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与住房、医疗、就业等被称为重大民生问题,教育问题错综复杂,教育记者必须做好教育人、新闻人、文化人,熟悉教育、研究教育、融入教育;拥有敏锐、创新的特质,坚守职业道德与良知;能够用知识、道德、智慧、行为去影响他人。
【关键词】教育 记者 新闻 文化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与住房、医疗、就业等被称为重大民生问题,正因为如此,某个教育事件、教育话题往往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甚至引发全社会的大讨论。如这两年的“五道杠”“绿领巾”“校车”事件,以及多年争论不休的“奥数比赛该不该被取消”等话题,时常牵动社会敏感神经。而中国的教育问题更为错综复杂,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记者,以手中的笔记录教育发展年轮,关注教育热点难题,拷问教育的终极价值?
笔者认为,教育记者的身份,具有“教育”和“新闻”的双重属性,因此一名优秀的教育记者,应该兼具教育行家、新闻专家和有品位的文化人的特性。
第一是做教育人
我们常说,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教育已经拥有了严整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也形成了自身特定的专业表达方式,因此,教育记者编辑,既服务于教育又归属于教育,顺理成章要做“教育人”。
首先,要做教育政策的学习者。跑教育条块的记者常常会感到教育新闻专业性强、政策出台多,教育记者只有先学习教育的大政方针和政策的内容及其出台背景,做到熟悉、理解,并融会贯通,才能在具体新闻实践中有的放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如果选择我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两项战略决策:一项应当是确定和实施素质教育;第二项应是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的教育类专业报刊《人民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这项重大的教育决策的出台与贯彻中,以其专业的眼光,凭着对教育政策的准确把握,真正发挥了独家的、前瞻性的舆论引导作用,占领教育舆论宣传的制高点。
其次,要做教育问题的研究者。不同于专门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专家, 教育记者可能不一定能对教育领域中的某个专业课题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探索, 但需要能够对教育领域的整体有所把握,对教育领域基本问题、热点、难点有所把握,而最关键的一点,则是需要记者懂得如何将对教育问题的理解与把握应用到采访实践中来。如果记者编辑能对教育某个学科领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甚至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与学科领域中有影响的研究者对话,就能成为专家型记者,以专业视角写作的稿件、策划的选题,往往能触及问题本质,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要做教育行动的亲历者、记录者。不管是跑哪条口子的记者,“闭门造车”“纸上谈兵”都写不出好稿子。“腿勤、眼勤、嘴勤、笔勤”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根据文件写稿子、打打电话只闻声不到场、等在宾馆写写编编、坐着小车走马观花,这些自以为投机取巧的方式,都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好稿子。学过摄影的人知道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不够近。”摄影记者是这样,教育记者也同样,要做教育事件的亲历者、记录者。
这里以中央电视台的“走基层、听民声”栏目为例。这个栏目的宣传语写得非常好,看过的人应该会有印象,即“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真情实意地走近你,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凤凰日记》系列中,记者来到国家级贫困县湖南湘西凤凰蹲点半个多月,这里全县60%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山区留守儿童比例甚至达90%,记者对近十个乡村深入探访,记录了当地乡村教师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并聚焦豆腐老师、“妈妈老师”等感人事例。节目中,日常的生活信息通过情感这条线来串连,更为重要的是,记者还以志愿者的身份,劝解并资助因贫困而让孩子辍学的家庭,为留守儿童购买玩具,记者与乡村教师的执着精神、他们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形成强烈共鸣。这期节目给笔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二是做新闻人
教育记者光懂教育自然不行,更得懂新闻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成为教育新闻的专家。
教育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哪些特质?
