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俗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是与上层精英文化相对应的底层人民的结晶,弘扬传统文化的重点是传承民俗文化。本文主要从民俗的特点和意义、从温州的“拦街福”活动分析古代民俗与现代民俗的融合、民俗与现代化结合的反思等三个方面论述民俗的相关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与反思民俗流变中的现象和问题,对传承中国文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俗;拦街福;现代化
一、民俗的特点和意义
民俗的发生与延续是历史的必然,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虽然表现为不同的形态,或为物质的,或为精神的,但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一)民俗流变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渐变
民俗的最本质特点,是在群体的传承中逐渐积淀而成,而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的。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某一民族或群体的文化与民俗突然改变或突然消失的事件,这种情况的发生,要么是因为民族邦国战争,某一民族或群体突然被灭亡,战胜者强迫战败者改变自己的民俗或信仰;要么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使某个民族或群体骤然消亡,该民族或群体的民俗也就因而湮没无闻了。一些古代“失落了的文明”,如南方创造了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北方创造了红山文化和晚近的契丹文化的那些民族或群体,就是这样的情况。
但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移风易俗,往往不会成功,而会适得其反。因为民俗是长期沉淀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的一道指令就能消除的。20世纪以来,各个阶段执政的政府都曾以破除迷信的名义,采取极端的手段强制改变民俗,如打倒泥胎、捣毁寺庙、处罚迷信职业者等,但都未能禁绝。比如“文革时期”捣毁寺庙等极端行为也只是强迫民间信仰转入地下,并没有从群众心理上解决破除迷信问题。
(二)民俗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先秦时代,帝王命令随行的采诗官采集当地的民歌民谣,以此来了解民风民情。《礼记·王制》:“岁二月,东巡守,至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到汉代,《汉书·艺文志》说得更清楚:“观风俗,知得失。” 这说明:第一,统治集团把采录民歌民谣,列为了解下层民心、判断政策得失、国家状况的重要手段:第二,民歌民谣民俗本身就是国情。这种做法,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成为一种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激励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积极因素,有哪些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消极因素?它的哪些东西必须坚决推倒剔除掉,哪些东西要弘扬,哪些东西可以改造和利用?对这样的问题却很少有人去做仔细的分析和辨别。弘扬传统文化的重点是传承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最富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是传统文化中激励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积极因素。 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三足鼎立是社會的常态文化现象。三种文化相互碰撞或批评,相互渗透或补充,才能促进社会和文化的正常发展。凭借国家权力来提倡和运作以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为最终目的主导文化当然重要,但是,如果把它作为唯一的文化形态,就会产生文化专制主义而酿出类似“文革”的苦果;负有社会批判使命的精英文化以超前的精神永远不懈地探索着人类更合理更理想的生存方式,但也往往带上脱离社会现实的空想色彩;世俗文化虽然有商品消费、实用主义等带来的种种弊端,但它也帮助人们直面现实,为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地冲破传统思想的禁区。所以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在相互制衡、相互渗透和补充的情况下协调发展才是社会正常的文化形态。 按照以上三种文化形态的划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的文化哪些值得继承呢?
