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网店运营推广”及“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两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发布以来,移动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之发生变革,从“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角度出发,将“1+X”证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建设等结合起来,从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教学与生产精准对接、师生与项目精准对接三个方面阐述移动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044-02
2019年4月17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中提出在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19年9月12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其中,“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分别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职业技能岗位对应,这将指导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优化、实训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的探索。移动商务专业的核心就业岗位与以上两种证书息息相关,因此基于“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文献综述
针对本文研究范围的参考文献,近年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层面
张存贵[1]、冯志明[2]分别从新工科和新商科建设背景下研究了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程宇[3]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创新了“三元双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政校企共建阳明学院现代学徒制跨企业训练中心,实现学校、中心和企业“三元”教学场所有效衔接,并将试点班级学徒分成两组,按照学习-实践周期互换,实施半工半读交替的“双轨”教学。刘彦华等[4]构建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员工晋升相互融合的“职业梯”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要求。蒋正炎[5]在美国“STEAM”教育理念下创新了更加适应制造类专业的“STEAM+P(project)”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童红斌[6]基于岗位生态链的理论框架提出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二)“双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层面
“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归根结底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出“双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文献并不多见,林海[7]、彭建军[8]、王建林[9]等文献以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或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精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过程、职业标准、兼职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层面
“1+X”证书制度在“职教20条”中首次提出,近两年的文献研究集中在各类专业基于本专业相关的“1+X”证书框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如韦雅曼等[10-15]研究了工业机器人、船舶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关“1+X”证书相结合的应用与实践。移动商务专业是新兴专业,从电子商务专业大类中细分出来,单研究移动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1+X”证书融合的文献并不多见,可参考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研究。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总框架和职业教育的最高指引,现有的文献对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多,大多数是不同院校实际应用案例的总结,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经验,鉴于移动商务专业的发展新趋势,本文基于相关专业的研究基础,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探索“1+X”证书制度下移动商务专业“双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
二、“1+X”证书制度下移动商务专业“双精准育人”人才培养创新思路
“双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自“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移动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新的思路,将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教学与生产精准对接、师生与项目精准对接与中级“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相结合,在课程体系、教学过程、项目实战等方面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创新“三阶递进、四双协同”的教學模式,在“三阶”的专业技能提升阶段,重构《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网店运营推广》《网店运营数据分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基础》等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1+X”考证系统完成模拟实训,训练专业技能,同时在综合项目实战阶段,引入企业真实项目,通过创业班、项目班等育人载体实现模拟向真实工作环境的转变,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
“移商助农、项目实战”一直是移动商务专业的特色与亮点,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将农产品品牌孵化与推广并与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移动商务专业三年来以农产品品牌孵化、新媒体营销为切入点,联合深圳农优一百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源头产地+品牌塑造+产品营销+互联网”的新模式,孵化出了广东梅州“李金柚”、广东茂名“荔枝妹妹”、江西寻乌“溪水藏”、山东烟台“恋红妆”等农产品品牌,服务产业发展。 (二)教学与生产精准对接
移动商务专业积极探索“三阶递进、四双协同”的教学模式,依托校企精准对接共建的协同育人平台,通过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精准育人项目班、创客班等育人载体,利用企业优质办学资源,以“1+X”证书内容和真实项目训练技能,把企业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及文化素养等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引入课堂,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训练,让学生的课堂获得感和职业成长竞争力更强,逐步形成校企深度合作常态化机制;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调研和提供社会服务;企业选派专家(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组织实习实训;通过岗位锻炼、大咖开讲、师徒传授、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深入课堂等人才培养环节,扎实提高人才精准培养水平,实现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精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精准对接。
(三)师生与项目精准对接
引入“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系统和企业真实项目到课堂教学,将“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考证内容融入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网店运营推广、网店运营数据分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基础等课程的真实教学项目,包括SEO优化、SEM推广、信息流推广、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方案制订、数据分析和数据监控与报告撰写等内容,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课程、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教授学生,逐步实现“1+X”职业技能考试系统模拟实训和真实项目的递进,让学生在其中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培养、训练适合企业需求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三、结论与建议
移动商务专业将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要求,落实细化方案,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并进一步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真正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住利好契机,加快推进实训中心改建和内涵增扩,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存贵.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7):17-20.
[2]冯志明.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支撑系统构建研究: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62-67.
[3]程宇.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三元双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2):1.
[4]刘彦华,杜建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94-96.
[5]蒋正炎,檀祝平.STEM+P模式:制造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9):74-82.
[6]童红斌.基于岗位生态链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51-54.
[7]林海,檀祝平.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双精准、双融合”新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20(2):104-108.
[8]彭建军,李英.双精准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3):183-186.
[9]王建林,李志,齐芯,等.“一体两翼 分类培养 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6):125-128.
[10]韦雅曼,莫名韶.基于1+X证书制度的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轻工科技,2020,36(7):218-219.
[11]闫佳兵.基于“1+X”证书制度的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9):281-282.
[12]張峰.1+X证书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科技视界,2020(12):121-123.
[13]曾美艳.“1+X”证书制度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性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1):105-106.
[14]赵迎冬.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7):75-76.
