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光潜将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引入中国,不只是完成了一项翻译工作,而是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转化,通过审美态度的“空”、审美创作的“幻”、以及审美欣赏的“真”将西方美学理论中国化,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转换,更将心理距离说融入实际人生,导向更高的人生境界。心理距离说的中国化,避免了心理距离说在中国美学舞台的退出,也对今天引进西方美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朱光潜;心理距离说;中国化
心理距离说由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在其论文《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距离”首次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和理论形态出现。心理距离说进入中国,由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全面介绍为大众所熟知。心理距离说是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在20世纪下半叶,迪基认为“距离”作为一种技术性术语,除了让我们去追逐虚幻的意识行为和意识状态之外,别无所用,随着西方对心理距离说的批判,其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但在中国,朱光潜对布洛心理距离说的转化,使其成为中国式的心理距离说。解体与转化之间,心理距离说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以不同形式被消解或被留存,朱光潜对心理距离说进行中国化的改造也避免了其落于西方美学批判的环节。
一、审美态度的“空”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布洛心理距离说进行介绍,其论述顺序、所举例证与布洛论文相差无几,看似是对布洛心理距离说的全面介绍,实则暗含不同。朱光潜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播西方美学时,并非全盘接收,他以“中西互为体用”的方法进行,在西方的、科学的形式上融入中国本土儒释道文化元素,从而完成西方美学的中国化。
在《审美经验的分析(二):心理的距离》一章中,朱光潜先肯定的是审美态度上的无利害性,“你能不为忧患休戚的念头所扰,一味用客观的态度去欣赏它”。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说基于康德主义的审美无利害性,而朱光潜在转化时看到了中国文化传统上的审美无利害性。中国文化中隐含了审美无利害性,老子提出的“虚其心”,随后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的观“道”方式和“乘物以游心”的审美自由心态,拉开了审美与认知、道德上的差距。禅宗提出“无念为宗”的思想后,司空图提出“素处以默”等不执着不追求的自由凑泊的审美态度说,到宋代严羽提出“不落言筌”和“不涉理路”的艺术创作和欣赏的重要心理特征,王国维进一步将审美的无利害性演化为“出乎其外”、“轻视外物”等。中国文化承传着这些重要观念,朱光潛向国人介绍西学理论时,为了使国人更容易理解,他通过审美的无利害性,看到了传播的可能性,即国人更容易接受保持审美态度的“空”,讲求审美的“超脱”以及自我的超脱,这是审美“距离”完成的转化。
布洛以海上大雾的例子,认为通过距离的抑制性,摒弃了对待事物的实际态度,又在距离抑制作用所创造出来的新基础上将人的经验予以凝炼。在朱光潜看来,“距离”含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布洛认为“距离”产生的作用有先后,具有承接关系,而他认为“距离”的作用是并列的,他在转化中省去了距离作用的复杂性,在我和物之间留出一定的审美“距离”,做到超然于物外,不为实用所牵绊,又回到审美的境界。朱光潜提出这种自我的超脱观念俨然具有中国道家的逍遥游精神。
布洛认为,距离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距离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描述着人情关系。这种有人情又有距离的关系,把人的注意力导向一种奇异的事实,它乃是艺术中的许多重要谜团之一,我建议把它叫做“距离的内在矛盾”。朱光潜进一步解释:“在美感经验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跳出来,一方面又不能脱尽实际生活;一方面要忘我,一方面又要拿我的经验来印证作品。”布洛和朱光潜都承认“距离的内在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要保持物我之间的“不即不离”,朱光潜肯定艺术离不开情感,在物我之间保持一段“距离”,遵从中国传统美学上不为物役,做到“空”观自在,通过心灵的澄澈与静观去感受万物。他一改布洛只将审美无利害性作为心理距离说在心理学上的依托,把审美从内心的羁绊推广到现实人生的追求,这符合中国人审美的最高境界,在自我的超脱中,心无执着,心境自在。
二、审美创造的“幻”
