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会透“反常即新闻”,对于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具备善于发现好新闻的能力,会有许多实用的启发。在记者生涯中,抓住这点,领会深领会透,对成为一名好记者很有帮助。例如《长江日报》记者余兰生所写的《140万双袜子的命运》,为什么这种问题存在10年,没有人发现是重大新闻?范敬宜所写的《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而一般人认为这是稀松平常的牢骚,没新闻价值存在,而为什么就是他发现了其存在的新闻价值?
我们只要仔细一推敲,上述这种抓新闻线索的敏感能力并不神秘,其共性就是抓住了“反常即新闻”这一点。《140万双袜子的命运》所指出的袜子积压10年都不愿意处理的现象难道不反常?《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则是1979年出现反对三中全会的“倒春寒”时写的,在我国,稍微一放权就有人质疑,这难道不反常?正是这种反常,蕴含了深刻而巨大的新闻价值。
具有新闻敏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善于发现反常的东西,这种反常一是要注意事实或现象本身的反常性,二是要注意那些常人都认为正常其实并不正常的事实或现象。但不管怎样抓,最好还是抓那些反常中包含深刻的新闻主题或具有耳目一新的事实,这一点应是贯穿的红线。下面从四个方面论述在具体情况下应如何把握好这一点。
一、抓时政上反常的事物
在时政新闻这一块,“反常即新闻”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短消息《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它是从几千字的会议稿中发现的。过去“四人帮”集团把天安门事件定为反革命事件,而这次却定为革命事件,就显得反常,这个反常却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批评报道《雷州市渔民出海遇难 水产局领导见死不救》所反映的事实同样也很反常,本来当渔民有难时,水产局出手相救应该是分内事,但却见死不救,就显得很反常了,而这个反常却暴露了一些官员对民众生命的漠视。一般的会议是领导讲话为主,但2002年2月8日,贵州某市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迎春茶话会,结果2小时40分钟的会,书记和市长总共只讲了10分钟,其余的时间留给来宾用来提意见和建议,这就显得很反常,但这个反常很有新闻价值,反映了领导作风的务实,于是记者就敏感地抓住这一反常点,写出了《领导讲话10分钟 来宾发言2小时——迎春茶话会成“挑刺会”》的好新闻。
二、抓经济生活中反常的事物
经济生活中抓新闻线索也可以用“反常即新闻”来抓。例如,2006年,湖北日报一记者在早上吃饭时,发现每碗面条比昨天贵了2角,他敏感地觉察到这不可能是个别现象,如果是单个的摊点自主涨价,那么,这个摊点肯定会没生意,于是,他一打听,是全市早餐摊点突然一夜间集体涨价,这就很反常了,于是抓出了一条大新闻。
范敬宜写的《两家子公社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本来就是记者下乡采访晚上睡觉,没有电话声来干扰,这又有什么新闻性,又怎能是好新闻,原因就在反常性。因为过去在此处睡觉被干扰是常态,而现在没有干扰了,这个反常从侧面歌颂了三中全会政策的英明。1980年全国好新闻《从邮局看变化》也是记者靠新闻敏感抓住的反常新闻线索。记者发现,过去邮寄食品的多,现在少了,这就是反常。反常里面却有大主题,正是这个反常对比,说明了由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般的企业在施工中,有问题都是尽量捂着不让外界知道,而三峡工程主动自我曝光,就很反常了,而这个反常就很具有新闻价值,表明了三峡工程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于是,记者写出了消息《三峡工程“自我曝光”》。《湖北日报》1999年7月28日刊登的消息《8000万元保不住一个名牌——发生在武汉无线电厂的尴尬事》,反映了不能顺应市场,及时开发新产品导致名牌迅速垮掉的令人深思的问题。那时,8000万竟然保不住一个名牌,就显得很反常了,而这个反常背后,就很有新闻可挖。
具有新闻敏感并能很好地体会“反常即新闻”,一般来说,就能帮助记者见微知著地看到问题。范敬宜在谈到其写的《两家子公社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的经验时谈到,“作为一个记者,发现新闻是一门基本功,发现新闻不仅要靠深入,而且要靠积累,特别是生活的积累。有积累才能有比较,有比较才有新闻。否则,再好的新闻也会在身边溜掉,视而不见。我这篇只有456字的新闻看来简单,实际上是我长期生活积累与现实生活碰撞出来的火花。”①这个观察与对比,其中主要就是看是否有反常的变化。
