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提出了构建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训项目教学等是实施该模式的主要核心。
关键词:递进式;教学体系;项目教学
一、建立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为主体的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
1. 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采取分层次分阶段过关的递进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即将机电一体化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分解到四个学期即四个阶段,并制定各阶段的技能教学考核标准和实践教学任务。学生必须完成前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即递进式。各阶段的实践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制定是围绕生产过程这条主线进行组织的,以项目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
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等三个层次,不包括实验、见习和生产实习等。基本技能训练作为最低层次由专业教师进行考核,并要求学生达到这一阶段的考核要求;专业技能考核作为第二层次的考核实行教考分离,由学院组织统一考核;将集中综合强化技能训练作为最后阶段最高层次,由技能鉴定部门组织考核,让学生最后取得相应技术等级证书,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2. 建立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环节是决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形成高职教育特色的主要方面。实践教学质量是衡量专业办学水平和能力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建立具有特色并适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同时,如何监控、评价、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也是职业院校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保证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还必须建立和实施严格的本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体系。
二、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建立完善的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建立一个独立于理论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生产(加工)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培养为主体的不受理论约束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将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将有关知识和技能综合成公共课(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专门化方向技术课(技术应用)三大模块。以实践性环节为中心线索,串接这三大模块,使这三大模块既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围绕着实践性环节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监控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等四个部分,本文主要研究目标体系及内容体系。
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职业岗位(群)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并具职教特色的,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T”型实践教学日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按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T”型模式构建的。
首先,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确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0%,不少于24周的整周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形成了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或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教学体系设计体现职业素质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来设置课程,建设“课堂学习”加“实践深化”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以校内实训中心为重要载体,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两大中心任务,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和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且更强调职业素质训导。
再次,学院要实行严格的“双证制”,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此,要积极引进、建设国家 (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考点或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各专业方向都要选定权威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选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少数专业采用其他部委、外国政府机构证书或一些跨国公司证书在内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职业资格证书的训练内容和考试要求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之中,作为学生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最后,采取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形式,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目标,负责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审定。
2. 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以生产(加工、设计)过程为主线,分阶段制订实践教学内容,内容包括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实训教学规范、实训考核标准、题库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精工艺、善施工、懂数控、会操作为目标,制订各阶段实践性教学总体计划与要求。形成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管理,学、产、研、培一体化的体系。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明确各阶段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标准等,并制订具体量化的内容。
在时间安排上,实训室白天晚上均要开放,随时有实践指导教师值班,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甚至交给学生自己管理。打破传统的学生按照教师事先布置好内容和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训项目和设备进行实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各专业方向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实践能力要求及实践教学特点来确定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技能要能满足未来岗位群的最低要求,专业技能必须得到全面训练,要能适应其就业的广泛性和可选择性,专业实践必须在与实际工作环境基本类似的实践环境中进行。最后,在一专多能的前提下,必须确保学生获得综合性训练。
三、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突出实训项目教学
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和教材,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卡、报告,实习指导书等实践教学文件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在实践教学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之后,就必须制定完备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实践教学用书,一般应包括教材、讲义、实验实习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技能训练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实训项目卡、实训项目报告、设备操作手册、各类专业技术规范,还有音像、计算机软件及期刊等参考资料等。
实训项目是指将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就对应为一个实训项目。确定实训项目应遵循如下原则:(1)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教学计划要求。(2)以一个可独立进行的、有完整教学内容的训练单元来划分,并有输出结果(可以是一个产品设计,一件产品加工等)。(3)实训项目要根据实训室的具体条件进行设置。(4)实训项目按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 (训练)、综合应用(训练)模块分类,其中综合应用(训练)项目可独立设置为实训课程。
实践教学工作十分烦琐,必须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在已有理论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应地建立起配套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实训室工作规程》《工业实训中心实训车间(室)管理条例》《学生实训守则》《实习工作细则》等,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钟波,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程宜康.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