先看主流文化。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由“百家”中的一家而跃到钦定独尊的统治地位,开始了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儒家经典为依据的时代,奠定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从而也开始了儒学按照封建统治者们的意愿来解释并为维护封建秩序服务的时代。北宋形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理学,成为宋代直至清末的主导思想。也就是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演变为所谓“三纲”、“五常”等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三纲”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五常”用来维护和保证“三纲”的实行。它是一种润滑油、调节剂,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起一种缓和、调节作用。所以“三纲”、“五常”等一整套封建伦理道德。本质上是反动的,是不讲民主、平等和独立人格的,从总体上是要被否定的。
再看传统的精英文化。老子、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理想;墨子主张以“兼爱”化解一切社会矛盾;《礼记·礼运》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总之,也多是脱离社会现实的空想,因而是不现实也无法继承的。而包含在世俗文化中的民俗文化,虽然也带有一些落后守旧色彩或掺杂着一些庸俗社会心理等落后的东西,但其主导却是刚健自强、厚德载物的进取和宽容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及唯物主义无神论和辩证法思想,这是传统文化中最富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也是最能凸显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因此,弘扬传统文化的重点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古代民俗与现代化的结合——以温州“拦街福”为例
拦街福,即春祈,故又名“平安福”,含“春意渥,天降福,福在街头暗摸索,谁家拦去春常足”之意。该名称见载于光绪年间,但从乾隆时期已开始酝酿,到同治年间流行,已有200多年历史。到民国时期一度衰落,因为拦街福是一项大型的复合性民俗,每年举行一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时政局混乱,农村破产,商业凋零,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拦街福自然中断了。
初期的拦街福还是一种单纯的信仰民俗。后来,人们以娱神为名,增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满足节日期间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商业活动也乘此时机,进一步得到发展。各个商店为了招揽生意,还在店门口和店堂内别出心裁布置了各种新奇的装饰和摆设,以吸引顾客上门;行商(摊贩)也蜂涌而来,在街头摆摊,贩卖各种人们需要的货物和食品。就这样,年复一年,拦街福习俗从单一的信仰民俗逐渐发生变化,最后形成了集信仰、娱乐、商贸为一体的独特的复合性民俗形式,受到世代温州人的欢迎。经过历代人民传承和创造,作为一个区域性城市节日习俗和大规模的复合性民俗活动,温州拦街福文化具有四个鲜明特点: 1.和春祈、禳灾、求吉的民间信仰相结合
拦街福期间,温州各街巷分段设醮禳灾,祈天降福,榜曰“春许冬还”,是拦街春祈取福之意,源自中国人普遍认可的福文化,在当下所举行的拦街福活动中,这一意蕴已经弱化,而商业的活动则日见主导。那时,骑街搭起花门竹、结上红彩,挂起精美的灯采,街头竖起一对高灯、一对头牌,有古代春傩的遗意,显然是“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登”之古风。
2.和民间游艺活动相结合
拦街福之日,通街大道灯火辉煌,高张布幔,结采悬灯,比戶接连,号称十里。各种古玩奇花,琳琅满目。隔帘红烛,弹唱声新。夜里有各种戏曲和木偶戏演出,整个活动丰富多彩。有灯采类、戏剧类、舞蹈类、曲艺类、展出类等。
3.和商贸活动相结合
节日期间,由于城镇四乡群众都会赶来看拦街福,并买些货物回去,因此各商店都备足了货物,好好做生意。为了招揽顾客,各店家还苦心布置店面,有的临街设龙喷水;有的在店门口悬灯;有的将当时稀有的新奇东西如留声机、幻灯、西洋镜、鸟兽标本以及各种不同的时辰钟等都陈列出来,供人赏玩;也有集资演剧放烟火,招人观赏等等。而且通宵经营,为顾客服务。就是那些不是轮值到的街巷店铺也都提前大摆夜市,使市面渐趋繁荣。
4.和上巳节、花朝节民俗相融合
