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i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2月27日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1996年7月5日,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Roslin)由伊恩·维尔穆特(Wilmut)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多莉)。这是世界上第一只用已经分化的成熟的体细胞(乳腺细胞)克隆出的羊。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多莉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一时间克隆技术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但很少有人知道,此技术早在40多年前,就已经被我国的一位科学家应用于鱼类生产,这位科学家就是童第周。
  他身材瘦小,不被人注意,
  但是他有一双灵巧的手。
  1930年,比利时比京大学的著名生物学家布拉舍和达克的实验室,来了一个30岁左右的中国留学生,或许是法语不好,或许是身材瘦小,总之他不被人注意,总是一个人在角落里专心致志地工作。
  1930年,童第周在哥哥和新婚妻子叶毓芬的资助下,来到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比京大学继续深造,进入了生物学家布拉舍和达克的实验室。
  布拉舍的学术特点是从整体、全局和大处着眼,是研究个体发育在卵子中的布局,而不是局限于某一器官或某一过程。当时布拉舍身边的留学生都是来自各国的顶尖人才,由于童第周来自发展落后的国家,所以没少遭到别人的歧视。这些外国留学生根本不把这个黄皮肤的中国同学放在眼里,时常嘲笑他是东亚病夫,认为他不配在这种高等级的实验室深造。
  童第周虽然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这种“外来刺激”更加坚定了他要努力为祖国争光的想法,他也是这样做的。
  由于布拉舍得了重病,达克升为教授,继续负责实验室的工作。达克教授进行青蛙卵膜的剥离手术已经很多年了,但由于蛙卵又滑又圆,所以经过几十次实验都未成功,后续的很多研究工作更是无法开展。
  达克教授想到了平时一言不发的童第周,请他来试一试,童第周爽快地答应下来。“他来到试验台的一架解剖显微镜旁坐下来,操起一把尖利的钢镊,把一个青蛙卵钳到玻璃盘中,然后用一根锡针在卵细胞上刺了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小洞,胀鼓鼓的卵细胞立即松弛下来,变成了扁圆形。这时,两把同样尖利的钢镊同时夹住了细胞的中央,均匀地向两边一撕,卵膜就被剥离得干干净净。整个‘手术’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
  童第周用灵巧而又娴熟的动作完成了这次完美的“手术”,使达克教授惊呆了,不论是卵膜剥离的技术,还是对实验后续工作的展开,都使整个欧洲轰动了。
  后来据童第周回忆说:“我在比利时第一次完成剥除青蛙卵膜的手术。那件事使我相信,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照样能办到。”
  这件事之后,童第周不再是实验室里那个不被人注意的黄皮肤的中国人了。
  童第周用这双手做了很多高难度的实验,也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论文,当他最后取得博士学位的时候,在欧洲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胚胎学家了。
  脑力尚济
  愿效老牛
  为国捐躯
  童第周的儿子童时中曾经问父亲:“你在这个显微镜底下做了那么久,你手不会发抖吗?”童第周则回答道:“我一辈子不就是在一直这么做的吗?”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童第周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学家,作为生命科学的学术带头人,1951年童第周开始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一职,分管科研工作。然而,繁忙的行政工作并没有让童第周忘记自己挚爱的专业,他开始了新的探索——克隆。
  那时,童第周在报纸上得知外国科学家利用两栖类动物的克隆实验成功了。于是,他马上就用中国的两栖类动物来做实验,结果也做成功了。
  童第周紧接着选择了金鱼作为实验材料,他说鱼的胚胎细胞比较小,也很脆弱, 所以在技术上更难,这在国际上从没有先例。除了技术上更有挑战性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鱼类具有生产价值,如果实验成功,便是能造福于人类的好事。