朱光潜认为,艺术家和诗人的长处在于把事物摆在某种“距离”以外去看,善于把切身感受到的情绪隔着某种“距离”以外去观照,并表现出来,进而创造艺术表现美。在审美创造中,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十分重要,艺术既要超脱实用目的,又要不超脱经验,这是“距离的矛盾”所在。为此,保持一种“不即不离”是艺术的最好状态。他认为,艺术创造要保持“不即不离”,即表现出事物的幻相,一如海市蜃楼,被人看到的只是一时的幻相,可图景的内容却实际存在着,审美创造中,创造者存在着实际经验,而美是对经验的再创造,是保持“距离”而显现出的幻相。
布洛提出要克服“距离的内在矛盾”,“‘理想主义的艺术’往往由于他们那距离太远而转化成为距离太小的吸引力而蒙受挫折——由于主体方面往往容易犯‘距离太小’的毛病,而不易出现‘距离太远’的问题”,他认为理想主义的毛病是普泛化和抽象化的,艺术和自然的“距离”太远,而写实主义则是“距离”太近。朱光潜认同主观经验未经过客观化而成意象,不宜表现于艺术,他看到中国传统绘画不重外形肖像的重现,重在虚拟神韵表现的一面。中国传统绘画将艺术与现实人生隔开一定的“距离”,从而能单纯的欣赏美的形象,这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即朱光潜提到过的,“现代真正的艺术家却是向一个新方向走。这个新方向完全是反写实主义的。后期印象派的大師塞尚是最好的代表。”
1960年代,迪基批判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认为其没有摆脱艺术与生活的二元设立,正如艺术和生活之间存在一种自由的维度,生活不自由,而艺术是自由的,但绝对的自由会使人陷入虚无主义。艺术对生活保持了“距离”展现自由,由于“距离”的限定,艺术离生活不会太远,依然能够被人欣赏。这一要素对创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朱光潜说“戏剧的化妆,雕刻的抽象,图画的缺乏远近阴影,诗的音韵之类,都可以叫我们把日常的实用世界忘去,无沾无碍地来谛视美的形象。”这是在古人的创造上,保持了一种审美的“距离”,表现出审美的“幻”。而艺术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为现代时尚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保持时间或空间的“距离”,产生出美。朱光潜一如布洛把“心理距离”设定在艺术和生活之间,但布洛把实际存在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内化为心理距离,通过心理距离最终作用于审美活动,朱光潜则认为,在艺术和生活之间,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使得普通人有超过前人的手艺,但流传的艺术作品终究是不朽的。 三、审美欣赏的“真”
心理距离说要求人们观察美时抛开在认知和道德上的体验,单只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欣赏美的形象。布洛和朱光潜都强调“艺术能超脱实用目的,但不能超脱经验”,尽管审美具有非利害性,但无论在艺术创造还是艺术欣赏中,作为审美客体的艺术作品都是饱含着人类情感和人生体验的利害性的内容。布洛要求利害性和非利害性的统一,而朱光潜从审美欣赏的角度,确定事物的“真”,实用目的和经验都是实际存在的,事物的体性以不同形式存在着,审美欣赏进行时,欣赏者进行不同的选择而完成审美活动,即“真”地体认、“真”地感受。
布洛提出“距离的可变性”,认为审美距离是随主客体的条件不同而不断变化的,即审美距离既可以随个人拥有保持距离的能力大小而变化,也可以依客体的特性而变化,面对同一个审美客体,“不同的主体度量距离的习惯尺度各异,而就同一个审美主体而言,不同的客体和不同的艺术门类造成的心理距离各不相同。”朱光潜通过“真”地体认和“真”地感受将欣赏者欣赏事物的态度分为“旁观者”和“分享者”,“分享者”消除了我和物的距离,失去了一种美感的态度,由美感的世界回到了实用的世界,简单的感受了世界的真实,并没有看到真实世界之外的东西。当“分享者” 置身局外,静观地“旁观”世界,便回到了美感的世界中,从真实中感受更高的人生境界。
中国艺术讲究审美对象作为一种活泼泼的显现对象,为此,朱光潜通过“距离”进行审美时,要求审美欣赏者在有“距离”的欣赏中“真”地体认到事物的显现,感受事物“活泼泼”的一面。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他传承了“活泼泼”的一面,又将其融入审美中,他认为,心理距离说是影响美感经验的重要因素,“距离”在审美欣赏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不能只重实用层面的因素,也不能略过事物显现的美感,唯有保持我与物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更好的欣赏美,领悟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