拦街福在发展过程中实行兼容并蓄,不仅集信仰、娱乐、商贸之大成,同时,又吸收了温州上巳节、花朝节等节日的有关民俗来充实自己,使活动更具丰富性。 拦街福的活动时间,通过街巷轮值,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开始,三月十五结束。在这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元宵节刚结束,又紧接二月初一拦街福开始,要经清明节、花朝节、上巳节以及王母娘娘诞辰等节日,民俗内容十分丰富。几个节日相隔很近,不少诗人多次提到:“三月烟花刚上巳,上街灯火又元宵”(郭钟岳),“最是上元连上巳,鱼龙曼延杂春灯”(陈舜咨),“花朝元夕事非遥,赛会重开斗富饶”(赵贻瑄),反映的正是这一情况。
根据史料记载,“拦街福”三字,最早见于同治年间,但从乾隆、雍正、嘉庆到道光年间的诗人吟咏中所看到的,大都以“迎春迎会”、“上巳迎神”或“修禊会”等为题,诗中已出现后来拦街福许多民俗的雏形,如“大寿桃”、“摆花祭”、“龙喷水”、“傀儡戏”、“高跷杂技”、“扮八仙”,以及结绮为楼、浮水燃灯、沿街悬灯等民俗,还有罕见的“摆锡山”(溶锡为山的工艺品)、“鬼牵砻”(上装绳索牵引)、“摆桶枷”(形如长桶,露头,自肩以下皆藏)等。上述民俗,后来几乎都有出现在拦街福中。
三、民俗与现代化结合的反思
现代的“拦街福”与最初的活动本质渐行渐远。它由百姓自发举办、倾城而出的活动变成由政府主办的迎春与商贸活动,不再由民众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其参与者也更多地是为了“看热闹”而非感受道德教化、祈福驱灾和感激自然。
关于“拦街福”活动的承办主体应是“民”。什么是“民俗”的“民”是“人民”,是民间的、民众的,相对于“官方”的、“精英”的。“俗”则是约定俗成之意。其传承与发展应坚守尊重保护民众意愿的原则。民俗活动是一种在民间长期形成并保留传承至今的“精神家园”。“拦街福”不是一般的“娱乐”,而是一种带有一定“神圣性”的“娱神”仪式。这种带有“娱神”内涵的民俗活动,千万不要“产业化”,将其变成纯粹的商业活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文化的交融、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我们的传统风俗习惯与民间信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越是飞速的城市,民俗流变就越鲜明。
在现代社会中,原来带有神圣性,宗教性的民俗所具有的祭神、悦神的功能大大减弱,向着娱乐活动的方向发展着。比如汉族春节的灯会和庙会的社火,南方一些民族的花炮节、火把节,西北一些民族的花儿会等,都是这样的例子。连傩戏、傩舞这类专门为了驱鬼逐疫的民俗仪式,也被戏剧化、娱乐化了。旅游事业的兴起,把民俗当成了无尽的旅游资源。 民俗事象在民族村里被当成了人们观赏的文艺节目,反复地向游客们展演着,表演民俗节目和手工艺的农民,把演出这种节目当成了职业,再也没有那种神圣性了。
把民俗事象引进旅游项目中,虽然对原来的民俗有所扬弃,但对于保存、继承和发扬传统民俗,是有益的尝试。现代化的进程是不可阻挡、不可逆的,它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中国的经济、科技不断崛起,在给人们带了很多便利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进程中不免受到冲击。人们向往快节奏的生活和段时间的娱乐,在一些需要花费时间的事情上不愿多做停留;人们期待看到不一样的习俗,目的不是了解传统文化,更多是为了满足猎奇和炫耀的心理需求;人们追逐金钱和财富,权利和声望,纷纷离开家乡前往城市,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手艺或习俗被遗弃在角落......
笔者认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校、政府、文化与旅游部门、新闻媒体等等,都有责任和义务引领社会舆论和风气,将功利主义的审美心理转向求知与尊重的心理,将急功近利地追逐财富转向踏踏实实做事,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光荣且有价值的事,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创造出更具多元素的文化产品,改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从个人角度来看,静心品味传统习俗带来的历史韵味,耐心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蕴涵,怀着敬畏之心看待优秀的传统习俗,是每个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四、小 结
本文经过梳理与反思,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将民俗与现代的冲突与交融展现出来,以“拦街福”活动为例分析古代民俗的生存与发展,发现了提出了笔者的看法与建议。笔者希望在这样的现代化之中,能有更多人注意到本问题,从个人开始改变心态,品味传统文化的美。
参考文献
1.[M].刘锡诚.民俗与艺术.北京 : 学苑出版社, 2018.