  由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童第周的实验几乎是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他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缺少实验器材。然而这并没有令童第周退缩,他反复研究了有限的资料,带领自己的学生们动手设计了一套简单又实用的实验设备。
  童第周在研究这个课题的同时还在做着金鱼和文昌鱼的相关研究。金鱼是早晨产卵,所以童第周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要把金鱼产的卵捞出来,然后抓紧时间做金鱼的实验,而文昌鱼则是每天傍晚产卵,此时的童第周又要马不停蹄地做文昌鱼的实验,经常忙碌到凌晨两三点钟。每天,学生们赶到实验室总能看到童第周的身影,他端坐在显微镜前,和这些仪器一样成为了实验室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时候,他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然而显微镜下,他的手依然灵巧,在比小米粒还要小的鱼卵上,准确而娴熟地操作着。
  就这样,经过一系列长期艰苦的实验,童第周对于克隆鱼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1963年,在童第周的实验室里,经过细胞核移植的鱼卵中,有10%孵化成了小鱼,中国的克隆鱼诞生了,童第周在自己的论文中将这些小鱼称为“核移植鱼”。
  为了进一步探索生物遗传性状的奥秘,童第周这次选择了金鱼和鲫鱼作他的实验材料。他要从金鱼卵中取走细胞核,然后再把鲫鱼或其他鱼类的细胞核放进去。他想用这样的实验来观察一下,被换了细胞核的金鱼卵细胞,会发育成什么形状的鱼。要给金鱼卵进行“外科”手术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动物身上的细胞一般都很小,直径只有几十分之一毫米,当然细胞里的细胞核就更小了,大概只有几百分之一毫米。童第周借助显微镜和熟练的细胞学技术,先将金鱼卵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扔掉,又把鲤鱼胚细胞的细胞核小心地取出来,使它保持完整无损,然后再用给人打防疫针那样的方法,把取出来的鲤鱼胚细胞核,注射进已经被取出细胞核的金鱼卵细胞里去,让鲤鱼的胚细胞核在金鱼的卵细胞质里发育。
  经过日复一日的精心培养,那些被重新组合的金鱼卵细胞终于发育成为一条条活泼的小鱼,它们的模样很怪,嘴角长着鲤鱼的须,而它们的脊椎骨数目和侧线鳞片数却又像金鱼,对于这种地球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怪鱼,既不能把它叫鲤鱼,也不能再叫做金鱼。它是童第周用卓越的生物学知识和高超的移植技艺创造出来的新物种,于是科学家都亲切地叫它“童鱼”。初战告捷,童鱼临世的辉煌成果震撼了全球,在庆贺声中,新生命的制造者——童弟周却镇定自若。他告诫全体同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成绩仅仅是他继续前进的动力。   此时的童第周又开始了他第二步的实验:他要进一步搞清楚,究竟是哪些具体的物质在影响着新一代的生物性状,也就是说,在鱼的卵细胞里面,是哪些具体的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使新一代的童鱼,照着鲤鱼的特点,长出了鲤鱼的须。
  当时有人曾这样描述:“假如童第周的研究深入下去,也许有一天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奇迹:各种遗传病在母亲的胚胎里就被消灭干净,危害人类的癌症等绝症终将得到根治;人类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和动物品种,鲜美的鲫鱼长成几十斤重,大树结出棉桃,小麦长在高粱秆上,整个世界将掀起一场惊人的生物工程革命。”
  人生自古多变幻
  这双灵巧的双手,
  现在拿起了扫把
  “文革头几年是很可怕的,那时武斗,打来打去,年轻的所谓的造反派就把老先生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斗啊……有一次,山东大学有些年轻人来斗童先生,下雨天叫他跪在动物所门口,这我们都看到的,就感到于心不忍啊,自己的老师就这样跪在大门口,雨里面……那时童先生年纪不小了,六十几岁了。”——陈大元(童第周的学生)
  1960年,原属青岛海洋研究所的实验胚胎研究室,出于管理的需要,并入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由童第周担任所长。同时,生殖生物学专家张致一所领导的青岛海洋所也搬到了北京,与童第周的实验室合并,在动物研究所内成立了一个“发生生理研究室”,由张致一和叶毓芬分别担任正副研究室主任。6年后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使得研究工作无法进行。起初,童第周想在“闹革命”之余,指挥研究人员继续搞研究。但事情没有像童第周所希望的那样,在“文革”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为所有研究所中运动搞得最激烈的一个单位。因为动物研究所人员组成比较复杂。第一次“革命”就有40多人被点了名,没过多久,童第周的办公室门上也被贴上了一张大字报,他们污蔑童第周是“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要求造反派领导将科研所里的资产阶级分子彻底清除。而检举童第周的人正是他的学生。
