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油田百6井区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ua1114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百6井区克上组构造为一东南缓倾的单斜,倾角3°~10°;沉积微相为辫流线、辫流砂岛和漫流带三种,漫流沉积表现为低平直线或由多个短直线段组成,辫流线和辫流砂岛沉积表现为两段式或三段式;沉积物物源来自西北部,水流方向大体为自西北向东南,整体表现为较稳定水流沉积,扇体中部主要发育辫流线沉积,间或出现孤体辫流砂岛;储集层岩性为中细砂岩和砂砾岩,砂岩粒径一般0.125~0.5mm,分选中等~好,磨圆度为次圆~次棱角状,含油饱和度50%~77%,平均65%。
  关键词:新疆油田 百6井区 地质特征
  新疆油田百6井区区域构造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逆掩断裂带百口泉段上盘,平均地面海拔340m。开发目的层为三叠系克上组、白碱滩组和侏罗系八道湾组,共探明含油面积28.6km2。其中克上组探明含油面积18.8km2,动用含油面积12.3km2。
  在2005年滚动评价的基础上,确定2006年滚动扩边区为井区南部区域的克上组油藏,在克上组油藏南部已控制区域油层有效厚度大于8m或上部连续油层厚度大于5m范圍内,采用80m井距、正方形井网部署开发井,水平井部署在克上组上部油层连续厚度大于4m范围内,采用水平段长度200m、一口水平井对应2口直井的组合方式布井;部署开发井275口,其中,直井226口(利用老井19口)、水平井49口(利用老井1口);动用含油面积2.8km2;新钻井255口,钻井进尺16.2×104m。
  根据已获得的区块静温资料和克上组静压资料建立的地层温度与油层深度、原始地层压力与油层海拔关系,折算到2007年开发目标区克上组平均油层中部深度550m(海拔-240m)处,原始地层压力为5.61MPa,压力系数0.97,地层温度为21.2℃。新疆油田百6井区克上组油藏油气分布主要受岩性和物性控制,局部被断层遮挡,油藏埋深中浅、原油粘度高,油藏类型为单斜背景下断层遮挡的受岩性控制的中浅层稠油油藏。
  一、构造特征
  新疆油田百6井区构造位置属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逆掩断裂带百口泉段上盘,油藏东西两侧分别被九浅24井南断裂、九浅22井南断裂切割。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克上组、白碱滩组和侏罗系八道湾组。白碱滩组和八道湾组油层在南部目标区已不发育。
  克上组构造基本为一东南缓倾的单斜,倾角3°~10°,顶部埋深356m~619m,平均525m。九浅22井南断裂、九浅24井南断裂走向基本为北东向,断开三工河组以下地层,三叠系底部垂直断距为10m~150m。由于2007年开发目标区已处在三维地震工区之外,又没有新钻井钻遇断裂,因此对于九浅22井南断裂、九浅24井南断裂在南部的具体走向还不落实。
  二、沉积特征
  克上组为洪积扇相扇中亚相沉积,沉积厚度0~44m,其中南部目标区沉积厚度20~30m。岩性主要为灰绿色~浅灰色泥岩和细粉砂岩、中细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砂砾岩。层内自下而上岩性由粗变细,整体属一套正旋回沉积。上部以泥岩或泥质砂岩为主,是一套稳定的盖层,也是注蒸汽开发的有利盖层;中部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和含砾砂岩,是主要的含油层段;底部以砂砾岩和砾岩为主,夹薄层泥质砂岩和砂岩,储层物性和含油性较中部的砂岩层段相对变差。克上组直接角度不整合沉积在基底石炭系之上,沉积厚度0~44m,平均22.8m。岩性主要为灰绿色~浅灰色泥岩、泥质砂岩和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砂砾岩。层内自下而上岩性由粗变细,整体属一套正旋回沉积,垂向上表现为三个不十分明显的旋回组合。
  克上组砂层组为洪积扇相扇中亚相沉积,可划分为辫流线、辫流砂岛和漫流带三种微相。粒度累积分布曲线呈“S”形,粒度概率曲线形态复杂。漫流沉积表现为低平直线或由多个短直线段组成,粒度范围从-4~6φ;辫流线和辫流砂岛沉积表现为两段式或三段式,粗截点在-2~0φ之间。沉积物物源来自西北部,水流方向大体为自西北向东南,整体表现为较稳定水流沉积,扇体中部主要发育辫流线沉积,间或出现孤体辫流砂岛,向扇体两侧逐步过渡为辫流砂岛沉积,西部发育漫流带沉积。
  三、储层岩性和物性
  储集层岩性为中细砂岩和砂砾岩。砂岩粒径一般0.125~0.5mm,分选中等~好,磨圆度为次圆~次棱角状。
  克上组油层孔隙度19.4%~30.5%,平均23.9%;油层渗透率58.0×10-3μm2~3177.5×10-3μm2,平均396×10-3μm2。2007年开发目标区油层孔隙度22.7%~30.3%,平均26.2%;油层渗透率224.9×10-3μm2~3177.5×10-3μm2,平均951.5×10-3μm2。由分析结果看出,克上组属中高孔隙、中高渗透储层,2007年开发目标区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并且上部连续油层段物性好于下部油层。
  四、砂体和油层分布
  克上组砂体厚度0~32m,平均18.4m,整体具有东厚西薄的变化特征,西部的构造高部位砂体逐渐变薄至尖灭,而在南部的构造低部位砂体较为发育,2007年开发目标区砂体厚度14m~28m,平均22m。
  克上组油层厚度0~22m,平均10.3m。南部2007年开发目标区克上组油层厚度5m~19m,平均12m。剖面上,克上组砂体的中上部油层相对集中,下部油层则比较分散、纵向上连续性差。上部砂岩段连续油层厚度2m~9m,平均6.5m,平面上分布连片。
  克上组油层在西部随砂体尖灭,油层消失;而在东部构造低部位的检422-检420-检421井一带,由于储层物性变差使得油层不发育。
