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独奏曲对昆曲音乐元素的吸收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ngda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幽兰逢春》创作于1979年,赵松庭先生为了缅怀周总理,抒发自己的感情,以昆曲“二郎神”为原型,将江南传统笛曲与昆曲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了这首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本文从演奏技巧及演奏风格等方面,细致地分析了昆曲“二郎神”对于笛曲《幽兰逢春》的创新意义。赵松庭作为南派笛曲的代表人之一,以传统指法技巧为基础,灵活地运用了循环换气的技巧,在旋律中加入大量的昆曲音乐元素,使传统音乐更加贴近人民生活。笔者希望从此曲的背景及作者的艺术生涯的角度,了解此曲的创作意义,通过对技巧和风格的分析,探究如何才能在保护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把文化传承、发展下去。
  [关键词]独奏曲;昆曲;竹笛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1-0068-03
  一、笛曲《幽兰逢春》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1.《幽兰逢春》创作背景
  笛曲《幽兰逢春》创作于1979年,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作者赵松庭和曹星以昆曲曲牌和唱腔为原型,借兰花重逢新春的喜悦,来缅怀周总理。1956年,赵松庭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与众多文艺界的知名艺术家到总理家做客,聚会期间所演奏的笛曲《早晨》给总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7年,赵松庭得到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机会,此次活动在莫斯科举办,而在赵松庭回国后却被冠上“以笛子指挥党”的莫须有的罪名,被下放到乡下劳动。1962年,周总理在来杭州视察时,问及赵松庭的情况,得知当时的赵松庭已经被打为右派在乡下劳动,于是下达指示召回赵松庭,参加欢迎俄罗斯领导人的演出晚会,正因有此机会,赵松庭又可以重新回到他所熟悉的浙江歌舞团。也正因为这件事,让赵松庭对周总理一直怀有感激之情。周总理曾说“昆曲是朵兰花”,兰花象征着美好、高洁,又有“花中君子”的美称,于是赵松庭便以兰花逢春命名,又以昆曲元素作为此曲的创作素材,借此表达他对周总理的感激和深切的怀念之情,同时借兰花重逢新春,重放生机,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笛曲《幽兰逢春》借鉴了许多昆曲中的音乐元素,这是这首笛曲的特色所在。昆曲作为我国众多剧种中的代表,以委婉细腻为特点。由于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为竹笛,加之箫、琵琶等乐器辅奏,这些辅奏乐器的演奏音色多舒缓、优雅,也就因此造就了昆曲清雅的音乐特点。笛子独奏曲《幽兰逢春》中多运用连线和叠音等技巧,在我们熟悉的昆曲唱腔中也多用连线来表现曲子的清幽雅致。就像周总理曾用兰花来形容昆曲一样,正因为有昆曲的存在,才能有像《幽兰逢春》这样优雅的乐曲问世。《幽兰逢春》没有过于繁杂的演奏技巧,乐曲素雅又宁静,以此表现兰花的“君子气概”,对春天兰花重生的喜悦,并借此隐喻总理的君子之风以及对充满希望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憧憬之情。
  2.赵松庭的艺术生涯
  赵松庭9岁就受到了父亲和学校的启蒙开始学习竹笛,16岁便能担任民间婺剧团的正吹,后又参加昆曲坐唱班,受到了戏曲音乐的熏陶,并在剧团演出过程中,学会了唢呐、长号、板胡等多种器乐的演奏,这也为他日后的笛子独奏曲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17岁师从叶小苟学习昆曲的吹奏,于1949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部队文工团进行表演。1956年的赵松庭先后加入浙江省民间歌舞团、音乐家协会,此时的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创作改编了数十首笛曲,并将南北风格融合,创作出了笛曲《早晨》,是我国第一首将南派风格与北派风格相融合的传统笛曲,并为周恩来总理演奏《早晨》。他于1957年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把我国的传统乐器带到世界舞台,可回国后,正值“文化大革命”,赵松庭被错划为右派,送到乡下劳动,在劳动之余,他也没有放弃对竹笛演奏技法的练习和创作,同时仔细地研究了横笛频率的问题,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他通过精准的计算和无数次的实验,制作了近2000支笛子,并发表论文,对笛子的制作有着重要影响。1962年在周总理等领导的关怀下重新回到了浙江歌舞团,1973年又被打成“文革”的右派翻案分子,他在勞动的同时,为了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培养了一代青年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在1976年被调到艺术学院任教后,专注于竹笛的教育工作,奔波在全国各地讲学。后于1979年缅怀周总理,他与曹星一起创作了他的最后一首笛曲《幽兰逢春》。
  二、笛曲《幽兰逢春》中的昆曲音乐元素
  1.昆曲音乐元素在曲笛演奏技巧中的体现
