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遵义市老年大学,有这样一位年近花甲,从行政管理岗位退下后,仍孜孜不倦担任学校摄影老师的汉子,他就是原遵义市老年大学副校长,现老年大学教师廖乐岷同志。
学校的学员、教师和工作人员都习惯地称呼他为廖校长。许多老同志都说:“只要廖校长在,我们就会感到踏实。”
半路出家,摄影艺术渐入佳境
从前,他对摄影是个外行,后专门拜师学艺半年,反复钻研,他的摄影技术渐入佳境。
“当时给摄影班上课的全是校外教师,我心里不是滋味。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摄影学好。”他笑着谈起学习摄影的初衷。
他的相机是自己省吃俭用买的,老式的“美能达”。“第一次是给当时摄影班学员——老红军王道金同志拍摄学习时的人像写真,效果不是很理想。”
但他从未气馁,坚持随摄影班一起上课,边钻研,边实践,挤时间到书店搜寻摄影方面的书籍,每购到一本,他都爱不释手,苦苦钻研。还订了不少摄影书籍报刊。一年后,他登上讲台,给学员们讲风光摄影、彩色摄影以及暗室冲洗和扩放技术。
近年来,他又开始钻研起了数码摄影技术,他认真查阅英汉词典标注出一个个不懂的专用名词,学习电脑图象处理软件。他说:“虽然我年纪大,但我多学几次总能会的。”他就是这样一位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人。
“现在我的照相机已经换成了尼康-5700型数码相机,比以前的好用多了。”
他边讲课、边创作,近20年来,拍摄并展出各种照片5000余幅。有人说,欣赏廖老师的摄影作品是一种艺术享受。他拍摄的风景照片,前景、中景、远景,层次感强,图像优美,令人陶醉;他抓拍的人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在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摄影书籍,在他家的书厨里,摄影方面的书籍占了整整大半个柜子。只要有时间,他就一人躲进办公室,钻研起摄影技术。有时大家找他办事,看到他的这份钻劲,都不忍心打扰他。
在教学过程中,他还针对部分学员的艺术功底较差,采取了差别教学的办法,使得每名学员都能各取所需,感受到了课堂的乐趣。他的课,常常是座无虚席。
现在,他已是中国摄影学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学会会员和遵义市摄影学会会员兼秘书长。
风雨同舟,老年大学稳步发展
1986年6月遵义市老年大学建校,建校之初,是租房上课,而且一租就是八年。
学校每年需要不少开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多方奔走,积极筹措老年大学办学经费。2007年4月,在赴江苏常州市老年大学考察学习时,他积极呼吁,由该地著名书法家阙长山通过当地企业,捐赠给了遵义市老年大学办学经费5万元,学校用这些钱添置了电脑等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即使夏天再热,他也要用一把多年的旧电扇。为减少支出,老年大学办公室、教务科6名工作人员也合在一起办公。办公室内破旧的沙发直到去年才换了新的,还是在许多学员的强烈建议下换的。许多教师的工资都不高,但是他们说,由于廖校长的人格魅力,我们自愿来这里讲课。
他说:“当初那‘八年抗战’我们都挺过来了,现在这些困难算啥?”
去年,许多老干部提议在市老年大学开设一个电脑班。他将学员的意见向市离退局领导汇报,得到领导同意后,他便和市离退局领导一起,与相关部门协调、商量,到各个企业寻求援助。今年春季,市老年大学的4个电脑班都已正式开班。
他还有一种开放办学的理念。市老年大学与全国34所老年大学一直保持密切联系,经常互相交流信息,学到了不少外地的办学经验。
天道酬勤,老年教育硕果累累
在他的带领下,遵义市老年大学办学质量明显提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2006年,遵义市老年大学被评为贵州省先进老年大学。现在学校已成为遵义市老年教育的中心。
近几年来,他所教的摄影班,共在学校橱窗展览作品20余期,作品300余篇。摄影提高班学员大多已成为遵义市老年摄影研究会的中坚力量。
2007年5月21日,由他调研撰写的《遵义市农村老年教育发展调研报告》,在贵州省老年教育工作和活动中心建设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受到好评。
他认为“老有所学”一定要与“老有所为”结合起来。遵义市委、政府举办的各项重大活动,时时闪烁着市老年大学学员的身影。2007年4月29日,学校合唱团和舞蹈队参加了由市总工会举办的庆“五一”劳动节文艺晚会;6月18日,学校合唱团参加贵州省首届独竹河流比赛开幕式,进行了唱歌表演;9月27日,合唱团参加由遵义市委、市政府举办的歌咏比赛,荣获特别奖;11月中旬,摄影班参加了贵州“三都”摄影联展在遵义的展览。
今年6月15日,为庆祝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开创25周,学校又举办了学员摄影作品展,展示了遵义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还喜欢打乒乓球、篮球,棋类,平时还写点短诗。今年参加市直工委举办的运动会,获得男子乒乓球前六名的好成绩。在遵义市老年诗词学会的《播风》刊物上,也能见到他的抒怀。
他说:“老年人求知欲望很强,老年教育同样重要。”
相关链接:
廖乐岷:四川乐山人,1951年2月生,遵义市老年大学摄影课程教师。2001年4月至2007年2月,任遵义市老年大学副校长。自学摄影。现中国摄影学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遵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兼秘书长。
