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探析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ia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一直难以有较大的突破,构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可参考的意见。本文研究发现,构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应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循序渐进、持续地融入每个学期中,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学生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指导,同时对大学生在校接受的就业指导培训和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相关档案。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可靠、专业、多渠道的信息化就业平台,让学生利用该平台了解感兴趣企业的相关信息。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0-0151-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和大学生就业逐步市场化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根据相关统计部门的数据,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人,随后该数字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到2015年时,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攀升至727万人。而毕业生就业率却在2014年时首次突破70%[1],意味着当年约有200万名应届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考虑到往年未就业学生人数和海外留学归国群体,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较为严峻。
  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其就业指导工作完成的好坏是大学生能否顺利走向社会的关键。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时间短、实践经验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在意识观念、指导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亟须改进之处。探讨如何构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现状
  (一)就业指导意识较弱,满意度较低
  本研究在A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该校2019届500名部分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示,基本所有的学生均表示接受过学校就业方面的相关指导和服务,其中未参加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生中,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忙于准备研究生或公务员考试,就业指导课没那么重要的为5%;有的学生觉得本校的就业指导课枯燥无趣,授课教师对于考勤管理不是很严格,上过几次之后就不想再去的占10%左右。有不到60%的学生认可了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但是认为“特别满意”的不超过10%,2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还可以”,而有9%的学生不满意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我国教育部门历来对于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非常重视,1997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确认了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295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积极探索研究建立一套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畢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全力构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推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2]。但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认知尚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以完成授课任务为主,学生未从心理上对就业指导真正重视起来,满意度低,参与感薄弱。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落后
  关于课程内容设置上,学生普遍认为就业指导教学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教材老旧、缺乏新意,有的学生表示,该类课程应该用其他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形式代替。学生对本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看法包括课程内容老旧(75%)、专业针对性差(72.3%)、实践教学内容少(53%)、课时安排不科学(31.5%)。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决定着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教学内容的定位在整个就业指导服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中学生也踊跃地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内容的质量上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在调查就业指导教学方式时,问卷列举了“课堂授课”“校园就业信息网”“QQ、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就业工作室”“实践教学”“其他”几种方式,经过统计后发现,“课堂授课”目前仍是学校采用的主要就业指导服务方式;有70%学生是通过学校的就业信息网获取就业信息和相应知识。随着当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大范围应用,学校也开设了微信、微博等移动平台的就业指导服务,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关注过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群或公众号。而“就业工作室”和“实践教学”这两项内容,学生则表示没听说过,参与较少。由此可见,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仍以传统的课堂授课为主,教学内容更新慢,个性化和实践性教学方式运用仍不普遍。
  (三)就业指导服务评价机制欠缺
  一套服务体系运行是否切实有效,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来验证和不断完善。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制度建立还有待完善,在调查中发现,只有近两成的学生表示参与过学校就业指导活动和指导教师的评价工作,参与者大都为班级学习委员或学院干部等,参与的主要方式为填写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派发的问卷。学校缺乏对本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全套评估方法,采纳的学生意见也缺乏一定的代表性。目前高校对于就业工作的考评大都采用目标责任制,对于就业率一直走低的专业,相应的招生人数、师资投入、科研经费投入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3]。而这种考核机制也存在一个问题,即部分高校将精力放在提升就业率上,在联系用人单位、积极推广校企合作、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和招聘机会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而对本校就业指导服务的长久效果缺乏跟踪统计。毕业生签完三方协议,一出校门即和学校失去了有效的联系,高校对于学生毕业后在用人单位的表现、短期内离职率、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条件环境等,缺乏科学的跟踪和回访制度建设,无后续就业服务质量的监督,不利于对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培养,阻碍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质量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教师队伍由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各学院书记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组成,专业的人力资源讲师、有经验的社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经理、优秀校友等参与较少。针对学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教师的满意度调查发现,持有满意态度的人数不到40%;有76.5%的学生希望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校外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士、优秀校友和企业人员等。高校固有的就业指导服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教育,为就业指导课程夯实基础。但对于实践内容的传授方面,则缺少相关经验。目前高校教师招聘的学历门槛仍较高,学校教师多为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缺乏社会职场经验,而社会人士又难以真正参与进来。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成为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教师队伍的痛点所在。除此之外,学院辅导员具有轮换性,在一个学院连续任职四年的情况比较少见,人员的过度流动使得辅导员缺少对本学院学生的连贯性了解,不利于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无法提供人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二、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原则
