拔科目多样,除了主流的儒家经意之外,书、数、律都有专门的选拔考试,并且选拔时考试内容也各不相同,这点对现今的课改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当然现今对于文理综合和大综合利弊的讨论是热点话题,大综合这种形式当然有很大的利处,当今社会需要全面的人才,也出现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缺了文理两方面的任何一面都有缺憾,如果只注重单方面技能的培养,可能会对之后的学术研究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在分数设置的权重上是否应有所改变呢,如历史学科对学生古文、历史、地理要求较高,则设置高权重;而数学等则要求较低,则设置低权重或者此科目合格即可,不计入总分,这样对每个科目设置不同的分数权重对选拔人才可能更有益处。
(二)进士科以帖经、杂文和时务策为主要考试内容
唐代科举科类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等十二种。其中明经科考察对于儒家经义的掌握,由于熟读成诵就较容易通过;而进士科的杂文以诗赋为主,时务策更是要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见解,因而难度较大,自然进士科也就更受重视。古语有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如此,而在现在人文社科方面的考察方面为了方便评判就多设置一些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而缺少讨论性灵活性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思路也是很不利的。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高度发达的一个时代,从对文献的解读了解唐代的教育情况,必然能够对解决当今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刘顺.试论唐初的教育、科举与儒学传播[J].殷都学刊,2012(2).
[3]绍博.浅谈唐代教育制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4).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