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的疾病预防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对疾病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适龄儿童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组,其中观察组给予流感疫苗接种干预,对照组常规流感疫苗接种,对两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随访的不同阶段,观察组儿童流感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接种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家属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满意度为8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给予干预能有效提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控制流感的感染率,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61-02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流感病毒的传播与感染导致,起病较急,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干预,以提高预后效果[1]。流感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冬春两季高发[2]。针对易感人群如免疫功能异常者、及免疫水平低下者给予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主要途径。为评价实施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在流感预防方面的效果,现纳入部分拟行流感疫苗接种的儿童进行干预与随访,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流感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100例为研究对象,男60例,女40例,年龄10个月~5岁,纳入标准:近12个月未接受流感疫苗接种者;儿童家属明确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免疫机制正常者;儿童及家属配合依从性较高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流感疫苗接种管理,向家属详细询问儿童的生理状况及主要的不适症状或过敏情况,总体回顾儿童健康体检情况,并详细统计在案,就疫苗接种的优势与常见不适症状进行介绍,由家属自行决定接种与否,实施疫苗接种的儿童,须在接种前就疫苗的生产有效期进行核对,在注意力转移及言语安抚的前提下给予疫苗接种,接种后的60min内对儿童接种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免出现不适反应时能够及时采取实施有效的处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管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干预,①宣教与沟通:借助文字、图片及视频等途径向家属介绍疫苗接种的价值、流程、接种前后注意事项、主要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与方式等,全面提高家属的对疫苗接种的认知,达到消除对潜在可能的不良反应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对接种的配合及信赖度。主动积极与家属交流,了解家属的疑虑,并及时解答处理,同时借助网络平台,与家属保持有效及时的交流。②心理干预:儿童对打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在出现抵抗逃避、哭闹不止的情况时,会引起家属的心疼与担心,也会影响正常接种工作,因而要做好儿童的心理安抚工作,应与小儿尽快熟悉,获得儿童的信任感,在转移关注力的同时完成接种工作。③饮食干预:对疫苗接种后的合理饮食方式向儿童家属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疫苗接种后合理营养物质的充分摄取。
  2 结果
  2.1两组儿童流感发生情况及接种依从率比较:随访的不同阶段,观察组儿童流感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接种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儿童家属对不同管理模式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儿童家属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满意度为8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3],在冬春两季及季节过渡期频发,婴幼儿由于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差,极易受到流感的侵害,为了可以有效的预防流感,最好带领孩子到正规疫苗点,接种流感疫苗[4]。但幼儿多数情况下害怕打针及医生,容易不配合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现今儿童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医疗过程,是预防部分潜在或高发疾病的主要方式,目前的医疗水平已基本能够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有效性。流感是一类相较于普通感染严重、传染性高、预后较差的急症,易引发肺部及心功能的异常改变,儿童因免疫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极易受流感病毒的侵袭,因而给予流感疫苗接种在儿童中极为普遍,且较为重要。而保证疫苗接种率需要对儿童家属给予不同程度的管理。
  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流行性感冒还有着治疗周期长、病情易反复、起病急等特点[5],病情严重时还会引起较多并发症发生如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考虑到婴幼儿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在流感发生的季节更容易被传染。儿童如果接种疫苗,就会大幅度降低患流感的可能性,大概率的避免儿童被流感病毒侵害,但是儿童对于指令的服从性不强,对于医院打针存在害怕的情绪,所以需要进行积极的流感疫苗接种干预。在医院进行干预之前,家长要在日常中,尽量不要以医生这个职业威慑孩子,如果孩子受到惊吓,会非常抵触去医院,这种情绪后续导接种疫苗的时候会更加严重,比如大声哭闹。在本次的研究中,干预效果使医护人员非常满意。通过在接种前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和放松的心理干预,可以让家长孩子了解接种的知识,同时可以让孩子心态稳定下来,并且,让儿童信任医生,有利于提高儿童依从性,减少哭闹的次数,加强了安全性;儿童的皮肤较为敏感,轻柔的动作可以有效缓解他们的疼痛,避免因疼痛产生的不良反应[6];接种后和家长保持联系,可以随时为家长进行解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指导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有利于工作的进行。本次研究实施了全面的干预管理,与常规管理相较,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依从率更高,且在随访的不同阶段,流感发生率更低,同时观察组儿童家属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实施流感疫苗接种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疫苗接种率,从而降低儿童流感的发生,提高家属对疫苗接种的认知与重视度,同时提高家属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郭学军.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41):72.
