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磨削结合皮肤活性细胞移植技术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d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磨削结合皮肤活性细胞移植技术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的疗效和风险评估.方法 应用磨削结合皮肤活性细胞移植(Recell(@))技术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30例,根据医生对比治疗前后照片及患者自我评价判定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红斑期等,对疗效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与常规磨削方法比较,应用磨削结合皮肤活性细胞移植(Recell(@))技术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技术可以促进内层敷料脱落,减少红斑期,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 磨削结合Recell(@)技术可以缩短创面上皮化时间,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h17、CD4+CD25+Treg、HLA-DR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2至10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其中普通组、重症组和危重症组各20例,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20名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儿均使用利巴韦林(10 mg/kg)抗病毒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和CD4+CD2
以往我们曾采用发际线内小切口入路,成功地进行了颧骨复合体缩小术[1],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们对67例求美者在内镜辅助下用此方法行颧骨复合体缩小术,亦取得较好的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共67例,均为女性.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26.1岁,均以美容为目的.二、手术方法手术于全麻或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一)切口与截骨线设计 切口应设计在颞部发际内.在发际额颞角和耳屏上极的连线的中1/3,
期刊
目的 探讨皮肤滚针联合聚桂醇对毛细血管畸形的作用特点.方法 1.5 ~2.0 kg雄性莱航鸡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皮肤滚针+聚桂醇;B组:皮肤滚针+生理盐水;C组:正常鸡冠.分别在皮肤滚针联合聚桂醇干预鸡冠后的第7、14、21、28天切取实验区域的鸡冠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后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维多利亚蓝-丽春红染色,分别计算毛细血管数目和Ⅰ型、Ⅲ型胶原的纤维面积、弹力纤维面积.
当前,干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实施组织工程和修复医学,实现个体化治疗方面更具诱人的前景.由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在细胞来源、免疫排斥和伦理学等方面受到限制,制约了其研究以及应用的发展.2006年Takahashi和Yamanaka[1]筛选出4个与胚胎干细胞多能性更为密切相关的基因——Oct4、Sox2、c-Myc和Klf4(OSKM),
期刊
目的 探讨眶脂肪瓣转移矫正中老年上睑凹陷的治疗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将上睑中央组外侧眶脂肪形成蒂在内侧的眶脂肪瓣,在眶隔后转移至中内侧,矫正上睑凹陷.凹陷深度<0.5 cm为1级,0.5~1.0 cm为2级,>1.0 cm为3级.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临床治疗66例,其中49例获12 ~ 15个月随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无并发症,脂肪无吸收,眶脂肪瓣转移矫正1级
2007年4月至2012年8月,我们对无条件再植的手指末节离断伤,或末节指骨相对完整的末节毁损伤,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分叶皮瓣包裹废弃指骨重建手指末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共5例5指,男4例,女1例,年龄30~ 42岁,平均35岁.指别:示指3例,中指1例,环指1例.致伤原因:冲床冲压伤4例,皮带绞压伤1例.损伤性质:无条件再植的末节离断3例,末节指骨相对完整的末节毁损伤2例,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