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界称中国人民银行叫“央妈”,这很形象,银行没钱就到央行那里哭诉一番,央妈就给点奶,增加些流动性。
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了。6月份银行间严重的流动性紧缺,央行开始并没有动作,直到25日表态,市场的恐慌预期才有所缓解。
这是新一届政府在纠错,而不能如有些说法那样简单理解为撇清责任。
“孩子”们要教育,“央妈”自己也在成长。在我们没有完全摸出调控的规律时,只能称之为艺术。
众所周知,此次钱荒的核心问题归结为两点,一是银行本身无节制扩张的表外业务,使得银行资产错配,造成头寸紧张;二是银行自身流动性管理水平太差和对央行货币政策的误读。
或许央行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次“棒打坏孩子”的机会,本意是想整顿银行的同业业务以及其他表外业务。对于央行而言,此次“钱荒”似乎一切尽在掌握,所以开始阶段并没有出手,目的是利用短暂的头寸危机让金融机构去杠杆化。
央行清楚,目前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不短缺,但也许没有想到,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影响程度大大超出预期,在剧烈波动时,市场出现了众多商业银行违约的传言,这种恐慌情绪很快传导至资本市场。
央行表态缓解恐慌后,也有市场人士发问:如果央行再继续观望数天,稍有不慎,这次头寸危机会不会升级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什么不避开6月底这个时点要求银行补充外汇头寸,是否央行也没有合理预期到影响?
事实上,央行在前期阶段的观望也是一种艰难选择。出手早了,纠错的效果不明显或没有,出手晚了可能存在失控的风险。所以这一轮的调控难题是,如何掌握一定的度,在“棒打坏孩子”的同时,又不致使危机升级。
事后来看,此次所谓的“钱荒”对市场进行了一次警示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纠错功效。正如央行人士称,相信这次风波过后,各家银行都会提高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认识,并作出相应审慎调整。
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了。6月份银行间严重的流动性紧缺,央行开始并没有动作,直到25日表态,市场的恐慌预期才有所缓解。
这是新一届政府在纠错,而不能如有些说法那样简单理解为撇清责任。
“孩子”们要教育,“央妈”自己也在成长。在我们没有完全摸出调控的规律时,只能称之为艺术。
众所周知,此次钱荒的核心问题归结为两点,一是银行本身无节制扩张的表外业务,使得银行资产错配,造成头寸紧张;二是银行自身流动性管理水平太差和对央行货币政策的误读。
或许央行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次“棒打坏孩子”的机会,本意是想整顿银行的同业业务以及其他表外业务。对于央行而言,此次“钱荒”似乎一切尽在掌握,所以开始阶段并没有出手,目的是利用短暂的头寸危机让金融机构去杠杆化。
央行清楚,目前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不短缺,但也许没有想到,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影响程度大大超出预期,在剧烈波动时,市场出现了众多商业银行违约的传言,这种恐慌情绪很快传导至资本市场。
央行表态缓解恐慌后,也有市场人士发问:如果央行再继续观望数天,稍有不慎,这次头寸危机会不会升级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什么不避开6月底这个时点要求银行补充外汇头寸,是否央行也没有合理预期到影响?
事实上,央行在前期阶段的观望也是一种艰难选择。出手早了,纠错的效果不明显或没有,出手晚了可能存在失控的风险。所以这一轮的调控难题是,如何掌握一定的度,在“棒打坏孩子”的同时,又不致使危机升级。
事后来看,此次所谓的“钱荒”对市场进行了一次警示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纠错功效。正如央行人士称,相信这次风波过后,各家银行都会提高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认识,并作出相应审慎调整。