  (一)以实现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构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必须以实现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职业生涯发展理念需贯穿整个体系建设当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他认为人的职业发展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事情,而是从出生一直贯穿到死亡的一个完整的历程,人的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职业发展内容也不尽相同,且互相影响[4]。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主要面向群体是大四学生,此时学生往往忙于投简历、面试、准备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等,就业指导服务效果难以真正落实,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就业指导方法很难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真正起到作用。学生一离开校门,某种程度上就和学校失去了联系,对于本校学生的跳槽离职情况、职场适应情况、职业选择对口情况,学校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跟踪和监管。职业生涯发展本就不应该是某个阶段的任务和事情,而是伴随着一个人的出生、成长、衰老的过程,高校作为就业指导服务的主要基地,需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以职业生涯发展观念来指导学生,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二)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
  就业能力是学生走向职场时的核心竞争力,涵盖了学习能力、求职能力、做好工作的能力等很多方面的内容,一个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是否能够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顺利得到工作,也决定着他今后在职场中能否从容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复杂的工作环境,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中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具备迈向社会的能力条件。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仍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大学生常常通过学历高低、考各类资格证书、担任班级干部等来证明自己的就业能力,而实际上用人单位往往是通过面试或是实习观察,来判断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等。大学生由于社会实践经验少,对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有在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缺乏实习经历或者动手能力等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高校在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时,需要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核心任务,使就业指导服务真正发挥效用。
  (三)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保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资源更加丰富。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各类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快速更新,信息数据全球化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大数据背后蕴含的是重要的信息价值,必然要在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例如辽宁省某高校就通过建立动态生源信息库,设立了对本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事后跟踪制度,从就业行业、转正收入、违约情况、用人单位评价、学生家长期望值、学生对工作的评价等几个维度来进行调查统计,收集相应数据,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符合本校专业和学生特点的就业质量报告,为后期的工作提供科学的借鉴[5]。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信息资源是拉动体系建设的一驾马车,有了丰富的数据信息库,才会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咨询和机会,才会使科学的服务评价机制成为可能,才能量变引起质变,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
  三、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思路
  (一)構建个性化辅导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和学生数量常年处于不均衡的情况,以辽宁省为例,目前辽宁省高校共有专兼职就业指导教师近4000人,却承担了100多万在校生和每年27万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6]。这会造成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常常不分专业、生源地等因素,几百人一起上就业指导课,无法考虑到学生的家庭背景、职业理想、性格特征等差异。健全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需要向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不再使就业指导浮于形式。高校可以增加职业生涯测评内容,让学生对自己有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人格的同时,将不同类型的学生统计分类,从而制定相应的就业指导方法。另外,通过开展就业工作室、小团体辅导等一对一的教学方法,尊重和强调“9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兴趣。最后,高校还应注重对特殊群体的就业指导服务,包括家庭贫寒或有疾病的学生、冷门专业毕业生、理工科专业中就业优势相对较弱的大学生等。
  (二)构建全程化课程体系
  当下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过于零散,就业指导课程不应该仅仅在大四时期开设,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有连续性特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工作,需要在大一阶段开设,另一方面,大四时学生往往忙于找工作、实习、考研、出国深造等,能够正常修完专业课程的人数较少,全勤去参加就业指导课的学生更是少见。就业指导服务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体现在学生毕业求职季,更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志向、职场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必须得到重视。高校需尽量克服就业指导课时紧张、师资力量薄弱等硬件困难,尽量做到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从大一开始即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有层次、有深度地安排相关课程。如在大一和大二时,安排职业性格测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等课程,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就业意识,培养就业能力;在大三和大四时,进行具体的求职技巧培训、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等,提升学生具体的职业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生态学是一门将教育视为生态结构来看的学说,这给当代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方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但过往研究以及实践表明,当代教师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拟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探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文章先就教育生态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做了简要介绍,随后提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有外部、内部环境的支持,最后提出外部生态环境支持、“教学研培”专业发展支持、群体性
摘 要:教育信念的研究是教师研究的重要方面,对教师专业的发展乃至教育变革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法,以师范生的教育信念为研究基点,通过研究发现,师范生的教育信念有利于师范生树立专业的情感归属;有利于淡化师范生在职业选择上的功利之心;有利于為师范生提供专业发展的长远动力。为此,师范院校应在课程设置上将信念教育课程化、专门化;在教育教学上将信念教育教师化、层次化;在教育评价上将信念教育面试化、活
摘 要:高职院校注重知识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消防工程专业旨在培养从事基础岗位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使得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从而推动社会发展。高职院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了消防工程专业人才质量,目前,一些院校的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及时找出问题所在、优化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势在必行。本文结合A学院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消防工程专业人才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可实现对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本文指出高职院校推进管理育人工作的建设内涵以及建设路径,并对某高职院校的管理育人工作进行分析,结合微信平台对高职院校推进管理育人工作途径提出有效方法,以供相关院校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0-010
摘 要:“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只有在正确分析高校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如在实验性质以及课时分布上缺乏科学性,较低的实验设备利用率浪费教学资源,落后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实验团队的缺乏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教师紧跟时代脚步,更新教学观念,高校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
利用好中高职贯通教学的五年时间,通过对接产业需求、坚持行业为主导的育人模式,坚持统筹协调的资源优化配置,坚持能力本位的评价标准,通过重构课程结构,探索与实践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帮助学生适应新产业环境的改变,有利于培养出比普通三年学制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