(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递进式;教学体系;项目教学
一、建立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为主体的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
1. 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采取分层次分阶段过关的递进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即将机电一体化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分解到四个学期即四个阶段,并制定各阶段的技能教学考核标准和实践教学任务。学生必须完成前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即递进式。各阶段的实践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制定是围绕生产过程这条主线进行组织的,以项目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
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等三个层次,不包括实验、见习和生产实习等。基本技能训练作为最低层次由专业教师进行考核,并要求学生达到这一阶段的考核要求;专业技能考核作为第二层次的考核实行教考分离,由学院组织统一考核;将集中综合强化技能训练作为最后阶段最高层次,由技能鉴定部门组织考核,让学生最后取得相应技术等级证书,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2. 建立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环节是决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形成高职教育特色的主要方面。实践教学质量是衡量专业办学水平和能力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建立具有特色并适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同时,如何监控、评价、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也是职业院校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保证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还必须建立和实施严格的本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体系。
二、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建立完善的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建立一个独立于理论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生产(加工)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培养为主体的不受理论约束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将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将有关知识和技能综合成公共课(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专门化方向技术课(技术应用)三大模块。以实践性环节为中心线索,串接这三大模块,使这三大模块既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围绕着实践性环节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监控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等四个部分,本文主要研究目标体系及内容体系。
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职业岗位(群)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并具职教特色的,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T”型实践教学日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按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T”型模式构建的。
首先,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确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0%,不少于24周的整周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形成了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或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教学体系设计体现职业素质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来设置课程,建设“课堂学习”加“实践深化”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以校内实训中心为重要载体,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两大中心任务,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和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且更强调职业素质训导。
再次,学院要实行严格的“双证制”,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此,要积极引进、建设国家 (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考点或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各专业方向都要选定权威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选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少数专业采用其他部委、外国政府机构证书或一些跨国公司证书在内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职业资格证书的训练内容和考试要求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之中,作为学生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最后,采取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形式,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目标,负责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审定。
2. 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以生产(加工、设计)过程为主线,分阶段制订实践教学内容,内容包括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实训教学规范、实训考核标准、题库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精工艺、善施工、懂数控、会操作为目标,制订各阶段实践性教学总体计划与要求。形成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管理,学、产、研、培一体化的体系。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明确各阶段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标准等,并制订具体量化的内容。
在时间安排上,实训室白天晚上均要开放,随时有实践指导教师值班,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甚至交给学生自己管理。打破传统的学生按照教师事先布置好内容和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训项目和设备进行实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各专业方向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实践能力要求及实践教学特点来确定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技能要能满足未来岗位群的最低要求,专业技能必须得到全面训练,要能适应其就业的广泛性和可选择性,专业实践必须在与实际工作环境基本类似的实践环境中进行。最后,在一专多能的前提下,必须确保学生获得综合性训练。
三、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突出实训项目教学
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和教材,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卡、报告,实习指导书等实践教学文件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在实践教学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之后,就必须制定完备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实践教学用书,一般应包括教材、讲义、实验实习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技能训练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实训项目卡、实训项目报告、设备操作手册、各类专业技术规范,还有音像、计算机软件及期刊等参考资料等。
实训项目是指将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就对应为一个实训项目。确定实训项目应遵循如下原则:(1)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教学计划要求。(2)以一个可独立进行的、有完整教学内容的训练单元来划分,并有输出结果(可以是一个产品设计,一件产品加工等)。(3)实训项目要根据实训室的具体条件进行设置。(4)实训项目按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 (训练)、综合应用(训练)模块分类,其中综合应用(训练)项目可独立设置为实训课程。
实践教学工作十分烦琐,必须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在已有理论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应地建立起配套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实训室工作规程》《工业实训中心实训车间(室)管理条例》《学生实训守则》《实习工作细则》等,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钟波,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程宜康.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
(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