学校的学员、教师和工作人员都习惯地称呼他为廖校长。许多老同志都说:“只要廖校长在,我们就会感到踏实。”
半路出家,摄影艺术渐入佳境
从前,他对摄影是个外行,后专门拜师学艺半年,反复钻研,他的摄影技术渐入佳境。
“当时给摄影班上课的全是校外教师,我心里不是滋味。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摄影学好。”他笑着谈起学习摄影的初衷。
他的相机是自己省吃俭用买的,老式的“美能达”。“第一次是给当时摄影班学员——老红军王道金同志拍摄学习时的人像写真,效果不是很理想。”
但他从未气馁,坚持随摄影班一起上课,边钻研,边实践,挤时间到书店搜寻摄影方面的书籍,每购到一本,他都爱不释手,苦苦钻研。还订了不少摄影书籍报刊。一年后,他登上讲台,给学员们讲风光摄影、彩色摄影以及暗室冲洗和扩放技术。
近年来,他又开始钻研起了数码摄影技术,他认真查阅英汉词典标注出一个个不懂的专用名词,学习电脑图象处理软件。他说:“虽然我年纪大,但我多学几次总能会的。”他就是这样一位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人。
“现在我的照相机已经换成了尼康-5700型数码相机,比以前的好用多了。”
他边讲课、边创作,近20年来,拍摄并展出各种照片5000余幅。有人说,欣赏廖老师的摄影作品是一种艺术享受。他拍摄的风景照片,前景、中景、远景,层次感强,图像优美,令人陶醉;他抓拍的人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在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摄影书籍,在他家的书厨里,摄影方面的书籍占了整整大半个柜子。只要有时间,他就一人躲进办公室,钻研起摄影技术。有时大家找他办事,看到他的这份钻劲,都不忍心打扰他。
在教学过程中,他还针对部分学员的艺术功底较差,采取了差别教学的办法,使得每名学员都能各取所需,感受到了课堂的乐趣。他的课,常常是座无虚席。
现在,他已是中国摄影学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学会会员和遵义市摄影学会会员兼秘书长。
风雨同舟,老年大学稳步发展
1986年6月遵义市老年大学建校,建校之初,是租房上课,而且一租就是八年。
学校每年需要不少开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多方奔走,积极筹措老年大学办学经费。2007年4月,在赴江苏常州市老年大学考察学习时,他积极呼吁,由该地著名书法家阙长山通过当地企业,捐赠给了遵义市老年大学办学经费5万元,学校用这些钱添置了电脑等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即使夏天再热,他也要用一把多年的旧电扇。为减少支出,老年大学办公室、教务科6名工作人员也合在一起办公。办公室内破旧的沙发直到去年才换了新的,还是在许多学员的强烈建议下换的。许多教师的工资都不高,但是他们说,由于廖校长的人格魅力,我们自愿来这里讲课。
他说:“当初那‘八年抗战’我们都挺过来了,现在这些困难算啥?”
去年,许多老干部提议在市老年大学开设一个电脑班。他将学员的意见向市离退局领导汇报,得到领导同意后,他便和市离退局领导一起,与相关部门协调、商量,到各个企业寻求援助。今年春季,市老年大学的4个电脑班都已正式开班。
他还有一种开放办学的理念。市老年大学与全国34所老年大学一直保持密切联系,经常互相交流信息,学到了不少外地的办学经验。
天道酬勤,老年教育硕果累累
在他的带领下,遵义市老年大学办学质量明显提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2006年,遵义市老年大学被评为贵州省先进老年大学。现在学校已成为遵义市老年教育的中心。
近几年来,他所教的摄影班,共在学校橱窗展览作品20余期,作品300余篇。摄影提高班学员大多已成为遵义市老年摄影研究会的中坚力量。
2007年5月21日,由他调研撰写的《遵义市农村老年教育发展调研报告》,在贵州省老年教育工作和活动中心建设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受到好评。
他认为“老有所学”一定要与“老有所为”结合起来。遵义市委、政府举办的各项重大活动,时时闪烁着市老年大学学员的身影。2007年4月29日,学校合唱团和舞蹈队参加了由市总工会举办的庆“五一”劳动节文艺晚会;6月18日,学校合唱团参加贵州省首届独竹河流比赛开幕式,进行了唱歌表演;9月27日,合唱团参加由遵义市委、市政府举办的歌咏比赛,荣获特别奖;11月中旬,摄影班参加了贵州“三都”摄影联展在遵义的展览。
今年6月15日,为庆祝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开创25周,学校又举办了学员摄影作品展,展示了遵义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还喜欢打乒乓球、篮球,棋类,平时还写点短诗。今年参加市直工委举办的运动会,获得男子乒乓球前六名的好成绩。在遵义市老年诗词学会的《播风》刊物上,也能见到他的抒怀。
他说:“老年人求知欲望很强,老年教育同样重要。”
相关链接:
廖乐岷:四川乐山人,1951年2月生,遵义市老年大学摄影课程教师。2001年4月至2007年2月,任遵义市老年大学副校长。自学摄影。现中国摄影学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遵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