2.[M]. 苏晨杰, 丁莉.中华传统文化民俗课程.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3.[M].柯玲编.中国民俗文化.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4.[J].连晓鸣.保护温州拦街福的本真性.温州: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Vol,3,No,6.P.P:14~15.
关键词:民俗;拦街福;现代化
一、民俗的特点和意义
民俗的发生与延续是历史的必然,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虽然表现为不同的形态,或为物质的,或为精神的,但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一)民俗流变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渐变
民俗的最本质特点,是在群体的传承中逐渐积淀而成,而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的。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某一民族或群体的文化与民俗突然改变或突然消失的事件,这种情况的发生,要么是因为民族邦国战争,某一民族或群体突然被灭亡,战胜者强迫战败者改变自己的民俗或信仰;要么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使某个民族或群体骤然消亡,该民族或群体的民俗也就因而湮没无闻了。一些古代“失落了的文明”,如南方创造了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北方创造了红山文化和晚近的契丹文化的那些民族或群体,就是这样的情况。
但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移风易俗,往往不会成功,而会适得其反。因为民俗是长期沉淀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的一道指令就能消除的。20世纪以来,各个阶段执政的政府都曾以破除迷信的名义,采取极端的手段强制改变民俗,如打倒泥胎、捣毁寺庙、处罚迷信职业者等,但都未能禁绝。比如“文革时期”捣毁寺庙等极端行为也只是强迫民间信仰转入地下,并没有从群众心理上解决破除迷信问题。
(二)民俗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先秦时代,帝王命令随行的采诗官采集当地的民歌民谣,以此来了解民风民情。《礼记·王制》:“岁二月,东巡守,至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到汉代,《汉书·艺文志》说得更清楚:“观风俗,知得失。” 这说明:第一,统治集团把采录民歌民谣,列为了解下层民心、判断政策得失、国家状况的重要手段:第二,民歌民谣民俗本身就是国情。这种做法,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成为一种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激励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积极因素,有哪些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消极因素?它的哪些东西必须坚决推倒剔除掉,哪些东西要弘扬,哪些东西可以改造和利用?对这样的问题却很少有人去做仔细的分析和辨别。弘扬传统文化的重点是传承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最富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是传统文化中激励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积极因素。 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三足鼎立是社會的常态文化现象。三种文化相互碰撞或批评,相互渗透或补充,才能促进社会和文化的正常发展。凭借国家权力来提倡和运作以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为最终目的主导文化当然重要,但是,如果把它作为唯一的文化形态,就会产生文化专制主义而酿出类似“文革”的苦果;负有社会批判使命的精英文化以超前的精神永远不懈地探索着人类更合理更理想的生存方式,但也往往带上脱离社会现实的空想色彩;世俗文化虽然有商品消费、实用主义等带来的种种弊端,但它也帮助人们直面现实,为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地冲破传统思想的禁区。所以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在相互制衡、相互渗透和补充的情况下协调发展才是社会正常的文化形态。 按照以上三种文化形态的划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的文化哪些值得继承呢?