  全区含油饱和度50%~77%,平均65%。从平面分布来看,由北向南含油饱和度有增高的趋势。
  五、结论
  1.百6井区克上组构造基本为一东南缓倾的单斜,倾角3°~10°,顶部埋深356m~619m,平均525m。
  2.百6井区克上组砂层组为洪积扇相扇中亚相沉积,可划分为辫流线、辫流砂岛和漫流带三种微相。漫流沉积表现为低平直线或由多个短直线段组成,,辫流线和辫流砂岛沉积表现为两段式或三段式。沉积物物源来自西北部,水流方向大体为自西北向东南,整体表现为较稳定水流沉积。
  3.储集层岩性为中细砂岩和砂砾岩。砂岩粒径一般0.125~0.5mm,分选中等~好,磨圆度为次圆~次棱角状。
  4.克上组砂体厚度0~32m,平均18.4m,油层厚度0~22m,平均10.3m整体具有东厚西薄的变化特征,西部的构造高部位砂体逐渐变薄至尖灭,而在南部的构造低部位砂体较为发育。
  参考文献
  [1]周锋德,姚光庆,赵彦超,等.鄂尔多斯北部大牛地气田特低渗储层地质特征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5(2):37-42.
  [2]姚光庆.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储层特征[J].石油学报,1995,16(l):24-31.
其他文献
1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1.1 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从桔园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有害生物滋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
本文分析了马西气田位地质构造特征,总结了马西气田的勘探试气情况,对地层压力、温度、产量、渗透性等基本参数进行了归纳,对目前的试气技术进行分析,剖析试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
摘 要:天然气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增加其对煤炭,石油产品的替代,将对环境的改善有较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的发展较快,但发展现状不尽乐观。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从国家资源安全,或是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來讲,天然气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尽快解决和完善。  关键词:清洁能源 现状 调整 发展  2013年1月17起,中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雾霾天气,大部分地区雾霾天数在
摘 要:水平井钻井工艺和欠平衡钻井技术两种钻井技术在提高采收率、节约钻井成本和保护油气藏等方面各自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两项技术结合,为石油钻井行业在寻求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上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墨西哥EPC区块全部采用欠平衡水平井钻井技术,通过对欠平衡水平井技术的介绍,为今后两项技术在国内适合区块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欠平衡 水平井 压力控制 轨迹控制  一、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
1 三峡库区移民柑桔示范园建设缘起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淹没区涉及20个县(市、区)277个乡镇,
从法的观念上维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征地对象的合法权益,是“三农”问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十分急迫的内容。改革现行的征地办法,加快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入市的进程,提高集体土
1早春枇杷适宜区域早春枇杷不是特殊的品种,而是一般品种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种植并配套相应技术,于1月初至4月上旬成熟的枇杷产品。
黑化集团公司年产28万吨尿素装置,脱硫系统贫液水冷器是两台换热器重叠组装而成(如图一所示),并联使用。将贫富液换热器出来的NHD溶液(40℃)通过17℃的一次水冷却至24℃,管程液体为江水,壳程液体为NHD溶液。该设备于1998年投入使用,由于长期使用,换热管腐蚀泄漏严重。至2009年初已泄漏治理12次,设备Ⅰ已堵换热管224根。设备Ⅱ堵202根。换热效果不能满足工艺要求。2009年5月利用尿素系
离心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流体机械设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发生汽蚀现象,对离心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威胁。本文简要分析了离心泵气蚀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从设计、制造、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