  山东大学有位物理系主任与童第周相识,因其抗战时期在东北日伪政府工作过,而被造反派批斗得很厉害,最后被逼怕了,于是就编造了童第周“镇压学生运动”和“警备司令部在他家开会”等材料。
  与此同时,中科院造反派也派人千里迢迢来到童第周的老家,搜集“黑材料”。刚好当时童村造反派因童家有几亩土地,就把他家划为“漏网地主”。
  最终,中科院造反派将“大地主”“吸贫下中农的血”“镇压学生运动的刽子手”等罪名,扣在了童第周的头上。
  从此童第周被剥夺了搞科研的权利和人身自由,不过他有了一个新的工作那就是每天在革命群众的监督下扫厕所。这双拿惯了锡针和钢镊的手,现在拿起了大扫把。不过这位科学家扫厕所也非常认真,就如他在做实验。童第周自己规定,每天扫厕所都必须在早晨8点上班之前完成,或许在他的心里,不管能不能进实验室,8点以后就应该是搞科研的时间,它神圣而不容亵渎;或许,他是把扫厕所看作了科学试验前的一种仪式,他期待在新的一天里能开始克隆的研究,但这一扫就是五年。
  1976年,文革结束,童第周已经74岁了。
  他是生物系的高材生
  她是生物系的高材生
  他们相扶相携,一同走在科学的道路上。
  “我妈妈和我爸爸,他们做实验总是在一起的,要做实验,我妈妈总是协助我父亲做,而且我母亲的手也是很巧的,很多工作做得蛮细致的,总是这样的,两个人好像合为一体这样做工作的。”——童夙明(童第周之女)
  童第周出生于宁波农村的一个秀才家庭,家里一共有八个孩子,童第周排行第七。童第周小时候好奇心特别强,就是大人们眼中的“十万个为什么”。他常常这样猜想:鱼是怎么生出来的?虾又是怎么来的?带着这些疑问,他经常亲自动手用竹片去剖开鱼肚,想看个究竟。但是,他并没有在鱼腹中找到小鱼,反倒发现里面有个白色气囊,他感到非常奇怪。此后,一有空闲,他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把花石斑、河鲫鱼等用竹片剖开来,取出鱼腹中的气囊来玩。
  取鱼腹中的气囊要特别细心,因为它表皮极薄,并且和肝脏、肠子、胆连在一起,一不留神就会戳破。当时童第周最拿手的就是给鱼做这个“手术”,因而他被小伙伴们推举为解剖手。现在想来,是好奇心引领着童第周走向了自己的事业,是儿时的尝试练就了童第周一双灵巧的手。
  1922年7月,童第周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学习,他曾经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哲学家,但他又发现,哲学不能满足他对生命奥秘的好奇心,他迷上了探求微观世界的胚胎学,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哲学的喜爱,而是选择在生物学和哲学两个领域间游走。
  1924年,童第周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两年后,他又迎来了生命中“另一件”令他倍感幸福的事情。1926年童第周与未来的妻子叶毓芬邂逅。
  叶毓芬于1906年3月出生在宁波镇海鹭林村的一个富商家庭,早年间祖父靠经商发家致富。到她父亲的时候,家中的田地已经有200多亩,并且在上海还开有店铺,家境富裕,但她的生活并非总是无忧无虑的。叶毓芬是父亲第四任妻子所生的女儿,在父亲去世后,母亲并没有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而是安排女儿去读书,希望她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叶毓芬从小聪明伶俐,学习也很努力,虽然求学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不过在姨母的资助下,她还是读完了宁波县立女子师范学校。
  1926年,还在读师范的叶毓芬认识了童第周。二人相识后,由于志趣相投,感情逐渐加深。后来,童第周到南京中央大学去了。遥远的距离并没有阻断他们的联系,他们的感情不但没有变冷,反而快速升温。
  叶毓芬的姨母得知她与童第周谈恋爱后,就建议他们先订婚。但叶毓芬的兄嫂却不同意这桩婚事,认为童家不富裕,没有什么家产,并提出了高额聘礼来故意刁难。但最终在叶毓芬姨父的主张下形成了一个折中方案,由童家出数百元资助叶毓芬继续求学。   当时叶毓芬决定去南京投考江苏大学。而童第周则力主叶毓芬报考复旦大学,学习自然科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虽然在叶毓芬报考的问题上经历了一些小插曲,但最终她还是顺利地考进了复旦大学生物系。童第周负担了她的上学费用,使她能够在学校安心读书。不论是在事业还是爱情的道路上,他们越走越近,最终于1930年1月在宁波举行了婚礼。
