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网络对作文教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本文对网络时代下的作文教学进行了浅论,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网络信息;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099-02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网络信息加快了知识概念的更新,对“作文”教学也要求更新,网络将对作文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开辟一个新的天地。笔者试图从平时作文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对网络时代下的作文教学进行粗浅论述,供同行参考,以飧共勉。
1 转变角色更新作文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作为重要教学资源的语文老师将会出现新的角色转换,语文老师将进一步强化教学的开放意识和民主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会更充分地贯彻到语文作文实践中去。一方面,网络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信息获取渠道。以往只能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会议等有限渠道缓慢地获取教学信息,有了网络,教学信息的获取就变得十分方便快捷了。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引入作文教学活动中,也会改变老师的备课和授课方式、方法,电子文档将逐步取代纸和笔成为语文老师的备课工具。同时,网络设备也将改变课堂结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会改变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过去语文老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课”的形象将有所改变。网络技术进教室,不仅仅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际上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室的相对封闭性,使教室成为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师生互动的教育场所,这势必给教师带来全方位的变化。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声像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就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传统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学生亲眼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很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水平获得的感受,需要再现,需要交流,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怦然心动、文思如泉”的最佳状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如指导学生描写秋天的景色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秋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旁,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在哪里,好吗?”然后,打开网页让学生欣赏视频歌曲《丰收之歌》。随着欢快的乐曲,屏幕上呈现出果实累累、一片金黄的景象,学生立即被优美的歌声、丰富的画面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吸引住了。这时,教师就可以抓准时机,让情绪饱满的学生启动画笔系统,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来。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有的画农民正在田里忙着收割;有的画一棵棵果树,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有的画满山的红枫树,飞舞的落叶,金黄的草坪……每个学生对秋天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接着教师通过网络系统打开每一个同学保存的图画,引导全体同学一边欣赏创作的秋景图,一边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说出自己心中美丽的秋天。最后学生兴致勃勃地调用汉字编辑系统,在文档里写出秋天的美景。这样利用网络视频的形、色、声情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而且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欲望在宽松的氛围中得到真实、自然的流露,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有效率。
3 再现情境,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作文的素材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但这些事物学生记忆模糊不清,感受不深,导致了作文的空洞,描写欠生动具体。两机一幕进入课堂后,也有不少老师经常精心设计制作一些高质量的投影片让学生重新感知,但效果并不尽人意,因为那是静止的画面,不够传神。现在,网络进入课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把学生所经历过的、感受不深如过眼云烟的事物通过网络重现在学生的眼前,引導学生再次进行细致观察,唤起其形象记忆。如:指导写一个场面中,我录制了学生在学校运动会上比赛的全过程,并编辑、剪接配上字幕制成课件。上课时,学生在各自的屏幕上自由观察动态画面,主动接受信息,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比赛的全过程。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果和场内场外的热闹氛围一览无遗,学生们非常兴奋,达到了不吐不快之感,激起了写作的欲望。当学生写作时重点描写某位运动员,还可以单击与这位运动员有关的画面,再次重播或者使画面静止等,便于更细致地观察逼真的场面。
4 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从而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老师包评改。其结果是老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鉴于此,必须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作文评改由纸上转向运用简便、快捷的电脑,评改的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全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具体做法如下:学生初成作文后,老师可利用滚动条在书写器中做整体浏览,并按训练的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通过网络系统分别显示在每台电脑的显示器上。再按写作目标针对文章的中心、选材、构思、语病、错别字等方面共同分析评价。师生都能看到被评习作的评改全过程。虽然被评议的作文是少数,但面向全体,老师示范批注、修改,学生集体评议、修改,学生自改、互改。既充分肯定成绩,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友好竞争,巩固提高,又相互指出缺点和修改的方法。学生看着被评的习作,通过教师的点拨,受到伙伴的启发,获得众多信息,及时从写作规律上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及时予以修改,劣作变佳,佳作更佳。文章修改好之后,学生便可利用排版系统将文章进行编辑,通过打印机将文章打印出来交流或者直接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评议、修改的能力,又能增强自信心,培养了学生习作的兴趣,而且实现了学习个别化和教学最优化,收效很好。