三、抓文教卫生等战线上反常的事物
不同的战线新闻的富有量虽然不一致,但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就是新闻线索相对较少的文教卫生战线同样具有大量可挖掘的好新闻。如对于医疗费用奇高的社会事实,我们用深度报道的形式来揭露其触目惊心的内幕,其效果并不大,如果抓住其中的反常小事件,来“以小见大”反映整体问题,往往能给受众深刻的印象,也更能说明问题。如《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就是一件很反常的事件,一个咳嗽竟然要用1065元的治疗费用,这不能不说反常,而正是这个反常说明了我国医疗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
每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各地状元是媒体报道的焦点,但1997年,浙江省不搞这方面的报道,这就是很反常的事了,于是记者敏感地觉察到这是大新闻,写出了《浙江:今年高考无“状元”》,其新闻价值在于,我们一方面在谈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却对分数顶礼膜拜,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这条新闻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反驳,因而很有新闻价值。再如消息《珠海出了“科技富翁”》写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知识分子的待遇还很低,整个社会存在“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脑体倒挂现象,而这一下子重奖几十万还有价值20多万的轿车,这难道不反常?正是这个反常,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就有很好的新闻价值了。
新华社的稿子《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这条消息也是抓反常而得来的好新闻,本来南京市绿化工作做得比较好,应该是表扬报道,但这条消息却是反弹琵琶,写学习时要注意的三点不足,很反常,但正是这个反常,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也很有新闻价值。
四、抓日常生活中反常的事物
平凡的日常生活也会出现大量的反常事情,其中很多就是新闻。当一条河流几十年上面都没有一座桥,人们过往主要靠一位老艄公摆渡,但如今政府在此修起了一座桥,这位老艄公突然失业了,这就是反常,于是记者写出《老艄公“失业”》的好新闻。
获得2006年中国新闻奖提名奖的报道——《反扒联盟在行动》,就是湖北日报年轻记者徐宁在新闻敏感的基础上抓“反常”而得来的好新闻。在如今社会,人们都怕小偷,但这个民间组织主动向小偷宣战,就显得很反常,但正是这个反常不但具有全国首创意义,而且反映了人们面对邪恶敢于斗争的社会正气。
在生活中人们为了就近原则,踩踏草坪的现象很普遍,但我们一般把矛头指向踩踏者个人素质欠缺这一点上。在深圳,却出现了主动把这些地方改建成让人通行的小路,这就很反常了,而正是这个反常,反映了其在小事上的人文关怀。再如新闻《广州需要补国际化意识这一课》,就因为一个外国人到广州来,他只知道坐278路公共汽车可以到越秀公园,他认识278这三个数字,却不认识上面的“长线”2字,结果南辕北辙。这个生活中的小事就有点反常,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都市,竟没有英文标志,不能不说有点反常。范敬宜1992年写的短新闻《金发碧眼学苏绣》也属于这类反常的新闻,一个中国人学苏绣,不是新闻,但一个外国人学,那就有点反常了,就是新闻。
获得全国好新闻二等奖的新闻《东鸭鸽社员跑步成风》为什么能得奖,原因就在于抓住了新闻信息的反常性这一点,因为农民的力气都是用在田地里,这是传统,怎么会用在跑步上,这个反常现象里面肯定有原因,而这个原因可能就是新闻价值所在,原来是社员的生活过好了的缘故,这就是新闻的真正价值了。1996年记者南珠到库尔勒采访,乘坐“天鹅号”旅游列车,发现乘务人员(多是新招的“打工妹”)利用旅客休息的时间,在灯光下学习党章,这就是反常的事了,一般列车员谁会去学党章?于是,她敏感地觉察到这是新闻,经过打听,弄清原因,写成好新闻《“天鹅号”列车百余打工妹申请入党》②。
我们说过,仅仅只追求新闻的反常性还不行,那就与黄色新闻的猎奇没区别了,我们要把反常性与其所反映的新闻价值结合起来考虑,才能从反常中发现好新闻,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只要记者把握好两者的关系,用两者的关系来互相启发,一般是能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好新闻线索的。
注释:
①孙发友:《新闻报道写作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94页。
②南珠:《新闻记者要有前瞻性》,《当代传播》,2003(4)。
(作者单位:刘轩,湖北黄石电视台;彭新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杨彩霞
我们只要仔细一推敲,上述这种抓新闻线索的敏感能力并不神秘,其共性就是抓住了“反常即新闻”这一点。《140万双袜子的命运》所指出的袜子积压10年都不愿意处理的现象难道不反常?《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则是1979年出现反对三中全会的“倒春寒”时写的,在我国,稍微一放权就有人质疑,这难道不反常?正是这种反常,蕴含了深刻而巨大的新闻价值。
具有新闻敏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善于发现反常的东西,这种反常一是要注意事实或现象本身的反常性,二是要注意那些常人都认为正常其实并不正常的事实或现象。但不管怎样抓,最好还是抓那些反常中包含深刻的新闻主题或具有耳目一新的事实,这一点应是贯穿的红线。下面从四个方面论述在具体情况下应如何把握好这一点。
一、抓时政上反常的事物
在时政新闻这一块,“反常即新闻”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短消息《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它是从几千字的会议稿中发现的。过去“四人帮”集团把天安门事件定为反革命事件,而这次却定为革命事件,就显得反常,这个反常却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批评报道《雷州市渔民出海遇难 水产局领导见死不救》所反映的事实同样也很反常,本来当渔民有难时,水产局出手相救应该是分内事,但却见死不救,就显得很反常了,而这个反常却暴露了一些官员对民众生命的漠视。一般的会议是领导讲话为主,但2002年2月8日,贵州某市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迎春茶话会,结果2小时40分钟的会,书记和市长总共只讲了10分钟,其余的时间留给来宾用来提意见和建议,这就显得很反常,但这个反常很有新闻价值,反映了领导作风的务实,于是记者就敏感地抓住这一反常点,写出了《领导讲话10分钟 来宾发言2小时——迎春茶话会成“挑刺会”》的好新闻。
二、抓经济生活中反常的事物
经济生活中抓新闻线索也可以用“反常即新闻”来抓。例如,2006年,湖北日报一记者在早上吃饭时,发现每碗面条比昨天贵了2角,他敏感地觉察到这不可能是个别现象,如果是单个的摊点自主涨价,那么,这个摊点肯定会没生意,于是,他一打听,是全市早餐摊点突然一夜间集体涨价,这就很反常了,于是抓出了一条大新闻。
范敬宜写的《两家子公社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本来就是记者下乡采访晚上睡觉,没有电话声来干扰,这又有什么新闻性,又怎能是好新闻,原因就在反常性。因为过去在此处睡觉被干扰是常态,而现在没有干扰了,这个反常从侧面歌颂了三中全会政策的英明。1980年全国好新闻《从邮局看变化》也是记者靠新闻敏感抓住的反常新闻线索。记者发现,过去邮寄食品的多,现在少了,这就是反常。反常里面却有大主题,正是这个反常对比,说明了由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般的企业在施工中,有问题都是尽量捂着不让外界知道,而三峡工程主动自我曝光,就很反常了,而这个反常就很具有新闻价值,表明了三峡工程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于是,记者写出了消息《三峡工程“自我曝光”》。《湖北日报》1999年7月28日刊登的消息《8000万元保不住一个名牌——发生在武汉无线电厂的尴尬事》,反映了不能顺应市场,及时开发新产品导致名牌迅速垮掉的令人深思的问题。那时,8000万竟然保不住一个名牌,就显得很反常了,而这个反常背后,就很有新闻可挖。
具有新闻敏感并能很好地体会“反常即新闻”,一般来说,就能帮助记者见微知著地看到问题。范敬宜在谈到其写的《两家子公社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的经验时谈到,“作为一个记者,发现新闻是一门基本功,发现新闻不仅要靠深入,而且要靠积累,特别是生活的积累。有积累才能有比较,有比较才有新闻。否则,再好的新闻也会在身边溜掉,视而不见。我这篇只有456字的新闻看来简单,实际上是我长期生活积累与现实生活碰撞出来的火花。”①这个观察与对比,其中主要就是看是否有反常的变化。
三、抓文教卫生等战线上反常的事物
