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的一天,一个5岁的小男孩由父母领着去参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第一次见到霸王龙,这个小男孩就对远古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上了学,当问及将来选择什么职业时,他毫不犹豫地说要成为一名古生物学家。他的一位亲戚大为诧异:“这哪是犹太男孩的职业?”这位倔强的男孩就是后来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科普作家史蒂芬·古尔德。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位亲戚以为他选择古生物学作为职业,一定会一辈子穷困潦倒。殊不知,古尔德后来单单稿酬一项就超过了他同辈中的高收入人群。而对于普及古生物学,古尔德更是功不可没,正是借着他的生花妙笔,这门冷僻的学科才为大众所知。
最受欢迎的科普作家
古尔德1941年出生在纽约一犹太人家庭。早在攻读博士期间,他的文笔就被同辈交口称赞。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经他娓娓道来,总能抓住听众的心。从1974年始,古尔德应邀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主办的科普月刊上开辟“这种生命观”的专栏,每期一稿,历时25年,连续刊出300期,从未间断。
在这个专栏中,古尔德用散文体形式,向我们讲述了由自然现象引发的种种思考,包括对自然现象的遐想,对科学的反思;既有对社会偏见的尖锐批判,又充满了对自然、人类、文学、艺术和哲学的深爱。这些文章联想丰富、思考独特、文笔流畅,读者读来不仅感到惬意,还会跟随作者一道去思考各种习以为常的事物。很多年轻的科学家都声言,他的书是他们灵感的源泉。
古尔德的文名不径而走,引起了出版商的注意。他将1974~1977年间的文章结集成《达尔文之后:自然史沉思录》一书出版,赢得一片喝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他2002年逝世,他一共出版了9本专栏文集,许多文章被收进中学乃至大学的教科书。随着这些书的畅销,古尔德也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有人称他是“自赫胥黎以来最成功的科普作家”。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
进化论学者
在学术界,古尔德的名字则与另一重要的进化理论——间断平衡理论——联系在一起。
过去,生物学家一直认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新物种的产生过程是长期的、逐渐积累的过程,此即所谓的“渐变论”。 根据这一理论,地层中应当存在可以显示生物逐渐进化的无数过渡环节。然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甚至不能指证一处能表明物种过渡的化石记录。尽管如此,人们依然把这种情况归结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1972年,古尔德提出物种进化的“间断平衡论”,对渐变论提出挑战。根据他的观点,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在地质史上可忽略不计的短时间内完成的。当一个生物群落脱离原先所属的群落,开始自己的进化旅程时,新的物种就出现了。在这过程中,地理隔离起到了关键作用。新物种形成之后,进化又进入长期的停滞期,物种的形态在此期间仅发生轻微的变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间断平衡论”将人们的思维带出了长期的困扰,在古生物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时至今天,间断平衡论已与渐变论并列为新物种形成的两大模式。
除了渐变论,古尔德对达尔文的许多观点持批判立场,包括进化的方向及其必然性。在他看来,进化未必呈现出首尾一贯的方向。他说,“即使把生命的录音带重复播放上百万次,这种有着超常大脑的奇特猿猴(指人类)也不可能出现。”他在学术上还与持“自私的基因”观点的道金斯针锋相对。他们关于进化的争论,可称得上是“世纪之争”。他反对道金斯的“自然选择是唯一重要的进化机制”的观点,主张进化除了对外界的适应,还应包括历史的偶然性和其它因素。
铁嘴铜牙的演讲大师
古尔德相貌平凡,身材矮胖,看起来像位心不在焉的老派教授。但只要他一开口讲话,所有平凡的假象就一扫而光。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各种知识领域的证据,哪怕那些极其复杂、极端技术化的证据,都能随口道来。正是凭着他的博学和演讲口才,他在哈佛的授课场场爆满,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具魅力的演讲大师。
值得一提的是,古尔德虽然思想激进,气质却颇为保守。例如,在美国连刚入学的孩子都已使用电脑,但这位堂堂的哈佛教授却在夜深人静之时,坐在他那台老掉牙的打字机前,打出他那一页又一页让人读来余味无穷的文字。他的工作方式是如此“老旧”,但他的书却很“新潮”,连年高居美国畅销书榜首。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古尔德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这位遐迩闻名的科学家,不仅专业精深,学识还如此渊博,思维是那么开阔。这种高度的文化素养在我国的科学家身上是极其罕见的。我们的专家学者惯于穷经皓首于某个窄小的领域,一旦越出自己的专业,便四顾茫然。这难免让人产生单调呆板的形象。而古尔德的例子却告诉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并非一定要如此不可。科学家同样也可以做到精深和博学兼顾。事实上,国外的许多著名学者都是如此的,只不过在古尔德身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罢了。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位亲戚以为他选择古生物学作为职业,一定会一辈子穷困潦倒。殊不知,古尔德后来单单稿酬一项就超过了他同辈中的高收入人群。而对于普及古生物学,古尔德更是功不可没,正是借着他的生花妙笔,这门冷僻的学科才为大众所知。