朱光潜讲述心理距离作为审美的重要性,把审美推向人生的更高境界,为创作者和欣赏者获得更好的人生体验找到了一个有效途径,保持我与物的适当距离,从而达到超然自在的状态。引进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原为朱光潜分析审美“直觉”发生的成因,进而心理距离说成为朱光潜分析美感经验的重要环节,不仅推导了克罗齐的“直觉”说,也使立普斯的“移情”说、谷鲁斯的“内模仿”说和康德的“审美意象”紧随其后。作为分析审美心理的重要一环,朱光潜中国化这一美学命题,结合中国文化的“空”、“幻”、“真”,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进行对比,突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价值,展示现代艺术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现代性的一面,有利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迪基认为,心理距离并不是进行审美的决定性因素,而是由传统、习俗、制度等决定的,⑧因而,朱光潜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化了心理距离说,避免心理距离学说被淘汰。这既是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合适的途径。自五四时期以来,文学开始了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在传播西方美学思想上形成一種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化自觉,这是中西文化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契合与转化的关键,朱光潜展示西学中化也为今后进行西方文论及相关美学理论的传播、批判和继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 释:
①彭峰.回归——当代美学的11个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0.
②吴衍发.西方美学中国化视野下的朱光潜———宛小平、张泽鸿《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之评析[J].唐都学刊.2014.01.
③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28.
④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美学译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1982:98.
⑤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31.
⑥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美学译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1982:105.
⑦张冰.分析美学视野中的心理距离说——对一段美学公案的检讨[J].西北大学学报.2008.02.
⑧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41.
⑨和丽君.審美过程中功利和非功利的统一——布洛心理距离说新解[J].云南社会科学.2001.1.
【关键词】:朱光潜;心理距离说;中国化
心理距离说由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在其论文《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距离”首次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和理论形态出现。心理距离说进入中国,由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全面介绍为大众所熟知。心理距离说是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在20世纪下半叶,迪基认为“距离”作为一种技术性术语,除了让我们去追逐虚幻的意识行为和意识状态之外,别无所用,随着西方对心理距离说的批判,其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但在中国,朱光潜对布洛心理距离说的转化,使其成为中国式的心理距离说。解体与转化之间,心理距离说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以不同形式被消解或被留存,朱光潜对心理距离说进行中国化的改造也避免了其落于西方美学批判的环节。
一、审美态度的“空”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布洛心理距离说进行介绍,其论述顺序、所举例证与布洛论文相差无几,看似是对布洛心理距离说的全面介绍,实则暗含不同。朱光潜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播西方美学时,并非全盘接收,他以“中西互为体用”的方法进行,在西方的、科学的形式上融入中国本土儒释道文化元素,从而完成西方美学的中国化。