[15]潘瑞艳,赵凤卿.基于“1+X”证书制度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初探[J].就业与保障,2020(4):90-91.
◎编辑 郑晓燕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044-02
2019年4月17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中提出在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19年9月12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其中,“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分别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职业技能岗位对应,这将指导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优化、实训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的探索。移动商务专业的核心就业岗位与以上两种证书息息相关,因此基于“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文献综述
针对本文研究范围的参考文献,近年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层面
张存贵[1]、冯志明[2]分别从新工科和新商科建设背景下研究了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程宇[3]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创新了“三元双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政校企共建阳明学院现代学徒制跨企业训练中心,实现学校、中心和企业“三元”教学场所有效衔接,并将试点班级学徒分成两组,按照学习-实践周期互换,实施半工半读交替的“双轨”教学。刘彦华等[4]构建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员工晋升相互融合的“职业梯”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要求。蒋正炎[5]在美国“STEAM”教育理念下创新了更加适应制造类专业的“STEAM+P(project)”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童红斌[6]基于岗位生态链的理论框架提出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二)“双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层面
“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归根结底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出“双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文献并不多见,林海[7]、彭建军[8]、王建林[9]等文献以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或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精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过程、职业标准、兼职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层面
“1+X”证书制度在“职教20条”中首次提出,近两年的文献研究集中在各类专业基于本专业相关的“1+X”证书框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如韦雅曼等[10-15]研究了工业机器人、船舶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关“1+X”证书相结合的应用与实践。移动商务专业是新兴专业,从电子商务专业大类中细分出来,单研究移动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1+X”证书融合的文献并不多见,可参考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研究。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总框架和职业教育的最高指引,现有的文献对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多,大多数是不同院校实际应用案例的总结,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经验,鉴于移动商务专业的发展新趋势,本文基于相关专业的研究基础,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探索“1+X”证书制度下移动商务专业“双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
二、“1+X”证书制度下移动商务专业“双精准育人”人才培养创新思路
“双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自“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移动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新的思路,将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教学与生产精准对接、师生与项目精准对接与中级“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相结合,在课程体系、教学过程、项目实战等方面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创新“三阶递进、四双协同”的教學模式,在“三阶”的专业技能提升阶段,重构《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网店运营推广》《网店运营数据分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基础》等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1+X”考证系统完成模拟实训,训练专业技能,同时在综合项目实战阶段,引入企业真实项目,通过创业班、项目班等育人载体实现模拟向真实工作环境的转变,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
“移商助农、项目实战”一直是移动商务专业的特色与亮点,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将农产品品牌孵化与推广并与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移动商务专业三年来以农产品品牌孵化、新媒体营销为切入点,联合深圳农优一百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源头产地+品牌塑造+产品营销+互联网”的新模式,孵化出了广东梅州“李金柚”、广东茂名“荔枝妹妹”、江西寻乌“溪水藏”、山东烟台“恋红妆”等农产品品牌,服务产业发展。 (二)教学与生产精准对接
移动商务专业积极探索“三阶递进、四双协同”的教学模式,依托校企精准对接共建的协同育人平台,通过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精准育人项目班、创客班等育人载体,利用企业优质办学资源,以“1+X”证书内容和真实项目训练技能,把企业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及文化素养等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引入课堂,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训练,让学生的课堂获得感和职业成长竞争力更强,逐步形成校企深度合作常态化机制;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调研和提供社会服务;企业选派专家(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组织实习实训;通过岗位锻炼、大咖开讲、师徒传授、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深入课堂等人才培养环节,扎实提高人才精准培养水平,实现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精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精准对接。
(三)师生与项目精准对接
引入“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系统和企业真实项目到课堂教学,将“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考证内容融入电子商务视觉设计、网店运营推广、网店运营数据分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基础等课程的真实教学项目,包括SEO优化、SEM推广、信息流推广、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方案制订、数据分析和数据监控与报告撰写等内容,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课程、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教授学生,逐步实现“1+X”职业技能考试系统模拟实训和真实项目的递进,让学生在其中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培养、训练适合企业需求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三、结论与建议
移动商务专业将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要求,落实细化方案,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并进一步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真正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住利好契机,加快推进实训中心改建和内涵增扩,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存贵.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7):17-20.
[2]冯志明.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支撑系统构建研究: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62-67.
[3]程宇.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三元双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2):1.
[4]刘彦华,杜建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94-96.
[5]蒋正炎,檀祝平.STEM+P模式:制造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9):74-82.
[6]童红斌.基于岗位生态链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51-54.
[7]林海,檀祝平.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双精准、双融合”新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20(2):104-108.
[8]彭建军,李英.双精准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3):183-186.
[9]王建林,李志,齐芯,等.“一体两翼 分类培养 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6):125-128.
[10]韦雅曼,莫名韶.基于1+X证书制度的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轻工科技,2020,36(7):218-219.
[11]闫佳兵.基于“1+X”证书制度的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9):281-282.
[12]張峰.1+X证书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科技视界,2020(12):121-123.
[13]曾美艳.“1+X”证书制度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性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1):105-106.
[14]赵迎冬.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7):75-76.
[15]潘瑞艳,赵凤卿.基于“1+X”证书制度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初探[J].就业与保障,2020(4):90-91.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