关键词:网络信息;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099-02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网络信息加快了知识概念的更新,对“作文”教学也要求更新,网络将对作文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开辟一个新的天地。笔者试图从平时作文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对网络时代下的作文教学进行粗浅论述,供同行参考,以飧共勉。
1 转变角色更新作文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作为重要教学资源的语文老师将会出现新的角色转换,语文老师将进一步强化教学的开放意识和民主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会更充分地贯彻到语文作文实践中去。一方面,网络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信息获取渠道。以往只能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会议等有限渠道缓慢地获取教学信息,有了网络,教学信息的获取就变得十分方便快捷了。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引入作文教学活动中,也会改变老师的备课和授课方式、方法,电子文档将逐步取代纸和笔成为语文老师的备课工具。同时,网络设备也将改变课堂结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会改变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过去语文老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课”的形象将有所改变。网络技术进教室,不仅仅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际上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室的相对封闭性,使教室成为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师生互动的教育场所,这势必给教师带来全方位的变化。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声像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就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传统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学生亲眼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很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水平获得的感受,需要再现,需要交流,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怦然心动、文思如泉”的最佳状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如指导学生描写秋天的景色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秋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旁,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在哪里,好吗?”然后,打开网页让学生欣赏视频歌曲《丰收之歌》。随着欢快的乐曲,屏幕上呈现出果实累累、一片金黄的景象,学生立即被优美的歌声、丰富的画面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吸引住了。这时,教师就可以抓准时机,让情绪饱满的学生启动画笔系统,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来。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有的画农民正在田里忙着收割;有的画一棵棵果树,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有的画满山的红枫树,飞舞的落叶,金黄的草坪……每个学生对秋天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接着教师通过网络系统打开每一个同学保存的图画,引导全体同学一边欣赏创作的秋景图,一边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说出自己心中美丽的秋天。最后学生兴致勃勃地调用汉字编辑系统,在文档里写出秋天的美景。这样利用网络视频的形、色、声情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而且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欲望在宽松的氛围中得到真实、自然的流露,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有效率。
3 再现情境,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作文的素材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但这些事物学生记忆模糊不清,感受不深,导致了作文的空洞,描写欠生动具体。两机一幕进入课堂后,也有不少老师经常精心设计制作一些高质量的投影片让学生重新感知,但效果并不尽人意,因为那是静止的画面,不够传神。现在,网络进入课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把学生所经历过的、感受不深如过眼云烟的事物通过网络重现在学生的眼前,引導学生再次进行细致观察,唤起其形象记忆。如:指导写一个场面中,我录制了学生在学校运动会上比赛的全过程,并编辑、剪接配上字幕制成课件。上课时,学生在各自的屏幕上自由观察动态画面,主动接受信息,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比赛的全过程。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果和场内场外的热闹氛围一览无遗,学生们非常兴奋,达到了不吐不快之感,激起了写作的欲望。当学生写作时重点描写某位运动员,还可以单击与这位运动员有关的画面,再次重播或者使画面静止等,便于更细致地观察逼真的场面。
4 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从而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老师包评改。其结果是老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鉴于此,必须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作文评改由纸上转向运用简便、快捷的电脑,评改的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全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具体做法如下:学生初成作文后,老师可利用滚动条在书写器中做整体浏览,并按训练的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通过网络系统分别显示在每台电脑的显示器上。再按写作目标针对文章的中心、选材、构思、语病、错别字等方面共同分析评价。师生都能看到被评习作的评改全过程。虽然被评议的作文是少数,但面向全体,老师示范批注、修改,学生集体评议、修改,学生自改、互改。既充分肯定成绩,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友好竞争,巩固提高,又相互指出缺点和修改的方法。学生看着被评的习作,通过教师的点拨,受到伙伴的启发,获得众多信息,及时从写作规律上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及时予以修改,劣作变佳,佳作更佳。文章修改好之后,学生便可利用排版系统将文章进行编辑,通过打印机将文章打印出来交流或者直接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评议、修改的能力,又能增强自信心,培养了学生习作的兴趣,而且实现了学习个别化和教学最优化,收效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