在《审美经验的分析(二):心理的距离》一章中,朱光潜先肯定的是审美态度上的无利害性,“你能不为忧患休戚的念头所扰,一味用客观的态度去欣赏它”。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说基于康德主义的审美无利害性,而朱光潜在转化时看到了中国文化传统上的审美无利害性。中国文化中隐含了审美无利害性,老子提出的“虚其心”,随后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的观“道”方式和“乘物以游心”的审美自由心态,拉开了审美与认知、道德上的差距。禅宗提出“无念为宗”的思想后,司空图提出“素处以默”等不执着不追求的自由凑泊的审美态度说,到宋代严羽提出“不落言筌”和“不涉理路”的艺术创作和欣赏的重要心理特征,王国维进一步将审美的无利害性演化为“出乎其外”、“轻视外物”等。中国文化承传着这些重要观念,朱光潛向国人介绍西学理论时,为了使国人更容易理解,他通过审美的无利害性,看到了传播的可能性,即国人更容易接受保持审美态度的“空”,讲求审美的“超脱”以及自我的超脱,这是审美“距离”完成的转化。
布洛以海上大雾的例子,认为通过距离的抑制性,摒弃了对待事物的实际态度,又在距离抑制作用所创造出来的新基础上将人的经验予以凝炼。在朱光潜看来,“距离”含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布洛认为“距离”产生的作用有先后,具有承接关系,而他认为“距离”的作用是并列的,他在转化中省去了距离作用的复杂性,在我和物之间留出一定的审美“距离”,做到超然于物外,不为实用所牵绊,又回到审美的境界。朱光潜提出这种自我的超脱观念俨然具有中国道家的逍遥游精神。
布洛认为,距离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距离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描述着人情关系。这种有人情又有距离的关系,把人的注意力导向一种奇异的事实,它乃是艺术中的许多重要谜团之一,我建议把它叫做“距离的内在矛盾”。朱光潜进一步解释:“在美感经验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跳出来,一方面又不能脱尽实际生活;一方面要忘我,一方面又要拿我的经验来印证作品。”布洛和朱光潜都承认“距离的内在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要保持物我之间的“不即不离”,朱光潜肯定艺术离不开情感,在物我之间保持一段“距离”,遵从中国传统美学上不为物役,做到“空”观自在,通过心灵的澄澈与静观去感受万物。他一改布洛只将审美无利害性作为心理距离说在心理学上的依托,把审美从内心的羁绊推广到现实人生的追求,这符合中国人审美的最高境界,在自我的超脱中,心无执着,心境自在。
二、审美创造的“幻”
朱光潜认为,艺术家和诗人的长处在于把事物摆在某种“距离”以外去看,善于把切身感受到的情绪隔着某种“距离”以外去观照,并表现出来,进而创造艺术表现美。在审美创造中,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十分重要,艺术既要超脱实用目的,又要不超脱经验,这是“距离的矛盾”所在。为此,保持一种“不即不离”是艺术的最好状态。他认为,艺术创造要保持“不即不离”,即表现出事物的幻相,一如海市蜃楼,被人看到的只是一时的幻相,可图景的内容却实际存在着,审美创造中,创造者存在着实际经验,而美是对经验的再创造,是保持“距离”而显现出的幻相。
布洛提出要克服“距离的内在矛盾”,“‘理想主义的艺术’往往由于他们那距离太远而转化成为距离太小的吸引力而蒙受挫折——由于主体方面往往容易犯‘距离太小’的毛病,而不易出现‘距离太远’的问题”,他认为理想主义的毛病是普泛化和抽象化的,艺术和自然的“距离”太远,而写实主义则是“距离”太近。朱光潜认同主观经验未经过客观化而成意象,不宜表现于艺术,他看到中国传统绘画不重外形肖像的重现,重在虚拟神韵表现的一面。中国传统绘画将艺术与现实人生隔开一定的“距离”,从而能单纯的欣赏美的形象,这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即朱光潜提到过的,“现代真正的艺术家却是向一个新方向走。这个新方向完全是反写实主义的。后期印象派的大師塞尚是最好的代表。”
1960年代,迪基批判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认为其没有摆脱艺术与生活的二元设立,正如艺术和生活之间存在一种自由的维度,生活不自由,而艺术是自由的,但绝对的自由会使人陷入虚无主义。艺术对生活保持了“距离”展现自由,由于“距离”的限定,艺术离生活不会太远,依然能够被人欣赏。这一要素对创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朱光潜说“戏剧的化妆,雕刻的抽象,图画的缺乏远近阴影,诗的音韵之类,都可以叫我们把日常的实用世界忘去,无沾无碍地来谛视美的形象。”这是在古人的创造上,保持了一种审美的“距离”,表现出审美的“幻”。而艺术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为现代时尚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保持时间或空间的“距离”,产生出美。朱光潜一如布洛把“心理距离”设定在艺术和生活之间,但布洛把实际存在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内化为心理距离,通过心理距离最终作用于审美活动,朱光潜则认为,在艺术和生活之间,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使得普通人有超过前人的手艺,但流传的艺术作品终究是不朽的。 三、审美欣赏的“真”
心理距离说要求人们观察美时抛开在认知和道德上的体验,单只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欣赏美的形象。布洛和朱光潜都强调“艺术能超脱实用目的,但不能超脱经验”,尽管审美具有非利害性,但无论在艺术创造还是艺术欣赏中,作为审美客体的艺术作品都是饱含着人类情感和人生体验的利害性的内容。布洛要求利害性和非利害性的统一,而朱光潜从审美欣赏的角度,确定事物的“真”,实用目的和经验都是实际存在的,事物的体性以不同形式存在着,审美欣赏进行时,欣赏者进行不同的选择而完成审美活动,即“真”地体认、“真”地感受。
