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语言思维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从价值取向,语法范畴方面对中西方进行对比,以跨文化为视角对其差异进行原因分析中文与英文两种语言的区别,以此来指导二语习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语法;个体主义;中西对比
  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在当今世界逐渐一体化和全球化大格局下,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的交流变得日益广泛。再也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封闭起来,避免与它国交流。但是很多时候,由于文化差异,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中,会遇到一些障碍,因此,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
  而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以客观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下的两种语言呢?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的非常重要的媒介,可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而语言与思维以及文化又是紧密相关的。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曾经说过:“人从其自身的存在中编织出语言,在同一过程中他又将自己置于语言的陷阱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周围划出一道魔圈,任何人都无法逃出这道魔圈,他只能从一到魔圈跳入另一道魔圈。”而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认为语言不同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
  因此要想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我们必须透过中西方语言文字的特征,来剖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加强对跨文化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思维特征的了解。以下本文将通过三个语言的方面来分析中西方思维价值观的不同。
  一、 中西方对“I”的差异
  一方面,英语中有代词(you),我们(we),他们(they),这些代词都不是大写的,只有一个代词大写,就是我(I)。单从这个简单的字母我们就可以看出西方世界具有自我中心意识。大写的我字就体现出了西方价值排序里排在前端的“individualism”。同时,这种个人主义还可以引申成自立主义,自强主义或者自立自重。所以单从这样一个大写现象我们可以窥视到西方世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相比而言,中国文化里的“我”字就不会大写来或者其他方式来强调它。而且,在传统文化里,中国人都是以自谦方式来称呼自己,往往会说“在下,鄙人,不才”等等。就连处于九五之尊的皇帝的位置,也稱呼自己为“寡人”“孤”,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中国文化都是把自己处在一种克己谦逊的心态,抬高和尊重别人,尽量处于自律克己的状态。
  另一方面,中西方在信封上的收信人姓名地址的写法也彰显了两者不同的思维方式。举个例子,如果自己用中文写地址,一定是以以下格式:中国四川,四川大学英语系,王老师。可是如果用英文写地址,格式便是:王老师,四川大学英语系,四川,中国。从信封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西方对自我的强调和重视,西方思维模式对局部和个人的重视,由小及大,倾向于从微观到宏观。而与之相对的,中国人更重整体和集体,思维模式是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
  二、 中西方语法范畴不同
  西方语言是严式语言,汉语是宽式语言。换句话说,印欧语系语言中,语法详细,分类别类,包括“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语气”。而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基本上没有性,数,格,时,体,态。式等语法范畴和形式标记。比如,汉语的名词没数的变化,代词没格的变化,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这样一来,中文语言的定位功能就相对灵活,你把一个汉字放在哪个位置它往往都能达意,并且会根据所处句子的位置而改变其词性,因此,通常我们看到,在中文里,一个名词可能在不同的句子和不同的语境中就变成动词或者形容词。中文的外部形式虽然不发生变化,但它表义功能会随着位置的变化灵活的进行变化。而英语则有名词的单复数变化,动词的人称和时态变化。它的定位功能很机械,有相对的固定性。它的定位功能附注在词汇本身,你即使换了位置,词性还是不会发生变化。这样的严式语言表意比较稳定清晰,每个词各司其职,有相对严密的等级关系。这样限制性强的语言表意上有助于提高微观局部性的准确程度,但是过于机械,词汇本身的功能不能随意变化。
  同时,中文虽然灵活性高,创造性强。但它的词法结构和语法结构过分灵活,法无定法,无法可依,也就不容易形成缜密精细的语言系统。
  三、 意合语言与形合语言
  从构成方式来看,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西方语言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形态规则和形式的方式,而汉语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语境等语义因素,是依靠语义的方式。传统的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交融”“和谐”“了悟”“悟性”,所以中国文化求全、求圆满、求和谐、求对称平衡,重个人感受和“心领神会”,重心理时空和事件顺序。反映在语言上,则重意和,无主句及主语省略句多;主动态用的多;连词用得少;文章求全面,不怕重复,词句求平衡和对称。而西方哲学强调人的个体意识,主张“人物分立”,重形式论证,崇尚个体思维,并认为人依附自然却独立于自然,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反映在语言上,则重形和。非人称主语用的多;被动句用的多;主语一般不能省略;连词、介词用的多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思维方式上,西方民族理性思维发达,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与此相反,汉民族直觉思维发达,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和直观性。而此等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就直接导致了中西方语言的不同。因此,在我们平时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应当加强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学习,更好的了解语言背后的故事,来加强二语习得,并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熊勤,四川省成都市,武警警官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甲心病以心律失常为主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老年甲心病的诊断能力及其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11例老年甲心病误诊为冠心病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甲心病
目的 探索甲基强的松龙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4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甲基强的松龙组)和对照组(地塞米松组),现场急救时对患者实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应。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照随机对照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即A组(
目的探讨儿科感染疾病中采用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感染疾病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2组儿童进
摘要:数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发展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始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着学生高年级学习和未来的长远发展。所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对此,本文将从精心导入、动手操作与主体探究三方面出发,系统性地分析和论述实现和促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和有效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CVD)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COPD合并CV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治疗组(n=38)
摘 要:小学中高年级是向初中过渡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教学中的高效,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高效率教学;质量与效率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而这种状况的产生无疑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发展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且实
目的:观察微量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血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对21例确诊DIC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静脉滴入微量肝素1873~3125u/天(15~25mg/天),观察出血等临床情况,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