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漂流,挣的不是玩命钱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漂流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是现代人挑战自然、追求时尚的方式。但是,漂流也暗藏着诸多风险,“黑漂流”有安全隐患,一些正规的“漂流点”混乱不堪……
  
  漂流,曾是人类一种原始的涉水方式,最初起源于爱斯基摩人的皮船和中国的竹木筏,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存的需要。漂流真正成为一项户外运动是在二战之后,一些喜欢户外活动的人尝试着把退役的充气橡皮艇作为漂流工具,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水上漂流运动。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一直在寻找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激动、一种区别于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
  中国的漂流运动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将回归自然、挑战自然当做一种时尚,漂流运动以其特有的运动形式进入现代人的生活,于是,各种面对普通人群的经营性漂流活动应运而生。
  经营性漂流活动是国内的一种新型旅游休闲服务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时尚一族参与,是一个很有市场前景的运动休闲产品。一般来说,适用范围最广和最普遍的漂流工具是橡皮筏,小木船适用于河道较直的河段,竹排则适用于风平浪静的河段。国内现在较为多见的漂流主要是竹筏漂流和橡皮筏漂流,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区域如黄河陕西、甘肃段设有羊皮筏漂流。最近,浙江天目溪又推出龙舟漂流,很具有中国民间节日文化特色。
  然而,伴随着国内漂流热的升温,由此引发的漂流安全事故也不断出现,这其中有漂流爱好者相关知识及设备缺失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经营方式与市场管理的问题。
  
  怎一个“乱”字了得
  
  当前我国的“黑漂流”项目很多,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非法经营者选定一条河流后,购买一些廉价的皮筏,在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审批、检验的情况下便开始经营漂流项目,导致恶性事故时有发生。
  2009年8月3日上午,谢女士和几位朋友在吉林市一家旅行社参团,每人交费98元到蛟河市庆岭镇红叶谷景区附近的一个漂流点玩漂流。当天11时许,玩漂流的游客有30多人,谢女士和妹妹登上了一只皮筏,两人只穿了救生衣,没有戴头盔,也没有系安全绳。皮筏顺流而下后,水流湍急,有惊无险。在一片浅水区,谢女士的妹妹下皮筏如厕,她独自驾皮筏漂流。在接近终点时,险情发生,皮筏突然失去控制侧翻,将谢女士扣在水下。此处河道水深浪急,不识水性的谢女士挣扎几下后慢慢沉入水中。千钧一发之际,在附近漂流的一名男游客跳入水中,将她救上岸。此时,谢女士出现了抽搐、呕吐、头晕、昏迷等症状。随后谢女士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并脱险。
  事情发生后,谢女士多次找到漂流点负责人和旅行社交涉,要求赔偿医疗费用。谢女士认为,该漂流点存在安全隐患,应该立即整改,否则还会给其他漂流者造成伤害。面对谢女士的赔偿要求,漂流点和旅行社相互推诿,均称是对方的责任。
  2009年8月15日,河南省漯河市多家旅行社组织百余名游客前往南阳市内乡县宝天曼风景旅游区漂流。当日中午12时,游客们在宝天曼中码头附近吃过饭后前往上码头。到了下午3时30分,穿上救生衣的游客们准备漂流,却发现根本没有皮划艇,前面还有数百名其他团队的游客在等待皮划艇。景区工作人员说,当天仅提前预约的团队游客就有1.2万人,这还不算自驾车前来的零星游客。据了解,当天到宝天曼漂流的游客超过了该景区最大接待能力的50%以上,因此造成多处路段严重堵塞。
  下午5时许,运皮划艇的车被堵在路上,许多游客因等不及,便跑到车前抢夺皮划艇,游客与游客、游客与景区管理人员发生争执,现场一片混乱。当皮划艇发放点无艇可发时,在漂流的出发点,还有十多个没充气的皮划艇放在地上。游客问景区管理人员为何不给这些皮划艇充气,得到的答复是这些皮划艇没有气塞或者是坏了,但一些游客与管理人员交头接耳一番后,那些皮划艇很快就充上气下河载客漂流了。原来,私下里塞给管理人员50元钱,管理人员便可给这些皮划艇安上塞子让游客使用。
  晚8时许,天已黑了,35名游客还没回来。直到晚上10时,最后上车的游客说,其他团的游客还有人在河里漂着呢。
  晚上9点多还在漂流,危险不危险?
  内乡县宝天曼漂流因人满为患而导致的漂流难、交通堵塞、员工收黑钱、安全隐患大等问题经媒体报道后,当地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2009年8月24日,宝天曼峡谷漂流停业整顿,予以整改,如再不整改到位,就按规定吊销其营业执照。
  宝天曼是船少不够用,还有一个地方是船多造成了堵塞。
  2009年8月2日深夜,在重庆彭水县阿依河景区漂流河段,由于游客过多,加之近期河水流量减少,多名游客滞留在河道内,载人的小艇少则三五成群,多则七八艘挤在一起,无法前进。当晚8点50分,上百游客被困河道,有被困的游客拨打电话求救,救援人员便赶往漂流点。在距离漂流终点站约300米处,救援人员发现了第一批被困的游客。七八艘小艇撞在了一起,挤成一堆,根本无法通过狭窄的河道,船上的游客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救援人员帮忙将橡皮小艇一一分开,让他们逐一通过,向下游终点站漂去。
  据了解,当天被困的漂流船约有七八十艘。直到晚10点30分左右,最后一只小船才順利通过黑暗狭窄的河道,返回终点站。
  漂流作为旅游体验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又易复制。找到一条适合漂流的溪河,弄几条竹筏,雇几个人就可以营业。这几年随着橡皮筏的使用,对溪河的要求就更低了,有一条沟的水就可以“漂起来”。一家漂流公司负责人说,与投资观光景点相比,漂流可谓小本大利,如果营销做得好,开发一个水上漂流项目不出几年即可收回成本。可见,对漂流项目的趋之若骛,背后是巨大利润的支撑。而片面追求利润必然会导致漂流点的种种乱象。
  
