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种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对策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a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林下经济是一种高效的林业循环经济,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对农村经济发展,还是现代化生态循环林业建设,均是一套可循、可行的发展之路。基于此,笔者结合现阶段我国在林下经济发展领域中极具典型代表的种植模式,在了解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矛盾,就如何改善与强化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对策。
  关键词 林下种植经济;经营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9.022
  1 林下种植经济发展路径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工农业发展逐步进入快速上升期,国家政府正式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此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会议上,就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发展领域,特别针对农业、林业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制订了一项中长期发展规划,即把中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社会。在此期间,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建设新农村等成为这一发展阶段的主要建设内容。相应地,主打生态循环型的林下种植经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这一现实性的要求。
  2013年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各产业部门均趋向于平稳发展态势,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形式也亟待转型升级。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环境下,我国林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现代林业、低碳生态等新产业运营理念相继提出[1]。作为森林及土地生态资源的林下经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新型的复合产业运营模式接连出现,其中,以林下种植运营模式的表现最为突出。由于林下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内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等紧密关联,在发展建设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当前,充分发挥当地特色林下的自然资源成为发展林下种植业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发展林下种植经济领域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如林菌模式、林花模式、林草模式、林药模式、林油模式、林粮模式和林菜模式等。
  2 林下种植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2.1 林下种植经济发展建设中突出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林下种植经济发展建设领域,整体态势比较良好,如在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近几年均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其中也突出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均需要加大重视。
  广大的林农对林下种植经济的认知度远远不够。林下种植经济是一种新兴的林业发展体制,然而现阶段很多林农对这一新生事物缺乏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林下种植产业经济,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岗位,最重要的是起到保护林地生态环境的作用[2]。但这些在大多数农民看来,所谓的林下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还不如普通农业的种植养殖生产。笔者以为,这主要是因为林下经济属于一种中长期、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在短期内对农民没有实质性的收益。也有一部分思想相对活跃、进步的农民想尝试着去发展,但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理念等多方面的不足,再加上各地区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造成这部分农民一直持观望心态。此外,各农业区域内缺乏龙头带动的企业、管理水平低也是造成当前我国林下种植经济遭遇发展困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2.2 创新发展路径
  针对上述提到的突出问题现象,笔者结合着自身的认识,提出几点强化策略。第一,优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各农业乡镇要根据自身专长、资金实力、市场行情,并结合着区域内现有环境因素,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林菌、林粮、林茶等林下种植经济模式[3]。如林菜模式和林茶模式在我国西南地区比较常见,相应地对于区域内的贫困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效益也比较显著。第二,各地方在发展建设中,既要强化政府的行政主导性,同时又要适当放权,充分发挥出市场导向的作用机制。对此,可培育龙头企业,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有实力、讲诚信、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惠民保障政策,鼓励种植户搞深加工,进而延伸产业链条。第三,加强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关于这一点,不少农民想参与进来,也勇于创新实践,但限于技术层面的限制,再加上缺少鄉镇级、县级、省级所提供的相关技术指导与科技扶持,导致望而却步。对此,应全面推广现有新技术、新成果,特别是我国东部地区,要起到带动作用,帮扶经济水平、技术水准相对落后的地区。第四,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在具体实施与推广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项目支持的形式。例如,集合社会资金、林权抵押贷款、农户联合出资等均比较可行。总之,要进一步拓宽该产业领域的融资渠道,以便为整个生态产业链条的优化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创设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环境。
  3 结语
  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大力发展建设林下经济,尤其是林下种植经济,无论是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还是从现代化生态循环林业建设来看,均是一套可循、可行的发展之路。同时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需要坚持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以林茶模式为例,即在林木下种植茶叶,它可以改善茶园光照条件,且具有防风、降温、增湿的功效。无论是对于茶叶产品的生产质量,还是对于土地的利用率,或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均意义重大。笔者以为,最主要的还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综上所述,发展林下种植经济,益处有三:首先,有利于农民增收;其次,有利于提高我国林业农业的综合效益;最后,有利于农民学习兴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恒.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1(10):56-57.
  [2]王晋蕊.林下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技服务,2016,33(11):33.
  [3]程立中,宋华祥.浅谈林下种植的基本原则及对策[J].中国果菜,2013(11):69-71.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正】 祸国殃民的“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需要,大肆宣扬历史唯心主义,大搞“古为邦用的影射史学”,借古讽今,以古乱今,把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篡
【正】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帮”全面篡改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篡改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特别在党内走资派这个问题
农田水利设施是国家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建设的源动力,多年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课题存在。基于此,简要论述了当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本现状与存在的问
重庆市秀山县乌杨街道林地资源丰富,近郊区位优势明显,林下经济发展开始起步,2015年全街道发展林下种植面积110 hm2,养殖规模1.6万只(头),产值达1140余万元。发展模式主要有:林
摘 要 为了对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玉米田的土壤水分进行探讨,对全膜双垄沟播、全沙覆盖和裸地的土壤水分变化、垂直变化和年际变化进行了测定。探讨结果显示:全膜双垄沟播对玉米田的土壤水分条件改善比较明显,为玉米正常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全膜双垄沟播的耗水量最多,裸地的耗水量最少,土壤贮水量与之相反。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全膜双垄沟播在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上较其他两者高。由此可见,在
摘 要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希望寻找一种全新的、安全的农业生产方式来代替常规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此种情况下,有机农业受到了全民青睐。那么,如何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呢?以新建生产建设兵团为研究对象,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机农业发展优劣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机农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机农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7
摘 要 仁寿县兴盛镇蚕豆单产不高的原因是施肥不当(磷肥一道清、普遍不追肥),通过氮钾二因素初花期追肥试验,对结果进行变量分析,定量地得出较优组合(尿素75 kg/hm2、氯化钾250 kg/hm2),将结果与现有技术集成,小面积示范鲜食蚕豆平均产量10 660 kg/hm2,比传统方法增产52.5%。  关键词 蚕豆;追肥;集成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
【正】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了.一年来,我们怀着崇敬与悲痛的心情,常常缅怀周总理在桂林和我们相处的感人情景.一九六○年五月,周总理访问非洲六国归来,在回北京途中来
摘 要 为了优化红平菇淀粉酶活力测定的条件,从pH值、温度、底物浓度3个方面对测定方法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并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了3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红平菇淀粉酶活力的最优条件为pH值5.9、温度69.85℃、酶量1.2 mL。  关键词 红平菇;淀粉酶活力;测定条件;优化;响应面法  中图分类号:Q55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
【正】在我国历史上,上下数千年,忠、孝等道德观念影响极深。历代剥削阶级往往借助政权、教育和舆论的力量,大肆进行其道德灌输,并且把这种道德美化成超阶级的、永恒的金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