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深入推广,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由于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型精英,因此,中职院校需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我们对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也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将项目教学法与一体化教学相互渗透,并针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师需要构建完善的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文章简述了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了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希望为中职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中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中职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机电产业输入了大量的人才,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调整教学方式,构建专业项目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中职生既能深入学习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又能通过丰富的实践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1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1教学内容新颖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机电技术也时刻在发生变化,市场对机电人才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受此影响,中职院校也在根据机电技术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型技术,采用项目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1]。中职生学习新的内容,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机电技术应用水平。
1.2 实践性较高
中职院校始终坚持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坚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但是更加注重学生对理论的应用。中职生不仅要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还要拥有更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中,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认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1.3综合性较强
在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也显现了较高的综合性。中职生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习中,通过学习常用电工仪表的识别及使用、导线连接、焊接与绝缘层的修复、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和单相变压器、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电路安装等课程,熟练掌握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及维修。
2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1项目教学法与一体化教学相结合
项目教学法与一体化教学深度融合是构建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项目教学法主要体现在确定教学项目、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过程,有效地改善了传统的一体化教学方式[2]。
例如,在教学《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和单相变压器》这一课时,我使用了“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拆卸”的项目。在向学生介绍了电动机的背景和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特点等知识后,我向学生示范具体的拆卸步骤。随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始比赛,有优秀小组快速完成了拆卸工作,不仅操作规范,也没有对设备造成损伤。最后,我又让学生回忆拆卸电动机遇到的问题,并详细总结出操作注意事项。
2.2 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
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是构建项目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内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也要求中职生熟练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维修技巧。
例如,在教学《常用电工仪表的识别与使用》这一课时,我先在课堂上讲解了电工仪表的分类、原理等基础知识,随后又为学生提供电动式、感应式、电磁式等广泛使用的电工仪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电工仪表检测电气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正确读数。在检测过程中,我更注意学生的操作规范性,是否全程注意安全防护。教师也应在实践中教给学生更多的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3优化机电专业课堂的教学目标
在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应首先优化教学目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要求中职生除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应熟悉常见的机床,具备检查机床故障的能力[3]。中职院校应结合实际工作内容,注重机械制图、数控技术等课程内容的不断创新。
例如,在教學《导线连接、焊接与绝缘层的修复》这一课时,学生首先要对导电材料有所了解。大部分金属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在保持一定的强度时,比铜更容易焊接。在学生认识到金属导线的重要性后,学生也应积极总结常见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和电阻温度系数,打好基础。教师在了解电工作业中常用的导线连接方法后,选择焊接、绞合连接、紧压连接等常见方法。不同截面的导线连接方法有所不同,学生应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此外,学生在进行导线连接时,应小心剥除绝缘层,保证芯线的完整。
2.4 协调课外实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中职生的实践方法包括校内课堂和校外实习。中职院校应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安排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中职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机床,学习排查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的实际操作方式。
例如,在教学《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电路安装》这一课时,学生要学会将电气原理图转化为实物接线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工厂中进行短时间的实习,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维修人员的真实工作情况,学习更多电气控制系统的维修技巧。此外,中职院校应在学生充分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后,适度安排实习任务,避免耽误学生机电技术应用的学习进度。
3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地帮助。中职生在项目一体化的教学中,经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操作。教师在教学中,帮助中职生掌握常见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及维修技术,使得学生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中职生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提高了综合素养,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范方初. 山区县中职机电专业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08):168-169.
[2]吕玉光. 理实一体化教法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9, 017(011):120-121.
[3]郭佳.对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00(007):129.
关键词: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中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中职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机电产业输入了大量的人才,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调整教学方式,构建专业项目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中职生既能深入学习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又能通过丰富的实践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1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1教学内容新颖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机电技术也时刻在发生变化,市场对机电人才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受此影响,中职院校也在根据机电技术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型技术,采用项目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1]。中职生学习新的内容,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机电技术应用水平。
1.2 实践性较高
中职院校始终坚持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坚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但是更加注重学生对理论的应用。中职生不仅要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还要拥有更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中,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认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1.3综合性较强
在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也显现了较高的综合性。中职生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习中,通过学习常用电工仪表的识别及使用、导线连接、焊接与绝缘层的修复、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和单相变压器、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电路安装等课程,熟练掌握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及维修。
2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1项目教学法与一体化教学相结合
项目教学法与一体化教学深度融合是构建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项目教学法主要体现在确定教学项目、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过程,有效地改善了传统的一体化教学方式[2]。
例如,在教学《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和单相变压器》这一课时,我使用了“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拆卸”的项目。在向学生介绍了电动机的背景和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特点等知识后,我向学生示范具体的拆卸步骤。随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始比赛,有优秀小组快速完成了拆卸工作,不仅操作规范,也没有对设备造成损伤。最后,我又让学生回忆拆卸电动机遇到的问题,并详细总结出操作注意事项。
2.2 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
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是构建项目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内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也要求中职生熟练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维修技巧。
例如,在教学《常用电工仪表的识别与使用》这一课时,我先在课堂上讲解了电工仪表的分类、原理等基础知识,随后又为学生提供电动式、感应式、电磁式等广泛使用的电工仪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电工仪表检测电气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正确读数。在检测过程中,我更注意学生的操作规范性,是否全程注意安全防护。教师也应在实践中教给学生更多的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3优化机电专业课堂的教学目标
在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应首先优化教学目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要求中职生除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应熟悉常见的机床,具备检查机床故障的能力[3]。中职院校应结合实际工作内容,注重机械制图、数控技术等课程内容的不断创新。
例如,在教學《导线连接、焊接与绝缘层的修复》这一课时,学生首先要对导电材料有所了解。大部分金属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在保持一定的强度时,比铜更容易焊接。在学生认识到金属导线的重要性后,学生也应积极总结常见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和电阻温度系数,打好基础。教师在了解电工作业中常用的导线连接方法后,选择焊接、绞合连接、紧压连接等常见方法。不同截面的导线连接方法有所不同,学生应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此外,学生在进行导线连接时,应小心剥除绝缘层,保证芯线的完整。
2.4 协调课外实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中职生的实践方法包括校内课堂和校外实习。中职院校应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安排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中职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机床,学习排查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的实际操作方式。
例如,在教学《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电路安装》这一课时,学生要学会将电气原理图转化为实物接线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工厂中进行短时间的实习,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维修人员的真实工作情况,学习更多电气控制系统的维修技巧。此外,中职院校应在学生充分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后,适度安排实习任务,避免耽误学生机电技术应用的学习进度。
3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地帮助。中职生在项目一体化的教学中,经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操作。教师在教学中,帮助中职生掌握常见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及维修技术,使得学生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中职生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提高了综合素养,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范方初. 山区县中职机电专业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08):168-169.
[2]吕玉光. 理实一体化教法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9, 017(011):120-121.
[3]郭佳.对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00(00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