一是敏锐。即我们常说的新闻敏感。要当好一名记者,首先要“耳聪目明”,能抓住这个时代最新的东西,要反映最能代表时代精神的人物。在今天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记者的敏锐不仅表现在发现“独家新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为读者揭示背后的本质。
我们应该对希望工程的那张代表性“大眼情”图片记忆犹新。可以说,这张照片改变了成万上亿的孩子的人生。照片的拍摄者解海龙当时还在北京崇文区文化馆工作,他跑到团中央主动请缨,要为“希望工程”拍片子。1991年初,解海龙来到大别山进行采访,他用一两个月跑遍了大别山老区,拍摄了一批感人至深的照片,其中就包括那张“大眼睛”。之后他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跑了12个省,28个县,100多所学校,拍摄了70卷胶卷,1992年4月把整套东西交给青基会,立刻引起轰动。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儿童成为热点。解海龙的成功决不是偶然,首先应当是他的职业敏感带给了他成功。
二是良知。记者应当是做社会良知的守护者,要坚持社会的责任和良心,作为教育记者,应当是教育公平和正义的守护者。当下,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度前所未有,而这恰恰为教育记者提供了广阔舞台,做一名有职业精神、职业抱负的记者,不仅要忠实记录社会发展轨迹,还要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发展,起引领作用。
去年,媒体报道中有件非常有影响的事件就是“免费午餐”活动。这是一项爱心公益活动,最早是由邓飞等500位记者、国内几十家主流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的公募活动,倡议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记者们借助媒体,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微博等各个渠道传递信息,迅速引发了海内外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5个月内募捐到了1600万元。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活动也获得了政府的呼应,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中央财政每年拨款160亿元,率先在全国680个县(市)启动国家试点,惠及这些地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2600万名在校学生,占中西部农村学生人数的近30%。 主要发起人邓飞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他的价值在于构筑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让许多人释放善意,凝聚共识,实现梦想,齐心协力地改变这个社会。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这个事件中,记者以他们的良知和职业优势,在推动社会进步,改变历史。
三是创新。记者是一个要不断面对变化的职业,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传统媒体内容要每日更新,网络媒体更是即时刷新,重复炒冷饭与跟风模仿的媒体,意味着失去读者,失去观众。求新和求变也许正是新闻这个行业最残酷也最吸引人的地方。
现在,媒体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要想在市场竞争占领重要席位,作为教育媒体人,需要创新观念、创新报刊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创新报刊风格,优秀的教育记者和教育报刊,应当就是以权威性、创新力和影响力赢得受众,占领市场。
第三是做文化人
新闻出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而且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所以记者编辑本身也应该是文化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在纪念老总编范敬宜的文章中说,办报是其实是“政治把关,文化兜底”,大新闻人必是大文化人,胸中要有八方之学。梁衡对范老这样评价:论学问是中西合璧,论经历是七上八下,论意志和信念可谓九死而不悔。而梁衡老先生本人呢?他除了当副总编辑,除了研究散文外,他居然用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形式,花费6年的时间写成40万字的著作《数理化通俗演义》,独树一帜,可读性非常强。
今年是三联书店成立80周年,旗下很受读者喜爱的《三联生活周刊》特别制作了专题《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作为一家出版机构,三联书店一直很有个性,很多人喜欢“三联”,是因为它坚守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知识分子的情调,因为它从内容到装帧的书香和典雅。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三家出版机构1948年在香港联合,这就是“三联”书店的由来,而这三家出版机构最初都是办杂志的。《生活》周刊的创始人邹韬奋先生是一名新闻记者,“一个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新闻记者”,也是著名的报人。当时的知识分子通过杂志“言论救国”,“思想启蒙”,“传承文化”。之后的几十年,从韬奋先生,到胡愈之、徐雪寒,再到范用,他们都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文化人、出版家,而大思想者、大学问家费孝通、巴金、钱钟书、杨绛、金克木、黄仁宇、吴敬琏等这些著名大家的名字与三联连在了一起,也奠定了三联在出版界无可撼动的地位。
教育是什么?杜威说,教育是个人分享人类智慧和道德财富并成为其继承者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文化的积累与传承。我们倡导教育要有人文精神,学校要有文化底蕴,教师要懂人文关怀。而教师是什么?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要用知识、道德、智慧、行为去影响他人的人。因此,教育媒体人,必定要是文化人。
台湾作家龙应台关于“文化是什么”说得很好,她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要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不管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文化都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提升我们的国力,可以提升我们个人的魅力。希望我们每位教育记者都做能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学问、有道德的文化人。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教育 记者 新闻 文化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与住房、医疗、就业等被称为重大民生问题,正因为如此,某个教育事件、教育话题往往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甚至引发全社会的大讨论。如这两年的“五道杠”“绿领巾”“校车”事件,以及多年争论不休的“奥数比赛该不该被取消”等话题,时常牵动社会敏感神经。而中国的教育问题更为错综复杂,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记者,以手中的笔记录教育发展年轮,关注教育热点难题,拷问教育的终极价值?