先看主流文化。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由“百家”中的一家而跃到钦定独尊的统治地位,开始了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儒家经典为依据的时代,奠定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从而也开始了儒学按照封建统治者们的意愿来解释并为维护封建秩序服务的时代。北宋形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理学,成为宋代直至清末的主导思想。也就是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演变为所谓“三纲”、“五常”等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三纲”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五常”用来维护和保证“三纲”的实行。它是一种润滑油、调节剂,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起一种缓和、调节作用。所以“三纲”、“五常”等一整套封建伦理道德。本质上是反动的,是不讲民主、平等和独立人格的,从总体上是要被否定的。
再看传统的精英文化。老子、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理想;墨子主张以“兼爱”化解一切社会矛盾;《礼记·礼运》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总之,也多是脱离社会现实的空想,因而是不现实也无法继承的。而包含在世俗文化中的民俗文化,虽然也带有一些落后守旧色彩或掺杂着一些庸俗社会心理等落后的东西,但其主导却是刚健自强、厚德载物的进取和宽容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及唯物主义无神论和辩证法思想,这是传统文化中最富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也是最能凸显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因此,弘扬传统文化的重点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古代民俗与现代化的结合——以温州“拦街福”为例
拦街福,即春祈,故又名“平安福”,含“春意渥,天降福,福在街头暗摸索,谁家拦去春常足”之意。该名称见载于光绪年间,但从乾隆时期已开始酝酿,到同治年间流行,已有200多年历史。到民国时期一度衰落,因为拦街福是一项大型的复合性民俗,每年举行一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时政局混乱,农村破产,商业凋零,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拦街福自然中断了。
初期的拦街福还是一种单纯的信仰民俗。后来,人们以娱神为名,增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满足节日期间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商业活动也乘此时机,进一步得到发展。各个商店为了招揽生意,还在店门口和店堂内别出心裁布置了各种新奇的装饰和摆设,以吸引顾客上门;行商(摊贩)也蜂涌而来,在街头摆摊,贩卖各种人们需要的货物和食品。就这样,年复一年,拦街福习俗从单一的信仰民俗逐渐发生变化,最后形成了集信仰、娱乐、商贸为一体的独特的复合性民俗形式,受到世代温州人的欢迎。经过历代人民传承和创造,作为一个区域性城市节日习俗和大规模的复合性民俗活动,温州拦街福文化具有四个鲜明特点: 1.和春祈、禳灾、求吉的民间信仰相结合
拦街福期间,温州各街巷分段设醮禳灾,祈天降福,榜曰“春许冬还”,是拦街春祈取福之意,源自中国人普遍认可的福文化,在当下所举行的拦街福活动中,这一意蕴已经弱化,而商业的活动则日见主导。那时,骑街搭起花门竹、结上红彩,挂起精美的灯采,街头竖起一对高灯、一对头牌,有古代春傩的遗意,显然是“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登”之古风。
2.和民间游艺活动相结合
拦街福之日,通街大道灯火辉煌,高张布幔,结采悬灯,比戶接连,号称十里。各种古玩奇花,琳琅满目。隔帘红烛,弹唱声新。夜里有各种戏曲和木偶戏演出,整个活动丰富多彩。有灯采类、戏剧类、舞蹈类、曲艺类、展出类等。
3.和商贸活动相结合
节日期间,由于城镇四乡群众都会赶来看拦街福,并买些货物回去,因此各商店都备足了货物,好好做生意。为了招揽顾客,各店家还苦心布置店面,有的临街设龙喷水;有的在店门口悬灯;有的将当时稀有的新奇东西如留声机、幻灯、西洋镜、鸟兽标本以及各种不同的时辰钟等都陈列出来,供人赏玩;也有集资演剧放烟火,招人观赏等等。而且通宵经营,为顾客服务。就是那些不是轮值到的街巷店铺也都提前大摆夜市,使市面渐趋繁荣。
4.和上巳节、花朝节民俗相融合
拦街福在发展过程中实行兼容并蓄,不仅集信仰、娱乐、商贸之大成,同时,又吸收了温州上巳节、花朝节等节日的有关民俗来充实自己,使活动更具丰富性。 拦街福的活动时间,通过街巷轮值,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开始,三月十五结束。在这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元宵节刚结束,又紧接二月初一拦街福开始,要经清明节、花朝节、上巳节以及王母娘娘诞辰等节日,民俗内容十分丰富。几个节日相隔很近,不少诗人多次提到:“三月烟花刚上巳,上街灯火又元宵”(郭钟岳),“最是上元连上巳,鱼龙曼延杂春灯”(陈舜咨),“花朝元夕事非遥,赛会重开斗富饶”(赵贻瑄),反映的正是这一情况。