  监管与法律的滞后
  
  为防止事故发生,保证漂流旅游健康发展,各级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根据各地漂流特点,依靠当地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对漂流工具安全性能进行检验,漂流工考试发证后准予上岗;督促漂流经营者落实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和事故应急反应计划,为旅客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但整体看来,目前漂流景区管理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
  从政府管理层面看,1998年颁布的《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只对漂流景区的漂流工具、救生人员、救生设备及应急预案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没有对漂流景区提出建立在紧急情况下让游客避险的平台和逃生通道的要求。而在国家旅游局将取代《暂行办法》的《旅游者安全保障办法》征求意见初稿里,仍然没有明确漂流景区硬件建设上的标准要求,更不用说避险了。一位资深漂流景区管理人员表示,既然政府管理上没有要求,投资者一般不会考虑这笔“额外”投资。因此,目前众多的漂流景区,往往注重对河道礁石等漂流险情的治理,很少建有安全逃生平台。他说,从当前看,管理部门一般就是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的范围也只是应急预案、救生设备、河道清理、救生人员等方面,要求的只是景区在有恶劣天气情况时,发布预警信息,调整景区运营时间等。
  针对“黑漂流”泛滥现象,相关部门也深感无奈。原因是在多头管理体制下,出现了监管不力等情况。
  据了解,目前漂流项目所涉及的主管部门有海事、旅游、水利等。其中,海事部门负责河道和皮筏的检查和验收,旅游部门负责游客和景区的管理,水利部门负责河道的管理和使用。
  地方海事部门表示,漂流开发在审批管理上长期处于空白状态,涉及水域开发、航道安全、服务设施、船工操作等方面。海事部门负责江河船舶的水上航行安全,严格地讲,漂流筏不是船舶,国家没有相应的安全标准,因此暂时只能参照船舶的标准检定漂流筏。吉林省海事部门以前曾为经营者办理过漂流证,现在前来办理的已较少。据了解,由于漂流旅游情况复杂,国家海事局正加紧制订《水上漂流安全管理规定》,对漂流点审批、漂流机构的营运资格、漂流工具的适航标准、漂流工操作水平等做出具体规定。
  河务部门表示,河道由当地水利部门进行管理,漂流是户外休闲活动,和水体养殖、水利灌溉无关。但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的漂流活动,使用河道时必须经过水利部门批准,不能毁坏防护堤坝,更不能对河道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旅游部门表示,过度开发漂流的弊病已经暴露出来,一地多漂、一河多漂、同质化严重。如何对水上漂流实施有效监管,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规。
  