不同的战线新闻的富有量虽然不一致,但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就是新闻线索相对较少的文教卫生战线同样具有大量可挖掘的好新闻。如对于医疗费用奇高的社会事实,我们用深度报道的形式来揭露其触目惊心的内幕,其效果并不大,如果抓住其中的反常小事件,来“以小见大”反映整体问题,往往能给受众深刻的印象,也更能说明问题。如《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就是一件很反常的事件,一个咳嗽竟然要用1065元的治疗费用,这不能不说反常,而正是这个反常说明了我国医疗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
每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各地状元是媒体报道的焦点,但1997年,浙江省不搞这方面的报道,这就是很反常的事了,于是记者敏感地觉察到这是大新闻,写出了《浙江:今年高考无“状元”》,其新闻价值在于,我们一方面在谈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却对分数顶礼膜拜,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这条新闻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反驳,因而很有新闻价值。再如消息《珠海出了“科技富翁”》写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知识分子的待遇还很低,整个社会存在“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脑体倒挂现象,而这一下子重奖几十万还有价值20多万的轿车,这难道不反常?正是这个反常,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就有很好的新闻价值了。
新华社的稿子《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这条消息也是抓反常而得来的好新闻,本来南京市绿化工作做得比较好,应该是表扬报道,但这条消息却是反弹琵琶,写学习时要注意的三点不足,很反常,但正是这个反常,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也很有新闻价值。
四、抓日常生活中反常的事物
平凡的日常生活也会出现大量的反常事情,其中很多就是新闻。当一条河流几十年上面都没有一座桥,人们过往主要靠一位老艄公摆渡,但如今政府在此修起了一座桥,这位老艄公突然失业了,这就是反常,于是记者写出《老艄公“失业”》的好新闻。
获得2006年中国新闻奖提名奖的报道——《反扒联盟在行动》,就是湖北日报年轻记者徐宁在新闻敏感的基础上抓“反常”而得来的好新闻。在如今社会,人们都怕小偷,但这个民间组织主动向小偷宣战,就显得很反常,但正是这个反常不但具有全国首创意义,而且反映了人们面对邪恶敢于斗争的社会正气。
在生活中人们为了就近原则,踩踏草坪的现象很普遍,但我们一般把矛头指向踩踏者个人素质欠缺这一点上。在深圳,却出现了主动把这些地方改建成让人通行的小路,这就很反常了,而正是这个反常,反映了其在小事上的人文关怀。再如新闻《广州需要补国际化意识这一课》,就因为一个外国人到广州来,他只知道坐278路公共汽车可以到越秀公园,他认识278这三个数字,却不认识上面的“长线”2字,结果南辕北辙。这个生活中的小事就有点反常,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都市,竟没有英文标志,不能不说有点反常。范敬宜1992年写的短新闻《金发碧眼学苏绣》也属于这类反常的新闻,一个中国人学苏绣,不是新闻,但一个外国人学,那就有点反常了,就是新闻。
获得全国好新闻二等奖的新闻《东鸭鸽社员跑步成风》为什么能得奖,原因就在于抓住了新闻信息的反常性这一点,因为农民的力气都是用在田地里,这是传统,怎么会用在跑步上,这个反常现象里面肯定有原因,而这个原因可能就是新闻价值所在,原来是社员的生活过好了的缘故,这就是新闻的真正价值了。1996年记者南珠到库尔勒采访,乘坐“天鹅号”旅游列车,发现乘务人员(多是新招的“打工妹”)利用旅客休息的时间,在灯光下学习党章,这就是反常的事了,一般列车员谁会去学党章?于是,她敏感地觉察到这是新闻,经过打听,弄清原因,写成好新闻《“天鹅号”列车百余打工妹申请入党》②。
我们说过,仅仅只追求新闻的反常性还不行,那就与黄色新闻的猎奇没区别了,我们要把反常性与其所反映的新闻价值结合起来考虑,才能从反常中发现好新闻,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只要记者把握好两者的关系,用两者的关系来互相启发,一般是能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好新闻线索的。
注释:
①孙发友:《新闻报道写作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94页。
②南珠:《新闻记者要有前瞻性》,《当代传播》,2003(4)。
(作者单位:刘轩,湖北黄石电视台;彭新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