  昆曲音乐历史悠久,以其轻柔婉折的腔调和典雅细腻的曲词,被誉为“百戏之祖”,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曲笛作为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为了伴奏唱腔而用,曲笛的音调与昆曲的唱腔音调最为接近,而它圆润悠长、清丽典雅的音色也恰好能完美地表达出昆曲的风格韵味。曲笛为了在昆曲伴奏中能够完美地衬托出声腔的起伏,表达昆曲意境,必须要做到手指技巧和气息的相互配合。《幽兰逢春》一曲中,多采用“打音”“叠音”和“腹震音”相结合,使其更具有昆曲特色,而在华彩片段中更是采用了快速的手指技巧和绵长的气息与“循环换气”技巧的完美融合,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在演奏江南风格乐曲时,叠音是突出乐曲韵味的主要演奏技巧。而曲笛作为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为了更好地配合唱腔,也大量地使用了叠音的技巧,而在笛曲《幽兰逢春》中,赵松庭大量地采用叠音等技巧,更是突出了此曲中浓厚的昆曲韵味。
  而在谱例1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叠音、双倚音等技巧来突出乐曲的演奏风格,这既是传统江南风格乐曲的典型演奏技法,又是竹笛在作为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中,为了演绎唱腔起伏,突出昆曲特色的主要演奏技巧。适当地运用这种技巧,能够使笛曲在表达江南风格的同时,又不乏昆曲的音乐元素。
  2.昆曲音乐元素在演奏风格中的体现
  《幽兰逢春》是一首以物喻人的作品,作品主要分为四部分。开始为引子部分,采用散板,音乐幽静而又富有激情,表现出一朵兰花生长在幽谷之内的生动画面,又寓意着内心情感的幽怨,利用竹笛自身的演奏技法将听众带入到慢板主题。   在谱例2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大多使用低音“mi”、低音“so”、低音“la”等,幽兰逢春的散板片段主要是通过浑厚而悠远的低音音色来表达幽静典雅的氛围,而竹笛作为伴奏昆曲唱腔的主要乐器,也要求演奏者运用深邃丰满的音色来表达韵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本曲在演奏风格上,与昆曲的伴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昆曲的行腔多有起伏,与其委婉波折不同的是,江南风格的笛曲大多平缓优美,而从谱例1中散板的最后由低音“mi”到“si”快速的9个32分音符正体现了由低到高波折的乐曲风格,由此更能表现出空谷幽兰渴望绽放的哀怨和期待,为后来的慢板和华彩片段做铺垫,也明显地突出了本曲中的昆曲音乐元素。
  将《幽兰逢春》的节选谱例2与昆曲曲牌“二郎神”的主腔对比,并结合《幽兰逢春》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如谱例3:
  “二郎神”是我国典型的昆曲曲牌,由二者的旋律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笛曲《幽兰逢春》与昆曲之间联系紧密,二者旋律的主要走向相同,此曲听起来也比普通的江南风格笛曲多了浓厚的昆曲韵味,但作者在借鉴的过程中,亦有创新。
  三、笛曲《幽兰逢春》中对昆曲元素的继承和创新
  我国的笛曲大多是单一风格的传统曲目,如江南风格、东北风格等,而赵松庭在笛曲创作中加入昆曲音乐元素,无疑是一种创新,推进了笛曲与昆曲文化的融合,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拓宽了传统民族器乐作品创作的发展道路,使音乐更加贴近人民,贴近生活。比起单一的戏曲文化发展和单一的传统风格笛曲的发展,经过了戏曲元素与笛曲相融合的音乐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也更广。这在当今这个发展速度飞快,人们对于精神需求也更高的社会,这种创新型音乐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我们传统音乐文化,而且将二者进行了有机结合,赋予了其新的内涵。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精神上的文化需求对于现在处于发展飞速的社会的人们尤为重要,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以它独特的韵律和多变的风格,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占有很大比重,而昆曲以它低沉婉转、清新优雅的特点作为“百戏之祖”对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继承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如何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在发扬中创新成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发展中的一个大难题。
  昆曲的取材来源于生活,它歌颂赞揚的故事贴近生活,而经过数百年的文化发展变迁使戏曲又高于生活,但唯有一点不变,那就是它一定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普遍审美的。笛子大师赵松庭自小就受到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熏陶,多年的演奏经验令他对于江南风格笛曲的演奏技巧有了很深的了解,他年轻时便参加昆曲坐唱班的经历也为他以后的笛曲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创作的笛曲《幽兰逢春》在继承了江南风格的曲笛音乐演奏技巧的同时,又在笛曲旋律中融入了昆曲的音乐元素,使笛曲作品更加新颖完善,也更加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符合大多数人民的审美。此举开阔了我国民族音乐作品创作的视野,在保护昆曲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价值。