  1946年,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童第周任理学院动物系主任,妻子叶毓芬同在动物系任教。山东大学学生因不满当时国民党统治的倒行逆施,于1947年6月2日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的示威游行和签名运动。童第周第一个在抗议书上签了名,坚决站在学生一边。在那段日子里,叶毓芬和丈夫形影相随。每天晚上,他们把孩子安置睡了,就和另外两个同事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悄悄剪辑被国民党封锁了的报道,然后寄发出去,以争取全国各地的声援。
  就在学生们举行爱国运动之后没多久,国民政府更加腐败不堪,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全国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学教授们也只能吃到一些发霉的“平价米”。童第周常对人说:“看着我的几个孩子很能吃饭,心里真是又高兴又忧愁。”叶毓芬有时只好去田里挖些野菜来充饥。
  解放后,童第周夫妇并肩战斗,在细胞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童鱼”的诞生,就是一个奇迹。每逢文昌鱼产卵季节,夫妇俩常不分昼夜地连续在实验室里几十天,观察、记录、解剖、实验、积累数据、探索奥秘。童第周的大部分科研成果,都凝结着叶毓芬的心血……
  “十年动乱”时期,童第周夫妇曾被一些人当做“反动学术权威”进行批判。他们的爱情生活又一次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人强迫叶毓芬揭发检举童第周,叶毓芬横眉冷对、斩钉截铁地说:“我和他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我了解他,他不是你们说的那种人!”对方厉声斥责她:“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要保童第周?”叶毓芬从容地回答:“说保就保吧,我了解他,才要保他!”
  当童第周与叶毓芬夫妇步入晚年时,叶毓芬已需要助听器与人交流了,但在和丈夫一起工作时她却不需要助听器的帮助,因为他们是那样的默契。童第周这样称赞自己的妻子——她的工作非常突出,观察仔细,甲是甲,乙是乙,反复观察,统计也非常仔细,她总是反复计算,力求准确。这似乎是童第周给予妻子的最高赞誉。因为,直到叶毓芬去世,她还只是一个副研究员。叶毓芬曾跟女儿童夙明表示:“我总是升不了。”儿女们认为,如果母亲在山东大学教书的话,她肯定能升职了,但是到了科学院在父亲手底下工作,审批权是在父亲手中的,母亲就很难升职了。
  他们在一起,风风雨雨地走过了四十多年,童第周一生的科研成果,百分之六十是夫妇俩共同完成的,抗战中,人们称赞他们是中国的居里夫妇。
  1976年1月,叶毓芬突然病逝,童第周万分悲痛,深感茫然。从此,实验室里只剩下童第周一个人。每次实验之前,童第周都要将实验室里妻子用过的器皿仔细清洗干净,仿佛在等待着妻子归来,一起做实验。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童第周被授予全国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
  然而,童第周那双灵巧的手却开始颤抖了,虽然他的头脑依然灵活,但他毕竟已经是77岁的老人了。1979年3月30日,童第周因为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
  童第周走完了自己坎坷的一生,也带走了他那双灵巧的手。
  “如果童先生寿命能长一点,不受到文革的影响的话,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克隆技术要比国外要早很多,做成的肯定是要早很多,但是很可惜,中国又碰上十年浩劫,童先生在76岁就去世了。”——陈大元(童第周的学生)
其他文献
加州理工学院,全世界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航空系举世闻名。从这个学校的航空专业出来的人,很少有人会想离开,改行从事其他领域的就更少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钱学森是主动离开的第一人,他是加州理工航空系的第一个"Unique"(特例)。而从这里出来的,还有一位华人科学家叫冯元桢,他于1966年主动辞去了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一职,并改行做生理学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生物力学,在加州理工航空系
期刊
“独立科学家”“非主流科学家”“疯狂科学家”“伪科学家”……这些戴在詹姆斯·洛夫洛克头上的帽子,似乎听起来都不怎么“高大上”。而他对于地球的悲观理论,更被世人认为是加倍的不靠谱。1972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盖亚假说”,指出气候变化将对地球产生灾难性影响。2008年,他甚至在《卫报》上说:“好好享受你的生活吧,如果你够幸运的话,这种生活还能持续20年,在那之后,一切就不堪设想了。”而几年后,他却又推
期刊