根据史料记载,“拦街福”三字,最早见于同治年间,但从乾隆、雍正、嘉庆到道光年间的诗人吟咏中所看到的,大都以“迎春迎会”、“上巳迎神”或“修禊会”等为题,诗中已出现后来拦街福许多民俗的雏形,如“大寿桃”、“摆花祭”、“龙喷水”、“傀儡戏”、“高跷杂技”、“扮八仙”,以及结绮为楼、浮水燃灯、沿街悬灯等民俗,还有罕见的“摆锡山”(溶锡为山的工艺品)、“鬼牵砻”(上装绳索牵引)、“摆桶枷”(形如长桶,露头,自肩以下皆藏)等。上述民俗,后来几乎都有出现在拦街福中。
三、民俗与现代化结合的反思
现代的“拦街福”与最初的活动本质渐行渐远。它由百姓自发举办、倾城而出的活动变成由政府主办的迎春与商贸活动,不再由民众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其参与者也更多地是为了“看热闹”而非感受道德教化、祈福驱灾和感激自然。
关于“拦街福”活动的承办主体应是“民”。什么是“民俗”的“民”是“人民”,是民间的、民众的,相对于“官方”的、“精英”的。“俗”则是约定俗成之意。其传承与发展应坚守尊重保护民众意愿的原则。民俗活动是一种在民间长期形成并保留传承至今的“精神家园”。“拦街福”不是一般的“娱乐”,而是一种带有一定“神圣性”的“娱神”仪式。这种带有“娱神”内涵的民俗活动,千万不要“产业化”,将其变成纯粹的商业活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文化的交融、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我们的传统风俗习惯与民间信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越是飞速的城市,民俗流变就越鲜明。
在现代社会中,原来带有神圣性,宗教性的民俗所具有的祭神、悦神的功能大大减弱,向着娱乐活动的方向发展着。比如汉族春节的灯会和庙会的社火,南方一些民族的花炮节、火把节,西北一些民族的花儿会等,都是这样的例子。连傩戏、傩舞这类专门为了驱鬼逐疫的民俗仪式,也被戏剧化、娱乐化了。旅游事业的兴起,把民俗当成了无尽的旅游资源。 民俗事象在民族村里被当成了人们观赏的文艺节目,反复地向游客们展演着,表演民俗节目和手工艺的农民,把演出这种节目当成了职业,再也没有那种神圣性了。
把民俗事象引进旅游项目中,虽然对原来的民俗有所扬弃,但对于保存、继承和发扬传统民俗,是有益的尝试。现代化的进程是不可阻挡、不可逆的,它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中国的经济、科技不断崛起,在给人们带了很多便利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进程中不免受到冲击。人们向往快节奏的生活和段时间的娱乐,在一些需要花费时间的事情上不愿多做停留;人们期待看到不一样的习俗,目的不是了解传统文化,更多是为了满足猎奇和炫耀的心理需求;人们追逐金钱和财富,权利和声望,纷纷离开家乡前往城市,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手艺或习俗被遗弃在角落......
笔者认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校、政府、文化与旅游部门、新闻媒体等等,都有责任和义务引领社会舆论和风气,将功利主义的审美心理转向求知与尊重的心理,将急功近利地追逐财富转向踏踏实实做事,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光荣且有价值的事,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创造出更具多元素的文化产品,改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从个人角度来看,静心品味传统习俗带来的历史韵味,耐心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蕴涵,怀着敬畏之心看待优秀的传统习俗,是每个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四、小 结
本文经过梳理与反思,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将民俗与现代的冲突与交融展现出来,以“拦街福”活动为例分析古代民俗的生存与发展,发现了提出了笔者的看法与建议。笔者希望在这样的现代化之中,能有更多人注意到本问题,从个人开始改变心态,品味传统文化的美。
参考文献
1.[M].刘锡诚.民俗与艺术.北京 : 学苑出版社, 2018.
2.[M]. 苏晨杰, 丁莉.中华传统文化民俗课程.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3.[M].柯玲编.中国民俗文化.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4.[J].连晓鸣.保护温州拦街福的本真性.温州: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Vol,3,No,6.P.P: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