  结 语
  赵松庭先生创作的《幽兰逢春》一曲在传统的江南风格笛曲中加入了昆曲音乐元素,本文从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演奏风格及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本曲的创作提高了竹笛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为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引领了新的方向。这种戏曲音乐与笛曲相结合的创新大大提高了传统音乐的传播速度,同时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重大。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摘 要]20世纪上半叶,青主与黄自两位作曲家创作出了我国最早的几首代表性的艺术歌曲。这些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中体现出了较为复杂的半音技法与调式组合关系,呈现出半音体系化的进行特征,并非“和弦半音”的特点。本文以此两首作品为依据,分析其中的半音化技法特征。本文认为,黄自在艺术歌曲《卜算子》中体现出了比青主的《大江东去》更为强烈的“调式半音体系”和现代半音技法特征。  [关键词]半音体系;调式半音;
期刊
雙双巧手绣前程
期刊
回声佘致迪詞
期刊
[摘 要]随着小学音乐新课标的推行,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在音乐教学要求上与演唱课的权重比例一致,通过欣赏教学,能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视听联觉感知音乐产生的美,从而感知生活中的美。但对于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程,音乐教育界有许多专业的研究成果,而这些研究成果,在小学音乐实践教学中都显得过于高深。因此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仔细研修欣赏课内容,挖掘其精髓。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欣赏课
期刊
[摘 要]以晋中民歌为素材改编、创作的钢琴作品,移植了民歌的旋律,但不是完全“再现”。作曲家通过调式调性、音区、节奏变化、八度加强、和弦加厚、复调、旋律装饰等技法,既保留了民歌的风格特征,又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使得晋中民歌的魅力在钢琴上得以传承与发扬。本文通过对晋中民歌钢琴作品的解析,让更多的人了解晋中民歌,学习晋中民歌钢琴作品,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作曲家关注晋中民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晋中民歌主题作品
期刊
[摘 要]贝内特·雷默,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当代审美哲学的代表人物。著有《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该书将形式主义与思辨主义之争引入音乐教育的层面进行解决,分别论述了不同的理论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诸多差异性。并对形式主义、思辨主义和实践主义的优点与弊端进行了详细整合,仔细地分析了不同理论的立论依据,将其中的观点作为构成音乐的基本尺度进行吸纳,进而申明了其绝对表现主义的立场,提出了一种“融合的”理论方法和
期刊
声乐套曲《川江叙事組歌》
期刊
[摘 要]中国现当代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创作而成的器乐作品,在其演奏实践中的诠释不能简单套用西方演奏体系中的表演观念,还应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积淀中,找寻其二度创作中的审美话语。钢琴曲《中国之梦》作为张朝契合时代主题的钢琴音乐新作,在音色的设计中融入了编钟、古琴等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通过隐喻象征的手法,表达出其对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的赞颂之情。作曲家张朝在创作中借古喻今,在曲中灌注了中国古代“琴文化”之
期刊
松花江水流不停(古箏小品)
期刊
张维良,在中国当代笛箫艺术的表演、创作、教学领域中,已然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化符号”。并非每一个艺术家都能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当代每一位有很高艺术成就的民族管乐舞台表演艺术家,在自己的领域,都具有其代表性和典型性,就他们不同的风格、流派及表演技能而言,也是各具特色。若就“文化符号”而言,却是一个综合的考量:此中既因其身处可遇而不可求新的时代机遇而能够有大作为,又因其集表演、创作、教学于一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