笔者认为,教育记者的身份,具有“教育”和“新闻”的双重属性,因此一名优秀的教育记者,应该兼具教育行家、新闻专家和有品位的文化人的特性。
第一是做教育人
我们常说,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教育已经拥有了严整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也形成了自身特定的专业表达方式,因此,教育记者编辑,既服务于教育又归属于教育,顺理成章要做“教育人”。
首先,要做教育政策的学习者。跑教育条块的记者常常会感到教育新闻专业性强、政策出台多,教育记者只有先学习教育的大政方针和政策的内容及其出台背景,做到熟悉、理解,并融会贯通,才能在具体新闻实践中有的放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如果选择我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两项战略决策:一项应当是确定和实施素质教育;第二项应是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的教育类专业报刊《人民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这项重大的教育决策的出台与贯彻中,以其专业的眼光,凭着对教育政策的准确把握,真正发挥了独家的、前瞻性的舆论引导作用,占领教育舆论宣传的制高点。
其次,要做教育问题的研究者。不同于专门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专家, 教育记者可能不一定能对教育领域中的某个专业课题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探索, 但需要能够对教育领域的整体有所把握,对教育领域基本问题、热点、难点有所把握,而最关键的一点,则是需要记者懂得如何将对教育问题的理解与把握应用到采访实践中来。如果记者编辑能对教育某个学科领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甚至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与学科领域中有影响的研究者对话,就能成为专家型记者,以专业视角写作的稿件、策划的选题,往往能触及问题本质,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要做教育行动的亲历者、记录者。不管是跑哪条口子的记者,“闭门造车”“纸上谈兵”都写不出好稿子。“腿勤、眼勤、嘴勤、笔勤”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根据文件写稿子、打打电话只闻声不到场、等在宾馆写写编编、坐着小车走马观花,这些自以为投机取巧的方式,都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好稿子。学过摄影的人知道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不够近。”摄影记者是这样,教育记者也同样,要做教育事件的亲历者、记录者。
这里以中央电视台的“走基层、听民声”栏目为例。这个栏目的宣传语写得非常好,看过的人应该会有印象,即“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真情实意地走近你,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凤凰日记》系列中,记者来到国家级贫困县湖南湘西凤凰蹲点半个多月,这里全县60%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山区留守儿童比例甚至达90%,记者对近十个乡村深入探访,记录了当地乡村教师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并聚焦豆腐老师、“妈妈老师”等感人事例。节目中,日常的生活信息通过情感这条线来串连,更为重要的是,记者还以志愿者的身份,劝解并资助因贫困而让孩子辍学的家庭,为留守儿童购买玩具,记者与乡村教师的执着精神、他们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形成强烈共鸣。这期节目给笔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二是做新闻人
教育记者光懂教育自然不行,更得懂新闻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成为教育新闻的专家。
教育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哪些特质?
