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1)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并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果,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写作,在英语评价体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能够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但是英语写作作为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长期以来困扰众多英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如何让学生保持一种写作热情和激情?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传统英语 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
二、理论依据
斯蒂文在强调“小组目标和个人责任是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的同时,认为在一定情景下小组交互过程(包括小组活动,过程性策略指导,结构化的同伴组合等)也是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同时他也提出了从动机、社会凝聚力、认知发展和认知精细四种理论视角分析合作学习研究脉络。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是在交往过程中发展的,而表现为合作的教学正是最具有计划性与系统性的交往形式。由此出发,他首先确定了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两种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正是由他首先确认和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强调了着眼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在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因此,教学应该成为促进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认为高中英语写作互助式教学是对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种变革,但是关键是教师如何进行和组织英语写作互助式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助式合作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元认知等写作策略的形成。
三、英语写作教学实践过程
1.实验的设计
一是实验班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式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二是课时数都是每周6节课,其中一节为英语写作课,学生当堂进行写作训练。三是后测难度高于前测。四是实验前、后都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相关的一些信息,作为实验的一种参考依据。
2.小组的划分
笔者将实验班划分为7个小组(每组8人),让他们把课桌相对而坐,这样既可以两人进行交流合作,同时又可以进行8人大组交流合作。每组男、女比例相当,其中学习程度较好者两名,程度中等者四名,程度较弱者两名。同时每组都有一名小组长,以便开展工作。
3.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的过程以小组讨论话题、互助、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
4.实验的步骤
第一,头脑风暴。在给出学生写作话题之前,先给出一些与话题有关的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讨论。
第二,同伴互助。拟定主题之后,各小组就写作主题进行讨论。此时,教师的角色就是促进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畅所欲言,并通过相互合作,说出与主题相关的一些内容。必要时,可以让每组的发言人到讲台上把自己的总结要点说出来或者写在黑板上。这时,教师要能够控制住整个课堂的秩序,如有脱离主题的讨论,要及时引导他们回到主题上。最后教师要做好总结,让学生对讨论的内容要进行很好的反馈,哪些内容是有益的,可以借鉴。哪些内容要舍弃,要让他们每组进行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第三,构建框架。通过大家的讨论后,对于此主题的内容都略知一二,需要用到的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也可以让学生代表写在黑板上,供大家参考。下面就是如何进行搭支架,即写作框架,文章分几段,每段大概要写什么内容,让他们小组再进行分头讨论,最后拟定一个小组成员都比较满意的写作框架。
第四,搜集材料。完成框架构建之后,学生可以进行分头搜集相关材料。这种做法是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查阅资料之后,然后再进行讨论、分享、整理。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充实了自己的写作内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完成初稿。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就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写作,让他们在此过程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整合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借鉴的所有内容,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再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到写作内容中。
第六,小组互评。在完成初稿后,学生在小组内根据统一的评价标准互相批改。为了提高批阅的有效性,教师要作出相应的指导,统一批阅符号。在此过程中,学生非常乐意了解其他同学的习作。如果时间来的及,小组互评可以从组内交流延伸到组外交流,阅读和欣赏更多同学的习作会让学生扩大阅读广度,提高习作谋篇造句的能力。
第七,师生评价。小组互批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来展示小组的成果,然后由其他组成员和老师进行点评。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以奖励表扬为主,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他们的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第八,最后定稿。最后,学生在综合小组内给出的建议和教师指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文章有针对性的自己进行修改,也可以审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把自己的文章修改好,最终完成写作任务。
六、结束语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弊端,激活写作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与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笔者来说只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有所成功,但很多客观因素都没有考虑进去,并且也只是对高二学生进行的实验,其他年级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1)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并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果,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写作,在英语评价体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能够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但是英语写作作为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长期以来困扰众多英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如何让学生保持一种写作热情和激情?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传统英语 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
二、理论依据
斯蒂文在强调“小组目标和个人责任是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的同时,认为在一定情景下小组交互过程(包括小组活动,过程性策略指导,结构化的同伴组合等)也是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同时他也提出了从动机、社会凝聚力、认知发展和认知精细四种理论视角分析合作学习研究脉络。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是在交往过程中发展的,而表现为合作的教学正是最具有计划性与系统性的交往形式。由此出发,他首先确定了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两种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正是由他首先确认和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强调了着眼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在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因此,教学应该成为促进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认为高中英语写作互助式教学是对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种变革,但是关键是教师如何进行和组织英语写作互助式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助式合作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元认知等写作策略的形成。
三、英语写作教学实践过程
1.实验的设计
一是实验班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式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二是课时数都是每周6节课,其中一节为英语写作课,学生当堂进行写作训练。三是后测难度高于前测。四是实验前、后都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相关的一些信息,作为实验的一种参考依据。
2.小组的划分
笔者将实验班划分为7个小组(每组8人),让他们把课桌相对而坐,这样既可以两人进行交流合作,同时又可以进行8人大组交流合作。每组男、女比例相当,其中学习程度较好者两名,程度中等者四名,程度较弱者两名。同时每组都有一名小组长,以便开展工作。
3.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的过程以小组讨论话题、互助、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
4.实验的步骤
第一,头脑风暴。在给出学生写作话题之前,先给出一些与话题有关的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讨论。
第二,同伴互助。拟定主题之后,各小组就写作主题进行讨论。此时,教师的角色就是促进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畅所欲言,并通过相互合作,说出与主题相关的一些内容。必要时,可以让每组的发言人到讲台上把自己的总结要点说出来或者写在黑板上。这时,教师要能够控制住整个课堂的秩序,如有脱离主题的讨论,要及时引导他们回到主题上。最后教师要做好总结,让学生对讨论的内容要进行很好的反馈,哪些内容是有益的,可以借鉴。哪些内容要舍弃,要让他们每组进行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第三,构建框架。通过大家的讨论后,对于此主题的内容都略知一二,需要用到的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也可以让学生代表写在黑板上,供大家参考。下面就是如何进行搭支架,即写作框架,文章分几段,每段大概要写什么内容,让他们小组再进行分头讨论,最后拟定一个小组成员都比较满意的写作框架。
第四,搜集材料。完成框架构建之后,学生可以进行分头搜集相关材料。这种做法是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查阅资料之后,然后再进行讨论、分享、整理。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充实了自己的写作内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完成初稿。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就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写作,让他们在此过程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整合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借鉴的所有内容,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再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到写作内容中。
第六,小组互评。在完成初稿后,学生在小组内根据统一的评价标准互相批改。为了提高批阅的有效性,教师要作出相应的指导,统一批阅符号。在此过程中,学生非常乐意了解其他同学的习作。如果时间来的及,小组互评可以从组内交流延伸到组外交流,阅读和欣赏更多同学的习作会让学生扩大阅读广度,提高习作谋篇造句的能力。
第七,师生评价。小组互批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来展示小组的成果,然后由其他组成员和老师进行点评。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以奖励表扬为主,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他们的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第八,最后定稿。最后,学生在综合小组内给出的建议和教师指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文章有针对性的自己进行修改,也可以审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把自己的文章修改好,最终完成写作任务。
六、结束语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弊端,激活写作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与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笔者来说只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有所成功,但很多客观因素都没有考虑进去,并且也只是对高二学生进行的实验,其他年级还有待于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