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入世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近年来,世界各国兴起汉语热,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在所有的跨文化交际中,青年大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活跃,而且影响深远。目前无论来华留学还是出国留学都达到新的高度。然而,与此同时,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都难以避免与当地学生在文化上产生隔阂,对于融入所在学校的环境中有或多或少的困难,这就是所谓的文化隔膜。
关键词: 中外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文化隔膜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现象越发普遍。然而,由于文化隔膜的存在,交际中难免出现一些障碍,甚至出现一些文化冲突,人们逐步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留学生教育作为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大亮点。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留学生教育是很多发达国家高校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校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外国来华留学生还是中国留学生的数量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二、文化隔膜的存在形式
胡文仲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就会困惑、失望甚至愤怒,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一)语言词汇
文化隔膜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语言不通引起的障碍感。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萨丕尔说:“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现方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也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条件。很难想象,相互不了解对方语言的两国学生能够自由友好地交流。这方面属于技术性问题,不再多论述。值得关注的是,语言是能反映文化隔膜的其他形式。
(二)宗教信仰
从深层分析不难发现,宗教信仰是中西文化差别的根源。宗教信念对东西方观念的影响,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
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传统最原始也是保存得最长久的源头,是文化永续生存发展的深厚根底,宗教信仰体现并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
(三)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的问题,文化差异与价值观的差别紧密联系在一起。价值观具有持久性、稳定性,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民族自豪感驱使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才是最好的,因而努力保持本国特色,这也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挑战,这是中西之间互相不理解的重要原因。
三、文化隔膜的解决建议及其可行性分析
(一)留学生管理机构
学校相关机构及涉外类院系负责为留学生提供服务级管理留学生及中外大学生交流社团。
重要的原则就是改变“差别管理”的现状,在尊重个人意见的前提下实行“趋同管理”。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混居和寄宿。混居就是中外大学生同住一个宿舍。在留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由管理机构统一安排。
(二)中外大学生自身
提高跨文化交际素养和能力,主动深入与留学生或是与当地人交往,妥善处理敏感问题。无论本国人和留学生都应提高外语能力,尤其是留学生要积极学习目的国语言,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还要主动学习异国文化,并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四、结语
中外大学生在交际中存在文化隔膜是既定事实,而研究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偏见甚至是避免冲突,促进中外大学生相互了解,进而增进中外民族之间的互信和友好交往。
参考文献:
[1]张琳.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留学生教育管理.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06).
[2]张建卫.刘玉新.隔膜与消解:中国青年的跨文化交流.(国际所供稿).
[3]张芹.朱莉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标准与实施对策[J].科教文汇,2007.
[4]赵中建.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1.
关键词: 中外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文化隔膜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现象越发普遍。然而,由于文化隔膜的存在,交际中难免出现一些障碍,甚至出现一些文化冲突,人们逐步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留学生教育作为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大亮点。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留学生教育是很多发达国家高校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校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外国来华留学生还是中国留学生的数量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二、文化隔膜的存在形式
胡文仲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就会困惑、失望甚至愤怒,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一)语言词汇
文化隔膜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语言不通引起的障碍感。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萨丕尔说:“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现方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也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条件。很难想象,相互不了解对方语言的两国学生能够自由友好地交流。这方面属于技术性问题,不再多论述。值得关注的是,语言是能反映文化隔膜的其他形式。
(二)宗教信仰
从深层分析不难发现,宗教信仰是中西文化差别的根源。宗教信念对东西方观念的影响,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
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传统最原始也是保存得最长久的源头,是文化永续生存发展的深厚根底,宗教信仰体现并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
(三)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的问题,文化差异与价值观的差别紧密联系在一起。价值观具有持久性、稳定性,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民族自豪感驱使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才是最好的,因而努力保持本国特色,这也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挑战,这是中西之间互相不理解的重要原因。
三、文化隔膜的解决建议及其可行性分析
(一)留学生管理机构
学校相关机构及涉外类院系负责为留学生提供服务级管理留学生及中外大学生交流社团。
重要的原则就是改变“差别管理”的现状,在尊重个人意见的前提下实行“趋同管理”。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混居和寄宿。混居就是中外大学生同住一个宿舍。在留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由管理机构统一安排。
(二)中外大学生自身
提高跨文化交际素养和能力,主动深入与留学生或是与当地人交往,妥善处理敏感问题。无论本国人和留学生都应提高外语能力,尤其是留学生要积极学习目的国语言,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还要主动学习异国文化,并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四、结语
中外大学生在交际中存在文化隔膜是既定事实,而研究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偏见甚至是避免冲突,促进中外大学生相互了解,进而增进中外民族之间的互信和友好交往。
参考文献:
[1]张琳.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留学生教育管理.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06).
[2]张建卫.刘玉新.隔膜与消解:中国青年的跨文化交流.(国际所供稿).
[3]张芹.朱莉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标准与实施对策[J].科教文汇,2007.
[4]赵中建.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