  [2]張桂兰.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的疾病预防效果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297-3298.
  [3]蒋静,李贵文,张皓,等.2012—2016年宜昌市学龄前儿童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J].职业与健康,2017,33(22):3107-3111.
  [4]冯录召,彭质斌,王大燕,等.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52(11):1101-1114.
  [5]黄少萍,朱振颖.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效果追踪随访对照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6):601-602.
  [6]朱军礼,郑迎军,章光明,等.季节性流感疫苗预防效果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7,23(2):216-221.
其他文献
门诊西药房每天所接待的患者非常多,且西药房的工作量大,内容繁琐,有一定的强度,在此环境下长期工作,西药房工作人员极容易出现药物发放错误、服务态度差、工作不严谨等情况,不但容易引起医患纠纷,而且还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传统门诊西药房的管理方式过于制度化,难以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阻碍了门诊西药房服务质量的提升。随着社会、医院、患者对门诊西药房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管理理念逐渐受
期刊
【摘要】基层医院是公共卫生服务的参与主体,需要高效的管理和准确的定位,为了给广大的病患提高技术设施以及优良的环境体验,并且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被传染,也同时提高了基层医院的设施环境,也大幅度减少了传染等疾病的概率。基层医院在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对促进基层公共卫生的改善,推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的提升,预防和减少疾病,促进民众健康保健,推进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具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健康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住入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40例,采用抽签法进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及肺部康复指导锻炼,观察组采用健康管理,对比两组肺部功能情况、6min步行距离及再住院率情况。结果:经过健康管理后,观察组在FEV1、FVC、CTA评分均较对照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在中药合理用药监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实施药师干预前,在我院采取中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且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实施药师干预后,在我院采取中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合理用药率以及呼吸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方式不当、剂量不当、患者自身原因和炮制不当等不合理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管理师介入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管理组(行健康管理师介入护理)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管理组NIHSS评分为(5.42±5.03)分,对照组为(9.14±5.31)分,管理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上,管理组治疗有效率达93.10%,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本地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为调研对象,在此基础上,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处理,将这一阶段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划为对照组,对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由地区疾控中心牵头进行精细化管理,将这一阶段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划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析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抗生素被广泛地使用来治疗各种疾病,但伴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药物不能够合理使用的问题也随即出现。由于大量药物滥用的情况出现,使得药物相应的耐药性频繁出现。解决药物不合理使用首先要做到给药方案优化。通过药代动力学(PK)研究患者对药物的作用和药效学(PD)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来深入研究药物合理应用。PK/PD 不仅可以优化给药方案,还可以减轻患者使用抗生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本文对抗生素的
期刊
摘要: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国内新生儿有所增长,同时,国内新生儿的院内转运比例也随之升高,这也就对32周以下的新生儿院内转运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对待新生儿的转运,应该如何构筑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如何减少和避免在新生儿院内转运所发生的突发事项,如何更好地确保新生儿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就成为了一个必要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二胎;新生儿;转运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科技技术在当下社会盛行,无论是工作还是教育,都或多或少的采用网络科技技术在线上进行,线上教学、线上办公也就由此衍生。《儿科护理》是保护和促进从胎儿时期直至青春期的儿童的健康,降低儿童病发率和死亡率的护理科学;高职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中高职教育的《儿科护理》的学生将来直接面对的是儿童,那么关于高职教育《儿科护理》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尤为重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施的进步,CT增强扫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在对其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期间,CT增强扫描技术还能够有效的避免造影剂外渗,对患者的血管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更是较好的提高了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基于此,本文针对肿瘤患者行CT增强扫描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并作以下综述。  【关键词】CT增强扫描;肿瘤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