最受欢迎的科普作家
古尔德1941年出生在纽约一犹太人家庭。早在攻读博士期间,他的文笔就被同辈交口称赞。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经他娓娓道来,总能抓住听众的心。从1974年始,古尔德应邀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主办的科普月刊上开辟“这种生命观”的专栏,每期一稿,历时25年,连续刊出300期,从未间断。
在这个专栏中,古尔德用散文体形式,向我们讲述了由自然现象引发的种种思考,包括对自然现象的遐想,对科学的反思;既有对社会偏见的尖锐批判,又充满了对自然、人类、文学、艺术和哲学的深爱。这些文章联想丰富、思考独特、文笔流畅,读者读来不仅感到惬意,还会跟随作者一道去思考各种习以为常的事物。很多年轻的科学家都声言,他的书是他们灵感的源泉。
古尔德的文名不径而走,引起了出版商的注意。他将1974~1977年间的文章结集成《达尔文之后:自然史沉思录》一书出版,赢得一片喝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他2002年逝世,他一共出版了9本专栏文集,许多文章被收进中学乃至大学的教科书。随着这些书的畅销,古尔德也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有人称他是“自赫胥黎以来最成功的科普作家”。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
进化论学者
在学术界,古尔德的名字则与另一重要的进化理论——间断平衡理论——联系在一起。
过去,生物学家一直认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新物种的产生过程是长期的、逐渐积累的过程,此即所谓的“渐变论”。 根据这一理论,地层中应当存在可以显示生物逐渐进化的无数过渡环节。然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甚至不能指证一处能表明物种过渡的化石记录。尽管如此,人们依然把这种情况归结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1972年,古尔德提出物种进化的“间断平衡论”,对渐变论提出挑战。根据他的观点,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在地质史上可忽略不计的短时间内完成的。当一个生物群落脱离原先所属的群落,开始自己的进化旅程时,新的物种就出现了。在这过程中,地理隔离起到了关键作用。新物种形成之后,进化又进入长期的停滞期,物种的形态在此期间仅发生轻微的变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间断平衡论”将人们的思维带出了长期的困扰,在古生物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时至今天,间断平衡论已与渐变论并列为新物种形成的两大模式。
除了渐变论,古尔德对达尔文的许多观点持批判立场,包括进化的方向及其必然性。在他看来,进化未必呈现出首尾一贯的方向。他说,“即使把生命的录音带重复播放上百万次,这种有着超常大脑的奇特猿猴(指人类)也不可能出现。”他在学术上还与持“自私的基因”观点的道金斯针锋相对。他们关于进化的争论,可称得上是“世纪之争”。他反对道金斯的“自然选择是唯一重要的进化机制”的观点,主张进化除了对外界的适应,还应包括历史的偶然性和其它因素。
铁嘴铜牙的演讲大师
古尔德相貌平凡,身材矮胖,看起来像位心不在焉的老派教授。但只要他一开口讲话,所有平凡的假象就一扫而光。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各种知识领域的证据,哪怕那些极其复杂、极端技术化的证据,都能随口道来。正是凭着他的博学和演讲口才,他在哈佛的授课场场爆满,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具魅力的演讲大师。
值得一提的是,古尔德虽然思想激进,气质却颇为保守。例如,在美国连刚入学的孩子都已使用电脑,但这位堂堂的哈佛教授却在夜深人静之时,坐在他那台老掉牙的打字机前,打出他那一页又一页让人读来余味无穷的文字。他的工作方式是如此“老旧”,但他的书却很“新潮”,连年高居美国畅销书榜首。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古尔德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这位遐迩闻名的科学家,不仅专业精深,学识还如此渊博,思维是那么开阔。这种高度的文化素养在我国的科学家身上是极其罕见的。我们的专家学者惯于穷经皓首于某个窄小的领域,一旦越出自己的专业,便四顾茫然。这难免让人产生单调呆板的形象。而古尔德的例子却告诉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并非一定要如此不可。科学家同样也可以做到精深和博学兼顾。事实上,国外的许多著名学者都是如此的,只不过在古尔德身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