  挣的不是玩命钱
  
  由于国内漂流点普遍存在经营混乱与管理滞后的问题,由此引发的漂流安全事故也不断出现。
  仅以2009年下半年为例:
  6月21日下午,一艘载有6人的皮划艇沿嘉陵江漂流,在四川南充凤仪电站发生翻艇事故,1人死亡,1人失踪,4人获救;7月1日下午,贵州省兴义市清水河生态漂流公司一艘载有7名游客、5名船员的皮划艇漂流至马岭河峡谷上段的清水河段时,发生翻船事故,致使3人死亡;7月11日下午,一只漂流船在重庆云阳县南三峡泥溪乡一段水域内倾覆,船上数十名参与漂流探险的游客失踪,其中7人遇难……
  不管是参与漂流的游客还是市场的经营管理者,谁都不愿看到这种悲剧的发生,但是,当游客的相关知识、从业者的基本素质,以及管理者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权限都与市场不相适应时,谁都无法保证漂流事故悲剧的重演。
  不错,与其它旅游服务项目相比,漂流运动有着一定的危险系数,但这种危险系数是可以预料和防范的,并不意味着经营漂流挣的就是玩命钱。因此,业内人士建议,加强水上漂流安全管理,一是健全安全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漂流工具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漂流旅游安全操作规程、漂流救护预案及安全事故登记和上报制度。二是增强安全系数,在深水区、危险区增加安全员数量;在整个河道的拐弯、危险、激流、深潭处等地方设置明显的警示牌等。三是加强安全培训,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能及时应急处理。
  另外,强化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严格上岗制度,以及向游客普及宣传有关漂流的安全知识,也都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
  漂流运动的商业前景看上去很美,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特别是对农村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的问题是,看上去很美的东西不一定能收获美好的果实。解决的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没有最基本的安全作保证,刚刚兴起的漂流运动能走多远呢?
  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课题。
其他文献
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Ni-P-Al2O3-Re镀层,并对化学镀之后的试样进行了热处理。研究了混合稀土的质量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合
<正> 生物大分子都有一定的空间构象,而且这些构象与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密切相关。其中尤以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研究得较为清楚。不仅是静态地对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有深入
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负压一温度梯度镀镍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镀液中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后,所得镀层的平均晶粒尺寸由7Mm减小至5μm,组织结构更加致密;显微
摘 要:认真做好新时期干部档案工作,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础。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干部档案理论,力争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推进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新时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如何夯实基础,做好新时期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干部档案收集工作的网络化、规模化、组织化和制度化,是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摘 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高员工素质、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紧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做好增强员工凝聚力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上求真务实,从而力求实效性,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企业;政工;工作;实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039-01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摘 要:当前,各个地方电视台均在大力推行“新闻立台”战略。怎样更高效地推动“新闻立台”?怎样寻求“新闻立台”的突破点?笔者觉得提升时政新闻报导的引导力是关键。然而这些年来,电视时政新闻报导非议颇多,笔者重点紧抓领导活动报道、会议方面的新闻还有监管性新闻的报道等,做好解析与探究,而且给出改善时政新闻报导的传播性能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时政新闻;提高舆论引导力;意见  一、前言  这些年,我国广电总
在铸造铝-硅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铈合金镀层,并对其微观形貌、成分、晶相结构、耐蚀性及硬度进行了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镀层为晶体结构,铈的加入可以细化镀层晶粒;添加硝酸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