科学家就要讲真话,这是周培源一直奉行的准则。因为这份坚守,在文革的风暴中他也饱经风雨,虽一度被抄家,但他仍坚持住了自己作为一名科学家所信奉的原则与信念。  抵制教育大跃进  1958年,“大跃进”开始了。国家在经济层面的“大跃进”,迅速蔓延至教育层面。同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签发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要在15年以内普及高等教育。而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北大校园中有人提出,要进行学制改革
期刊
在法国生活了七八年的中国留学生张旭,虽然每次都是在巴黎这座城市行色匆匆地路过,但是却对巴黎的雨季有很直观的感受。  “下雨天没有什么特别,从来没出现过因为大雨影响出行的情况。在街道上,也很少见到有积水,总之就是一切正常。”张旭如是描述汛期巴黎的街景。  平淡的不能再平淡,这是巴黎雨天人们生活的旋律。雨不会打扰巴黎人的生活,而巴黎人也从未因下雨而如临大敌般紧张。因为,这份在雨天的从容、淡定,有埋藏在
期刊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正如歌词中所描述的,那是一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时代。当然,被乱世左右的不只有儿女情长,还有每个年轻人的前途命运。  由于朝廷腐败,“民弃农业”,饥荒遍地,各地连续爆发瘟疫。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上万的人被病魔吞噬,造成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南阳郡(今河南邓州)疫情尤为严重,当地有个张姓家族,原有二百余人,自从
期刊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海啸、台风、暴雨,这些极端天气在日本不大的国土范围内时常轮番上演。或许正是因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日本对其防灾系统才严谨到近乎偏执的地步。  在下水道的隐秘世界中,日本人本着对人的关注,运用先进的技术将下水道建设到了极致。  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但腾飞的经济阻挡不了大自然的考验所带来的挑战。日本因为下水道问题,饱食城市内涝的苦果。  196
期刊
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的一天,河南沁阳的郑藩乐府里传来了一道圣旨:朱载堉的父亲郑恭王朱厚烷因直谏皇帝沉迷道教,不理朝政而被废为庶人,囚禁于凤阳高墙内。15岁的朱载堉被虢去王子冠带,这位天潢贵胄的小郑王即将面对的是17年的父子分离和同族人的冷眼轻视。但绝境中的他却选择在皇城外自建了一座土屋,醉心乐学、律学、算学等学问,苦守父亲的归来。  而就是在煊赫皇城旁的这一方小天地里,走出了一位天才的学
期刊
2014年6月9日到6月12日,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两院共有约1300名院士共襄盛会,大会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本次会议,习总书记发表的“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重要讲话,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院士大会期间,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
期刊
周培源是我国著名流体力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他曾追随许多大师的左右,如海森堡和爱因斯坦都曾对他的研究工作有所指导。他也是我国湍流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奠基人,拜在他门下的大科学家不可计数。但这位科学巨匠在追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结缘清华  出身于江苏宜兴乡绅家庭的周培源,早早便显露出了性格中叛逆的一面。为了将来能让周培源子承父业,周培源的父亲非常希望他念桑蚕学校,但周培源似乎对这
期刊
优秀的基因、聪明的头脑、强大的家族,此等受上帝垂青之人实在难得。而他们但凡出现,大都会“惊天地、泣鬼神”,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科学界,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成绩斐然的科学家夫妻钱三强与何泽慧,或者“家族显赫”、 功勋卓著的居里一家等等。而在天文学界,要说哪个家族最赫赫有名、贡献非凡,恐怕非赫歇尔家族莫属。  威廉·赫歇尔被誉为恒星天文学之父,是恒星天文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古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