布洛提出“距离的可变性”,认为审美距离是随主客体的条件不同而不断变化的,即审美距离既可以随个人拥有保持距离的能力大小而变化,也可以依客体的特性而变化,面对同一个审美客体,“不同的主体度量距离的习惯尺度各异,而就同一个审美主体而言,不同的客体和不同的艺术门类造成的心理距离各不相同。”朱光潜通过“真”地体认和“真”地感受将欣赏者欣赏事物的态度分为“旁观者”和“分享者”,“分享者”消除了我和物的距离,失去了一种美感的态度,由美感的世界回到了实用的世界,简单的感受了世界的真实,并没有看到真实世界之外的东西。当“分享者” 置身局外,静观地“旁观”世界,便回到了美感的世界中,从真实中感受更高的人生境界。
中国艺术讲究审美对象作为一种活泼泼的显现对象,为此,朱光潜通过“距离”进行审美时,要求审美欣赏者在有“距离”的欣赏中“真”地体认到事物的显现,感受事物“活泼泼”的一面。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他传承了“活泼泼”的一面,又将其融入审美中,他认为,心理距离说是影响美感经验的重要因素,“距离”在审美欣赏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不能只重实用层面的因素,也不能略过事物显现的美感,唯有保持我与物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更好的欣赏美,领悟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
朱光潜讲述心理距离作为审美的重要性,把审美推向人生的更高境界,为创作者和欣赏者获得更好的人生体验找到了一个有效途径,保持我与物的适当距离,从而达到超然自在的状态。引进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原为朱光潜分析审美“直觉”发生的成因,进而心理距离说成为朱光潜分析美感经验的重要环节,不仅推导了克罗齐的“直觉”说,也使立普斯的“移情”说、谷鲁斯的“内模仿”说和康德的“审美意象”紧随其后。作为分析审美心理的重要一环,朱光潜中国化这一美学命题,结合中国文化的“空”、“幻”、“真”,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进行对比,突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价值,展示现代艺术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现代性的一面,有利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迪基认为,心理距离并不是进行审美的决定性因素,而是由传统、习俗、制度等决定的,⑧因而,朱光潜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化了心理距离说,避免心理距离学说被淘汰。这既是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合适的途径。自五四时期以来,文学开始了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在传播西方美学思想上形成一種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化自觉,这是中西文化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契合与转化的关键,朱光潜展示西学中化也为今后进行西方文论及相关美学理论的传播、批判和继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 释:
①彭峰.回归——当代美学的11个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0.
②吴衍发.西方美学中国化视野下的朱光潜———宛小平、张泽鸿《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之评析[J].唐都学刊.2014.01.
③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28.
④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美学译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1982:98.
⑤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31.
⑥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美学译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1982:105.
⑦张冰.分析美学视野中的心理距离说——对一段美学公案的检讨[J].西北大学学报.2008.02.
⑧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41.
⑨和丽君.審美过程中功利和非功利的统一——布洛心理距离说新解[J].云南社会科学.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