一是敏锐。即我们常说的新闻敏感。要当好一名记者,首先要“耳聪目明”,能抓住这个时代最新的东西,要反映最能代表时代精神的人物。在今天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记者的敏锐不仅表现在发现“独家新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为读者揭示背后的本质。
我们应该对希望工程的那张代表性“大眼情”图片记忆犹新。可以说,这张照片改变了成万上亿的孩子的人生。照片的拍摄者解海龙当时还在北京崇文区文化馆工作,他跑到团中央主动请缨,要为“希望工程”拍片子。1991年初,解海龙来到大别山进行采访,他用一两个月跑遍了大别山老区,拍摄了一批感人至深的照片,其中就包括那张“大眼睛”。之后他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跑了12个省,28个县,100多所学校,拍摄了70卷胶卷,1992年4月把整套东西交给青基会,立刻引起轰动。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儿童成为热点。解海龙的成功决不是偶然,首先应当是他的职业敏感带给了他成功。
二是良知。记者应当是做社会良知的守护者,要坚持社会的责任和良心,作为教育记者,应当是教育公平和正义的守护者。当下,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度前所未有,而这恰恰为教育记者提供了广阔舞台,做一名有职业精神、职业抱负的记者,不仅要忠实记录社会发展轨迹,还要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发展,起引领作用。
去年,媒体报道中有件非常有影响的事件就是“免费午餐”活动。这是一项爱心公益活动,最早是由邓飞等500位记者、国内几十家主流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的公募活动,倡议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记者们借助媒体,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微博等各个渠道传递信息,迅速引发了海内外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5个月内募捐到了1600万元。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活动也获得了政府的呼应,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中央财政每年拨款160亿元,率先在全国680个县(市)启动国家试点,惠及这些地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2600万名在校学生,占中西部农村学生人数的近30%。 主要发起人邓飞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他的价值在于构筑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让许多人释放善意,凝聚共识,实现梦想,齐心协力地改变这个社会。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这个事件中,记者以他们的良知和职业优势,在推动社会进步,改变历史。
三是创新。记者是一个要不断面对变化的职业,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传统媒体内容要每日更新,网络媒体更是即时刷新,重复炒冷饭与跟风模仿的媒体,意味着失去读者,失去观众。求新和求变也许正是新闻这个行业最残酷也最吸引人的地方。
现在,媒体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要想在市场竞争占领重要席位,作为教育媒体人,需要创新观念、创新报刊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创新报刊风格,优秀的教育记者和教育报刊,应当就是以权威性、创新力和影响力赢得受众,占领市场。
第三是做文化人
新闻出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而且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所以记者编辑本身也应该是文化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在纪念老总编范敬宜的文章中说,办报是其实是“政治把关,文化兜底”,大新闻人必是大文化人,胸中要有八方之学。梁衡对范老这样评价:论学问是中西合璧,论经历是七上八下,论意志和信念可谓九死而不悔。而梁衡老先生本人呢?他除了当副总编辑,除了研究散文外,他居然用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形式,花费6年的时间写成40万字的著作《数理化通俗演义》,独树一帜,可读性非常强。
今年是三联书店成立80周年,旗下很受读者喜爱的《三联生活周刊》特别制作了专题《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作为一家出版机构,三联书店一直很有个性,很多人喜欢“三联”,是因为它坚守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知识分子的情调,因为它从内容到装帧的书香和典雅。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三家出版机构1948年在香港联合,这就是“三联”书店的由来,而这三家出版机构最初都是办杂志的。《生活》周刊的创始人邹韬奋先生是一名新闻记者,“一个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新闻记者”,也是著名的报人。当时的知识分子通过杂志“言论救国”,“思想启蒙”,“传承文化”。之后的几十年,从韬奋先生,到胡愈之、徐雪寒,再到范用,他们都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文化人、出版家,而大思想者、大学问家费孝通、巴金、钱钟书、杨绛、金克木、黄仁宇、吴敬琏等这些著名大家的名字与三联连在了一起,也奠定了三联在出版界无可撼动的地位。
教育是什么?杜威说,教育是个人分享人类智慧和道德财富并成为其继承者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文化的积累与传承。我们倡导教育要有人文精神,学校要有文化底蕴,教师要懂人文关怀。而教师是什么?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要用知识、道德、智慧、行为去影响他人的人。因此,教育媒体人,必定要是文化人。
台湾作家龙应台关于“文化是什么”说得很好,她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要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不管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文化都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提升我们的国力,可以提升我们个人的魅力。希望我们每位教育记者都做能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学问、有道德的文化人。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